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金钱草总黄酮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减少小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
1
作者 宗益平 张俊麒 +3 位作者 王子杰 韩鹏 张炜 鲁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7-333,共7页
目的:探究广金钱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Desmodium styracifolium,TFDS)对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选择性巨噬细胞m TOR复合物2的RPTOR独立伴侣(RPTOR independent companion of mTOR complex 2,Rictor)基... 目的:探究广金钱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Desmodium styracifolium,TFDS)对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选择性巨噬细胞m TOR复合物2的RPTOR独立伴侣(RPTOR independent companion of mTOR complex 2,Rictor)基因敲除小鼠(Rictor^(fl/fl)Cre^(+))及其对照组小鼠(Rictor^(fl/fl)Cre^(-))的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并给予TFDS干预。收集各组小鼠肾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检查,探讨TFDS对小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原代提取上述两种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分别给予TFDS干预,通过PCR、细胞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检探究上述机制。结果:Rictor^(fl/fl)Cre^(+)组小鼠的肾组织中肾草酸钙结石数目显著多于Rictor^(fl/fl)Cre^(-)组,并伴随M1型巨噬细胞极化明显增多;TFDS干预两组小鼠后,TFDS+Rictor^(fl/fl)Cre^(-)组的肾组织中肾草酸钙结石及M1型巨噬细胞极化均显著降低,而TFDS+Rictor^(fl/fl)Cre^(+)组的肾草酸钙结石形成较Rictor^(fl/fl)Cre^(+)组无明显变化。细胞实验表明,Rictor敲除后的BMDM出现了显著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TFDS干预未敲除Rictor的BMDM组中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明显减少;而TFDS干预后Rictor敲除的BMDM极化较干预前无显著变化。结论:TFDS有效且安全地减少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可能与抑制Rictor调控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肾草酸钙结石 RICTOR 广金钱草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无张力尿道悬吊术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卫中庆 罗锐 +4 位作者 沈百欣 丁留成 易超然 于洪波 孙则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经耻骨后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和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obturator,TVT-O)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2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FSUI... 目的经耻骨后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和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obturator,TVT-O)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2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FSUI)的手术方法,其疗效有差异,文中旨在探讨2种方法治疗FSUI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210例FSUI患者中行TVT 98例(TVT组)、行TVT-O 112例(TVT-O组),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32.0±4.5)个月,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和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估两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2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T-O组较TVT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T-O组术后有17例患者主诉大腿根部疼痛,TVT组有10例患者主诉耻骨上不适,口服维生素B1,局部热敷及微波治疗,1月后症状消失。TVT-O组有8例患者出现剧烈咳嗽时仍有少量尿液漏出;TVT组出现8例,嘱其进行盆底肌肉锻炼,3个月后症状好转。TVT组患者术中出现6例膀胱损伤,术后出现3例吊带侵蚀,4例排尿困难,TVT-O组出现5例吊带侵蚀。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膀胱穿孔、阴道穿孔、吊带排异反应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TVT和TVT-O均是治疗FSUI的有效手段,治愈率高,且TVT-O较TVT手术时间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更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 无张力尿道悬吊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糖尿病合并膀胱颈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附25例报道) 被引量:3
3
作者 丁留成 卫中庆 +3 位作者 易超然 罗锐 戴玉田 孙则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糖尿病合并膀胱颈梗阻女性患者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及症状的改善很不理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文中探讨此类患者膀胱颈电切术后,应用溴吡斯的明联合盐酸阿夫唑嗪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5例女性糖尿病合并膀... 目的糖尿病合并膀胱颈梗阻女性患者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及症状的改善很不理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文中探讨此类患者膀胱颈电切术后,应用溴吡斯的明联合盐酸阿夫唑嗪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5例女性糖尿病合并膀胱颈梗阻患者,10例(A组)膀胱颈电切术后予以口服盐酸阿夫唑嗪5 mg(2次/d);15例(B组)术后予以口服盐酸阿夫唑嗪5 mg(2次/d),联合溴吡斯的明60 mg(3次/d)。从排尿症状、尿动力学、B超、膀胱镜检查结果多个角度进行评估。结果 2组术前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IPSS、残余尿、排尿量、最大尿流率几组参数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B组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和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临床效果明显改善达76%(19/25)。综合对比治疗后B组患者IPSS、Qmax、Pdet,残余尿等指标较A组更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女性糖尿病合并膀胱颈梗阻患者膀胱颈电切术后,溴吡斯的明联合盐酸阿夫唑嗪是一种安全而有效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膀胱颈梗阻 糖尿病 盐酸阿夫唑嗪 溴吡斯的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尿道憩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思聪 徐和魏 +2 位作者 陈正森 沈百欣 卫中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尿道憩室手术难度大,术后会出现尿道阴道瘘等严重的并发症。