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小鼠足细胞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瑜 刘翠萍 +3 位作者 茅晓东 方丽 杨俊伟 刘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内质网应激是独立于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的新途径。文中将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肾小球足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标记蛋白-葡萄糖调解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表达以及足... 目的内质网应激是独立于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的新途径。文中将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肾小球足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标记蛋白-葡萄糖调解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表达以及足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不同浓度的AGEs、牛血清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刺激小鼠足细胞6、12、24和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RP78蛋白水平,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足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凋亡率。结果 AGEs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足细胞凋亡和GRP78蛋白表达。同时,AGEs可诱导小鼠足细胞[Ca2+]i快速上升。结论 AGEs诱导内质网应激标记蛋白表达,并激发肾小球足细胞[Ca2+]i升高。AGEs可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足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内质网应激 凋亡 糖基化终末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于文娟 赵蓓 +1 位作者 钟海珍 姚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48-951,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住院患者慢性肾病(CKD)检出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确诊的977例EH患者,分为老年EH组575例和非老年EH组402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610例为老年对照组,回顾分析CKD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EH组尿蛋白和... 目的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住院患者慢性肾病(CKD)检出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确诊的977例EH患者,分为老年EH组575例和非老年EH组402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610例为老年对照组,回顾分析CKD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EH组尿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比例高于非老年EH组(28.5%vs 11.4%、18.3%vs 4.5%,P<0.05);老年EH组CKD检出率高于非老年EH组和老年对照组(33.7%vs12.4%和3.9%,P<0.05,P<0.01);收缩压每升高20 mm Hg(1 mm Hg=0.133kPa),CKD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老年EH组合并CKD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年龄、血尿酸、收缩压水平(OR=1.702、1.056、1.013、1.007,P<0.01)。结论住院老年EH患者CKD检出率高于非老年,其发病与血糖、血尿酸及血压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病 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率 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858例成年体检人群单次尿液和肾功能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谢凤燕 解加泳 +1 位作者 王立珍 姚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高,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作为诊断肾病的主要手段,尿液和肾功能检查在健康体检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中通过了解普通成年体检人群体检时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和肾功... 目的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高,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作为诊断肾病的主要手段,尿液和肾功能检查在健康体检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中通过了解普通成年体检人群体检时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和肾功能减退的检出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成年体检人群的尿液和肾功能检查资料,共16858例,其中男8286例(49.15%),女8572例(50.85%)。共划分为3组,青年组:≤45岁,5706例(33.85%);中年组:46~64岁,6572例(38.98%),老年组:≥65岁,4580例(27.17%)。肾功能减退标准为血清肌酐(SCr)mg/dl(μmol/L)的检测:①肾脏早期评估项目(kidney early evaluation program,KEEP)标准,男>1.5 mg/dl(133μmol/L),女>1.3 mg/dl(115μmol/L);②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Ⅲ标准,男>1.4mg/dl(124μmol/L),女>1.2mg/dl(106μmol/L);老年(≥65岁)男≥1.3mg/dl(115μmol/L),女≥1.0 mg/dl(88.4μmol/L)。结果①尿检异常检出率为8.01%,女11.07%,男4.85%(P<0.01)。②蛋白尿检出率1.38%,女1.27%,男1.48%(P>0.05)。蛋白尿检出率在青、中、老年组中呈递增趋势,分别为0.65%,1.10%,2.69%(P<0.01)。血尿检出率为3.40%,女4.20%,男2.57%(P<0.01)。白细胞尿检出率为3.23%,女5.60%,男0.80%(P<0.01)。③人群平均SCr水平为(77.57±21.71)μmol/L。根据KEEP标准和NHANESⅢ标准,肾功能减退检出率分别为1.10%和3.32%,随年龄增大肾功能减退的检出率逐步升高。结论普通成年体检人群尿检异常和肾功能减退检出率较高。在体检人群中应该重视尿液和肾功能检查,尤其是老年体检人群,以提高肾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蛋白尿 血尿 肾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莫昔芬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姚刚 许宏岳 +2 位作者 杨春 吴限 徐玲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0-482,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对肾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设:①模型组(n=6),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0.3ml无菌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②治疗组(n=6),他莫昔芬5mg/kg(0.3ml无菌生理盐水配置)灌胃,每...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对肾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设:①模型组(n=6),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0.3ml无菌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②治疗组(n=6),他莫昔芬5mg/kg(0.3ml无菌生理盐水配置)灌胃,每天2次;③假手术组(n=6)。术后第9天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纤维化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②UUO模型第9天时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明显增强,采用他莫昔芬治疗后,肾组织α-SMA表达的异常增强能得到有效抑制。结论:昔芬类药物具有减轻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而这一作用与其能有效阻抑肾组织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间质纤维化 输尿管梗阻 他莫昔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肾组织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姚刚 许宏岳 +1 位作者 方奕 武晓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03-70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1,25(OH)2D3对肾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雄性6周龄SD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设:①模型组(n=6),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②治疗组(n=6),1,25(OH)2D3溶于无水乙醇中腹腔注射,每100g体重3ng/d;③溶剂对照组(n=... 目的:探讨1,25(OH)2D3对肾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雄性6周龄SD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设:①模型组(n=6),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②治疗组(n=6),1,25(OH)2D3溶于无水乙醇中腹腔注射,每100g体重3ng/d;③溶剂对照组(n=6),等容积无水乙醇腹腔注射;④假手术组(n=6)。第7天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光镜和RT-PCR观察肾组织纤维化和核因子(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明显减轻。UUO模型第7天时大鼠肾组织NF-κB表达明显增强,采用1,25(OH)2D3治疗后,肾组织NF-KB表达的异常增强能得到有效抑制。结论:1,25(OH)2D3具有阻抑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潜能,而这一作用与其能有效降低肾组织NF-κB表达的异常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纤维化 1 25(OH)2D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莫昔芬对肾间质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姚刚 许宏岳 +2 位作者 杨春 吴限 徐玲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对肾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设置3组:①模型组(n=6),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0.3m l无菌等渗盐水灌胃,每天2次;②治疗组(n=6),他莫昔芬5mg/kg(0.3m l无菌等渗盐水配置...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对肾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设置3组:①模型组(n=6),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0.3m l无菌等渗盐水灌胃,每天2次;②治疗组(n=6),他莫昔芬5mg/kg(0.3m l无菌等渗盐水配置)灌胃,每天2次;③假手术组(n=6)。术后第9 d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炎细胞浸润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②模型组第9 d时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明显增强,采用他莫昔芬治疗后,肾组织α-SMA表达的异常增强能得到有效抑制,肾组织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昔芬类药物具有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而这一作用与其能有效阻抑肾组织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和减少肾间质炎细胞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纤维化 他莫昔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