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恒进 王笑云 +2 位作者 应旭旻 毛慧娟 沈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动物模型。方法:12只健康杂交家猪随机分成实验组(E组)和假手术对照组(C组)。E组行盲肠结扎加穿孔(CLP),并加做双侧输尿管结扎术(UL)制作成MODS合并ARF的动物模型,C组行... 目的:建立一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动物模型。方法:12只健康杂交家猪随机分成实验组(E组)和假手术对照组(C组)。E组行盲肠结扎加穿孔(CLP),并加做双侧输尿管结扎术(UL)制作成MODS合并ARF的动物模型,C组行盲肠和双侧输尿管探查术。两组动物均予24 h静脉输液,观察6天中动物的生命体征及主要器官功能改变。结果:E组动物在CLP+UL后4 h直肠温度升高;术后72 h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K+、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分别从术前的(91.40±10.85))μmol/L、(4.08±0.93)mmol/L、(3.81±0.57)mmol/L、(62.40±8.20)U/L、(53.00±14.85)U/L升高至(995.25±125.28)μmol/L、(48.80±1.41)mmol/L、(7.37±0.66)mmol/L、(115.75±33.42)U/L、(278.00±96.20)U/L,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从术前的(37.68±3.10)mmHg(1mmHg=0.133 kPa)升高至(51.98±4.51)mmHg(P均<0.01);pH值分别从术前的7.38±0.04下降至7.25±0.05(P<0.05);平均动脉压(MAP)从术后0 h的(160.20±18.58)mmHg降至术后72 h的(105.75±13.96)mmHg(P<0.01),6天内动物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时间(74.96±23.00)h。C组全部存活。且上述指标基本正常。结论:盲肠结扎加穿孔造成严重腹腔感染致明显的多器官功能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穿孔 输尿管结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人工肾小管对多脏器障碍/多器官衰竭猪IL-10和生存时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笑云 王恒进 +2 位作者 毛慧娟 应旭旻 沈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8-638,641,共2页
从2002年6月~2003年1月,我们采用猪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自行构建的生物人工肾小管装置(RAD)[1],对急性肾衰竭(ARF)合并多脏器障碍/多器官衰竭(MODS/MOF)猪进行治疗,观察对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生存时间的影响,获得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生物人工肾小管 IL—10 多脏器障碍/多器官衰竭 急性肾衰竭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钱玲梅 王笑云 冷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0-92,共3页
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标记法,结合肾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并比较3个月与24个月大鼠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损伤所激发的细胞凋亡现象。结果发现肾缺血再灌注12、48h后,各年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 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标记法,结合肾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并比较3个月与24个月大鼠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损伤所激发的细胞凋亡现象。结果发现肾缺血再灌注12、48h后,各年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大鼠(P<0.001);且于正常和缺血再灌注各时相组,24月龄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均明显高于3月龄大鼠(P<0.01)。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管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方式,随年龄增长机体可通过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增加细胞凋亡水平,达到清除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流行病调查: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程小燕 邬步云 +1 位作者 毛慧娟 邢昌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2-327,共6页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病因及诊断情况。方法:筛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18岁以上符合AKI定义的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住院患者的AKI发病、病因、诊断情况...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病因及诊断情况。方法:筛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18岁以上符合AKI定义的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住院患者的AKI发病、病因、诊断情况和分布科室等。结果:(1)AKI发病率为1.61%(1 401/87 196),男女比例为2.03∶1、平均年龄(63.2±37.2)岁、城市人口占58.3%、中位住院时间18(11~28)d、中位住院花费5.72(2.50~12.16)万元。