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沈健 李相成 《肝胆外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23-325,共3页
原发性肝癌(以下称肝癌)是我国第三位的肿瘤死亡原因,根治性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案。尽管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肝癌外科治疗的短期疗效取得了显著地提高,但是远期疗效仍旧不是很令人满意,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肝癌的术后复发... 原发性肝癌(以下称肝癌)是我国第三位的肿瘤死亡原因,根治性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案。尽管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肝癌外科治疗的短期疗效取得了显著地提高,但是远期疗效仍旧不是很令人满意,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肝癌的术后复发。国内外较大系列的临床资料表明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为60%~70%乃至更高。因此,采取合适的针对肝癌复发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将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手术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法在推进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晓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9期246-247,共2页
目的 :研究设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法在推进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于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与在该科室工作的36名护士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这200例患者分为比照组... 目的 :研究设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法在推进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于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与在该科室工作的36名护士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这200例患者分为比照组(在2016年1月至6月期间该院普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和试验组(在2016年7月至12月期间该院普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优质护理。在对试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期间,采用设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法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及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高于比照组患者,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比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设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法在推进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持续改进、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普外科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吊带材料的进展
3
作者 李春龙(综述) 卫中庆(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9-1333,共5页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常见的女性泌尿外科疾病,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困扰。针对女性SUI的手术治疗经历了许多手术术式和吊带材料的改进。直到当代,以聚丙烯吊带进行的尿道中段吊带术(MUS)凭借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和微创、术后恢复快...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常见的女性泌尿外科疾病,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困扰。针对女性SUI的手术治疗经历了许多手术术式和吊带材料的改进。直到当代,以聚丙烯吊带进行的尿道中段吊带术(MUS)凭借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和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成为了SUI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合成吊带的排斥反应越发受到重视,MUS也面临对复杂病例治疗效果下降的问题。文章就尿失禁吊带材料的发展进行综述,介绍了合成材料、自体材料、异体材料吊带在SUI手术治疗中的优劣势,展望了各种材料及相应术式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尿道中段吊带术 经阴道无张力吊带 合成材料 自体筋膜吊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探究大肠癌肿瘤大小的危险因素
4
作者 王小元 李娟 +1 位作者 张晓辉 鲁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4期139-143,共5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肿瘤大小的危险因素,并评估这些因素对肿瘤大小的预测效能。方法 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影响肿瘤大小的危险因素。利用受...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肿瘤大小的危险因素,并评估这些因素对肿瘤大小的预测效能。方法 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影响肿瘤大小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大肿瘤组高血压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癌胚抗原均高于小肿瘤组,白蛋白低于小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APTT是影响肿瘤大小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逻辑回归模型的AUC为0.803(95%CI:0.728~0.877),灵敏度为84.5%,特异度为63.6%。结论 高血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APTT是影响大肠癌肿瘤大小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评估肿瘤大小的潜在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肿瘤大小 危险因素 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附59例报道)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建平 汪宝林 +1 位作者 赵庆洪 徐凛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应用于门脉高压症治疗的利弊。方法5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人施行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合文献报道一并分析。结果全组59例肝功能均为ChildA或B级,脾脏长径14~28cm。全组均择期手术...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应用于门脉高压症治疗的利弊。方法5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人施行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合文献报道一并分析。结果全组59例肝功能均为ChildA或B级,脾脏长径14~28cm。全组均择期手术,其中22例全腔镜下完成手术,33例手助,4例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全腔镜下手术最长耗时5.5h,手助术最长耗时5h;术中出血一般200~500mL,最多达2800mL(腔镜下);术后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多在3d左右,7~12d出院。结论微创技术应用于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择期治疗可行且有利,但应严格筛选合适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腹腔镜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内脏反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骆霞岗 李威霖 +1 位作者 沈佳佳 喻春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59-960,共2页
