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肝衰竭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血液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崇明 左祥荣 +4 位作者 许戟 曹权 张萍 宋燕波 徐鑫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OLT)术后早期血液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变化.方法经肺动脉导管和右桡动脉导管监测32例终末期肝衰竭患者行OLT术后48 h内的HR、桡动脉平均血压(MAP)、肺动脉平均血压(MPAP)、CVP、肺动脉楔压(PCWP)、心输出量(CO)、肺循...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OLT)术后早期血液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变化.方法经肺动脉导管和右桡动脉导管监测32例终末期肝衰竭患者行OLT术后48 h内的HR、桡动脉平均血压(MAP)、肺动脉平均血压(MPAP)、CVP、肺动脉楔压(PCWP)、心输出量(CO)、肺循环阻力(PVR)、周身循环阻力(SVR)、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及氧摄取率(O2EXT)等参数的变化,并以住ICU时间是否≥4 d分为长期组和短期组进行比较.结果HR在术后24~48 h显著减慢,而长期组的减慢速度明显缓慢(P<0.05);MAP、MPAP及PVR自术后12~48 h显著升高,短期组的升高程度较长期组明显(P<0.05);短期组的S(-V)O2自术后48 h有显著下降而O2 EXT自术后24 h有显著升高(P<0.05),长期组此两项无显著改变.结论OLT患者术后早期存在明显的高排低阻及肺动脉高压等血液动力学异常,并伴有组织氧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血液动力学 氧代谢 血液动力学改变 术后早期 原位肝移植 肝衰竭 终末期 患者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早期血液动力学 肺动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床头抬高的实施现状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蒋洋洋 许勤 宋燕波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4期3-5,共3页
目的了解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床头抬高的实施现状,为制定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借鉴美国危重症护理学会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对26例行鼻胃管肠内营养患者从5个不同时间点(8:00、10:00、12:00、14:00、16:00... 目的了解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床头抬高的实施现状,为制定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借鉴美国危重症护理学会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对26例行鼻胃管肠内营养患者从5个不同时间点(8:00、10:00、12:00、14:00、16:00)对床头抬高角度进行测量。结果测量730例次,床头抬高平均角度为(15.85±6.06)°,床头抬高≥30°仅32例次(4.38%)。不同时间点、机械通气与否,Braden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低的患者床头抬高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Braden评分、APACHE-Ⅱ评分与床头抬高存在相关性(均P<0.01)。结论 ICU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期间床头抬高30°的落实情况不佳,护士对患者病情及压疮危险的考虑均影响这一措施的执行。临床工作中应全面考虑患者体位与病情要求,权衡风险和利弊,采用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这些因素对体位护理的限制,从而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床头抬高 体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的构建 被引量:20
3
作者 蒋洋洋 许勤 宋燕波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4期81-83,共3页
目的探索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确保肠内营养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分析现有临床工作及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拟订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10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结果经2轮专家咨... 目的探索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确保肠内营养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分析现有临床工作及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拟订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10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结果经2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包括10个项目、36个子项目的流程,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88.9%,权威系数为0.81,子项目的协调系数为0.305。结论应用Delphi法所构建的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的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对肠内营养的实施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DELPHI法 护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附4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邵永丰 张石江 +5 位作者 黄陈军 朱锦富 张一明 丁正年 曹权 黄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探讨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手术方法、早期临床结果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为4例终末期肺疾病患者施行了单肺移植手术,均为右侧单肺移植。其中第1和第2例为同1天完成。结果:第1例术后合并顽固的铜绿假... 目的:探讨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手术方法、早期临床结果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为4例终末期肺疾病患者施行了单肺移植手术,均为右侧单肺移植。其中第1和第2例为同1天完成。结果:第1例术后合并顽固的铜绿假单孢杆菌和不动杆菌感染,几乎对所有的抗生素耐药,于术后第33天死于严重感染所致的多脏器衰竭。其余3例均顺利出院,目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SaO2和FEV1均显著提高。结论: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感染及排异发生率高,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移植 肺移植 终末期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脑复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9-100,共2页