文中旨在探讨女性尿道憩室的治疗及临床疗效,以提高泌尿外科医务人员对女性尿道憩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最... 目的尿道憩室手术难度大,术后会出现尿道阴道瘘等严重的并发症。文中旨在探讨女性尿道憩室的治疗及临床疗效,以提高泌尿外科医务人员对女性尿道憩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最终诊断为尿道憩室的20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进行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阴道尿道憩室切除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会阴部不适、尿频尿急、尿末滴沥、性交疼痛症状的发生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OABSS平均得分较术前明显降低[(4.9±1.8)分vs (8.1±2.3)分,P<0.05]。无一例出现血尿、尿瘘、尿道狭窄及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女性尿道憩室患者治疗采取经阴道尿道憩室切除术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尿道憩室 诊断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腹腔镜在前列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蔡成宽 韶云鹏 +2 位作者 支运来 王鲲鹏 孙方浒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 3D 腹腔镜在前列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 3D 腹腔镜在前列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 3D 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膀胱顺应性值、逼尿肌不稳定发生率、残余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普通腹腔镜手术相比,3D 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和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有助于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腹腔镜 前列腺癌 创伤 尿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的单中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正楷 费爽 +5 位作者 高翔 韩前广 谭若芸 居小兵 陶俊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99-1706,共8页
目的:分析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男性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患者尿路感染及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共纳入... 目的:分析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男性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患者尿路感染及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共纳入187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132例(70.6%)发生尿路感染,病原学检测发现106例(56.7%)尿培养阳性。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1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2株占37.8%,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70%,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呋喃妥因的敏感率均为100%;革兰阴性菌63株占56.8%,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头孢替坦、妥布霉素、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30%;真菌6株占5.4%,以光滑假丝酵母为主。尿路感染组中患者40~65岁、膀胱造瘘的比例显著高于无感染组(P<0.05)。结论: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高,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病原菌耐药相对严重,术前需根据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拉莫德抑制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减缓慢性移植肾间质纤维化
7
作者 杨铖铖 倪斌 +3 位作者 郑明 谭若芸 顾民 沈百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9-626,共8页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iguratimod,IGT)在慢性移植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构建并鉴定了同种异体小鼠慢性移植肾失功(chronic renal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模型,并使用IGT灌胃干预,通过组织学染色评估移植肾损伤及纤维化程...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iguratimod,IGT)在慢性移植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构建并鉴定了同种异体小鼠慢性移植肾失功(chronic renal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模型,并使用IGT灌胃干预,通过组织学染色评估移植肾损伤及纤维化程度,通过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及qRT⁃PCR等方法检测IGT干预后的CAD小鼠移植肾中纤维化指标和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macrophage⁃to⁃myofibrolast transition,MMT)的变化。使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诱导小鼠原代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发生MMT并使用IGT干预,转录组测序用于探索IGT调节MMT的下游分子机制。结果:同种异体小鼠CAD模型出现了显著的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MT相关标志物在移植肾中显著上调,IGT可显著减轻16周时CAD小鼠的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并减少MMT细胞的数量。体外实验表明IGT可显著减缓TGF⁃β诱导的MMT,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IGT可能通过诱导铁死亡相关通路抑制MMT、减轻纤维化。结论:IGT可能通过诱导铁死亡相关通路抑制MMT并减轻移植肾间质纤维化。这可能为IGT在同种异体肾移植中的应用提供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慢性移植肾失功 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间质纤维化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小鼠肾移植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模型的构建与鉴定
8
