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在重症患者谵妄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唐婉春 李楠 +1 位作者 张忠齐 左祥荣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2-1308,共7页
谵妄是一种急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和精神异常,是重症疾病相关脑功能障碍的最常见表现,重症患者合并谵妄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但临床暂无防治谵妄的“灵丹妙药”。褪黑素是一种松果体分泌的内源性神经激素,具有调节睡... 谵妄是一种急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和精神异常,是重症疾病相关脑功能障碍的最常见表现,重症患者合并谵妄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但临床暂无防治谵妄的“灵丹妙药”。褪黑素是一种松果体分泌的内源性神经激素,具有调节睡眠昼夜节律、抗炎、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的作用。重症患者谵妄发生时其血清褪黑素的水平时常发生变化,提示褪黑素可能参与谵妄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表明外源性补充褪黑素可能有防治谵妄的作用。该文对褪黑素用于重症患者谵妄防治的机制和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重症患者谵妄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谵妄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在脓毒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楠 唐婉春 +1 位作者 张忠齐 左祥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4,共7页
脓毒症因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治疗费用以及缺乏有效的救治手段而使它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研究发现褪黑素作为昼夜节律的主要调节激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线粒体保护和多器官功能保护作用,可能是一种防治脓毒症非常... 脓毒症因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治疗费用以及缺乏有效的救治手段而使它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研究发现褪黑素作为昼夜节律的主要调节激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线粒体保护和多器官功能保护作用,可能是一种防治脓毒症非常有前途的药物。本文从褪黑素在脓毒症治疗和多器官功能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脓毒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褪黑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器官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单步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左祥荣 刘梅红 +6 位作者 施景 曹权 郑崇明 王勇 刘少华 阙军 徐鑫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单步扩张气管切开术(single step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SSDT)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4例ICU危重症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两组,SSDT组和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urgicaltracheostomy,ST... 目的:探讨经皮单步扩张气管切开术(single step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SSDT)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4例ICU危重症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两组,SSDT组和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urgicaltracheostomy,ST)组,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术中生命体征波动情况、术后切口出血、皮下气肿/气胸、溢痰、感染、手术相关死亡等情况。结果:SSDT组在气管切开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中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波动等方面均优于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切口出血、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SSDT组仅9.4%,而ST组发生率高达53.1%,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DT操作简单、快速,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适合ICU需要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ICU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丽莎白菌属感染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孟文 张梦怡 周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396,共6页
近年来,伊丽莎白菌属感染发病率明显增加。伊丽莎白菌属可引起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由于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升高,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对伊丽莎白菌属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及耐药情况进行... 近年来,伊丽莎白菌属感染发病率明显增加。伊丽莎白菌属可引起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由于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升高,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对伊丽莎白菌属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及耐药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伊丽莎白菌属感染的诊治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菌属 致病机制 耐药机制 流行病学 诊治及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杰 刘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4-1275,共2页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24h前后各自血清降钙素原(PCT)含量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探讨PCT作为判断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指标的价值。方法: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12例健康体检者、17例符合本研究入选标...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24h前后各自血清降钙素原(PCT)含量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探讨PCT作为判断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指标的价值。方法: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12例健康体检者、17例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24h前后血清PCT含量,同时行APACHEⅡ评分,直线回归分析PCT与APACHEⅡ、累计复苏液体量的相关性。结果:1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时PCT含量(μg/L)与APACHEⅡ评分(分)正相关(r=0.802,P<0.01)、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均P<0.01),复苏治疗后明显降低(17.79±5.90vs8.79±4.70、16.65±3.35vs10.59±3.20,均P<0.01);PCT含量变化与复苏液体量负相关(r=-0.620,P<0.05)、APACHEⅡ评分变化与复苏液体量无相关性。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PCT升高程度与病情密切相关,联合监测PCT及APACHEⅡ可准确反映感染性休克病情、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降钙素原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8
6
作者 李朝阳 韩涛 +1 位作者 李金海 曹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的: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7-01至2017-03期间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CBM、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芪苈强心胶囊治疗CHF的研究。比较分析芪苈强心组及对照组B型利钠肽... 目的: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7-01至2017-03期间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CBM、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芪苈强心胶囊治疗CHF的研究。比较分析芪苈强心组及对照组B型利钠肽(BNP)、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改善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结果:共纳入22项随机对照研究,1 988例患者,其中芪苈强心组1 002例,对照组986例,平均随访6.5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芪苈强心组BNP水平降低(均值差=-194.97,95%CI:-287.95^-101.99),LVEF增加(均值差=5.24,95%CI:3.38%~7.11%),LVEDD减小(均值差=-0.94,95%CI:-1.46^-0.43),6MWD增加(均值差=53.81,95%CI:46.9~60.73),MLHFQ评分降低(均值差=-8.11,95%CI:-10.23^-6.0),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比值比=0.44,95%CI:0.25~0.79,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对于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芪苈强心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预测因素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翰 左祥荣 曹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58-1662,共5页
近年来肝移植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许多围手术期并发症导致受体预后不良。其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MV)是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PMV导致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住ICU和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近年已有较多研... 近年来肝移植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许多围手术期并发症导致受体预后不良。其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MV)是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PMV导致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住ICU和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近年已有较多研究肝移植术后PMV的文献报道,但尚无总结性统计归纳,也无预防术后PMV的措施。整理归纳了肝移植术后PMV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可干预手段,以期为临床减少肝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改善受体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机械通气时间延长 预后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T联合APACHEⅡ评分对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的评估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艳秀 左祥荣 曹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25-1728,共4页
