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文志 孙烈 +4 位作者 杨季明 洪梅 蒋振忠 张博晴 周海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9期742-743,共2页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12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参麦注射液治疗组,每组60例,观察两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12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参麦注射液治疗组,每组60例,观察两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心钠素、脑钠素、心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纽约心功能分级及神经内分泌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改善(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异常和心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参麦注射液 神经内分泌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和心导管测量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压力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文雪 杨兵 +4 位作者 雍永宏 陈明龙 张凤祥 居维竹 陈红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598,共3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能否有效地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左心房压力(LAP)。方法选择PAF患者31例,导管射频消融术前1d行经胸及经食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左心房内径、LVEF、舒张期肺静脉血流衰减时间(DTD)、收缩期肺静脉血流衰减...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能否有效地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左心房压力(LAP)。方法选择PAF患者31例,导管射频消融术前1d行经胸及经食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左心房内径、LVEF、舒张期肺静脉血流衰减时间(DTD)、收缩期肺静脉血流衰减时间(STD)等相关参数;术中通过心导管测量LAP。对多普勒超声参数与LA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LAP(14.45±7.60)mm Hg(1mm Hg=0.133kPa)、DTD(176.97±56.74)ms、STD(193.97±55.17)ms。DTD和STD与LAP呈负相关(r=-0.63,r=-0.81,P=0.00)。结论DTD和STD可能是简便、可靠、无创性预测PAF患者LAP的理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导管消融术 心房颤动 心房功能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磷脂酶A2基因I198T和R92H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娜娜 洪梅 +2 位作者 鲁翔 严腊梅 周海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磷脂酶A2基因I198T和R92H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纳入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01例对照者,应用DNA测序仪测脂蛋白磷脂酶A2基因I198T和R92H的基因型。结果:①冠心病组I198T的基因型和等位... 目的:探讨脂蛋白磷脂酶A2基因I198T和R92H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纳入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01例对照者,应用DNA测序仪测脂蛋白磷脂酶A2基因I198T和R92H的基因型。结果:①冠心病组I198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R92H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RH+HH基因型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高于RR基因型者(P〈0.01);③IH单倍型与IR单倍型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92H的等位基因92H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脂蛋白磷脂酶A2基因I198T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冠心病无明显相关性,R92H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冠心病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磷脂酶A2 基因 多态性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MCP-1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彭杰成 龙明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短期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选的85例UA患者,随机分成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组(n=...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短期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选的85例UA患者,随机分成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组(n=44)与常规治疗对照组(n=41)。入院后24 h内与2周时分别检测血浆MCP-1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并观察两组60天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2周时血浆MCP-1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基线值(P均<0.05);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组血浆MCP-1、hs-CRP水平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均<0.05)。②2周时两组间血脂(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治疗组60天内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能进一步降低UA患者血浆MCP-1水平,该药短期应用具有抗炎作用并改善UA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长脑心通胶囊 UA MCP-1 抗炎作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IRT1表达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俞建 钱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7-638,共2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蛋白表达和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探讨SIRT-1和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5例,并与20名健康者(对照... 目的:检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蛋白表达和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探讨SIRT-1和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5例,并与20名健康者(对照组)做比较。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BMC中SIRT1蛋白表达和血清MDA、SOD水平,分析SIRT1蛋白表达和氧化应激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BMC中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血清MDA升高,SOD降低(P均<0.05);Pearson直线相关法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SIRT1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MDA呈显著负相关(r=-0.539,P<0.05),与SOD呈正相关(r=0.630,P<0.05)。结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IR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血清MDA呈负相关,与SOD呈正相关,提示SIRT1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机体内氧化应激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心绞痛 SIRT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T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洪梅 龙明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2-143,共2页
探讨肌钙蛋白T(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应用酶免疫一步夹心法测定TNT浓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NT浓度高于非心肌梗死患者,且随心功能不全程度加重TNT也越高。T... 探讨肌钙蛋白T(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应用酶免疫一步夹心法测定TNT浓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NT浓度高于非心肌梗死患者,且随心功能不全程度加重TNT也越高。TNT可作为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胶原重塑、ASK1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邱敏 龙明智 +1 位作者 谭晓 王迪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模型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介导心室重塑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复制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ASK1蛋白含量并测定大...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模型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介导心室重塑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复制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ASK1蛋白含量并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缬沙坦组左心室质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ASK1表达均显著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ASK1的激活参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缬沙坦能干预ASK1介导通路并改善心肌胶原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重塑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 血管紧张素Ⅱ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脂质代谢改变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军 龙明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7-48,共2页
