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 416例符合条件的2008~201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老年科住院的患者,进行病史询问,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检测其血清尿酸水平、血糖、血脂、口服糖耐量试...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 416例符合条件的2008~201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老年科住院的患者,进行病史询问,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检测其血清尿酸水平、血糖、血脂、口服糖耐量试验等相关代谢指标,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四分位分组,依次分为Ⅰ、Ⅱ、Ⅲ、Ⅳ组,分析不同尿酸水平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随着血清尿酸浓度的升高,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百分比逐渐下降,在Ⅰ、Ⅱ、Ⅲ组中,体质指数随着尿酸浓度升高而升高;②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随着尿酸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血清尿酸浓度较高组的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明显高于血清尿酸浓度较低组;在Ⅰ、Ⅱ、Ⅲ组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着尿酸浓度的升高而降低;③糖耐量正常组受试者的平均尿酸水平高于糖耐量异常组;④尿酸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呈负相关(P<0.001、=0.001、<0.001);尿酸与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 C肽呈正相关(P均<0.001);⑤随着尿酸水平升高,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的风险明显升高,尤其是血清尿酸>372μmol/L组与血清尿酸<258μmol/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也可以理解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升高。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病率、体质指数、血脂异常、血糖及糖代谢相关指标密切相关。尿酸水平升高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之内的高尿酸水平对糖代谢水平也是一种保护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hinese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TIRADS)联合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123枚,根据超声图像按照C-TIRADS、美国放射...目的:探讨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hinese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TIRADS)联合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123枚,根据超声图像按照C-TIRADS、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TI-RADS、Kwak TI-RADS的3种不同TI-RADS分类标准进行分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预测分析,比较联合弹性成像前后各组组内及组间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甲状腺结节C-TIRADS分类级别与结节恶性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独立预测时,C-TIRADS曲线下面积为0.88,在3种方式中最高,但三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弹性成像后,C-TIRADS的AUC最高,特异度显著提高(P<0.05),灵敏度高于ACR TI-RADS及Kwak TI-RADS组(P<0.05),诊断效能较前显著增加。结论:C-TIRADS分类标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具备很好的预测价值,联合弹性成像能显著提高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筛查的意义,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及分泌功能,同时预测其发生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转归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其体质指数,同时行血脂检测,早期筛查糖尿病...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筛查的意义,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及分泌功能,同时预测其发生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转归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其体质指数,同时行血脂检测,早期筛查糖尿病并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结果:糖耐量减低(IGT)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糖尿病(DM)组(52.0±10.9vs65.1±14.3,P<0.05);与正常葡萄糖耐量(NGT)组患者相比,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IGT组患者及DM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ISI0,120)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明显(NGT vs IFG:92.0±22.3vs69.1±22.0;NGT vs IGT:92.0±22.3vs64.7±13.1;NGT vs DM92.0±22.3vs28.5±8.2,P<0.05);IGT组患者较IFG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更明显(IFG vs IGT69.1±22.0vs64.7±13.1,P<0.05);胰岛素生成指数(IGI)IGT组明显高于IFG组(IFG vs IGT:1.69±0.80vs1.90±1.20,P<0.05);与NGT组相比,IFG组及DM组胰岛素早期相分泌(EPIR)明显降低(NGT vs IFG1stPH:243.9±173.5vs124.2±110.2,2ndPH:99.2±33.5vs62.6±37.4;NGT vs DM1stPH:243.9±173.5vs136.7±123.2,2ndPH:99.2±33.5vs38.8±33.3,P<0.05);且IGT组高于IFG组(IFG vs IGT1stPH:124.2±110.2vs200.4±186.3,P<0.05)。结论:IFG患者与IGT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部分患者在正常葡萄糖耐量(NGT)时已经存在β细胞功能受损,OGTT检查对于揭示胰岛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早期筛查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对糖尿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11β-HSD1)抑制剂BVT.2733对肥胖小鼠骨骼肌、肝脏、肾脏、心肌和脾脏中代谢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分为正常饮...目的:评估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11β-HSD1)抑制剂BVT.2733对肥胖小鼠骨骼肌、肝脏、肾脏、心肌和脾脏中代谢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BVT.2733处理组。