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参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鹤宸 朱舒舒 龙明智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1,共5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常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随着诊断技术的完善及代谢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多,HFpEF发病率不断升高。因漏诊率高且发病机制复杂,HFpEF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常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随着诊断技术的完善及代谢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多,HFpEF发病率不断升高。因漏诊率高且发病机制复杂,HFpEF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作为炎症及纤维化生物标志物,与HFpEF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HFpEF的诊断、预后评估及疗效动态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纤维化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在儿童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沈桐 胡静 章海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儿童期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病情进展快,猝死率高,对儿童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超声心动图或者磁共振可以进行辅助诊断,但不能在疾病早期进行。研究发现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 儿童期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病情进展快,猝死率高,对儿童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超声心动图或者磁共振可以进行辅助诊断,但不能在疾病早期进行。研究发现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C,cMyBP-C)基因突变与HCM密切相关,探索cMyBP-C与HCM的关系,可为儿童HCM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改善预后。文章对cMyBP-C的分子结构与分子相互作用,其与HCM的关系以及S-谷胱甘肽化cMyBP-C的诊断前景、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抑制剂的治疗前景和基因疗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cMyBP-C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通过调节T细胞免疫在脊髓损伤小鼠模型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文旭 郭守玉 胡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7-933,共7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通过调节T细胞免疫以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SCI)小鼠模型中发挥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57BL/6小鼠建立SC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ham)、SCI组、SCI+PD-L1抗...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通过调节T细胞免疫以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SCI)小鼠模型中发挥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57BL/6小鼠建立SC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ham)、SCI组、SCI+PD-L1抗体组(SCI+Ab)和SCI+PD-L1蛋白组(SCI+PRO)。C57BL/6小鼠和PD-L1基因敲除小鼠进行SCI造模,分为假手术组(Sham WT)、PD-L1敲除假手术组(Sham PD-L1 KO)、SCI模型组(SCI WT)、PD-L1敲除SCI模型组(SCI PD-L1 KO)。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检测SCI后不同时间点脊髓组织中PD-L1的表达;通过Basso小鼠运动量表(BMS)评估小鼠运动功能;利用q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析SCI后炎症因子水平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结果小鼠经SCI造模后脊髓组织中PD-L1表达上调,于第7天达峰值。与SCI PD-L1 KO组相比,SCI WT组的小鼠在SCI后7 d、14 d和28 d时BM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造模后第7天炎症因子IL-1α、IL-2、IFN-γ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SCI+PBS组相比,SCI+PRO组Foxp3水平显著升高,Th1和Th17细胞水平显著降低,Th2和Treg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CI PD-L1 KO组相比,SCI WT组小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P<0.05);与SCI+PBS组和SCI+Ab组相比,SCI+PRO组PI3K/Akt/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PD-L1通过调节Th1、Th17、Th2和Treg细胞平衡,并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减轻SCI后的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PD-L1有望成为治疗SCI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SCI)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 T细胞 炎症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18
4
作者 严腊梅 陈建宁 孙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排除冠心病者作为对照,采用SF-36量表(36-Item Short-Form)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排除冠心病者作为对照,采用SF-36量表(36-Item Short-Form)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RQOL和非冠心病组比较,除了在情感作用维度方面外,一般健康、躯体功能、躯体疼痛、躯体角色、精神卫生、社会功能、活力各个维度降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和性别是冠心病患者HRQOL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冠心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护理时要注意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外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严腊梅 陈建宁 孙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各50例。随访组实施院外健康指导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 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各50例。随访组实施院外健康指导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生活质量指标。结果随访组患者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院外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支架置入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鞘7 F普通导引导管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病变临床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建宁 胡文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无鞘7 F普通导引导管和常规6 F鞘导引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连续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的16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无鞘组(n=80)和有...