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心肾综合征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牛常明 武晓春 +1 位作者 杨栋梁 孙伏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1期145-146,共2页
目的:观察对心肾综合征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35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35例患者均进行CVVH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对心肾综合征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35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35例患者均进行CVVH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接受治疗前及接受治疗24 h后这35例患者APACHE II的评分、NT-pro BNP、肌酐及尿素氮的水平。同时比较这35例患者中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从确诊至接受CVVH治疗的时间、接受治疗前其APACHE II的评分、NT-pro BNP、肌酐及尿素氮的水平。结果 :在接受治疗24 h后,这35例患者APACHE II的评分、NT-pro BNP、肌酐及尿素氮的水平均低于接受治疗前(P<0.05)。在这35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死亡,21例患者生存。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从确诊至接受CVVH治疗的时间、接受CVVH治疗前其NT-pro BNP的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CVVH治疗前,死亡患者APACHE II的评分高于生存患者,其肌酐及尿素氮的水平均低于生存患者(P<0.05)。结论 :对心肾综合征患者进行CVVH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心脏及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在接受治疗前患者APACHE II的评分若较高,其肌酐及尿素氮的水平若较低,则其发生死亡的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滤过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比值及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明玉 孙立群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比值(NPR)、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C)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113例,根据患者28d生存情...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比值(NPR)、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C)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113例,根据患者28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78)和死亡组(n=35)。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PR和MPV/PC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法。结果2组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NPR和MPV/P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回归风险分析显示,脓毒症休克、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高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高NPR、高MPV/PC及低血小板计数(PLT)是影响老年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PR及MPV/PC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4及0.657,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17(P=0.009)及0.07(P=0.008)。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PR与APACHEⅡ评分(r=0.268,P=0.004)、SOFA评分(r=0.417,P=0.000)呈显著正相关;MPV/PC与SOFA评分(r=0.435,P=0.000)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PR及MPV/PC值对老年染脓毒症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且该检测项目易于获得,适合早期辅助初诊及急诊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癌相关淋巴管上皮细胞高表达因子对淋巴管生成的促进作用
3
作者 张雯 孙铭阳 +5 位作者 巫雪茹 朱明玉 李响 唐思敏 葛贤秀 缪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淋巴管上皮细胞(LECs)是胆管癌微环境中参与淋巴转移的重要环节。文中检测胆管癌细胞刺激后LECs分泌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的调变情况,观察高表达因子对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制备胆管癌细胞(RBE、HCCC9810)、胆管癌细胞条件培养基(C... 目的淋巴管上皮细胞(LECs)是胆管癌微环境中参与淋巴转移的重要环节。文中检测胆管癌细胞刺激后LECs分泌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的调变情况,观察高表达因子对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制备胆管癌细胞(RBE、HCCC9810)、胆管癌细胞条件培养基(CCM)刺激后的LECs、正常LECs的条件培养基,通过蛋白芯片检测各样品中炎症因子与趋化因子的分泌情况。确定在CCM刺激后LECs培养上清中显著调高的因子,通过ELISA检测,确定目标因子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实验分空白对照组:由DMEM和ECM按浓度1∶1配置;CCM组:培养基由第48小时收集的CCM和ECM按浓度1∶1配置;CCM+Anti⁃ENA⁃78组:在CCM组培养基制备基础上加入1μg/mL上皮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NA⁃78)中和抗体;Anti⁃ENA⁃78组:在空白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1μg/mL ENA⁃78中和抗体;ENA⁃78组:在空白对照组培养基制备基础上加入20 ng/mL的ENA⁃78活性蛋白;ENA⁃78+SB225002组:在ENA⁃78组培养基制备基础上加入100 nmol/L SB225002;SB225002组:在空白对照组培养基制备基础上加入100 nmol/L SB225002。通过细胞增殖和淋巴管成管实验探索目标因子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结果ENA⁃78、IP⁃10、GCP⁃2、MCP⁃2、MCP⁃3、MIP⁃3a、HCC⁃1、Lymphotactin在CCM刺激后的LECs上清中表达增高,其中ENA⁃78在CCM⁃LECs中调变程度最显著。I⁃TAC、MIP⁃1d、IL⁃10、MIG、PDGF⁃BB、CXCL16因子呈现表达下调。ENA⁃78蛋白在RBE⁃LECs、HCCC9810⁃LECs上清中浓度[(1190.94±120.64、1650.38±103.76)pg/mL]较正常LECs[(354.03±32.50)pg/mL]中富集(P<0.01)。CCM组和CCM+Anti⁃ENA⁃78组LECs增殖(1.19±0.14、0.59±0.07)较对照组(0.31±0.03)显著增强(P<0.05);CCM+Anti⁃ENA⁃78组较Anti⁃ENA⁃78组的增殖明显增强(P<0.05);但CCM+Anti⁃ENA⁃78组增殖较CCM组有明显减弱(P<0.01)。CCM组和CCM+Anti⁃ENA⁃78组LECs淋巴管成管数(27.67±5.73、7.67±1.25)较对照组(3.00±0.82)显著增强(P<0.05);CCM+Anti⁃ENA⁃78组较Anti⁃ENA⁃78组成管能力均有明显增强(P<0.05);但CCM+Anti⁃ENA⁃78组成管能力较CCM组有明显减弱(P<0.01)。ENA⁃78组的细胞增殖和成管能力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ENA⁃78+SB225002增殖和成管能力较ENA⁃78组有明显减弱(P<0.05)。结论胆管癌诱导淋巴管上皮细胞分泌增加的ENA⁃78可能通过IL⁃8B受体发挥促进淋巴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淋巴管上皮细胞 上皮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 IL⁃8B 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