采用RT-PCR检测骨骼肌、心肌、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代谢及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在代谢方面,BVT.2733可促进骨骼肌和心肌的代谢指标UCP2和GLUT4的表达,同时,BVT.2733可抑制肝脏的脂质合成关键酶SREBP和FAS的表达,并可以使肾脏的葡萄糖重吸收蛋白SGLT1和SGLT2表达降低。在炎症方面,BVT.2733可显著抑制脾脏的IFN-γ、IL-13、IL-4和IL-5的表达,同时可减少骨骼肌和心肌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BVT.2733对肥胖小鼠的骨骼肌、肝脏、肾脏、心肌和脾脏的代谢及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显著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 416例符合条件的2008~201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老年科住院的患者,进行病史询问,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检测其血清尿酸水平、血糖、血脂、口服糖耐量试验等相关代谢指标,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四分位分组,依次分为Ⅰ、Ⅱ、Ⅲ、Ⅳ组,分析不同尿酸水平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随着血清尿酸浓度的升高,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百分比逐渐下降,在Ⅰ、Ⅱ、Ⅲ组中,体质指数随着尿酸浓度升高而升高;②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随着尿酸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血清尿酸浓度较高组的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明显高于血清尿酸浓度较低组;在Ⅰ、Ⅱ、Ⅲ组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着尿酸浓度的升高而降低;③糖耐量正常组受试者的平均尿酸水平高于糖耐量异常组;④尿酸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呈负相关(P<0.001、=0.001、<0.001);尿酸与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 C肽呈正相关(P均<0.001);⑤随着尿酸水平升高,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的风险明显升高,尤其是血清尿酸>372μmol/L组与血清尿酸<258μmol/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也可以理解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升高。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病率、体质指数、血脂异常、血糖及糖代谢相关指标密切相关。尿酸水平升高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之内的高尿酸水平对糖代谢水平也是一种保护因素。
文摘目的:探讨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hinese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TIRADS)联合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123枚,根据超声图像按照C-TIRADS、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TI-RADS、Kwak TI-RADS的3种不同TI-RADS分类标准进行分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预测分析,比较联合弹性成像前后各组组内及组间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甲状腺结节C-TIRADS分类级别与结节恶性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独立预测时,C-TIRADS曲线下面积为0.88,在3种方式中最高,但三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弹性成像后,C-TIRADS的AUC最高,特异度显著提高(P<0.05),灵敏度高于ACR TI-RADS及Kwak TI-RADS组(P<0.05),诊断效能较前显著增加。结论:C-TIRADS分类标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具备很好的预测价值,联合弹性成像能显著提高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
文摘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筛查的意义,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及分泌功能,同时预测其发生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转归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其体质指数,同时行血脂检测,早期筛查糖尿病并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结果:糖耐量减低(IGT)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糖尿病(DM)组(52.0±10.9vs65.1±14.3,P<0.05);与正常葡萄糖耐量(NGT)组患者相比,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IGT组患者及DM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ISI0,120)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明显(NGT vs IFG:92.0±22.3vs69.1±22.0;NGT vs IGT:92.0±22.3vs64.7±13.1;NGT vs DM92.0±22.3vs28.5±8.2,P<0.05);IGT组患者较IFG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更明显(IFG vs IGT69.1±22.0vs64.7±13.1,P<0.05);胰岛素生成指数(IGI)IGT组明显高于IFG组(IFG vs IGT:1.69±0.80vs1.90±1.20,P<0.05);与NGT组相比,IFG组及DM组胰岛素早期相分泌(EPIR)明显降低(NGT vs IFG1stPH:243.9±173.5vs124.2±110.2,2ndPH:99.2±33.5vs62.6±37.4;NGT vs DM1stPH:243.9±173.5vs136.7±123.2,2ndPH:99.2±33.5vs38.8±33.3,P<0.05);且IGT组高于IFG组(IFG vs IGT1stPH:124.2±110.2vs200.4±186.3,P<0.05)。结论:IFG患者与IGT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部分患者在正常葡萄糖耐量(NGT)时已经存在β细胞功能受损,OGTT检查对于揭示胰岛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早期筛查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对糖尿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意义。
文摘目的:评估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11β-HSD1)抑制剂BVT.2733对肥胖小鼠骨骼肌、肝脏、肾脏、心肌和脾脏中代谢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BVT.2733处理组。采用RT-PCR检测骨骼肌、心肌、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代谢及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在代谢方面,BVT.2733可促进骨骼肌和心肌的代谢指标UCP2和GLUT4的表达,同时,BVT.2733可抑制肝脏的脂质合成关键酶SREBP和FAS的表达,并可以使肾脏的葡萄糖重吸收蛋白SGLT1和SGLT2表达降低。在炎症方面,BVT.2733可显著抑制脾脏的IFN-γ、IL-13、IL-4和IL-5的表达,同时可减少骨骼肌和心肌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BVT.2733对肥胖小鼠的骨骼肌、肝脏、肾脏、心肌和脾脏的代谢及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