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无鞘7 F普通导引导管和常规6 F鞘导引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连续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的16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无鞘组(n=80)和有鞘组(n=80),比较两种方法的导引导管到位、桡动脉创口压迫时间、止血成功、桡动脉痉挛、桡动脉术后血管直径、远端肿胀消退时间、前臂疼痛或不适、前臂血肿、假性动脉瘤、桡动脉闭塞、皮肤缺血坏死等。结果无鞘组、有鞘组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分别为9例、2例,前臂疼痛或不适分别为7例、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引导管到位、桡动脉创口压迫时间、前臂血肿、止血成功、桡动脉术后直径、桡动脉闭塞及皮肤缺血坏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6 F鞘导引导管相比,桡动脉无鞘7 F普通导引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鞘技术 桡动脉 7F普通导引导管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前降支心肌桥和焦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胡文志 周海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的焦虑评分与心肌桥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18例单纯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冠状动脉造影测量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结果心肌桥患者无焦虑组48例,焦虑... 目的探讨单纯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的焦虑评分与心肌桥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18例单纯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冠状动脉造影测量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结果心肌桥患者无焦虑组48例,焦虑组70例;焦虑组心肌桥狭窄程度明显高于非焦虑组(P<0.01),SAS评分与心肌桥狭窄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765,P<0.01)。结论多数单纯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焦虑障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焦虑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海波 胡文志 +3 位作者 张博晴 孙烈 杨季明 洪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PAPP-A)水平与冠心病斑块稳定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23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的PAPP-A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0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另30例为非冠心病,并对... 目的研究血清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PAPP-A)水平与冠心病斑块稳定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23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的PAPP-A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0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另30例为非冠心病,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形态学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冠心病及不同形态斑块的PAPP-A水平。结果血清PAPP-A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为(26.13±4.65)mIU/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20.37±5.78)mIU/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12.82±3.94)mIU/L和非冠心病组(10.70±2.86)mIU/L(均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P<0.05)。血清PAPP-A在Ⅱ型斑块组中的水平为(24.52±4.82)mIU/L,明显高于其他型斑块组(16.82±5.37)mIU/L及非冠心病组(10.70±2.86)mIU/L(均P<0.01)。结论血清PAPP-A水平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 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后健康教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曾建英 孙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2-974,共3页
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教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扩张型心力衰竭患者60例,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各30例。随访组实施院外健康指导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评量表(WHOQOL-BRIEF)... 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教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扩张型心力衰竭患者60例,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各30例。随访组实施院外健康指导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评量表(WHOQOL-BRIEF)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生活质量。结果随访组患者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随防组护患关系满意度(96.8%)优于对照组(90.1%)(P<0.05)。结论院外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联合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小飞 刘雅洁 +1 位作者 庄建平 盛丹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联合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诊疗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2年... 目的:探讨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联合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诊疗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76例疑似CAD患者,行CAG或CAG联合SPECT检查。根据卫生部冠心病诊断标准并结合CAG和SPECT检查结果,选择性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CABG)。术后1~3个月复查SPECT,对比SPECT和CAG检查结果,分析两者在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和意义。结果:176例均接受CAG检查,其中113例同时完成SPECT检查。诊断为CAD138例,CAG诊断敏感性93.4%(129/138)、特异性97.4%(37/38)、准确性94.3%(166/176);SPECT敏感性85.2%(69/81)、特异性90.6%(29/32)、准确性86.7%(98/113);CAG联合SPECT检查(其中任一项异常即视为阳性)的敏感性100%(81/81)、特异性87.5%(28/32)、准确性96.5%(109/113)。65例(其中PTCA 63例,CABG 2例)在接受治疗后3个月内完成SPECT随访,其手术前后室壁收缩增厚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率与胸痛症状改善相关。