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病情报告卡联合降阶梯思维对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分诊准确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世敏 汪勤 余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究急诊病情报告卡联合降阶梯思维对急诊患者分诊抢救成功率和准确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诊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 目的探究急诊病情报告卡联合降阶梯思维对急诊患者分诊抢救成功率和准确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诊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阶梯思维分诊,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病情报告卡联合降阶梯思维预检分诊。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分诊和出诊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和分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的分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诊治疗结果不良率、漏诊率和误诊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的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急诊病情报告卡联合降阶梯思维用于急诊分诊患者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分诊准确率,降低治疗不良率、漏诊率和误诊率,改善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分诊 急诊病情报告卡 降阶梯思维 抢救成功率 分诊准确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tx3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晋 潘凤华 鲁翔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探讨Pitx3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江苏地区汉族的215例PD患者作为PD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25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多重连接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组Pitx3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81983和rs375854... 目的探讨Pitx3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江苏地区汉族的215例PD患者作为PD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25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多重连接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组Pitx3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81983和rs3758549基因分布,分析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单倍型与PD易感性的关系。结果PD组与对照组Pitx3基因SNP位点rs2281983的CC、CT和TT基因型(6.5%VS7.2%,42.3%vs41.2%,51.2%vs 51.6%,χ2=0.274,P=0.717)和等位基因频率(χ2=0.159,P=0.423)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与对照组rs3758549的CC、CT和TT基因型(57.8%us66.4%,34.4%vs29.2%,7.9%vs54.4%,χ2=9.144,P=0.023)和等位基因频率(χ2=10.138,P=0.011)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Pitx3基因C-C、C-T单倍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D组T-T单倍型增加PD易感性(OR=1.299,95%CI:1.003-1.863,P=0.048)。结论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Pitx3基因的rs3758549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PD易感性之间有显著关联性,Pitx3基因的单倍型TT可能与PD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型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与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迪斌 李秀珍 +2 位作者 张康振 张玥 谭晓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4期203-206,215,共5页
目的研究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重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于2016年12月~2019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初诊未服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2例(高血压组),健康对照58例。同时应用超声... 目的研究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重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于2016年12月~2019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初诊未服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2例(高血压组),健康对照58例。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结果计算得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根据2018ESH/ESC高血压管理指南推荐左室肥厚/左室重构的几何构型分类,分为左室肥厚/重构组102例,非左室肥厚/重塑组64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尿酸(349.33±109.75)mmol/L,与健康对照组(279.71±60.58)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肥厚/重构组血清尿酸水平(346.40±113.8)mmol/L,与非左室肥厚/重构组(270.07±78.69)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酸是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而不是左室肥厚/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重构密切相关。尿酸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不是左室肥厚/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初诊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重构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护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竺兴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1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护体会。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急诊救治和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21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起病以呕血或(和)黑便为主要表现;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导致急性上消化...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护体会。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急诊救治和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21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起病以呕血或(和)黑便为主要表现;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多见;积极有效的临床救治与护理有益于患者病情恢复。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及时诊治和有效护理能明显干预疾病发展进程,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过程中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勤 仰礼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3期156-156,158,共2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过程中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分析。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使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和院内反应时间、护理...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过程中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分析。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使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和院内反应时间、护理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预后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和院内反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死亡率、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过程中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急救反应时间和院内反应时间,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提升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救 标准化护理流程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致绞窄性肠梗阻1例
6
作者 王国栋 陈如华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7
作者 杜新丽 黄永菊 +3 位作者 张玥 谭晓 汪金玉 李秀珍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0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 目的:探讨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CI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其定期进行随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使用抑郁自我评估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对这98例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观躯体症状进行评估,并使用健康调查问卷了解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然后,对其随访结果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其心理状态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对其心理状态及主观躯体症状群的影响。结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这98例患者PHQ-9的评分、GAD-7的评分和PHQ-15的评分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疫情前后PHQ-15评分的差值是导致这98例患者在疫情期间发生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P<0.05),疫情前后GAD-7评分、PHQ-15评分的差值是导致其再次住院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可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躯体症状产生影响,出现抑郁、焦虑及躯体症状是导致其发生心律失常、再次住院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评价
8
作者 李红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0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急救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组(NCD组,n=40)... 目的:探讨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急救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组(NCD组,n=40)与多巴胺组(DPM组,n=40).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的同时,用多巴胺对DPM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对NCD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动脉压及其血清BNP的水平.结果:NCD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DPM组患者,治疗后其肺动脉压低于DPM组患者,其血清BNP的水平高于DPM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常规急救的同时,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对其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肺动脉压,改善其血清BNP的水平,提高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急性左心衰竭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