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放射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NO和E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卢辉俊 陈国玉 +6 位作者 夏建国 章希炜 杨力 杨宏宇 刘标 庞庆丰 高志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内放射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后NO和内皮素 (ET)水平变化 ,探讨内放射治疗防治再狭窄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2 4只兔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 0、10、2 0Gy放射剂量 (32 P) ,术前 3d、术后 3、...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内放射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后NO和内皮素 (ET)水平变化 ,探讨内放射治疗防治再狭窄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2 4只兔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 0、10、2 0Gy放射剂量 (32 P) ,术前 3d、术后 3、7、14、2 8d耳缘静脉各抽血 4ml,分别测量NO、ET 1浓度 ,观察其水平变化。结果 :术后NO水平内放射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而ET 1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10Gy、2 0Gy之间相比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内放射治疗可能是通过增加NO、降低ET 1含量来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 ,防治RS ;血浆NO、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放射性同位素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血管内放射 术后 CEA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维持性透析患者疑难透析血管通路1例
2
作者 高飞 朱蓓 +3 位作者 柏云 张涛 杨宏宇 赵卫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931-934,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高龄透析患者数量日益增多。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高龄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和建立都较困难,围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多,远期通畅率较低,长期维护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1例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高龄透析患者数量日益增多。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高龄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和建立都较困难,围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多,远期通畅率较低,长期维护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1例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诊治过程,探讨高龄患者血管通路的特点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后续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护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透析 中心静脉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FTS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性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姜海英 章希炜 +4 位作者 柏小丹 沈静 谢静 邹君杰 时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3期147-150,共4页
目的 探究以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性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目的 探究以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性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以FTS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性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及干预后3、7、15 d的睡眠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定时服药及定期复查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PSQI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各时间点PSQ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以FTS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强化患者遵医行为、睡眠质量等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整体性护理 遵医行为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腔内凝固术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汪弢 杨宏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3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激光腔内凝固术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大隐静... 目的探讨激光腔内凝固术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观察组采用激光腔内凝固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应激反应、并发症及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 d,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切口感染、局部血肿瘀斑、隐神经损伤麻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腔内凝固术有助于缓解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曲张 激光腔内凝固术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garty导管联合内膜剥脱和内瘘限流术建立老年人复杂内瘘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蓓 裴小华 +3 位作者 高飞 郭露露 杨宏宇 赵卫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466-468,共3页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本文采用多元化手段处理复杂内瘘,为复杂血管通路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新思路。选择病例为80岁老年男性,选择左侧肘部行内瘘手术。第1次手术顺利,术后1h内瘘杂音和振颤突然减弱,急诊...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本文采用多元化手段处理复杂内瘘,为复杂血管通路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新思路。选择病例为80岁老年男性,选择左侧肘部行内瘘手术。第1次手术顺利,术后1h内瘘杂音和振颤突然减弱,急诊B超提示瘘口近端动脉血栓形成。二次手术先用Fogarty导管取栓,将肱动脉瘘口周围血管粥样硬化的内膜仔细剥脱,再次吻合发现远端肱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再予缩窄贵要静脉,形如“戴戒”。缩窄后瘘口仍可扪及振颤,肱动脉远端搏动明显加强。术后监测内瘘血流量良好。6周后内瘘穿刺,使用至今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希望通过学习本病例,提高国内各科医师对复杂内瘘的认识水平,以利于本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管通路 复杂内瘘 FOGARTY导管 窃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