结论:CAG联合SPECT检查可以提高CAD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SPECT对于CAD术后随访具有直观、量化、可重复和便捷的优势,并可以反映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核素显像 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髂动脉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文志 黄翘胜 +6 位作者 孙烈 杨季明 洪梅 蒋振忠 杨富 张博晴 周海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髂动脉分泌和表达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20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正常饮食)、基础对照组(8只,球囊损伤和高脂饮食)和葛根素干预组(8只,球囊损伤、高脂饮食和葛根素干预),球囊损伤后4周处死;取...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髂动脉分泌和表达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20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正常饮食)、基础对照组(8只,球囊损伤和高脂饮食)和葛根素干预组(8只,球囊损伤、高脂饮食和葛根素干预),球囊损伤后4周处死;取一侧病变髂动脉做病理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RP的表达;取另一侧病变髂动脉抽提总RNA,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CRP mRNA的表达。结果葛根素干预组髂动脉粥样斑块CRP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均明显低于基础对照组(P<0.01)。结论葛根素可以通过调节兔动脉粥样斑块分泌CRP途径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非风湿性心房纤颤老年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建宁 王炎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4期334-335,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非风湿性心房纤颤老年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88例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住院非风湿性心房纤颤老年患者采用集体授课、鼓励看书自学的方式,实施心房纤颤抗凝教育培训。结果接受教育培训后,患者的抗凝知识掌...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非风湿性心房纤颤老年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88例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住院非风湿性心房纤颤老年患者采用集体授课、鼓励看书自学的方式,实施心房纤颤抗凝教育培训。结果接受教育培训后,患者的抗凝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接受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非风湿性心房纤颤 抗凝治疗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球囊、药物涂层球囊及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长期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蔡金赞 陈凯伦 +6 位作者 贾海波 尤威 朱永翔 朱灏 王新宇 叶飞 张瑶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73-87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普通球囊(PB)、药物涂层球囊(DCB)以及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长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同时查阅心血管相关网站。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普通球囊(PB)、药物涂层球囊(DCB)以及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长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同时查阅心血管相关网站。检索时间为2004-01至2017-06,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3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运用ADDIS1.16.7软件进行网络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研究(15篇文献),共包含1 305例ISR患者,其中使用PB患者300例,使用DCB患者533例,使用DES患者472例。Meta分析结果:在≥2年的长期随访中,与使用PB患者比,使用DCB(OR=0.35,95%CI:0.20~0.56,P<0.05)与使用DES(OR=0.44,95%CI:0.24~0.73,P<0.05)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均较低,而使用DCB患者与使用DES患者(OR=0.81,95%CI:0.50~1.2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使用PB患者比,使用DCB(OR=0.34,95%CI:0.14~0.70,P<0.05)与使用DES(OR=0.35,95%CI:0.14~0.79,P<0.05)患者发生靶血管血运重建风险均降低。三种治疗方式在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和死亡发生风险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2年随访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终点的最优治疗策略排序中,DCB、DES和PB三种治疗策略排序第一的可能性分别为83%、17%和0%。结论:在ISR患者中,DCB与DES的长期有效性均显著优于PB,三者的安全性相近。DCB作为最优治疗策略的可能性最高,但我们仍需注意本研究中的DES大部分为第一代DES,结论能否推及新一代DES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普通球囊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网络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标志物与老年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田 王玲 +5 位作者 王丹 王淦楠 洪梅 朱林 章衍达 张劲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4-828,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红素(TBIL)、胱抑素C(Cys C)3种血清标志物与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脏功能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DCM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红素(TBIL)、胱抑素C(Cys C)3种血清标志物与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脏功能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DC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66例)、心功能Ⅲ级组(80例)、心功能Ⅳ级组(54例)。收集一般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测量并计算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LVEF,检测血清Hcy、Cys C、TBIL,采用Pearson或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行2年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图判断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3组的LAD、LVEDD、LVEDV、LVEF、Hcy、TBIL、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LAD、LVEDD、LVEDV、Hcy、TBIL、Cys C显著升高,LVEF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TBIL、Cys C与LAD、LVEDD、LVEDV、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VEDD、Hcy、TBIL、Cys C是DCM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Hcy、TBIL、Cys C、LVED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4(95%CI:0.653~0.794)、0.754(95%CI:0.685~0.823)、0.824(95%CI:0.759~0.888)、0.678(95%CI:0.603~0.753)。