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在眼科的应用价值初探
1
作者 张晓俊 王蔚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20-321,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在眼科疾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38例单眼发病患者,应用CDFI检测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retinalartery...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在眼科疾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38例单眼发病患者,应用CDFI检测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retinalartery,CRA)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健眼为对照,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健眼与患眼CRA的收缩期峰速度(peaksystolicvelocity,PSV)及血流量(bloodflowvolume,BFV)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许多眼病可使CRA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CDFI可检测出其改变,为临床诊断某些眼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CRA 彩色多普勒 血流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酸钠联合抗炎药治疗沙眼性干眼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代慧 张晓俊 +1 位作者 朱丹宁 柯秀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52-1254,共3页
目的:研究单纯磺胺醋酰钠、玻璃酸钠及其联合用药治疗沙眼性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沙眼性干眼病患者62例(124眼),随机分为抗炎组21例(42眼)、泪液组20例(40眼)和联合组21例(42眼)。抗炎组仅用15%磺胺醋酰钠眼液点眼,每日3次;泪液... 目的:研究单纯磺胺醋酰钠、玻璃酸钠及其联合用药治疗沙眼性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沙眼性干眼病患者62例(124眼),随机分为抗炎组21例(42眼)、泪液组20例(40眼)和联合组21例(42眼)。抗炎组仅用15%磺胺醋酰钠眼液点眼,每日3次;泪液组仅用0.1%爱丽眼液(主要成分为玻璃酸钠)点眼,每日2次;联合组交替给予15%磺胺醋酰钠眼液和0.1%爱丽眼液点眼,每日5次。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检查泪液基础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荧光素染色试验。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可明显改善主观症状、SIt、BUT和荧光素染色程度;但联合组的主观症状、SIt、BUT和荧光素染色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抗炎组和泪液组(P<0.05,P<0.01);玻璃酸钠人工泪液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抗炎药可明显改善沙眼性干眼病,提高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 沙跟 玻璃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泪道MR成像——透明质酸钠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田俊 杨亚芳 +1 位作者 娄斌 刘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透明质酸钠做全泪道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对27例(54侧)溢泪和(或)溢脓患者进行磁共振全泪道扫描。9例(18侧)泪道以生理盐水做对比剂为第1组,18例(36侧)泪道以透明质酸钠做对比剂为第2组,分别行三维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目的探讨利用透明质酸钠做全泪道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对27例(54侧)溢泪和(或)溢脓患者进行磁共振全泪道扫描。9例(18侧)泪道以生理盐水做对比剂为第1组,18例(36侧)泪道以透明质酸钠做对比剂为第2组,分别行三维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以泪道内镜为金标准,评价三维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的显像情况。结果泪小管:1组中,能显示但信号较低2侧、无显示16侧;2组中,清晰显示35侧、能显示但信号较低1侧。泪囊:1组中,清晰显示13侧、能显示但信号较低5侧;2组中,清晰显示36侧。以内镜为金标准,1组方法诊断鼻泪管通畅度准确率为77.77%(14/18),2组方法诊断鼻泪管通畅度准确率为97.22%(3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透明质酸钠行MR全泪道水成像能为眼科医生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 磁共振成像 透明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道内窥镜直视下环钻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 被引量:7
4
作者 袁鹂 张晓俊 沈素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930-931,934,共3页
目的观察在泪道内窥镜下环钻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11月收治的47例(62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应用微型三通道泪道内窥镜检查,直视下动态观察泪道黏膜及狭窄部位,以环钻解除阻塞,并逆行植入硅胶管,术后1... 目的观察在泪道内窥镜下环钻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11月收治的47例(62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应用微型三通道泪道内窥镜检查,直视下动态观察泪道黏膜及狭窄部位,以环钻解除阻塞,并逆行植入硅胶管,术后1~3个月后拔管,随访半年,以泪道内窥镜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47例(62眼)治疗后,治愈59眼,治愈率达95.1;好转2眼(3.2);无效1眼(1.6)。结论泪道内窥镜直接观察泪道细小病变,并进行环钻术治疗,避免了手术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假道形成,可直接作用于已狭窄阻塞的鼻泪管,恢复鼻泪管的生理结构,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鼻泪管阻塞 微型环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治疗泪管联合鼻泪管阻塞 被引量:3
