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眠而康口服液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广余 王蔚青 +1 位作者 欧宁 袁红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 研究眠而康口服液 ( MEKOL)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 ,并与眠安宁口服液 ( MANOL)和地西泮 (安定 )作比较。方法 动物随机均分为 4组 :生理盐水组 (空白对照 ) ,MEKOL 2个剂量组 ( 11.1、2 2 .2 g· kg- 1 ) ,MANOL 组 ( 4 .0 m... 目的 研究眠而康口服液 ( MEKOL)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 ,并与眠安宁口服液 ( MANOL)和地西泮 (安定 )作比较。方法 动物随机均分为 4组 :生理盐水组 (空白对照 ) ,MEKOL 2个剂量组 ( 11.1、2 2 .2 g· kg- 1 ) ,MANOL 组 ( 4 .0 ml·kg- 1 )。灌胃给药后 ,测定各组药物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率 ;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时间和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再入睡数及时间 ;测定 MEKOL 2 2 .2、4 4.4 g· kg- 1、安定 2 m g·kg- 1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统计分析 :t检验法和确切概率检验法。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MEKOL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率 ( P<0 .0 5~ 0 .0 0 1) ,延长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时间 ( P <0 .0 5~ 0 .0 1) ,使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全部再入睡 ,且入睡时间长于MANOL,并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 ( P<0 .0 5~ 0 .0 0 1)。结论  MEKOL 对小鼠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且作用强于MAN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眠而康口服液 中药 催眠 镇静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洛美沙星的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广余 李苏芹 +1 位作者 丁梅芳 邵志高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研究国产洛美沙星对3种致病菌感染的体内保护作用。小鼠灌胃洛美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保护作用为诺氟沙星的3倍,环丙沙星的2倍;对大肠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是诺氟沙星的8倍,而略逊于环丙沙星;对绿脓杆菌的保护作用则是诺氟... 研究国产洛美沙星对3种致病菌感染的体内保护作用。小鼠灌胃洛美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保护作用为诺氟沙星的3倍,环丙沙星的2倍;对大肠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是诺氟沙星的8倍,而略逊于环丙沙星;对绿脓杆菌的保护作用则是诺氟沙星的3~4倍,与环丙沙星相似或略差。小鼠静注洛美沙星亦表现明显的抗菌活性,并优于口服给药。结果显示,本品对3种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诺氟沙星而具有良好的体内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美沙星 抗菌作用 ED50 抗感染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口服液抗应激反应等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广余 宗序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68-469,475,共3页
研究益肾口服液对小鼠抗应激反应的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该制剂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提高其耐高温和耐缺氧能力,并能增加胸腺,脾脏等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从而证明益肾口服液具有显著的抗应激反应,抗疲劳和提高... 研究益肾口服液对小鼠抗应激反应的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该制剂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提高其耐高温和耐缺氧能力,并能增加胸腺,脾脏等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从而证明益肾口服液具有显著的抗应激反应,抗疲劳和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口服液 抗应激反应 抗衰老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口服液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广余 王蔚青 黄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38-539,共2页
观察益肾口服液的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益肾口服液能增加老年大鼠血清超氧岐化酶的活性,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的含量,揭示该制剂具有清除自由基。
关键词 益肾口服液 抗氧化作用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季强 王如伟 刘广余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6期705-707,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方法2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各10例,采用双交叉试验设计,以合资的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为参比制剂,口服试验制剂(国产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或参比制剂各2×0.2 mg进行人体药...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方法2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各10例,采用双交叉试验设计,以合资的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为参比制剂,口服试验制剂(国产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或参比制剂各2×0.2 mg进行人体药动学及其生物利用度研究,两次服药间隔为1周。