内脏反位患者其脏器左右完全相反,与正常人呈镜面像,又称"镜面人",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可能是染色体及其携带的基因异常[1],或者胚胎发育期间旋转不良导致[2]。全内脏反位患者胆囊结石临床少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难度增加,可能... 内脏反位患者其脏器左右完全相反,与正常人呈镜面像,又称"镜面人",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可能是染色体及其携带的基因异常[1],或者胚胎发育期间旋转不良导致[2]。全内脏反位患者胆囊结石临床少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难度增加,可能会发生血管或胆管损伤,需引起警惕。我科于2016年4月行全内脏反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反位 胆管损伤 胆囊结石 胆囊三角 胚胎发育 基因异常 肝外胆管结石 肝总管 胆道镜取石 胆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断流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许利剑 汪宝林 +2 位作者 张建平 赵庆宏 徐凛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36-1138,1141,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open splenectomy,OS)治疗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断流术14例和同期开腹脾切除断流术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open splenectomy,OS)治疗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断流术14例和同期开腹脾切除断流术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05minvs.152min,P<0.05),而术中出血量(620mLvs.915mL)、术后腹腔总引流量(910mLvs.1445mL)、排气时间(77hvs.97h)、术后住院时间(12dvs.16d)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的近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且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术 断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被引量:15
8
作者 许利剑 汪宝林 +1 位作者 张建平 范志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91-392,396,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1999年1月~2007年8月,行LC治疗72例胆囊结石伴ABP。56例经非手术治疗胰腺炎缓解...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1999年1月~2007年8月,行LC治疗72例胆囊结石伴ABP。56例经非手术治疗胰腺炎缓解后早期(≤2周)行LC,8例延期(1~3个月)行LC,8例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而急诊行LC。结果72例LC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135min,平均63min。术中出血量20~230ml,平均50ml。术中胆道造影5例,均成功。造影发现4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术后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成功。中转开腹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术后出血及胆漏并发症。2例术后4d急性胰腺炎复发,保守治愈。72例随访2个月~8年,平均19个月,无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对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如能慎重选择病例,做好必要的围手术处理,早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胰腺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及其腹腔镜手术特殊性与预防性造口的选择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凯 喻春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2-835,共4页
直肠癌是大肠中第二常见的肿瘤(28%)[1],我国以中低位直肠癌占大多数[2]。近20年来,直肠癌手术中越来越重视微创和保肛[3]。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中[4~6]。直肠癌切除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吻合口漏[3]。国际直肠癌研究组... 直肠癌是大肠中第二常见的肿瘤(28%)[1],我国以中低位直肠癌占大多数[2]。近20年来,直肠癌手术中越来越重视微创和保肛[3]。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中[4~6]。直肠癌切除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吻合口漏[3]。国际直肠癌研究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Rectal Cancer)发布了吻合口漏的通用定义[7],定义为导致肠管内外相通的吻合口处的肠壁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漏 腹腔镜手术 保肛术 小骨盆 直肠下段 结肠造口 肛管减压 直肠手术 腹腔镜应用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瑞吉和奥施康定治疗癌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小溱 李娟 +1 位作者 王朝霞 王继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5期107-109,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和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在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中的止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1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多瑞吉组56例,初治患者最初剂量为25μg/h,外用,入组前使用过吗啡的患者... 目的对比观察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和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在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中的止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1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多瑞吉组56例,初治患者最初剂量为25μg/h,外用,入组前使用过吗啡的患者多瑞吉剂量(μg/h)=每日吗啡剂量×0.5。奥施康定组54例,未使用过吗啡者给予10 mg,口服,q12h,入组前使用过吗啡的患者奥施康定剂量=每日吗啡剂量×0.5。根据疼痛缓解情况调整剂量,调整到患者满意的疼痛程度,即数字评分法(NRS)0~3。密切观察药物剂量、止痛效果、副作用、药物依赖性等,填写疼痛观察表。结果多瑞吉组疼痛缓解率为89.3%,奥施康定为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瑞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占10.7%,便秘占19.6%,头晕占8.9%;奥施康定组分别为18.5%、22.2%、12.9%。数值上奥施康定组高于多瑞吉,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呼吸抑制、成瘾发生。结论多瑞吉和奥施康定均适用于中、重度癌性疼痛治疗,疗效确切,能提高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多瑞吉使用方便,副作用轻,略优于奥施康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疼痛 多瑞吉 奥施康定 疗效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状态不明患者化疗和靶向治疗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崇国 王继荣 +3 位作者 李娟 王科明 王朝霞 李亚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5期107-112,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和化疗交替治疗与单纯化疗的总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EGFR基因状态不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 目的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和化疗交替治疗与单纯化疗的总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EGFR基因状态不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患者采用EGFR-TKIs和化疗交替治疗(交替治疗组),22例患者采用单纯化疗(单纯化疗组)。采用Log-rank检验组间生存差异,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交替治疗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42.740(*)±3.6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6个月;单纯化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0.444(*)±5.12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经Log-rank检验,交替治疗组患者预后好于单纯化疗组(P=0.0413);Cox回归分析得出接受治疗的方法是影响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47、0.008),而吸烟状况、病理类型、年龄、性别等对预后没有影响(P>0.05)。