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息肉患者血清抗EBV-LMP1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仁杰 马俊 +3 位作者 张大为 毛圆 朱进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6-528,556,共4页
目的:检测鼻息肉患者血清抗Epstain-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20例为实验组,健康自愿者20例为对照组。以谷胱甘肽-EBV-LMP1胞外区融合蛋白(GST-LMP1)为检测抗原,EL... 目的:检测鼻息肉患者血清抗Epstain-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20例为实验组,健康自愿者20例为对照组。以谷胱甘肽-EBV-LMP1胞外区融合蛋白(GST-LMP1)为检测抗原,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健康自愿者和鼻息肉患者手术治疗前、治疗后第15、30、90、180天血清抗EBV-LMP1抗体。结果:ELISA检测鼻息肉患者和健康自愿者血清抗EBV-LMP1抗体水平分别为0.976±0.131、0.400±0.10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鼻息肉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5、30、90、180天血清抗EBV-LMP1抗体水平分别为:0.976±0.131、0.921±0.138、0.899±0.168、0.576±0.144、0.521±0.117,术后第90、180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术后第15、30天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检测鼻息肉患者术前血清抗体水平与术后第15、30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是与术后第90、180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鼻息肉和EBV感染有关,鼻息肉患者血清抗EBV-LMP1抗体水平随着疾病的有效治疗而下降,可作为评价临床疗效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Epstain-Barr病毒 潜伏膜蛋白1 抗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