住院期间肾脏功能完全恢复/部分恢复的占66.5%,30 d病死率为35.3%;(2)AKI实际检出率0.76%,及时诊断率44.0%、延迟诊断率3.3%、漏诊率52.7%;肾科患者AKI的诊断率(89.3%)最高,外科患者诊断率最低,漏诊率高达75.1%;(3)AKI的发病情况因科室而异:肾科3.5%,其他内科1.3%,外科1.0%,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18.0%;诊断AKI的患者中肾科、其他内科、外科、ICU分别占7.4%、37.1%、30.1%、25.4%;心内科、血液科、胸心外科、ICU是AKI发生的相对高危科室;(4)按AKI病因,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分别占42.1%、52.2%、5.7%;其中肾前性组年轻患者比例高,基础肾功能好,但漏诊率最高(85.7%);(5)本研究AKI 1期、2期、3期患者分别占38.0%、22.1%、40.0%,随AKI分期越高,及时诊断率越高,漏诊率越低,但ICU住院时间越长,肾功能恢复越差,30 d病死率越高。结论:AKI在住院患者中较常见,检出率低,漏诊率高。各科医师要加强AKI诊断标准的学习和高危因素的识别,建立AKI预警系统,及早发现和诊断,以改善AKI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住院患者 流行病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在获得性孤立肾人群中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庆堂 孙晗 +3 位作者 程旭 顾民 裴小华 赵卫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er rate,GFR)估算公式评估获得性孤立肾(acquired solitary kidney,ASK)人群肾功能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9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ASK人群为研究对象,以核素肾动态... 目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er rate,GFR)估算公式评估获得性孤立肾(acquired solitary kidney,ASK)人群肾功能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9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ASK人群为研究对象,以核素肾动态显像法测定的GFR为参考标准,纳入5个GFR估算公式:MDRD、Xiangya、CKD-EPIScr、CKD-EPIScys C和CKD-EPIScr-Scys C公式,分别以偏倚、离散度和准确度等指标评价公式的准确性。结果:共有78例患者入选,其中肾脏捐献术后(供肾组)35例,因病切肾(非供肾组)43例。供肾组更年轻,肾功能优于非供肾组,其病程也短于非供肾组。所有公式在供肾组中的准确度均高于非供肾组。联合血清肌酐(Scr)和血清胱抑素C(Scys C)的CKD-EPIScr-Scys C在ASK人群中具有最低的偏倚和最高的准确度,并且在供肾组和非供肾组中仍具有最高的准确度。基于Scys C的CKD-EPI Scys C公式的准确性高于基于Scr的CKD-EPIScr、MDRD和Xiangya公式。CKD-EPIScys C低估GFR,而基于Scr的CKD-EPIScr、MDRD和Xiangya公式高估GFR。结论:在ASK人群中,GFR估算公式的准确性依次是联合指标公式、单纯基于Scys C的公式和单纯基于Scr的公式。相较于因病切肾的人群,估算公式在肾脏捐献术后人群中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肌酐 血清胱抑素C 肾功能 慢性肾脏病 估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学习法在血液净化护理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马逊 吕小林 +3 位作者 朱亚梅 赵奕华 张静 林征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7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行动学习法在血液净化护理专科护士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和2009年6月招收的25名学员作为对照组,2010年6月和2011年6月招收的24名学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观察组采用行动学习法:分别在第1~7阶段... 目的探讨行动学习法在血液净化护理专科护士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和2009年6月招收的25名学员作为对照组,2010年6月和2011年6月招收的24名学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观察组采用行动学习法:分别在第1~7阶段,在建立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支持与鼓励,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结果两组实践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行动学习法可使学员短期内显著提高血液净化护理实践技能及临床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学习法 血液透析 专科护士 教育培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桡动脉钙化与动静脉内瘘术中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俞香宝 王宁宁 +4 位作者 王笑云 胡建明 赵秀芬 钱军 邢昌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516,F0003,共3页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桡动脉钙化与腕部动静脉内瘘术中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30例尿毒症患者,初次行腕部动静脉内瘘吻合术,采用端-端吻合的方法于术中取小段桡动脉。普通HE染色观察动脉内血栓形成的情况,硝酸银染色了解血管钙化的状况。...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桡动脉钙化与腕部动静脉内瘘术中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30例尿毒症患者,初次行腕部动静脉内瘘吻合术,采用端-端吻合的方法于术中取小段桡动脉。普通HE染色观察动脉内血栓形成的情况,硝酸银染色了解血管钙化的状况。结果:HE染色显示,尿毒症患者的桡动脉弹力板完整,动脉中层以平滑肌细胞为主,未见巨噬细胞浸润。30例桡动脉中11例血管有钙化(36.67%),8例管腔内见不同程度的新鲜血栓形成,其中5例患者伴发桡动脉钙化(62.50%),主要定位于桡动脉的平滑肌层和弹力板下方,在未形成血栓的患者中桡动脉钙化的发生率为27.2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毒症血管钙化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栓形成可能与患者的内瘘手术成功与否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内瘘 桡动脉 血栓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钾对慢性血透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毛慧娟 俞香宝 +1 位作者 何伟春 王笑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3-314,共2页