5
作者 柯秀峰 张嶙 +1 位作者 袁鹂 罗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7-308,共2页
目的 提高 Nd:YAG激光泪道重建术治疗泪小管、泪总管和鼻泪管三联阻塞的治愈率 ,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在 Nd:YAG激光泪道重建术中 ,采用探针从无阻塞或阻塞较轻的泪小管手术 ,留下的另一泪小管在术后 1个月时再手术。术中激光对... 目的 提高 Nd:YAG激光泪道重建术治疗泪小管、泪总管和鼻泪管三联阻塞的治愈率 ,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在 Nd:YAG激光泪道重建术中 ,采用探针从无阻塞或阻塞较轻的泪小管手术 ,留下的另一泪小管在术后 1个月时再手术。术中激光对鼻泪管阻塞部位顺进与后退时各击射一次。手术结束时 ,在泪道内注入透明质酸钠。结果 本组 2 3例 31只眼随访 6~ 12个月 ,治愈 2 2只眼 ,治愈率为 70 .9% ,术后 2只眼暂时性眼睑水肿 ,1眼出现假道。结论 采用 Nd:YAG激光泪道重建术治疗泪道三联阻塞 ,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手术 泪道阻塞 ND:YAG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体液免疫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舒 陈银 +1 位作者 张磷 朱丹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ECCE+IOL)术后体液免疫反应的变化以及全身应用地塞米松对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行标准ECCE+IOL术),第1组术后全身应用地塞米松,第2组全身不用地塞... 目的:观察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ECCE+IOL)术后体液免疫反应的变化以及全身应用地塞米松对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行标准ECCE+IOL术),第1组术后全身应用地塞米松,第2组全身不用地塞米松。分别对其手术前后血清IgG、IgM、IgA、CH50、C3、C4含量的改变、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血沉、抗“O”、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并观察临床指标——睫状充血、房水混浊程度的变化。结果:第2组病人术后血清IgG、IgM升高,补体CH50、C3、C4含量降低,而血清特异性晶体蛋白抗体水平升高。第1组病人IgG、IgM、IgA则无变化,CH50、C4含量升高,临床体征明显较第2组轻。结论:ECCE+IOL可引起体液免疫的明显改变,地塞米松对该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体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 被引量:9
7
作者 袁鹂 张晓俊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房角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膜下麻醉在84例眼前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晓俊 袁鹂 蒯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筋膜下麻醉在眼前节手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以避免因麻醉导致的手术并发症。方法:眼前节手术患者175例分成两组,球筋膜下麻醉组84例和球后麻醉组(对照组)91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有无严重并发症。结果:筋膜下麻醉在眼前节手... 目的:探讨筋膜下麻醉在眼前节手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以避免因麻醉导致的手术并发症。方法:眼前节手术患者175例分成两组,球筋膜下麻醉组84例和球后麻醉组(对照组)91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有无严重并发症。结果:筋膜下麻醉在眼前节手术中麻醉效果与球后麻醉相当,筋膜下麻醉与球后麻醉比较,无严重并发症(P<0.05)。结论:球筋膜下麻醉麻药用量少,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下麻醉 眼前节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应用粘弹剂与缩瞳剂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舒 陈银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4期209-210,共2页
目的观察粘弹剂与缩瞳剂对ECCE+IOL术后角膜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术中是否注入粘弹剂截囊以及是否使用缩瞳剂,术毕前是否冲吸,将100只眼分为6组,并将术后角膜的变化根据裂隙灯检查分为4级。结果经X2检验,用粘弹剂截囊与注水截囊两... 目的观察粘弹剂与缩瞳剂对ECCE+IOL术后角膜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术中是否注入粘弹剂截囊以及是否使用缩瞳剂,术毕前是否冲吸,将100只眼分为6组,并将术后角膜的变化根据裂隙灯检查分为4级。结果经X2检验,用粘弹剂截囊与注水截囊两组间临床表现差异有显著性(P<0.05),缩瞳后冲吸与未冲吸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而未缩瞳组与缩瞳后冲吸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提倡注入粘弹剂截囊,使用毛果芸香碱缩瞳后应将其灌洗出前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 粘弹剂 缩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白内障体液转移免疫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舒 谭长强 +2 位作者 罗炎 张晓俊 柯秀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体液转移免疫是否能造成自身免疫性白内障(autoimmune cataract,AIC)。方法 分别采用α、β晶状体蛋白抗原所致的AIC模型动物的血清和空白对照动物血清进行转移免疫;对被动免疫动物行裂隙灯观察,晶状体调节力检查和病理切片观... 目的 探讨体液转移免疫是否能造成自身免疫性白内障(autoimmune cataract,AIC)。