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人生长转化因子15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詹峰 曾晓燕 +4 位作者 张晓 周顺 徐言 张建平 焦永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9-541,544,共4页
目的:制备抗人生长转化因子15(GDF15)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方法:构建GDF15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gdf15,诱导表达并纯化GST-GDF15融合蛋白。以该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的脾细胞与同系小鼠Sp2/0骨髓瘤细胞常规融合,依... 目的:制备抗人生长转化因子15(GDF15)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方法:构建GDF15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gdf15,诱导表达并纯化GST-GDF15融合蛋白。以该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的脾细胞与同系小鼠Sp2/0骨髓瘤细胞常规融合,依次进行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及亚克隆,最终获得稳定分泌抗GDF15 mAb杂交瘤细胞株。以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特异性;免疫共沉淀法初步检测在肝癌患者血清中GDF15表达水平。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人GDF15 mAb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9G3;抗体免疫球蛋白亚类为IgG1,轻链为κ型;免疫共沉淀及质谱分析证实抗GDF15 mAb9G3能与肝癌患者血清中GDF15蛋白特异性结合并且GDF15水平在肝癌患者血清中较正常人显著升高。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GDF15mAb,为后期肝癌早期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15 单克隆抗体 H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膜解剖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沈健 张建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9,共4页
根治性切除+D2或D3淋巴结清扫术是胃肠道肿瘤的标准术式,但在结直肠癌手术中,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出现,逐渐取代了淋巴结清扫术的主导地位,胃肠... 根治性切除+D2或D3淋巴结清扫术是胃肠道肿瘤的标准术式,但在结直肠癌手术中,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出现,逐渐取代了淋巴结清扫术的主导地位,胃肠肿瘤的手术治疗开始进入"膜解剖"时代。膜解剖是在临床实践经年积累、临床基础研究和医学工业科技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孕育而生的外科学新理念,以及在此理念指导下形成的规范化新手术范式。尽管膜解剖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接受,但仍然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和混淆。膜解剖怎样凝练成为系统理论并如何指导手术实践,是现代实用膜解剖研究中需要特别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旨在通过系统回顾膜解剖理论的缘起与演进,简化膜解剖认识中的有关概念,帮助胃肠外科医生更好地理解膜解剖的基本理论及原理,并指导临床实践。目前膜解剖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也期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参与膜解剖,特别是胃癌膜解剖基础研究与临床探索中来,对"膜解剖"理论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推动膜解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解剖 胃癌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詹峰 曾晓燕 +3 位作者 张晓 徐言 张建平 焦永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9-453,共5页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应用此方法检测人血清中CTGF含量。方法:利用简易过碘酸钠法对纯化的抗CTGF单克隆抗体(mAbs)进行HRP标记后,行抗体配对实验;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的...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应用此方法检测人血清中CTGF含量。方法:利用简易过碘酸钠法对纯化的抗CTGF单克隆抗体(mAbs)进行HRP标记后,行抗体配对实验;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以纯化的CTGF抗原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以重复性、灵敏性和回收率实验评价ELISA方法。用该方法初步对正常人、HBsAg阳性非肝癌患者及HBsAg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CTG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最佳配对组合为抗CTGFmAb3H5和HRP标记的抗CTGFmAb4C5,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40μg/ml和1/4000,该方法的平均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59%和5.70%,灵敏度达1.46 ng/ml,平均回收率为(98.73±4.84)%。用本方法测定35例HBsAg阳性肝癌患者、76例HBsAg阳性非肝癌患者和40例正常人血清CT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2.65(2.16~3.18)ng/ml]比较,HBsAg阳性非肝癌组[5.53(2.74~8.23)ng/ml]和HBsAg阳性肝癌组[8.27(4.81±13.65)ng/ml]血清CTG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且HBsAg阳性肝癌组与HBsAg阳性非肝癌组比较也明显升高(P=0.014)。结论: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检测人CTGF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初步应用结果表明CTGF水平在HBsAg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较HBsAg阳性非肝癌患者、正常人异常升高,提示CTGF分子有望成为HBsAg阳性肝癌早期预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ELISA 标志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高尔基体蛋白GP73基因的克隆、表达、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言 曾晓燕 +3 位作者 张晓 金秋 张建平 焦永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是新近发现的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通过克隆、表达人GP73,制备抗GP73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克隆GP73基因,构建GP73原核表达载体pComb3XS... 目的: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是新近发现的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通过克隆、表达人GP73,制备抗GP73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克隆GP73基因,构建GP73原核表达载体pComb3XSS-GP73,诱导表达,以HisFF Trap亲和层析柱纯化GP73-6×His重组融合蛋白。以该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GP73单克隆抗体。以间接法ELISA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特异性;免疫共沉淀法初步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GP73表达水平。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了GP73-6×His重组蛋白;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人GP73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免疫共沉淀证实抗GP73单克隆抗体能与肝癌患者血清中GP73蛋白特异性结合,GP73水平在肝癌患者血清中较正常人显著升高。