为了探讨尼莫地平在脑缺血和再灌流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应用沙鼠建立脑缺血模型。缺血前15min腹腔注射药物,分别阻断双侧颈总动脉50min后阻断颈动脉50min、再灌流10min、再灌流60及120min,检测神经细胞胞... 为了探讨尼莫地平在脑缺血和再灌流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应用沙鼠建立脑缺血模型。缺血前15min腹腔注射药物,分别阻断双侧颈总动脉50min后阻断颈动脉50min、再灌流10min、再灌流60及120min,检测神经细胞胞浆游离钙的变化以及应用尼莫地平后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胞浆游离钙在脑缺血50min后大幅度升高,再灌流时再度升高,然后缓慢下降。②尼莫地平可减缓胞浆游离钙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后病人的监测与护理
6
作者 刘巧云 宋燕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2-543,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术后 病人 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救治体会(附21例报告)
7
作者 张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32-433,共2页
为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治疗效果,对2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救治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例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必要时加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21例中,20例病情完全缓解,1例死亡,死亡率占4.76... 为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治疗效果,对2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救治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例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必要时加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21例中,20例病情完全缓解,1例死亡,死亡率占4.76%。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呼吸衰竭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近期感染预防的护理要点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志云 宋燕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4-265,共2页
关键词 肝移植术后 围术期 感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改善大鼠内毒素休克血液流变学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为 徐鑫荣 +2 位作者 眭元庚 赵敏 蒋荣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25-426,432,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内毒素休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 4组 :空白对照组 ( 组 ) ,内毒素休克组 ( 组 )及按每千克体重注射 4g和 8g复方丹参注射液防治组 ( 组和 组 )。静注大肠杆菌内毒素后 4h,取血行血液流...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内毒素休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 4组 :空白对照组 ( 组 ) ,内毒素休克组 ( 组 )及按每千克体重注射 4g和 8g复方丹参注射液防治组 ( 组和 组 )。静注大肠杆菌内毒素后 4h,取血行血液流变学检测 ,并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内毒素休克时 ,全血粘度 (ηb)、血浆粘度 (ηP)、红细胞聚集指数 (EAI)和红细胞刚性指数 (ERI)明显升高 ; 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以高中切变率 ηb和 ERI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或 P<0 .0 5 ) ,与 组比较 ,除 30 s- 1 、1s- 1 ηb和 EAI仍明显升高外 ,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改善血液流变性 ,缓解组织缺血缺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复方丹参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早期大鼠肝脏Toll样受体4基因表达及干预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建中 徐鑫荣 +2 位作者 李强 王勇 郑崇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346,F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大鼠肝脏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及对其调节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模型造成脓毒症。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CLP组、地塞米... 目的: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大鼠肝脏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及对其调节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模型造成脓毒症。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CLP组、地塞米松(DXM)干预组,于CLP后2、4、6、12、24h处死动物,留取肝脏标本,以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及相关软件分析不同组TLR4mRNA、TNF鄄αmRNA的表达,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脏组织病理,评估肝脏损伤情况。结果:CLP组2h后肝脏TLR4mRNA、TNF鄄αmRNA及血清ALT、AST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DXM干预组各时间点TLR4mRNA、TNF鄄αmRNA的表达及血清ALT、AST较单纯CLP组显著降低(P﹤0.01),24h病理切片显示肝损伤轻于CLP组。结论:严重腹腔感染可致大鼠肝脏TLR4mRNA持续高表达,与肝脏的损伤密切相关;早期应用DXM可抑制TLR4mRNA的表达,减轻肝脏损伤。DXM抑制腹腔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可能与抑制TLR4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脓毒症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11
作者 邓红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4-84,共1页
重症患者的静脉导管置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诊治措施,尤其在监护病房,为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提供了必要条件。我科在1987年3月至1994年12月对450例病人进行了股静脉穿刺置管,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0例中,男230例,女220例。
关键词 静脉穿刺 置管术 临床应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