作者 喻琦钦 杨泽昕 +6 位作者 张俊麒 桂泽平 倪斌 郑明 沈百欣 王子杰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3-1081,共9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同种异体小鼠肾移植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hronic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cABMR)模型。方法:采用雄性6~8周龄BALB/cH2d与C57BL/6H2b小鼠,随机分为:①同基因对照组;②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组;③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目的:构建并鉴定同种异体小鼠肾移植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hronic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cABMR)模型。方法:采用雄性6~8周龄BALB/cH2d与C57BL/6H2b小鼠,随机分为:①同基因对照组;②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组;③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组(acut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ABMR);④cABMR组1;⑤cABMR组2;⑥cABMR组3。移植肾行病理染色及Banff评分诊断,绘制生存曲线,检测移植肾组织中补体片段C3d沉积、外周血IgG类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血清肌酐(creatinine,Cr)、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检测移植肾组织中CD3^(+)T细胞、CD19^(+)B细胞、F4/80标记的巨噬细胞、Ly6G标记的髓系细胞数量。结果:cABMR组1模型符合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BMR)诊断标准,术后存活率为80%,CD3^(+)T细胞不明显,故选用cABMR组1作为cABMR模型进行后续论证。与对照组相比,cABMR的C3d表达阳性区域显著增多,外周血IgG类DSA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外周血血清Cr与BUN水平明显升高。与aABMR相比,cABMR移植肾管周毛细血管出血、扩张,肾小球内可见单个核细胞浸润,肾小管内出现更典型的小管损伤及刷状缘脱落,Banff评分更高,C3d表达阳性区域显著增多,外周血IgG类DSA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外周血血清Cr与BUN水平明显升高。与aABMR相比,cABMR肾间质和管周毛细血管CD19^(+)B细胞、CD3^(+)T细胞浸润均不显著,肾间质F4/80标记的巨噬细胞、Ly6G标记的髓系细胞浸润均更显著,Foxp3与白介素(interleukin,IL)⁃10的表达在cABMR模型中显著减少,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趋化因子CCL2炎症细胞因子的浸润在cABMR模型中显著增多。结论:成功构建并鉴定一种生存周期得到延长的cABMR模型,可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评估cABMR的发生机制及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动物模型 Banff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84例报告
9
作者 赵启群 孟旭辉 +1 位作者 郝华军 许志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86-486,共1页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外科手术 一期成形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使用间苯三酚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水清 陈银威 +3 位作者 刘威 杨健 蒋荣江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01-1006,1045,共7页
目的:比较术前使用不同剂量间苯三酚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RIRS手术的患者329例,根据术... 目的:比较术前使用不同剂量间苯三酚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RIRS手术的患者329例,根据术前间苯三酚使用情况分为治疗组177例[普通剂量组(80~120 mg)67例、高剂量组(160~200 mg)110例]和对照组152例,所有输尿管软镜通道鞘(ureteral access sheath,UAS)置入成功患者再根据术前间苯三酚使用情况分为UAS置入成功治疗组170例[UAS置入成功普通剂量组(80~120 mg)64例、UAS置入成功高剂量组(160~200 mg)106例]和UAS置入成功对照组130例。对各组患者的基本信息、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置入成功率、术后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6.00%vs.8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S置入成功治疗组的一期清除率和1个月清除率也均高于UAS置入成功对照组(82.94%vs.39.23%,92.35%vs.59.23%),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少于UAS置入成功对照组[(3.70±1.36)次vs.(5.51±1.43)次],手术时间短于UAS置入成功对照组[(70.14±26.31)min vs.(103.79±39.3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AS置入成功高剂量组的一期清除率和1个月清除率均高于UAS置入成功普通剂量组(90.57%vs.70.31%,96.23%vs.85.94%),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少于UAS置入成功普通剂量组[(3.44±1.17)次vs.(4.13±1.56)次],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UAS置入成功普通剂量组[(66.74±28.29)min vs.(75.78±21.71)min,(3.04±1.75)d vs.(4.09±2.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静滴间苯三酚对RIRS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提高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置入成功率、一期清除率和1个月清除率,且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时间。此外,相较普通剂量,高剂量间苯三酚的有效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套式功能尿道保留在前列腺癌根治性术中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清毅 林建中 +4 位作者 魏勇 沈露明 沈百欣 周海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研究单孔腹腔镜下脱套式最大限度功能尿道保留在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3月—202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前列腺癌的9例患者,采用单孔腹腔镜下脱套法前列腺癌根治性切... 目的:研究单孔腹腔镜下脱套式最大限度功能尿道保留在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3月—202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前列腺癌的9例患者,采用单孔腹腔镜下脱套法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观察患者的术中情况、尿控恢复时间、术后病理,利用日尿垫用量评估术后尿控情况,术后随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需额外增加通道或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6.7 min,平均出血量为94.4 mL,2例患者在术中轻微局部尿道损伤而行缝合修补,未发现其他术中并发症。2例包膜受侵犯,1例切缘阳性,所有病例无尿道浸润;拔除导尿管后,完全和基本即刻尿控率分别为4/9(44.4%)和6/9(66.7%),平均完全和基本恢复尿控时间为25.1 d和12.9 d,3个月内完全和基本总尿控率分别为8/9(88.9%)和9/9(100.00%);术后1、3、6个月的随访PSA值均<0.01 ng/mL。结论:单孔腹腔镜下脱套法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的新术式安全可行,可提高患者术后的尿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单孔腹腔镜 脱套式 尿失禁 功能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慢性盆底功能障碍骶神经调节治疗的测试结果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卫中庆 沈百欣 +6 位作者 丁留成 易超然 丁曙晴 于洪波 文伟 孙则禹 Philip Van Kerrebroeck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骶神经调节测试评估阶段临时电极及自固定倒齿状(Tined Lead)电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4例慢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电极置入方法不同分为临时电极组(n=16)和自固定Tined Lead电极组(n=18),并进行术后两种电极临时刺激测试。... 