结论血清Hcy、Cys C、TBIL与DCM患者心功能存在显著相关性,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DCM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心肌病 扩张型 超声心动描记术 高半胱氨酸 胆红素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毅亭 龙明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因子和预后的影响。方法:7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他汀治疗组(A组)和强化他汀治疗组(B组),分别使用10 mg和40 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周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因子和预后的影响。方法:7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他汀治疗组(A组)和强化他汀治疗组(B组),分别使用10 mg和40 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周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纤维蛋白原(Fib)和血脂水平,随访两组60天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A组hs-CRP、SAA、MMP-9水平有显著性下降(P<0.05),B组4种炎症因子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且比A组下降得更低(P<0.05);B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A组低(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强化他汀治疗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强化治疗 阿托伐他汀 炎症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冬眠影像学诊断指导血运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金玉 李晓庆 +1 位作者 曲晨 谭晓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4期381-384,共4页
心肌冬眠是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原因。无创检测是诊断冬眠心肌必不可少的手段,但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是否可以利用影像学检查诊断冬眠心肌的数量来指导血运重建的进行。本文围绕不同影像学检查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对心肌冬眠患者血运重建... 心肌冬眠是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原因。无创检测是诊断冬眠心肌必不可少的手段,但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是否可以利用影像学检查诊断冬眠心肌的数量来指导血运重建的进行。本文围绕不同影像学检查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对心肌冬眠患者血运重建的指导意义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冬眠 无创检测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支架术后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及处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永翔 蔡金赞 +1 位作者 朱灏 张瑶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有望克服金属药物洗脱支架的诸多不足,如恢复血管舒缩功能、避免支架丝和涂层对血管壁的持续炎性刺激等。初步研究证实,BRS在简单冠状动脉病变中的疗效令人振奋。不过,近来使用发现BRS术后具有较高的支架内血栓形成... 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有望克服金属药物洗脱支架的诸多不足,如恢复血管舒缩功能、避免支架丝和涂层对血管壁的持续炎性刺激等。初步研究证实,BRS在简单冠状动脉病变中的疗效令人振奋。不过,近来使用发现BRS术后具有较高的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尤以早期为主。相关研究表明,BRS术后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而合适的患者及病变、合理的治疗策略、优化的置入过程等有助于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鉴于此,本文总结了BRS术后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以及临床处理与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预防对比剂肾病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陆丽洁 朱永翔 +1 位作者 李烽 龙明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在对比剂肾病(CIN)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BSCO、Scopus、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6月,同时查阅相关会议摘要和网站,检索尼可地尔预防CIN的相... 目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在对比剂肾病(CIN)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BSCO、Scopus、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6月,同时查阅相关会议摘要和网站,检索尼可地尔预防CIN的相关内容。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755例患者。其中尼可地尔(+)组876例,尼可地尔(-)组879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尼可地尔(+)组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尼可地尔(-)组(OR=0.31,95%CI:0.21~0.45,P=0.00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尼可地尔口服给药(OR=0.28,95%CI:0.18~0.44,P=0.000)的疗效优于静脉给药(OR=0.40,95%CI:0.20~0.78,P=0.007)。尼可地尔(+)组术后48 h血清肌酐水平低于尼可地尔(-)组(SMD=-0.29,95%CI:-0.54~-0.04,P=0.022),而两组术后24 h(SMD=-0.14,95%CI:-0.35~0.08,P=0.220)和72 h(SMD=-0.23,95%CI:-0.47~0.01,P=0.057)的血清肌酐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尼可地尔(+)组术后48 h胱抑素C水平低于尼可地尔(-)组(SMD=-0.40,95%CI:-0.79~-0.02,P=0.041),而两组术后24 h(SMD=-0.10,95%CI:-0.29~0.10,P=0.334)和72 h(SMD=-0.17,95%CI:-0.37~0.02,P=0.075)的胱抑素C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6,95%CI:0.44~1.01,P=0.054)。结论尼可地尔在CIN的预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且术后应用尼可地尔是预防CIN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造影剂 肾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食管瘘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宸 章海燕 +2 位作者 张祖宏 申雪纯 龙明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4期380-38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5岁,因“畏寒发热16 h”于2021年8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6 h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自测体温38.0℃,未予特殊处理,后复测体温升高至38.8℃,遂至我院急诊。测体温为39.0℃,胸部CT平扫示双肺炎症,心电图示快速型心...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5岁,因“畏寒发热16 h”于2021年8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6 h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自测体温38.0℃,未予特殊处理,后复测体温升高至38.8℃,遂至我院急诊。测体温为39.0℃,胸部CT平扫示双肺炎症,心电图示快速型心房颤动(房颤),见图1A。予抗感染治疗,并收入心内科进一步诊治。患者既往持续性房颤病史8年,1个月前于外院行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99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7/73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食管瘘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