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静脉及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近期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渠艳艳 卫志庆 +2 位作者 石红建 周良 甘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4-779,共6页
目的评价股静脉入路及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健侧股静脉人路及患侧胫前静脉入路CDT治疗的LE... 目的评价股静脉入路及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健侧股静脉人路及患侧胫前静脉入路CDT治疗的LE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股静脉人路组40例,胫前静脉入路组46例。主要观察终点为手术技术成功率和血栓清除率,次要观察终点为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股静脉人路组、胫前静脉人路组手术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2.5%、100%(P=0.097),血栓清除率分别为(68.9±25.9)%、(78.3±21.0)%(P=0.0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分别为(64.1±14.8)min、(72.0±19.9)min(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10.9%(P=0.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静脉人路和胫前静脉人路CDT均可有效治疗LEDVT,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静脉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联合胸腺五肽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细胞免疫和肝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范辉 王富兵 +3 位作者 丁江涛 王小乐 石红建 魏怡然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胸腺五肽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细胞免疫、肝纤维化标记物和肝脏硬度值(LSM)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4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均行...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胸腺五肽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细胞免疫、肝纤维化标记物和肝脏硬度值(LSM)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4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均行PSE术,术后对照组予以护肝、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予以胸腺五肽肌内注射,疗程24周。6个月后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肝纤维化标记物[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及LSM(肝脏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测定)变化。结果6个月后,两组CD^(3+)、CD^(4+)计数百分率和CD^(4+)/CD^(8+)比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D^(8+)计数百分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CD^(3+)、CD^(4+)计数百分率和CD^(4+)/CD^(8+)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计数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N、C-Ⅳ、HA、PC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LSM较治疗前无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LSM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PSE术后使用胸腺五肽可改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标记物水平,降低肝脏硬度,综合疗效优于单独PSE,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胸腺五肽 部分脾动脉栓塞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