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胆外科护士死亡焦虑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立娜 吴金道 郭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5期58-62,共5页
目的调查肝胆外科护士死亡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医院制订缓解护士死亡焦虑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月至12月,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焦虑量表、共情量表对南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382名护士进行死亡焦... 目的调查肝胆外科护士死亡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医院制订缓解护士死亡焦虑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月至12月,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焦虑量表、共情量表对南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382名护士进行死亡焦虑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结果肝胆外科护士死亡焦虑得分为(7.46±1.89)分,其中情感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压力与痛苦、时间意识、认知。不同工作年限、参加过死亡教育、近5年亲人/挚爱离世、患过重大疾病的护士死亡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外科护士共情得分为(57.65±10.30)分,护士死亡焦虑与共情呈负相关(r=-0.643,P<0.05)。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工作年龄、接受过死亡教育、近5年亲人/挚爱离世、患过重大疾病、共情水平是肝胆外科护士死亡焦虑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52.1%。结论肝胆外科护士死亡焦虑水平较高,医院管理人员应从死亡教育、共情能力等方面对护士死亡焦虑水平进行干预,以提升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护理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护士 死亡焦虑 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放松训练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殷蓉 徐莎莎 +2 位作者 何超 朱海欧 李相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究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MRT)联合正念减压疗法(MBSR)干预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HCCA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 目的探究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MRT)联合正念减压疗法(MBSR)干预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HCCA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干预联合PMRT干预)60例和观察组(围手术期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PMRT联合MBSR干预)60例,两组均干预5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Herth希望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希望水平,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与他人保持的亲密关系、采取的积极行动、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及总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D3+、CD4+、CD4+/CD8+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D8+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RT联合MBSR用于HCCA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性切除术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正念减压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肝癌患者生前预嘱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郭韵 吴金道 王红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6期69-72,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肝癌患者生前预嘱知信行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老年肝癌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月至12月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0名老年肝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肝癌... 目的了解老年肝癌患者生前预嘱知信行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老年肝癌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月至12月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0名老年肝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肝癌患者生前预嘱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2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为90.74%。不同退休金、医疗保险、宗教信仰、家庭状况、子女沟通频率、自评健康状况老年肝癌患者生前预嘱知信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肝癌患者生前预嘱知信行总分为(78.52±7.41)分,死亡焦虑总分为(7.50±2.03)分。生前预嘱总分与死亡焦虑总分呈负相关(r=-0.13,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退休金、医疗保险、宗教信仰、与子女沟通频率、自评健康状况及死亡焦虑是老年肝癌患者生前预嘱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21.7%。结论老年肝癌患者生前预嘱知信行水平较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老年亲子沟通和死亡焦虑疏导有利于生前预嘱的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肝癌 生前预嘱 死亡焦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5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游伟 吴琛 +2 位作者 王科 李东华 姚爱华 《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介绍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单中心经验和教训,提高对这一罕见及极易误诊的肝脏恶性肿瘤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中心2011年至2019年间收治的5名UESL病例资料,包括4名儿童和1名成人,年龄在8~69岁。结果所... 目的介绍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单中心经验和教训,提高对这一罕见及极易误诊的肝脏恶性肿瘤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中心2011年至2019年间收治的5名UESL病例资料,包括4名儿童和1名成人,年龄在8~69岁。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3例患者术后进行了辅助化疗:其中1例患者(病例1)完成了6个化疗周期,无复发生存85月。1例患者(病例3)仅接受了一个疗程的化疗,因病情恶化停,术后5个月死于肿瘤复发。1例患者有肿瘤破裂(病例4)和囊肿引流,TACE治疗史,手术切除术后4月肿瘤复发和多处转移,因腹腔肿瘤破裂出血行二次手术切除,随后进行了化疗和放疗(腰椎)。评估显示部分缓解,但死于肠瘘。两例患者仅手术治疗。一例(病例2)手术切除后两次反复均予切除,现存活31个月。另一例(病例5)经历了长时间误诊,经历了囊肿开窗、胆总管引流、剖腹止血等3次手术,最后行右三叶切除术,于发病后10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结论UESL早期诊断即早治疗非常重要,仅手术切除预后差,应采用包括外科手术和辅助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的胚胎肉瘤 肝脏恶性肿瘤(非HCC) 化疗 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