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GP73单克隆抗体,为后期建立检测人GP73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73 单克隆抗体 肝细胞性肝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症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洋 魏威 +3 位作者 张晓辉 吴康健 韩超 许利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959-1963,共5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放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腹腔镜与开放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5月20日,由...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放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腹腔镜与开放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5月20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STATA12.0软件对术后总并发症、切口感染、黏连性肠梗阻和胆漏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548例患者,腹腔镜组261例,开腹组287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总并发症发生率低[比值比(OR)=0.40,95%可信区间(95%CI):0.24-0.68),P=0.001],切口感染发生率低(OR=0.20,95%CI:0.08-0.53,P=0.001),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OR=0.25,95%CI:0.06-0.99,P=0.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胆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较开放手术可降低术后总并发症、黏连性肠梗阻和切口感染发生率,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吻合术 Roux-en-Y 手术后并发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有淋巴细胞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龚皇博 杨晓俊 +1 位作者 朱进 闻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5-779,共5页
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是近期发现的一类具有获得性免疫功能的固有淋巴细胞群,依据其表达的转录因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分为ILC1、ILC2和ILC3。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ILC分... 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是近期发现的一类具有获得性免疫功能的固有淋巴细胞群,依据其表达的转录因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分为ILC1、ILC2和ILC3。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ILC分泌的炎性因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ILC3分泌的IL-22同时能促进肠上皮细胞的修复,探究ILC的功能对IBD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就ILC的表型,功能以及与IBD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淋巴细胞 细胞表型 细胞因子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记物在胃癌诊断及预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何磊(综述) 许利剑(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4-1008,共5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危害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由于早期内镜筛查率不高,且缺乏特异的生物标记物,胃癌患者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目前晚期胃癌治疗方法包括结合手术治疗的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危害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由于早期内镜筛查率不高,且缺乏特异的生物标记物,胃癌患者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目前晚期胃癌治疗方法包括结合手术治疗的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辅助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但总体治疗效果及预后明显较早期胃癌差,提升胃癌早期诊断率成为促进胃癌预后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主要就临床常用的生物标记物、蛋白标记物、表观遗传学标记物、遗传标记以及其他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在胃癌诊断及预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记物 胃癌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源性miRN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曾凯 许利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外泌体是具有磷脂双分子膜结构的纳米级囊泡,广泛分布于血清、尿液、唾液等体液中,内含RNA、DNA片段、蛋白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所包含的miRNA则称为外泌体源性miRNA。消化道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效筛查和早期诊断是临... 外泌体是具有磷脂双分子膜结构的纳米级囊泡,广泛分布于血清、尿液、唾液等体液中,内含RNA、DNA片段、蛋白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所包含的miRNA则称为外泌体源性miRNA。消化道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效筛查和早期诊断是临床上的重点和难点,人体循环中外泌体源性的miRNA可作为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文章主要从外泌体源性miRNA的概念和生物学特性、外泌体源性miRNA的检测以及外泌体源性miRNA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外泌体源性miRNA 消化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52单抗通过清除活化T细胞对IL-10基因敲除小鼠结肠炎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建辉 朱维铭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3-247,共5页
目的:观察CD52单抗对IL-10基因敲除小鼠结肠炎的干预作用并探究其干预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给予CD52单抗治疗后,计算疾病活动度指数,检测结肠病理学评分,外周血、脾脏及结肠固有层单个核细胞中T淋巴细胞的清除情况,结肠组织炎性因子水... 目的:观察CD52单抗对IL-10基因敲除小鼠结肠炎的干预作用并探究其干预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给予CD52单抗治疗后,计算疾病活动度指数,检测结肠病理学评分,外周血、脾脏及结肠固有层单个核细胞中T淋巴细胞的清除情况,结肠组织炎性因子水平及相关细胞因子的m 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CD52单抗能有效降低疾病活动度评分、结肠病理学评分,能显著地清除模型小鼠外周血、脾脏及结肠固有层单个核细胞中CD3+T细胞,明显降低结肠组织中IFN-γ、IL-17的表达水平,同时增加了IL-5和IL-13的表达,并相应下调TNF-α、IFN-γ、IL-17和IL-6及炎症调控因子IL-12和IL-23的m RNA表达水平。结论:抗CD52单抗能有效地治疗IL-10基因敲除小鼠的结肠炎,其干预效果与活化T细胞的直接清除相关,此外,其对IL-12/23通路的下调及Th2反应的诱导作用亦可能与干预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52单克隆抗体 IL-10基因敲除小鼠 T细胞清除 T细胞相关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