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并算出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发现:OX-LDL、TC、LD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因此防治... 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并算出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发现:OX-LDL、TC、LD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因此防治冠心病,不仅要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而且要减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阻止LDL的氧化修饰作用,且OX-LDL可作为冠心病诊断较为敏感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氧化型 低密度脂蛋白 临床分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对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坚 龙明智 牛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氯沙坦 运动耐量 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心肌肥厚实验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晓 王迪斌 +1 位作者 杨春 郭锡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2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①从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肥厚心肌中和在正常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并作比较,探讨其表达规律和与心肌肥厚的关系,初步阐述心肌肥厚发生的可能机制。②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目的:①从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肥厚心肌中和在正常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并作比较,探讨其表达规律和与心肌肥厚的关系,初步阐述心肌肥厚发生的可能机制。②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重复观察上述指标,探讨ACEI逆转心肌肥厚的可能机制。方法:取SD大鼠3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药物组和假手术组3组,每组10只。手术后按要求饲养8周后处死,取心肌标本,行ICAM-1、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应用RT-PCR法行ICAM-1 mRNA、TNF-αmRNA检测,并进行统计学方法比较。结果:ICAM-1、TNF-α免疫组化结果:心肌肥厚组心肌中2种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其次是心肌肥厚+药物组;假手术组表达量最少。3组标本ICAM-1mRNA、TNF-αmRNA的RT-PCR检测结果:心肌肥厚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心肌肥厚+药物组,而假手术组表达量最少。结论:ICAM-1、TNF-α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ACEI抑制心肌肥厚的机制与减少ICAM-1、TNF-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3L1-329 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琦 龙明智 +1 位作者 陈忠 马根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1-844,共4页
目的: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项研究中关于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 1,CHI3L1)-329 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江苏地区人群中CHI3L1-329 ... 目的: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项研究中关于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 1,CHI3L1)-329 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江苏地区人群中CHI3L1-329 G/A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入选391例患者,其中189例CAD,202例正常对照。通过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检测CHI3L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CHI3L1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GA、A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A频率在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不同病变血管中分布无差异(P>0.05)。结论:CHI3LI-329 G/A基因多态性与江苏地区人群的冠心病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单核甘酸多态性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M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守玉 龙明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e)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心肌细胞氧化应激中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以H2O2处理心肌细胞,构建心肌氧化损伤模型。并用姜黄素及H2O2共孵育心肌细胞,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e)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心肌细胞氧化应激中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以H2O2处理心肌细胞,构建心肌氧化损伤模型。并用姜黄素及H2O2共孵育心肌细胞,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干预后不同时间MCP-1蛋白表达。结果:在干预后4、8、12、24、48h,H2O2组心肌细胞表达的MCP-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加入姜黄素共孵育后,各个时间点MCP-1的表达都明显下降(P<0.05)。结论:H2O2能诱导心肌细胞MCP-1蛋白表达,而姜黄素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MCP-1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氧化应激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心肌细胞 氧化损伤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超负荷大鼠心肌细胞凋亡、ASK1的影响
13
作者 邱敏 马康华 +2 位作者 龙明智 谭晓 王迪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93-496,510,共5页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模型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凋亡信号调节激酶(ASKl)介导心肌肥厚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复制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模型,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ASKl蛋白含量并测...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模型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凋亡信号调节激酶(ASKl)介导心肌肥厚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复制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模型,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ASKl蛋白含量并测定左室质量指数。结果:缬沙坦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SKl表达均显著低于高血压组(P<0.05)。结论:AngⅡ参与激活压力负荷下ASKl通路,缬沙坦能干预ASKl介导通路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预防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 凋亡 血管紧张素Ⅱ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三维分布
14