方法 分别采用α、β晶状体蛋白抗原所致的AIC模型动物的血清和空白对照动物血清进行转移免疫;对被动免疫动物行裂隙灯观察,晶状体调节力检查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针对α、β晶状体蛋白抗原的被动免疫组白内障样改变出现率分别为18.75%、31.25%,β晶状体蛋白抗原被动免疫组的晶状体调节力与免疫前比较有下降(P<0.05)。结论 依据Witskey法则,进一步证实了AIC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体液免疫在AIC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晶状体β蛋白抗原的致病作用可能更为重要,从而为进一步探索老年性白内障病因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自身免疫 转移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彩色图形视觉电生理改变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鹂 高燕 罗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4期282-283,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彩色图形视网膜电图 (CP- E RG)、彩色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CP- VEP)的改变特征。方法 采用电生理方法记录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患者在白 /黑、红 /黑、蓝 /黑翻转图形刺激下的 CP- ERG、CP- ... 目的 探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彩色图形视网膜电图 (CP- E RG)、彩色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CP- VEP)的改变特征。方法 采用电生理方法记录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患者在白 /黑、红 /黑、蓝 /黑翻转图形刺激下的 CP- ERG、CP- VEP。结果 (1) POAG组 CP- ERG的 b波幅值下降 ,潜伏期延长 ;CP- VEP的 P1 0 0 波幅值下降 ,潜伏期延长 ;(2 ) POAG组 CP- ERG和 CP- VEP的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POAG组CP- ERG和 (或 ) CP- VEP显著高于对照组及 POAG组白 /黑刺激下的异常发生率。结论 CP- ERG和 CP- VEP是检测早期 POAG视网膜功能改变的有效方法 ,其联合应用更有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彩色图象翻转 视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觉电生理改变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燕 袁鹂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方法 对 2 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 5 6只眼 VEP、ERG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视觉电生理有异常改变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无眼底改变患者 ,已出现 VEP N75 波潜伏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方法 对 2 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 5 6只眼 VEP、ERG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视觉电生理有异常改变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无眼底改变患者 ,已出现 VEP N75 波潜伏期显著改变 (P<0 .0 5 ) ,ERG b波潜伏期亦有显著改变 (P<0 .0 5 )。结论 提示视觉电生理检查作为客观的视觉功能检查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视觉诱发电位 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白内障的晶状体代谢与生理改变研究
13
作者 张舒 谭长强 +2 位作者 罗炎 张晓俊 柯秀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8期577-579,共3页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白内障 (AIC)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方法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以及晶状体生理功能检查 ,观察AIC模型动物晶状体生理功能与组织内主要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 :晶状体组织内Na+ K+ ATP酶活性降低与晶状体调节力下降...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白内障 (AIC)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方法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以及晶状体生理功能检查 ,观察AIC模型动物晶状体生理功能与组织内主要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 :晶状体组织内Na+ K+ ATP酶活性降低与晶状体调节力下降、裂隙灯下显微镜混浊改变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结论 :自身免疫性晶状体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自身免疫 酶组织化学 病理生理学 晶状体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晶状体抗原免疫致白内障兔的子代晶状体功能和形态学观察
14
