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BDNF/轴突导向因子slit-2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兴波 雷晓婷 +3 位作者 刘源 徐冬晨 王彤 丁新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68-871,共4页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轴突导向因子slit-2的表达变化,同时观察大鼠行为学、脊髓形态学及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特点。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手术后1、3、5、7、14、21、28天组,每组各5只。...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轴突导向因子slit-2的表达变化,同时观察大鼠行为学、脊髓形态学及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特点。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手术后1、3、5、7、14、21、28天组,每组各5只。免疫组化法观察神经生长因子BDNF\slit-2的表达变化,计算阳性细胞灰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BBB法进行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肢体瘫痪从第7天开始明显恢复直至28天。免疫组化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脊髓前角BDNF\slit-2的表达较低。脊髓损伤24h后,损伤位点前角神经元中,BDNF\slit-2表达活跃,3天表达达高峰。形态学显示了损伤后脊髓出血吸收、变性的过程。结论: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轴突导向因子slit-2随之上调,呈一定规律性,提示两者与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相关。且BDNF、slit-2主要表达于脊髓前角,提示与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BDNF 轴突导向因子slit-2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