目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C反应蛋白(CRP)在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并结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分析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本院... 目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C反应蛋白(CRP)在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并结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分析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本院ICU收治的63例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后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14例)和存活组(49例),比较PCT、WBC、N%和CRP在两组的变化,并分析其与APACHEⅡ评分及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血清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CT、CRP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PCT、APACHEⅡ、CRP、N%、WBC预测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0>0.925>0.826>0.576>0.55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90 ng/mL、20.0分、97 mg/L、85.80%、14.03×109个/L,敏感度分别为100%、90.9%、72.7%、81.8%、54.5%,特异度分别为87.8%、92.7%、78.0%、43.9%、75.6%,PCT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是预测患者预后的最强指标;在控制年龄、性别等其他危险因素后,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得出,PCT与APACHEⅡ评分均是影响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CT是评估ICU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与APACHEⅡ评分一起评估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APACHE Ⅱ评分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约束率的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实践 被引量:11
9
作者 柳莹 高春红 +3 位作者 王爱鹏 刘莉莉 张瑜 陈文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约束率中的效果。方法按时间段将118例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研究组61例。对照组实施约束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降低约束率开展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即制定有效对策群组并...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约束率中的效果。方法按时间段将118例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研究组61例。对照组实施约束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降低约束率开展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即制定有效对策群组并组织实施,进行标准化管理。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研究组患者身体约束率、镇静镇痛合格率、谵妄发生率显著下降(均P<0.05)。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110.8%,进步率33.24%。结论开展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ICU机械通气患者约束率、谵妄发生率,同时圈员的品管手法、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机械通气 约束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 非计划拔管 谵妄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相关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婷婷 赵宇晗 +2 位作者 刘佩本 游进进 左祥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86-1191,共6页
近年来,随着替加环素(TGC)的临床广泛应用,TGC引起的肝损伤逐渐引起学者的注意。研究表明,TGC相关性肝损伤(TALI)大多发生在用药后4~12 d,以胆汁淤积型肝损伤为主,大剂量、长疗程用药、基础肝损伤及疾病严重程度可能会增加TALI的发生风... 近年来,随着替加环素(TGC)的临床广泛应用,TGC引起的肝损伤逐渐引起学者的注意。研究表明,TGC相关性肝损伤(TALI)大多发生在用药后4~12 d,以胆汁淤积型肝损伤为主,大剂量、长疗程用药、基础肝损伤及疾病严重程度可能会增加TALI的发生风险。其发生机制可能与TGC主要经胆道排泄,TGC致肝细胞氧化应激或细胞凋亡以及肠道菌群失衡相关。临床医师在使用TGC时,应充分考虑TALI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T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不良反应 肝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在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效果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涛 阙军 曹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0-752,76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在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效果评价中的意义。方法:2013年9月—2014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68例ICU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计算入院时及入院营养支持7 d后APACHEⅡ评...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在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效果评价中的意义。方法:2013年9月—2014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68例ICU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计算入院时及入院营养支持7 d后APACHEⅡ评分,测定入院时及行营养支持7 d后血清RBP、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65例门诊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入院时血清RBP、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经过7 d营养支持,血清RBP水平较入院时显著升高(P<0.001),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较入院时升高(P<0.05),而白蛋白水平较入院时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RBP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同时可以动态评估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 营养评价 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宇杰 左祥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97,共6页
右心衰竭(RVF)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临床综合征。RVF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是研究RVF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和防治方案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众多学者对RVF模型的建立方法、检测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造模成功率、模型质... 右心衰竭(RVF)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临床综合征。RVF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是研究RVF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和防治方案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众多学者对RVF模型的建立方法、检测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造模成功率、模型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虽然RVF动物模型较多,但由于造模方法不一,选材及处理条件不同,目前尚无公认的实验模型。本文将对已报道的RVF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造模原理进行归纳整理和比较评价,为今后在RVF研究中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衰竭 肺动脉高压 动物模型 建模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与右心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军 石颖 +1 位作者 王婷婷 左祥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与microRNA(miRNA/miR)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有关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在心血管领域,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局限于miRNA在左心室的应用,很少涉及右心室。因此,本综述回顾了最新的文献,总结miRNA在右心疾病中的应用。我们首先回顾mi RNA腔室... 与microRNA(miRNA/miR)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有关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在心血管领域,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局限于miRNA在左心室的应用,很少涉及右心室。因此,本综述回顾了最新的文献,总结miRNA在右心疾病中的应用。我们首先回顾mi RNA腔室特异性的表达以及在右心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其次,重点讨论了循环miRNA在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现状;最后,介绍使用mi RNA调节剂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潜力及其对右心室产生的有益影响。我们希望,随着对右心室miRNA研究的不断深入,最终将有助于改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衰竭的治疗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右心衰竭 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重构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右心室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吴卫佳 唐鸣敏 左祥荣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5年第5期596-601,共6页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以肺血管病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最终可致患者右心衰竭死亡。右心室纤维化是PH发展至右心衰竭的关键环节,作为非适应性重构的重要特征,提示右心代偿受限进而影响预后,因此也有望成为治疗靶点。本文系统探讨PH右心室...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以肺血管病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最终可致患者右心衰竭死亡。右心室纤维化是PH发展至右心衰竭的关键环节,作为非适应性重构的重要特征,提示右心代偿受限进而影响预后,因此也有望成为治疗靶点。本文系统探讨PH右心室纤维化的发生机制、诊断评估和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心肌纤维化 右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