作者 张舒 谭长强 袁鹂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57-960,共4页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白内障(AIC)母兔所产子代晶状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学的变化,初步探讨母兔体内针对晶状体组织抗原免疫反应是否可以造成子代的晶状体损伤。方法同种晶状体抗原(HL-Ags)持续免疫孕家兔,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晶状体的混浊...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白内障(AIC)母兔所产子代晶状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学的变化,初步探讨母兔体内针对晶状体组织抗原免疫反应是否可以造成子代的晶状体损伤。方法同种晶状体抗原(HL-Ags)持续免疫孕家兔,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晶状体的混浊程度与密度,电脑验光仪测量母兔和子兔晶状体的调节力;并检测针对HL-Ags的血清特异性免疫反应;采用火棉胶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晶状体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AIC母兔和非AIC母兔所产子兔中,部分(5/21,2/46)出现晶状体视觉功能损伤,并发现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出现病理损伤。对照组母兔所产子代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经HL-Ags免疫孕兔,无论是否造成AIC,其所产子代中部分可出现白内障,其晶状体损伤和功能障碍极可能与针对晶状体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白内障 晶状体 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50-OC模型的彩色眼底照片质量多分类方法效果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万程 周雪婷 +2 位作者 游齐靖 沈建新 俞秋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85-790,共6页
目的对基于深度学习的ResNet50-OC模型彩色眼底照片质量多分类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纳入2018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收集的彩色眼底照片PD数据集及EyePACS数据集,临床医师根据眼底图像的成像质量将其大致分为质量较好、曝光不... 目的对基于深度学习的ResNet50-OC模型彩色眼底照片质量多分类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纳入2018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收集的彩色眼底照片PD数据集及EyePACS数据集,临床医师根据眼底图像的成像质量将其大致分为质量较好、曝光不足、曝光过度、边缘模糊和镜头反光5类。在训练集中,每个类别包含1000张图像,其中800张选自EyePACS数据集,200张选自PD数据集;在测试集中,每个类别包含500张图像,其中400张选自EyePACS数据集,100张选自PD数据集。训练集总计5000张图像,测试集总计2500张图像。对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和数据扩增。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初始化网络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比当前深度学习主流分类网络VGG、Inception-resnet-v2、ResNet和DenseNet,选取准确率和Micro F1值最优的网络ResNet50作为分类模型的主网络。在ResNet50训练过程中引入One-Cycle策略加快模型收敛速度,得到最优模型ResNet50-OC并将其应用于眼底照片质量多分类,评估ResNet50与ResNet50-OC对眼底照片进行多分类的准确率和Micro F1值。结果ResNet50对彩色眼底照片质量多分类准确率和Micro F1值明显高于VGG、Inception-resnet-v2、ResNet34和DenseNet。ResNet50-OC模型训练15轮对眼底图像质量多分类准确率为98.77%,高于ResNet50训练50轮的98.76%;ResNet50-OC模型训练15轮对眼底图像质量多分类的Micro F1值为98.78%,与ResNet50训练50轮的Micro F1值相同。结论ResNet50-OC模型可以准确、有效地对彩色眼底照片质量进行多分类,One-Cycle策略可减少训练次数,提高分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质量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单周期学习 彩色眼底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岁儿童的立体视锐度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16
作者 韩姝 李蕊 +8 位作者 张小寒 童浩海 赵晓燕 王玥 郝庆丰 黄丹 竺慧 刘虎 张晓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探讨5~6岁儿童的立体视锐度分布及立体视锐度与眼球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招募南京市雨花台区5~6岁儿童进行相关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前节、眼底、眼生物学参数、小瞳屈光度、睫状肌麻痹验光、随机... 目的:探讨5~6岁儿童的立体视锐度分布及立体视锐度与眼球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招募南京市雨花台区5~6岁儿童进行相关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前节、眼底、眼生物学参数、小瞳屈光度、睫状肌麻痹验光、随机点立体视等。分析5~6岁儿童立体视锐度分布情况,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立体视锐度与眼球参数的关系。结果:共1154名儿童纳入研究,立体视锐度为40弧秒(652例)占56.5%,60弧秒(388例)占33.6%。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双眼眼轴差值(P<0.001)、生活视力(P<0.001)、双眼球镜度数差值(P<0.001)均与立体视锐度相关。结论:5~6岁儿童的双眼眼轴差值越大、生活视力越差、双眼球镜度数差值越大,则立体视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 相关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角结膜鳞癌的综合疗法(附三例临床分析)
17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59-160,共2页
报道3例拒做眼球摘除或眶内容剜出术的晚期角结膜鳞癌患者,采用肿瘤广泛切除、冷冻治疗与局部化疗的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是满意的,随访1~4年,均健在无复发或转移。作者认为冷冻治疗和局部化疗可以弥补手术的不足,进一步杀灭残留... 报道3例拒做眼球摘除或眶内容剜出术的晚期角结膜鳞癌患者,采用肿瘤广泛切除、冷冻治疗与局部化疗的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是满意的,随访1~4年,均健在无复发或转移。作者认为冷冻治疗和局部化疗可以弥补手术的不足,进一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对于这类晚期患者采用该综合疗法是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肿瘤 角膜 结膜 鳞癌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