作者 俞建 杨兵 +2 位作者 陈洪武 居维竹 陈明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观察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OT-PVC/VT)消融靶点的三维分布规律。方法:60例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术中,在EnSite-Array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下构建右心室流出道三维模型,以心内膜最早激动点设为靶点,以射频消融结果加以... 目的:观察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OT-PVC/VT)消融靶点的三维分布规律。方法:60例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术中,在EnSite-Array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下构建右心室流出道三维模型,以心内膜最早激动点设为靶点,以射频消融结果加以证实,观察靶点三维分布。结果:消融靶点在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下的49例均消融成功,其中17例分布在游离壁,32例分布在间隔部;15例分布在上部,34例分布在下部;30例分布在前部,19例分布在后部。消融靶点分布于肺动脉瓣上11例,9例消融成功。结论:非接触标测系统有助于确定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流出道 非接触标测 三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犬室性心动过速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戴友平 唐国华 +1 位作者 钟志生 郭衍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5-27,共3页
观察微波消融犬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疗效和微波消融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健康犬40只,随机分成5组,Ⅰ组(对照组,n=8),Ⅱ、Ⅲ、Ⅳ和Ⅴ组(消融组,n=8),由股动脉、股静脉穿刺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用0.01ml0... 观察微波消融犬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疗效和微波消融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健康犬40只,随机分成5组,Ⅰ组(对照组,n=8),Ⅱ、Ⅲ、Ⅳ和Ⅴ组(消融组,n=8),由股动脉、股静脉穿刺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用0.01ml0.03%乌头碱注入心室壁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消融释放功率和时间Ⅱ组为40W×30s,Ⅲ组为40W×60s,Ⅳ组为80W×30s,Ⅴ组为80W×60s。结果:自发放微波能量至室速终止时间Ⅱ、Ⅲ组为(10.1±2.4)s,与对照组比,P<0.001;Ⅳ、Ⅴ组为(5.3±1.5)s,与对照组比,P<0.001。消融前后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后组间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产生的心肌损伤,显微镜下观察均为凝固性坏死,与周围组织存在清晰的界限。结论:微波消融室速具有较好的疗效,消融能量与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可望成为室速治疗的1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微波消融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代友平 唐国华 +1 位作者 习水平 钟志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308-310,共3页
目的:确定顶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和氧自由基在兔预处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麻醉开胸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和危险区分别采用组织学和荧光粒子技术测定。实验分4组:对照组(n=9... 目的:确定顶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和氧自由基在兔预处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麻醉开胸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和危险区分别采用组织学和荧光粒子技术测定。实验分4组:对照组(n=9),预处理组(n=8),高剂量超氧化物歧化酶预处理组(HDSOD-PC,n=8)和低剂量超氧化物歧化酶预处理组(LD-SOD-PC,n=9)。左冠状动脉回旋支4次5分钟缺血和5分钟再灌注完成预处理。对照用于30分钟缺血后再灌注120分钟;其余各组在预处理后的缺血与再灌注同对照组。结果:梗死面积占危险区百分比在对照组与预处理组、HD-SOD-PC组和LD-SOD-P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均<0.05);预处理组、HD-SOD-PC组和LD-SOD-P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氧自由基在该预处理机制中不起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钾治疗心脏X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及预测因素分析
17
作者 朱茂芳 季军 +3 位作者 周鹏 刘柏杨 俞建 黄菁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17,134,共5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对心脏X综合征(cardiac syndrome X,CSX)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预测因素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急诊收治的86例X综合征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2)予氯沙坦钾口服20...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对心脏X综合征(cardiac syndrome X,CSX)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预测因素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急诊收治的86例X综合征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2)予氯沙坦钾口服20周,安慰剂组(n=44)予安慰剂治疗。通过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进行随访,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预测因素分析。结果:86例患者均完成了20周的治疗,并重复进行了SAQ评估,治疗组与安慰剂组基线资料匹配度高。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心绞痛频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较好(P=0.031)。氯沙坦钾治疗(P=0.04)、颈内动脉阻力指数(P=0.037)和较低的基线心绞痛发生率(P<0.001)是改善心绞痛评分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无梗阻性冠心病的情况下,予氯沙坦钾治疗可改善有缺血症状和体征的X综合征女性的微血管功能,这种改善与动脉阻力下降和心绞痛的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X综合征 微血管功能 氯沙坦钾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能依赖性长QT综合征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一家系
18
作者 洪梅 周海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1期51-52,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8岁。因“胸闷、头晕1d,晕厥1次”于2009年9月2日收住我院。患者7年前在家中有晕厥史,当时山现四肢抽搐、尿失禁,3年前同样发作1次。2009年9月1日感冒后觉胸闷、头晕,全身乏力。
关键词 肾上腺素能依赖性长QT综合征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2009年 家系 临床资料 四肢抽搐 全身乏力 晕厥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凋亡在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磊磊 龙明智 +1 位作者 杨季明 王迪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C1)组、阿托伐他汀(G2)组、姜黄素(G3)组,每组各10只。所有实验组在高脂饮食基础上均予灌胃给药,其中G3组予姜黄素100mg/(kg·d...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C1)组、阿托伐他汀(G2)组、姜黄素(G3)组,每组各10只。所有实验组在高脂饮食基础上均予灌胃给药,其中G3组予姜黄素100mg/(kg·d),G2组予阿托伐他汀2.5mg/(kg·d),G1组予生理盐水5ml/d。1周后制作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5周后取目的血管,经苏木精-伊红、弹力纤维染色观察内膜增生情况,同时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并检测凋亡基因p53、Caspase3。结果:病理切片图像分析显示内膜增生程度由强到弱为:G1组>G2组>G3组。在G3组p53表达明显增高,其他两组无差异(P>0.05)。Caspase3表达以G3组最高。电镜观察G3组平滑肌细胞可呈早中期凋亡现象。结论:姜黄素具有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管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球囊损伤 内膜增生 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I198T和V279F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梦遥 洪梅 鲁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因I198T、V279F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6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113例冠脉造影完全正常者,应用DNA测序仪检测Lp-PLA2基因I198T和V279F多态性,并...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因I198T、V279F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6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113例冠脉造影完全正常者,应用DNA测序仪检测Lp-PLA2基因I198T和V279F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Gensini积分及冠心病临床分型,所分亚组的I198T和V279F基因型频率及其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差异;单支冠脉病变者IT+TT基因型和VF+FF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F频率高于对照组,而多支病变者则与对照组无差异。亦未发现I198T和V279F不同基因型在血脂水平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上有差别。结论:未能发现Lp-PLA2基因I198T和V279F变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的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 I198T V279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