关键词 氯沙坦钾 血液透析 高血压 AT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telman综合征14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晓云 许馨予 +6 位作者 王知笑 任海滨 杨涛 孙敏 张梅 段宁 周红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分析Gitelman综合征(G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近5年住院诊治的14例GS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发病年龄13~54(32.9±12.0)岁,男5例,女9例。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1... 目的:分析Gitelman综合征(G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近5年住院诊治的14例GS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发病年龄13~54(32.9±12.0)岁,男5例,女9例。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15年。体质指数(BMI):(21.0±2.9)kg/m2,收缩压:(109.6±10.8)mmHg,舒张压(69.6±6.7)mmHg。临床上以双下肢无力、发作性四肢软瘫、多饮、多尿、夜尿增加、手足抽搐等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均表现为低血钾、低血镁、低尿钙、高尿钾、代谢性碱中毒。卧立位试验结果显示:卧位及立位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有不同程度升高。肾脏穿刺病理提示球旁器增生(3/4)。补钾补镁、联合安体舒通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血钾(11/14)、血镁(10/14)未升至正常水平。结论:GS的临床特征包括:低血钾、低血镁、低尿钙、正常偏低血压以及高PRA、高血管紧张素Ⅱ、高醛固酮和高血气pH值,可以总结为"四低四高"。本病治疗以补钾补镁为主,可以联合应用醛固酮拮抗剂,一般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低钾血症 低镁血症 血浆肾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瘘失功能后在邻瘘口处行瘘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香宝 任海滨 +4 位作者 胡建明 曾鸣 王宁宁 孙彬 邢昌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60-762,F0004,共4页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腕瘘失功能后在邻瘘口处行瘘成形术的临床资料,为节约外周静脉提供一可行方法。方法:23例腕瘘失功能患者(A组),在邻瘘口处利用已扩张的头静脉与桡动脉再次行内瘘成形术;同期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瘘首次成...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腕瘘失功能后在邻瘘口处行瘘成形术的临床资料,为节约外周静脉提供一可行方法。方法:23例腕瘘失功能患者(A组),在邻瘘口处利用已扩张的头静脉与桡动脉再次行内瘘成形术;同期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瘘首次成形手术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B组),比较其手术成功率、动脉及静脉内径、吻合口长度。结果:A组失功能部位82.61%在瘘口处,13.04%为头静脉血栓,其动、静脉内径明显比B组大[分别为(3.46±0.21)mm对(2.62±0.19)mm,(3.51±0.35)mm对(2.43±0.23)mm,P<0.001];A组吻合口大小(4.14±0.49)mm、B组为(7.35±1.63)mm,A组吻合口明显比B组小(P<0.001)。A组手术均成功,B组手术成功率90.67%,但与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1~2周内使用瘘,透析血流量>300ml/min,B组术后(5.19±1.19)周使用瘘。结论:腕瘘失功能的部位主要在瘘口;利用已扩张的头静脉行瘘成形术的成功率高、瘘成熟期短、血流充足,可节约MHD有限的外周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血液透析 瘘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透患者42例眼底观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俞香宝 王笑云 梁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84-185,共2页
