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
被引量:
5
1
作者
甘振
陈涛
+2 位作者
冯玉明
管敬
周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4-938,共5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9年6月采用TAE诊断治疗的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23例。术中动脉造影明确出血责任动脉,对动脉主干出血予以弹簧圈栓塞动脉...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9年6月采用TAE诊断治疗的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23例。术中动脉造影明确出血责任动脉,对动脉主干出血予以弹簧圈栓塞动脉远段和近段,对动脉末梢出血予以明胶海绵颗粒或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至患者治愈出院或院内死亡。结果23例患者中造影表现阳性22例,阴性1例,阳性率为95.7%。阳性患者中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8例,动脉破裂伴对比剂外溢14例。所有阳性患者均接受进一步TAE治疗,术后治愈17例,死亡3例,复发2例,临床有效率为86.4%。术后1例死于肝衰竭,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复发患者再次TAE治疗后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胃肠坏死和胃肠穿孔等栓塞并发症。结论动脉造影结合TAE诊断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阳性率高,治疗效果确切,可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血管造影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向内照射化疗栓塞治疗56例肝癌随访报告
2
作者
许成平
王建新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1-491,共1页
许成平,王建新,郑仕中,等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中华肿瘤杂志2000,22(1):42 [摘要] 目的为提高肝癌治疗效果,以超液态碘化油(LUF)及体毛颗粒(H) 作为载体,,\+\{125\}I及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CCNSA)为弹头,制成能经导管...
许成平,王建新,郑仕中,等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中华肿瘤杂志2000,22(1):42 [摘要] 目的为提高肝癌治疗效果,以超液态碘化油(LUF)及体毛颗粒(H) 作为载体,,\+\{125\}I及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CCNSA)为弹头,制成能经导管灌注的导向抗癌物ILCH,并随访其疗效.方法对56例肝癌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ILCH.治疗前后分别做CT、B超、DSA、AFP及血尿中\+\{125\}I放射性测定 .结果 \+\{125\}I与L标记率为60%~90%,能与H一起在100 μm直径以下的末梢动脉中长期滞留,不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全身循环,并将抗癌药限制在癌区共同发挥接触性内照射和化疗栓塞作用.术后副作用小,无排异反应,DSA证实发丝样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消失,肿瘤直径缩小50%~70%者,占64.3%;肿瘤无变化或缩小50%以下者,占35.7%.临床症状、肝功能及AFP均有改善.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1%、63.1%和5 5.6%.结论 ILCH作为一种新的导向抗癌物治疗肝癌,简便易行,导向性强 ,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导向内照射
药物疗法
化疗栓塞治疗
随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
被引量:
5
1
作者
甘振
陈涛
冯玉明
管敬
周良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4-938,共5页
文摘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9年6月采用TAE诊断治疗的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23例。术中动脉造影明确出血责任动脉,对动脉主干出血予以弹簧圈栓塞动脉远段和近段,对动脉末梢出血予以明胶海绵颗粒或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至患者治愈出院或院内死亡。结果23例患者中造影表现阳性22例,阴性1例,阳性率为95.7%。阳性患者中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8例,动脉破裂伴对比剂外溢14例。所有阳性患者均接受进一步TAE治疗,术后治愈17例,死亡3例,复发2例,临床有效率为86.4%。术后1例死于肝衰竭,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复发患者再次TAE治疗后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胃肠坏死和胃肠穿孔等栓塞并发症。结论动脉造影结合TAE诊断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阳性率高,治疗效果确切,可作为首选方法。
关键词
出血
血管造影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Keywords
hemorrhage
angiograph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分类号
R422.7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导向内照射化疗栓塞治疗56例肝癌随访报告
2
作者
许成平
王建新
等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1-491,共1页
文摘
许成平,王建新,郑仕中,等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中华肿瘤杂志2000,22(1):42 [摘要] 目的为提高肝癌治疗效果,以超液态碘化油(LUF)及体毛颗粒(H) 作为载体,,\+\{125\}I及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CCNSA)为弹头,制成能经导管灌注的导向抗癌物ILCH,并随访其疗效.方法对56例肝癌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ILCH.治疗前后分别做CT、B超、DSA、AFP及血尿中\+\{125\}I放射性测定 .结果 \+\{125\}I与L标记率为60%~90%,能与H一起在100 μm直径以下的末梢动脉中长期滞留,不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全身循环,并将抗癌药限制在癌区共同发挥接触性内照射和化疗栓塞作用.术后副作用小,无排异反应,DSA证实发丝样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消失,肿瘤直径缩小50%~70%者,占64.3%;肿瘤无变化或缩小50%以下者,占35.7%.临床症状、肝功能及AFP均有改善.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1%、63.1%和5 5.6%.结论 ILCH作为一种新的导向抗癌物治疗肝癌,简便易行,导向性强 ,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关键词
肝癌
导向内照射
药物疗法
化疗栓塞治疗
随访
治疗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
甘振
陈涛
冯玉明
管敬
周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导向内照射化疗栓塞治疗56例肝癌随访报告
许成平
王建新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