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肺癌的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丁重阳 黄庆娟 +3 位作者 李天女 吴丽玲 丁其勇 陈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115例肺癌和53例肺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肺部病灶的CT形态及PET显像的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合临床、病理诊断...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115例肺癌和53例肺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肺部病灶的CT形态及PET显像的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合临床、病理诊断及治疗资料,分析PET、CT、PET/CT对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CT对168例肺部病变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9%(85/115)、73.6%(39/53)、73.8%(124/168);PET分别为82.6%(95/115)、62.3%(33/53)、76.2%(128/168);PET/CT分别为90.4%(104/115)、81.1%(43/53)、87.5%(147/168)。55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31例,PET诊断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0.9%、95.8%、81.8%;CT分别为41.9%、87.5%、65.5%;PET/CT分别为90.3%、95.8%、92.7%。肺癌远处转移41例,PET/CT发现105处骨转移,单纯CT只发现25处。结论:PET/CT对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较单纯PET、单纯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高,在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表现(附3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天女 黄庆娟 +3 位作者 丁重阳 陈建伟 丁其勇 苏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和PET/CT影像特点。结果:胸部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实变影、肿块影、磨玻璃样影,...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和PET/CT影像特点。结果:胸部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实变影、肿块影、磨玻璃样影,内可有达肺外带的支气管充气征;少数可合并胸腔积液、胸膜不规则结节样增厚,可伴有淋巴结增大。3例病灶18F-FDG代谢增高。结论:肺MALT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独特亚型,影像学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肿块或实变影,内可有达肺外带的支气管充气征,FDGPET代谢增高,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庆娟 李天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68,共5页
肺癌已成为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在迅速增长。目前X线胸片、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扫描能帮助医师对大部分肺癌作出诊断和分期判定,但对于一些早期病变的判定帮助有限。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 肺癌已成为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在迅速增长。目前X线胸片、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扫描能帮助医师对大部分肺癌作出诊断和分期判定,但对于一些早期病变的判定帮助有限。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其空间分辨力较差。PET/CT的出现弥补了这两方面的缺憾,它融合专用的PET扫描仪和CT扫描仪的技术,提供了来自两种显像方式的独特信息。本文就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型断层摄影术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肉瘤样癌22例的CT表现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天女 黄庆娟 +2 位作者 苏梅 朱晓华 丁重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5-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的CT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肉瘤样癌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特点。结果:22例肺肉瘤样癌中,周围型19例(86.3%),中央型3例(13.7%);均表现为肺内肿块或结节,密度大部分不均匀,1例(4.5%)钙化,5例(22....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的CT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肉瘤样癌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特点。结果:22例肺肉瘤样癌中,周围型19例(86.3%),中央型3例(13.7%);均表现为肺内肿块或结节,密度大部分不均匀,1例(4.5%)钙化,5例(22.7%)空洞。17例(77.3%)呈类圆形,3例(13.7%)呈楔形,1例(4.5%)呈葫芦状,1例(4.5%)呈条状。19例(86.3%)有分叶,7例(31.8%)有毛刺,3例(13.7%)有胸膜凹陷征。3例(13.7%)支气管狭窄伴阻塞性肺不张,1例(4.5%)纵隔大血管被侵犯,12例(54.5%)侵犯邻近胸膜或胸壁,15例(68.1%)肺门淋巴结增大,14例(63.6%)纵隔淋巴结增大。转移到同侧肺2例(9.1%%),骨1例(4.5%)。结论:肺肉瘤样癌以周围型为主,肿块较大,密度不均匀,易侵犯邻近胸膜或胸壁,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肉瘤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MSCT诊断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同兴 孙晋 +1 位作者 谢光辉 徐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MSCT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患者资料,女性18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为52.5岁;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120kV,160 mAs,层厚5mm,层间距5mm,高压...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MSCT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患者资料,女性18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为52.5岁;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120kV,160 mAs,层厚5mm,层间距5mm,高压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300mg/ml)增强扫描,流速2.5ml/s,延迟30s扫描,回顾性1.5mm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MPR)分析。结果:全部为单发实性类圆形肺结节或肿块,最大径67mm,平均直径23mm,分布无偏向性,边界清晰。8例(42.1%)见斑点状钙化灶,4例(21.1%)见分叶征,3例(15.8%)见空气新月征,4例(21.1%)病灶跨叶间胸膜生长,1例(5.26%)见胸膜牵拉凹陷,8例(80%)增强CT扫描均显示贴边血管征。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多见于中年女性,表现为肺内单发结节或肿块,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病灶可跨叶间裂生长,明显强化及贴边血管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肺肿瘤 MS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