结论 EGFRTKI和化疗交替进行能有效延长EGFR突变状态不明的NSCLC患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建平 何震宇 +1 位作者 徐凛峰 范志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LC术后早期非损伤性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机制和处理。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5月~2002年5月施行的LC术412例,其中4例术后早期发生非损伤性梗阻性黄疸;复习国内1997年10月~2001年10月部分1000例以上LC术的大宗报道,共计51 444例。结... 目的探讨LC术后早期非损伤性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机制和处理。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5月~2002年5月施行的LC术412例,其中4例术后早期发生非损伤性梗阻性黄疸;复习国内1997年10月~2001年10月部分1000例以上LC术的大宗报道,共计51 444例。结果LC术后非损伤性梗阻性黄疸43例(该组4例及文献报道39例),其中胆道残留结石36例,胆管炎2例,胆管癌1例,Oddi括约肌功能不良1例及原因不明3例。1例Oddi括约肌功能不良导致术后早期梗阻性黄疸属国内首例报道。结论非损伤性梗阻性黄疸是LC术的少见并发症,主要原因是胆道残留结石(占83.7%)。非结石性病因罕见却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难点。对此类并发证应首选ERCP明确诊断,同时在内镜下作必要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术 术后并发症 梗阻性黄 Oddi括约肌功能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10
13
作者 董小刚 何震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3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后预防切口感染的经验。方法:2002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共对1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急诊LA。结果:阑尾炎术后总感染率为4.04%,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急性...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后预防切口感染的经验。方法:2002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共对1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急诊LA。结果:阑尾炎术后总感染率为4.04%,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4例,未出现切口感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0例,感染率为1.67%;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9例,感染率为5.13%;急性穿孔性阑尾炎30例,感染率为14.29%。结论:预防性LA术后切口感染需要采取早期诊治、保护切口、正确处理阑尾根部和渗出液、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切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不同程度异位钙化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手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曹红娣 汤兵 +7 位作者 宋宗纬 赵庆洪 侯大卫 张桦 闻萍 叶红 张平 杨俊伟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4期194-197,共4页
目的比较在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不同程度异位钙化患者中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术前依据有无心血管系统异位钙化将患者分为2组:影像学无明确异位钙化的A组和影像学提示有明确异位钙化的B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 目的比较在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不同程度异位钙化患者中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术前依据有无心血管系统异位钙化将患者分为2组:影像学无明确异位钙化的A组和影像学提示有明确异位钙化的B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症状、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补钙方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的异同。结果 42例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A组17例,B组25例,术后随访20±6月。A组术后症状消失,随访期间症状无反复,术后血钙平稳,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无新发心血管系统钙化。B组术后症状改善,6例患者症状出现反复,血钙水平较低,静脉补钙时间较长,术后2例患者因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结论心血管系统异位钙化程度较轻的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后症状改善持续,血钙平稳,可延缓心血管系统钙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甲状旁腺切除术 异位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郦俊华 张建平 +2 位作者 孙艳 吴秋惠 韩迎惠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1期49-50,75,共3页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微创手术围术期分阶段的护理。方法对9例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施行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总结围术期分阶段专科护理体会。结果9例患者经均择期顺利完成手术,全组无死亡病例,经围...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微创手术围术期分阶段的护理。方法对9例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施行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总结围术期分阶段专科护理体会。结果9例患者经均择期顺利完成手术,全组无死亡病例,经围术期分阶段专科护理,无手术及护理的相关并发症。结论微创技术应用于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可行且有效,实施围术期分阶段专科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腹腔镜 断流术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例次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8
16
作者 汤兵 宋宗纬 +11 位作者 侯大卫 赵庆洪 曹红娣 张桦 闻萍 方丽 熊明霞 叶红 许小飞 张平 王蔚蔚 杨俊伟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7期374-378,共5页
目的 回顾总结难治性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的60名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48.1±9.2岁;... 目的 回顾总结难治性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的60名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48.1±9.2岁;平均透析龄102.1±31.0月,共行PTX62例次。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症状、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钙磷等变化,总结手术并发症、病理结果、SHPT复发及预后等临床特点。结果 62例次手术,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 with autotransplantation,tPTX+AT)34例(占54.8%),甲状旁腺全切术(不移植)(total parathyroidectomy without autotransplantation,tPTX)共28例(占45.2%)。合并骨骼改变或异位钙化者达51例(82.3%)。术后绝大部分患者的骨痛及瘙痒症状在数天内缓解,2位患者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3.2%),无吞咽困难、呛咳、窒息等。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较高,1周内需要静脉、口服或高钙透析补钙达60例(96.8%)。术后6个月需要静脉补钙者38例(61.2%),术后12月仍需要少量静脉补钙者12例(19.4%)。所有患者甲状旁腺病理上均有结节增生(100%),有的伴钙化、出血、囊变;合并甲状旁腺腺瘤3例(4.8%);合并弥漫性增生仅2例(3.2%)。术前iPTH为1716±874.1ng/ml,磷2.0±0.3mmol/L,钙2.5±0.2mmol/L,术后iPTH(P<0.05)、血清磷(P<0.05)、血清钙(P<0.05)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iPTH、磷较长时间维持正常。