目的探讨骶神经调节测试评估阶段临时电极及自固定倒齿状(Tined Lead)电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4例慢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电极置入方法不同分为临时电极组(n=16)和自固定Tined Lead电极组(n=18),并进行术后两种电极临时刺激测试。在测试期记录排尿排便日记,进行相关尿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中,有43%症状改善;尿频尿急患者中有35%症状改善;10%的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患者治愈。临时电极组患者排尿排便自我感觉的改善率为32.2%,自固定Tined Lead电极组为3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疼痛及排尿容量改善率在临时电极组与自固定Tined Lead电极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时电极组有4例发生电极移位,自固定Tined Lead组有1例发生电极移位。结论骶神经调节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方法,采用TinedLead电极可防止电极移位,提高测试的成功率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调节 测试 慢性盆底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伴组织学炎症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升高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孟元 丁留成 卫中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4-218,共5页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前列腺增生常伴有前列腺炎症的组织学表现,组织学炎症成为影响前列腺增生进展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关注。前列腺组织学炎性改变可能改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数值,增加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进展的风险,可能...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前列腺增生常伴有前列腺炎症的组织学表现,组织学炎症成为影响前列腺增生进展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关注。前列腺组织学炎性改变可能改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数值,增加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进展的风险,可能导致前列腺癌的癌前病变。文中就前列腺增生伴组织学炎症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成平滑肌分化治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懿 丁留成 卫中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7-320,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其来源广泛,且易于培养扩增。由于人体内环境复杂,如何利用合适的方式保证MSCs在目标部位的迁移定植并分化出功能性组织从而恢复器官功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其来源广泛,且易于培养扩增。由于人体内环境复杂,如何利用合适的方式保证MSCs在目标部位的迁移定植并分化出功能性组织从而恢复器官功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就MSCs在体内迁移定植和向平滑肌定向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迁移定植 平滑肌 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治疗对PADAM男子红细胞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启群 孟旭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研究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激素缺乏(PADAM)采用睾酮补充治疗时,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球压积、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变化,进一步观察雄激素补充治疗对促红细胞生... 目的:研究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激素缺乏(PADAM)采用睾酮补充治疗时,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球压积、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变化,进一步观察雄激素补充治疗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探讨雄激素促进PADAM男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增加的机制,对临床上中老年男子使用雄激素治疗有指导意义。方法:27例PADAM男子(54.6+3.2岁),采用口服十一酸睾酮(TU)80mg/d治疗,治疗1、3和6个月随访,治疗前后观察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查血常规、血球压积、计算MCV、MCH和MCHC,酶免疫方法测定血清EPO。结果:TU治疗3月后,患者PADAM症状改善;治疗1个月后血睾酮水平显著升高,第6个月维持较高的雄激素水平(P<0.05)。TU治疗3个月,血红细胞计数、血球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个体差异较大,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TU治疗1个月时血EPO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0.05),治疗第6个月EPO水平仍然升高(P<0.05),但较治疗1个月时下降。结论:雄激素补充治疗升高PADAM男子血清睾酮水平,改善PADAM症状。雄激素治疗后EPO水平升高,是红细胞生成增加的机制之一,提示老年男子长期使用雄激素补充治疗时应注意对血液系统和血粘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 雄激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经后腹腔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清毅 张超 +7 位作者 魏勇 王正 肖成武 沈露明 杨健 周铁 杨波 王林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探索经后腹腔单孔机器人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经后腹腔肾... 目的探索经后腹腔单孔机器人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经后腹腔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7例,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术4例,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3例。记录所有患者肿瘤最大直径、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切口大小、围手术期并发症、病理诊断等资料。记录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前和出院前血肌酐、热缺血时间和切缘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采用经后腹腔途径。4例患者接受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例肿瘤位于右侧、1例位于左侧,肿瘤最大直径1.2~3.3 cm;4例均为纯单孔手术,切口直径3.0~4.5 cm;手术操作时间50~96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围手术期无明显并发症。3例患者接受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术前血肌酐分别为77、43、108μmol/L;3例肿瘤均位于右侧,最大直径1.9~2.7 cm,R.E.N.A.L.