观察42例血透患者的眼底,取末梢血测血红蛋白浓度,测透析前后血压,统计透析间歇期平均体重增加量及透析中肝素用量。发现39例有典型的眼底动脉硬化表现(92%),其中Ⅰ、Ⅱ、Ⅲ级硬化各占1/3。13例有眼底出血改变,其血压及透析间歇期体重... 观察42例血透患者的眼底,取末梢血测血红蛋白浓度,测透析前后血压,统计透析间歇期平均体重增加量及透析中肝素用量。发现39例有典型的眼底动脉硬化表现(92%),其中Ⅰ、Ⅱ、Ⅲ级硬化各占1/3。13例有眼底出血改变,其血压及透析间歇期体重增加均明显高于非出血组,分别为 P<0.01、P<0.001,与肝素用量无关,P>0.05。提示眼底出血主要原因为血压过高所致,另与透析间歇期体重过度增加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眼底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甲酸钠干预高磷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卫平 王笑云 赵秀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膦甲酸钠 (PFA)对高磷诱导的牛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和骨钙素 (OC)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磷浓度 (正常磷Pi1.5mmol·L-1、高磷Pi2 0mmol·L-1)及含不同浓度膦甲酸钠的培养液 ,体外培养牛主动脉...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膦甲酸钠 (PFA)对高磷诱导的牛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和骨钙素 (OC)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磷浓度 (正常磷Pi1.5mmol·L-1、高磷Pi2 0mmol·L-1)及含不同浓度膦甲酸钠的培养液 ,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及骨钙素表达。用甲ο 酚酞络合酮方法测定钙含量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培养上清液中骨钙素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用蛋白含量标化钙含量、骨钙素的浓度 ,RT PCR观察骨钙素mR NA的表达。结果 ①高磷组较正常磷组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增加 :细胞培养 6d后 ,高磷组 (77 187± 11 6 92 )mg·g-1Pro ,正常磷组 (2 5 76 8± 1 75 0 )mg·g-1Pro ,P <0 0 1;②膦甲酸钠能有效地抑制钙沉积 :培养 6d ,高磷 +PFA 1 0mmol·L-1组 (37 72 9± 5 899)mg·g-1Pro ,与高磷未干预组相比 ,P <0 0 1;③高磷组骨钙素表达明显增高。高磷组与正常磷组相比 ,培养上清液中骨钙素水平 :(1 5 0 3× 10 -2 ±2 6 0 1× 10 -3 )mg·g-1Pro对 (2 981× 10 -3 ± 8 382× 10 -4)mg·g-1Pro ,P <0 0 1;平滑肌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 (OC/GAPDH) :1 886± 0 16 5对 0 75 2± 0 0 5 2 1,P <0 0 1;④膦甲酸钠能有效地抑制骨钙素的表达。高磷 +PFA 1 0mmol·L-1组与高磷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无机磷酸盐 钙化 骨钙素 膦甲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明 王军升 +2 位作者 朱锦涛 张小丽 朱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2-854,共3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人群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HCV-RNA的阳性率,探讨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苏北3个血透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3例,采集患者病史、输血史、透析...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人群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HCV-RNA的阳性率,探讨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苏北3个血透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3例,采集患者病史、输血史、透析器复用史等临床资料,同时采集静脉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抗HCV抗体及HCV-RNA。结果:303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39例(12.9%),其中HCV-RNA阳性33例(84.6%)。抗HCV(+)组和抗HCV(-)组间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而抗HCV(+)组患者血液透析时间显著长于抗HCV(-)组[(4.18±3.80)年vs(2.75±3.64)年,P=0.023],输血发生率、透析器复用率也高于抗HCV(-)组(59.0%vs 38.3%,P=0.014;28.2%vs 3.4%,P<0.001)。尽管抗HCV(+)组患者转氨酶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抗HCV(-)组患者,转氨酶异常的患者也较未感染者显著增加,但大部分患者(76.9%和79.5%)的转氨酶水平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透析时间、输血史及透析器复用是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危险因素;血透患者HCV感染的监测主要检测抗HCV抗体,必要时应进一步监测HCV-RNA;转氨酶水平不宜作为判断血透患者HCV感染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血液透析 转氨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血管搭桥建立动静脉瘘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奕华 黄桂英 王笑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29-429,共1页
移植血管搭桥建立动静脉瘘的临床护理赵奕华黄桂英王笑云(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科,南京210029)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尸动脉移植;护理我院自1987年来对30例难以建立自身血管内瘘的尿毒症患者,采用移植血管... 移植血管搭桥建立动静脉瘘的临床护理赵奕华黄桂英王笑云(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科,南京210029)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尸动脉移植;护理我院自1987年来对30例难以建立自身血管内瘘的尿毒症患者,采用移植血管搭桥,成功的建立了血管通路。现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动脉移植 护理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AAV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导效率的检测