术后随访13.7±9.8月,2例为甲状旁腺残留再次行手术;SHPT复发6例,均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组,其中2例证实为移植物复发,行移植物切除术后恢复正常;其余经活性维生素D控制正常。3例血管钙化严重者死于术后8周至9月。结论 PTX是治疗难治性尿毒症SHPT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长期和不同术式的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全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巍 郭俊斌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在小儿巨大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小儿巨大疝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患儿资料共16例(19侧),均为男性,年龄1~14岁,平均年龄4.7岁。家长知情同意情况下... 目的探讨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在小儿巨大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小儿巨大疝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患儿资料共16例(19侧),均为男性,年龄1~14岁,平均年龄4.7岁。家长知情同意情况下,应用单层生物补片进行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总结其年龄、病史、体检和超声检查、手术过程、术后治疗及康复情况。结果患儿共16例19侧疝,手术时间30~75 min,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后休息1周,随访3个月~2年,未见斜疝复发、感染及补片排异反应,均未诉异物感。结论对于小儿巨大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患儿,应用单层生物补片进行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安全、有效、可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股沟斜疝 无张力修补术 生物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与甲状腺腺瘤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鸣 刘炜 汪宝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中PI3K、PDK1、Akt、NFκB基因在人甲状腺腺瘤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与甲状腺腺瘤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外科手术中获取19例单发结节型甲状腺腺瘤组织及瘤旁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分析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中PI3K、PDK1、Akt、NFκB基因在人甲状腺腺瘤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与甲状腺腺瘤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外科手术中获取19例单发结节型甲状腺腺瘤组织及瘤旁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腺瘤及瘤旁组织中PI3K、PDK1、Akt、NFκB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甲状腺腺瘤组织中PI3K、PDK1、Akt、NFκB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77.69±14.17)%、(83.46±15.35)%、(68.63±22.16)%、(62.66±19.27)%,瘤旁组织中PI3K、PDK1、Akt、NFκB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3.84±18.14)%、(51.66±18.12)%、(14.74±12.03)%、(43.10±24.93)%,甲状腺腺瘤组织中PI3K、PDK1、Akt、NFκB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瘤旁组织(P<0.01)。结论甲状腺腺瘤中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显著上调,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功能异常可能与甲状腺腺瘤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 甲状腺腺瘤 信号转导途径 NFΚB 瘤组织 表达水平 B基因 功能异常 术中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口黏合技术在小儿精准包皮成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仲宇 汪锋 郭俊斌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精准包皮成形及切口黏合技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包茎及包皮过长患儿,年龄5~14岁,平均年龄8岁。应用内外板分切精准包皮成形手术进行治疗,切口关闭选择组织胶黏合。对照组为148例患儿,年龄6~14岁... 目的探讨精准包皮成形及切口黏合技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包茎及包皮过长患儿,年龄5~14岁,平均年龄8岁。应用内外板分切精准包皮成形手术进行治疗,切口关闭选择组织胶黏合。对照组为148例患儿,年龄6~14岁,平均年龄9岁。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时间、手术过程、恢复过程,术后远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外观满意率等。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精准包皮成形术组手术时间(25±6)min,术中出血量为(3.05±1.15)m L,术后疼痛轻微,术后24 h疼痛评分2.65±0.85;术后复查均无切口感染,仅3.75%轻度水肿,包皮外观自然,满意率98.75%。对照组手术时间(23±8)min,术中出血量为(8.30±3.60)m L,术后24 h疼痛评分5.60±1.3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精准包皮成形术组均无切口感染,仅3.75%患儿轻度水肿,外观满意率98.75%;对照组切口感染0.68%,系带对合不良0.68%,切口裂开出血0.68%,包皮水肿8.11%,外观满意率93.24%。二者相比,精准包皮成形术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手术出血更少,术后疼痛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外观满意率高(P〈0.05),手术时间二者无差异。结论内外板分切精准包皮成形手术结合切口黏合技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效果良好,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茎 包皮过长 包皮成形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辅酶对多发伤后继发肝功能损伤的预防性治疗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史巧敏 朱旗欢 +1 位作者 陈华 张建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5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复合辅酶对多发伤后继发肝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多发伤后需再次手术的73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复合辅酶组38例,空白对照组35例,复合辅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于术前3 d开始给予复合辅酶2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空白对... 目的观察复合辅酶对多发伤后继发肝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多发伤后需再次手术的73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复合辅酶组38例,空白对照组35例,复合辅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于术前3 d开始给予复合辅酶2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空白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复合辅酶组的ALT、AST、TBIL、DBIL分别为(40.5±6.4)U/L、(38.6±7.4)U/L、(18.1±3.5)μmol/L和(5.6±3.1)μmol/L,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的(100.8±20.4)U/L、(78.1±15.3)U/L、(45.6±15.4)μmol/L和(29.5±9.1)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ALP、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辅酶组和空白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和42.8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合辅酶对多发伤后继发肝功能损伤有预防作用,可以减少机体对创伤侵袭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肝功能再损伤 复合辅酶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