评分分别为5P、4X、4P;2例采用纯单孔术式,切口分别为4.5、4.0 cm,1例增加一个12 mm辅助通道;手术操作时间52~150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热缺血时间22~30 min;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2例、切缘均为阴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围手术期未出现出血、漏尿、发热等并发症,出院前血肌酐分别为99、50、93μmol/L。结论采用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开展经后腹腔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 肾上腺肿瘤 肾肿瘤 肾上腺部分切除术 肾部分切除术 蛇形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国产单孔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外入路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勇 沈露明 +5 位作者 杨健 沈百欣 刘威 胡海斌 蒋荣江 朱清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外入路单孔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7月,按照纳排标准收治因前列腺癌拟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9例患者,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 目的:初步探讨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外入路单孔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7月,按照纳排标准收治因前列腺癌拟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9例患者,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单孔肾上腺切除术,手术均采用经腹膜外入路,记录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并对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年龄66~85岁;平均BMI值23.6 kg/m^(2)(18.3~29.4 kg/m^(2));平均手术时间168.0 min(125.0~249.0 min);平均操作时间119.2 min(85.0~194.0 min),平均备机时间12.4 min(5.0~36.0 min),无1例增加辅助通道,切口大小平均4.2 cm(3.5~5.0 cm);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9 d(12~26 d),术后即刻尿控3例,术后1月复查6例患者尿控基本恢复。术后病理均为前列腺腺癌,其中切缘阳性2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发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运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完成腹膜外入路单孔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蛇形臂具有动作灵活、指向性准确等优势,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机器人 腹膜外入路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 初步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染毒模型建立及莱菔硫烷保护作用的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井源 蒋旭平 +6 位作者 秦志强 韩鹏 秦超 沈百欣 王巍 唐敏 张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目的: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建立小鼠染毒模型并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6周龄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大豆油组)、SFN组[0.75 mg/(kg·d)]、DBP组[500 mg/(kg·d)]、DBP+SFN低剂量组[0.5 mg/(... 目的: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建立小鼠染毒模型并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6周龄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大豆油组)、SFN组[0.75 mg/(kg·d)]、DBP组[500 mg/(kg·d)]、DBP+SFN低剂量组[0.5 mg/(kg·d)]、DBP+SFN中剂量组[0.75mg/(kg·d)]、DBP+SFN高剂量组[1.00 mg/(kg·d)],每组5只,连续喂药2周后处死,测量睾丸重量、肛殖距(AGD)、AGD/体重、睾丸脏器系数等指标,并观察小鼠睾丸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另取一侧附睾中精子进行精子计数、精子活力以及精子畸形率分析。结果:相比于对照组,DBP组AGD/体重、精子计数、活力等指标均明显降低,精子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睾丸出现明显病理改变。而DBP+SFN低剂量组各检测指标均优于D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N能够明显改善DBP导致的小鼠睾丸组织病变。结论:SFN可显著缓解DBP导致的生殖毒性,为进一步探讨DBP毒性作用和SFN的保护机制提供了合适的动物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莱菔硫烷 生殖毒性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周间隙巨大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
19
作者 宗洪涛 夏强 +1 位作者 张连升 卫中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34-636,共3页
脂肪肉瘤起源于间叶组织,以腹膜后、四肢等脂肪组织丰富的部分好发,包绕肾脏和肾蒂的肾周间隙脂肪肉瘤不多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类[1],脂肪肉瘤分为5个亚型:高分化脂肪肉瘤/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atypi... 脂肪肉瘤起源于间叶组织,以腹膜后、四肢等脂肪组织丰富的部分好发,包绕肾脏和肾蒂的肾周间隙脂肪肉瘤不多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类[1],脂肪肉瘤分为5个亚型:高分化脂肪肉瘤/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atypical lipomatous tumor,WDLPS/ALT)、去分化型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DLPS)、黏液样脂肪肉瘤(myxoid liposarcoma,MLPS)、多形性脂肪肉瘤(pleomorphic liposarcoma,PLPS)、黏液样多形性脂肪肉瘤(myxoid pleomorphic liposarcoma,MPL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肾周间隙 间叶组织 肾蒂 脂肪组织 黏液样 腹膜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云鹏 卫中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已经成为危害严重的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虽然对OAB的研究已经开展较长时间,其发生机制仍不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作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已经在OAB机制研究,诊断与治疗中得...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已经成为危害严重的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虽然对OAB的研究已经开展较长时间,其发生机制仍不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作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已经在OAB机制研究,诊断与治疗中得到一些应。但此技术手段目前仍存在机制不明,易受患者基础疾病和情绪状态影响等不足。文章通过回顾目前f MRI在OAB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以期能为OAB的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膀胱过度活动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