15
作者 吴剑卿 赵卫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48-1348,共1页
基因治疗为人类多种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其临床应用的道路曲折.问题在于安全和有效的基因输送系统的开发。如何将治疗基因特异、有效地传递给靶细胞,这是基因治疗中的关键。腺相关病毒(AAV)已被广泛用作基因治疗的载体。由于... 基因治疗为人类多种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其临床应用的道路曲折.问题在于安全和有效的基因输送系统的开发。如何将治疗基因特异、有效地传递给靶细胞,这是基因治疗中的关键。腺相关病毒(AAV)已被广泛用作基因治疗的载体。由于其安全性和低免疫反应性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尚未见AAV与恶性疾病明确有关的报道。AAV为单链DNA病毒,由单链基因组向有转录活性的双链形式的转变限制了AAV载体介导的基因转导。自身互补双链DNA的腺相关病毒(scAAV)载体绕开了病毒DNA第二条链合成这一限速步骤,能显著提高AAV的转导效率。本研究率先在国内进行scAAV的构建和包装.并检测其转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V载体 双链DNA 基因转导 检测 单链DNA病毒 基因治疗 腺相关病毒 恶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观察与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婷婷 朱亚梅 +1 位作者 赵奕华 丁爱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25-1526,共2页
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是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如未能及时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本中心对不同年龄组患者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电阻抗原理的老年患者骨骼肌指数与透析关系分析
17
作者 万里红 刘晋 +4 位作者 赵卫红 李婷 裴小华 秦文婷 杨如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采用生物电阻抗(BIA)技术对老年骨骼肌指数(SMI)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患者骨骼肌指数与透析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肾科患者132例,进行基础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状况的收集,并应用人体成分检测仪Inbody... 目的采用生物电阻抗(BIA)技术对老年骨骼肌指数(SMI)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患者骨骼肌指数与透析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肾科患者132例,进行基础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状况的收集,并应用人体成分检测仪Inbody S10进行包括骨骼肌指数在内的人体成分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比较透析与非透析患者SMI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在非透析老年患者SMI中位数为7.4 kg/cm 2,透析患者SMI中位数为5.7 kg/c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血透患者SMI较低的危险因素包括透析、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血清清蛋白水平。结论透析是老年慢性病患者骨骼肌指数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指数 生物电阻抗 血液透析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活检钳复位技术在腹膜透析导管漂管中的应用
18
作者 裴小华 高飞 +3 位作者 任海滨 崔洪青 钱玉珺 吴晶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1期1656-1661,共6页
目的:评估胃镜活检钳复位技术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漂管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D导管漂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胃镜活检钳复位与保守复位、手术复位... 目的:评估胃镜活检钳复位技术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漂管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D导管漂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胃镜活检钳复位与保守复位、手术复位的技术成功率、操作时间、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共721例患者进行PD置管术,术后导管漂管17例,总发生率2.36%。漂管患者首先接受保守复位,成功率为11.76%(2/17)。1例患者要求行腹腔镜复位,成功率为100%(1/1),费用为3000元。其余14例均接受胃镜活检钳复位,成功率为85.71%(12/14),操作时间为(24.00±6.65)min,费用为130元。2例胃镜活检钳复位失败患者均为置管2年以上,后采用开放手术复位成功,操作时间为60 min,费用为400元。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24 h内均恢复透析。结论:胃镜活检钳复位技术安全、经济、高效,为零辐射的无创治疗手段,适用于PD导管漂管的早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导管漂管 终末期肾脏病 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