血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Ms检测法测定。结果以参比制剂为标准对照,用面积法估算国产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多剂量服用至稳态后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2.2±9.3)%,生物利用度符合要求。多剂量服用两种缓释胶囊至稳态后,所得药动学参数血药峰浓度(Cmax)、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用双单侧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稳态时的Cmax、AUC均生物等效。DF值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相近。tmax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Wilcoxon方法检验,(S=33.5)>(S0.05(13)=17),P>0.05,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多剂量口服时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洛新 盐酸 缓释胶囊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理效应法测定超细粉马钱子和普通粉马钱子的药动学参数 被引量:16
6
作者 薛焰 郭立玮 +1 位作者 袁红宇 郑方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 以药理效应法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热板法镇痛效应为指标 ,测定了 2种不同粒径马钱子粉末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2种马钱子粉末给药后体存量的表观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物动力学参... 目的 以药理效应法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热板法镇痛效应为指标 ,测定了 2种不同粒径马钱子粉末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2种马钱子粉末给药后体存量的表观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普通马钱子粉为 :Ke =0 .10 94h 1 ,Ka =0 .85 45h 1 ,t1 / 2 (Ka) =0 .8112h ,t1 / 2 (Ke) =6.3 3 5h ,T(peak) =2 .75 86h ,C(max) =2 9.7179mg/kg ,AUC =3 67.3 0 74(mg/kg)·h ,Cl/F(S) =0 .163 4(mg·kg- 1 ) / [h·(mg·kg- 1 ) - 1 ] ;超细马钱子粉为 :Ke =0 .163 7h 1 ,Ka =2 .40 49h 1 ,t1 / 2 (Ka) =0 .2 882h ,t1 / 2 (Ke) =4.2 3 3 9h ,T(peak) =1.1989h ,C(max) =3 0 .415 8mg/kg ,AUC =2 2 6.0 779(mg/kg)·h ,Cl/F(S) =0 .2 65 4(mg·kg- 1 ) / [h·(mg·kg- 1 ) - 1 ]。结论 超细粉体技术既可加快马钱子在体内的吸收 ,使其迅速发挥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超细粉体 药物动力学 药理效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脉汤改善肌浆网钙稳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永庆 丁福云 +3 位作者 孟玲 袁红宇 侯飞鹏 杨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311-313,共3页
目的:研究复脉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模型、美托洛尔[5mg/(kg.d)]、复脉汤高、中、低剂量[26.7、17.8、8.9g/(kg.d)]。慢性心衰模型由结扎左冠状动脉诱导,药物从结扎当天开始灌胃给药,持... 目的:研究复脉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模型、美托洛尔[5mg/(kg.d)]、复脉汤高、中、低剂量[26.7、17.8、8.9g/(kg.d)]。慢性心衰模型由结扎左冠状动脉诱导,药物从结扎当天开始灌胃给药,持续4周。结果:冠脉结扎后,动物体重增加百分率显著下降,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升高,心肌酶谱AST,LDH,HBDH,CK及CKMB也显著升高,药物干预后体重下降得以缓解,同时升高的心室重量指数及心肌酶谱也显著下降。在模型组,RyR2及FKBP12.6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药物干预后均显著上升。结论:复脉汤可通过改善肌浆网钙稳态治疗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肌浆网 钙稳态 复脉汤 美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对健康人胃内24小时pH值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瑾 晁阳 +1 位作者 王永庆 于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 mg对健康受试者胃内24 h pH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84名健康受试者分为4组,分别静脉滴注雷贝拉唑10 mg(A组)、20 mg(B组)、40 mg(C组)和奥美拉...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 mg对健康受试者胃内24 h pH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84名健康受试者分为4组,分别静脉滴注雷贝拉唑10 mg(A组)、20 mg(B组)、40 mg(C组)和奥美拉唑40 mg(D组),每日1次,连续5 d用药,并在第1天和第5天进行胃内24 h pH值监测。结果:24 h pH中值:四组用药第5天的pH中值均显著高于第1天用药后的pH中值(P<0.05);pH>4和pH>6时间百分数:四组用药第5天均比用药第1天后有显著性增高(P<0.05);第1天,C组胃内pH>4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A组(P<0.05);第5天,D组胃内pH>6的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A组、B组(P<0.05)。结论: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和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均可显著抑制胃酸分泌,且连续用药比单次用药有更明显的胃酸抑制作用。雷贝拉唑20 mg与40 mg的作用强度和有效性相似。单次给药,雷贝拉唑钠三个剂量组与奥美拉唑钠抑酸能力相当;连续多次给药,雷贝拉唑钠三组不同剂量有相近的抑酸作用。此外,性别不会对药物作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24 H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