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格列本脲改善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
被引量:
1
1
作者
董银凤
张华
+1 位作者
孙志岭
黄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7-922,共6页
目的:研究格列本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后期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应用C57BL/6小鼠,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经灌胃给予格列本脲(20 mg/kg)连续治疗5周,每周监测小鼠的空腹血糖与体重变化。通过角测试、圆柱体测试...
目的:研究格列本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后期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应用C57BL/6小鼠,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经灌胃给予格列本脲(20 mg/kg)连续治疗5周,每周监测小鼠的空腹血糖与体重变化。通过角测试、圆柱体测试、转棒实验及踏空实验等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缺血脑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格列本脲(20 mg/kg)连续治疗5周,不影响小鼠的空腹血糖;与对照组比较,从治疗第2周开始,能显著增加小鼠的体重(P<0.01);从治疗第3周开始,能减少踏空实验中小鼠的足失误率(P<0.05)及延长转棒实验中的棒上停留时间(P<0.05),并减少缺血脑区胶质瘢痕的形成范围(P<0.05)。结论:格列本脲连续治疗能够促进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本脲
脑缺血
踏空实验
转棒实验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格列本脲改善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
被引量:
1
1
作者
董银凤
张华
孙志岭
黄旭
机构
南京
中医药
大学
护理学院内科护理教研室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处伦理办公室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7-92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8140290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51566)
+1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4KJB310010)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JX10231802)
文摘
目的:研究格列本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后期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应用C57BL/6小鼠,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经灌胃给予格列本脲(20 mg/kg)连续治疗5周,每周监测小鼠的空腹血糖与体重变化。通过角测试、圆柱体测试、转棒实验及踏空实验等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缺血脑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格列本脲(20 mg/kg)连续治疗5周,不影响小鼠的空腹血糖;与对照组比较,从治疗第2周开始,能显著增加小鼠的体重(P<0.01);从治疗第3周开始,能减少踏空实验中小鼠的足失误率(P<0.05)及延长转棒实验中的棒上停留时间(P<0.05),并减少缺血脑区胶质瘢痕的形成范围(P<0.05)。结论:格列本脲连续治疗能够促进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格列本脲
脑缺血
踏空实验
转棒实验
星形胶质细胞
Keywords
glibenclamide
cerebral ischemia
foot fault test
rotarod test
astrocyte
分类号
R322.8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格列本脲改善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
董银凤
张华
孙志岭
黄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