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组学技术进展及其在皮肤科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闫宁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测序计划后崛起的又一新兴科学和研究手段,逐渐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领域。该文就蛋白质组学的技术进展及其在皮肤病研究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科肤宁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72
2
作者 孙蔚凌 范卫新 +8 位作者 闵仲生 王飞 蒋艺 马慧军 张莉 李珊山 田亚平 杨卫兵 岳学状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6-257,共2页
近年来,由于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的广泛及不规范应用.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facial corticosteroid addictive dermatitis,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成为常见的皮肤病。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影响患者容貌和身心健康,其治疗较棘手。笔... 近年来,由于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的广泛及不规范应用.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facial corticosteroid addictive dermatitis,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成为常见的皮肤病。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影响患者容貌和身心健康,其治疗较棘手。笔者于2007年7—11月在全国8家医院使用蓝科肤宁(主要成分为纳米银及原花青素低聚体)治疗8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激素依赖性 蓝科肤宁 纳米银 原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5nm Q开关脉冲激光、强脉冲光及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迪 陈斌 +4 位作者 时素英 曹筱冬 骆丹 薛筑云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93-795,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585 nmQ开关脉冲激光、强脉冲光及长脉宽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分别应用585 nm Q开关脉冲激光(能量密度3.0~6.0J/cm^2,脉宽10 ns)、590~1 200 nm强脉冲光(能量密度30~60.J/c... 目的:观察比较585 nmQ开关脉冲激光、强脉冲光及长脉宽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分别应用585 nm Q开关脉冲激光(能量密度3.0~6.0J/cm^2,脉宽10 ns)、590~1 200 nm强脉冲光(能量密度30~60.J/cm^2,脉宽3.0~5.5ms)以及长脉宽1064nmNd:YAG激光(能量密度120~145 J/cm^2,脉宽20~50ms)共治疗1415例毛细血管扩张、977例蜘蛛痣、742例血管瘤及442例鲜红斑痣患者。结果:585nmQ开关脉冲激光、强脉冲光及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的有效率分别为86.3%、89.7%及88.6%;治疗蜘蛛痣的有效率分别为97.2%、96.5%及98.8%;治疗血管瘤的有效率分别为51.2%、59.6%及74.2%;治疗鲜红斑痣的有效率分别为28.4%、33.1%及40.3%。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及鲜红斑痣的瘢痕发生率分别为8.5%和10.7%。结论:3种治疗方法对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鲜红斑痣疗效无明显差异;长脉宽1 064nm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的有效率明显优于585nmQ开关脉冲激光及强脉冲光,但瘢痕发生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强脉冲光 血管性疾病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皮肤鳞癌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子良 骆丹 +4 位作者 林秉奖 钱齐宏 余秀琴 王淼淼 闵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0 mg·L-1黄芩苷孵育A43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ofi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设计合成cofilin-1特异性siRNA并转染A431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0 mg·L-1黄芩苷孵育A43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ofi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设计合成cofilin-1特异性siRNA并转染A431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胞cofilin-1蛋白表达下降了49.3%;单独黄芩苷处理和cofilin-1-siRNA沉默均可抑制A431细胞生长与迁移,合并cofilin-1-siRNA则明显增强黄芩苷的作用效能。结论黄芩苷可有效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cofilin-1基因可能成为增强药物作用的调控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cofilin-1 皮肤鳞癌A431细胞 SIRNA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喹莫特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沈春花 骆丹 +1 位作者 朱洁 明亚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imiquimod)溶液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FB)细胞毒性、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瘢痕疙瘩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咪喹莫特溶液对成纤维细胞毒性及...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imiquimod)溶液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FB)细胞毒性、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瘢痕疙瘩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咪喹莫特溶液对成纤维细胞毒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咪喹莫特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咪喹莫特加入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孵育24h后,成纤维细胞形态均有不同程度受损,且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尤以20mg/L浓度时细胞活性下降明显;各浓度咪喹莫特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不同时间点检测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喹莫特可以降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并增加细胞凋亡率,这些可能是其促进皮肤瘢痕组织消退的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喹莫特 成纤维细胞 凋亡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老化中弹性组织变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国宁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5-328,共4页
弹性组织变性是皮肤老化的一种特征性表现,其主要机制为通过影响多种酶和蛋白的表达使弹性纤维成分发生改变,导致弹性纤维结构和功能异常。日常生活中有诸多因素可造成皮肤弹性组织变性,如紫外线辐射。近年研究发现,除紫外线辐射外,红... 弹性组织变性是皮肤老化的一种特征性表现,其主要机制为通过影响多种酶和蛋白的表达使弹性纤维成分发生改变,导致弹性纤维结构和功能异常。日常生活中有诸多因素可造成皮肤弹性组织变性,如紫外线辐射。近年研究发现,除紫外线辐射外,红外线辐射、吸烟、高糖饮食也可影响弹性纤维的形成,造成皮肤老化。该文就上述各因素对皮肤老化过程中弹性组织变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老化 紫外线 红外线 吸烟 高糖饮食 弹性组织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及黄芪甲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钱雯 陈斌 +1 位作者 蒋辉莉 苏东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UV)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甲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分别以10J/cm^2UVA和30mJ/cm^2 UVB进行照射,黄芪甲苷进行干预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 目的:探讨紫外线(UV)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甲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分别以10J/cm^2UVA和30mJ/cm^2 UVB进行照射,黄芪甲苷进行干预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成纤维细胞Hrd1的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示:在适宜浓度下,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药物浓度为10、20、30mg/L时最为明显(P<0.001);荧光定量PCR结果示:UVA、UVB照射组成纤维细胞Hrd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黄芪甲苷可显著抑制UV辐射后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表达(P<0.001);免疫组化结果示:UV照射(UVA或UVB)可增加Hrd1的蛋白表达,黄芪甲苷可显著抑制UV照射后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蛋白表达。结论:UV辐射可以上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的表达,而黄芪甲苷对这一现象具有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E3连接酶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 黄芪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抵抗中波紫外线对小鼠皮肤的慢性光损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丽贤 骆丹 +5 位作者 徐晶 林向飞 吉玺 朱洁 吴迪 李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95-698,共4页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慢性辐射BALB/C小鼠后皮肤的组织病理改变、表皮细胞凋亡情况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其的影响。方法:EGCG局部外用于小鼠耳、背部皮肤后分别给予不同强度的UVB辐射,每日1次,连续1个月,石蜡切片苏木...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慢性辐射BALB/C小鼠后皮肤的组织病理改变、表皮细胞凋亡情况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其的影响。方法:EGCG局部外用于小鼠耳、背部皮肤后分别给予不同强度的UVB辐射,每日1次,连续1个月,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不同处理条件下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同时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小鼠表皮中的凋亡细胞。结果:UVB慢性辐射对BALB/C小鼠皮肤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有表皮过度角化、棘层肥厚、海绵样水肿、晒斑细胞、真皮乳头层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等。EGCG预处理能减轻UVB诱导的上述组织病理变化。另外,对慢性低剂量UVB辐射组,EGCG有一定的促细胞凋亡作用。结论:不同剂量UVB慢性辐射后小鼠皮肤组织病理改变明显,EGCG可保护UVB辐射诱导的光损伤作用,并对低剂量慢性UVB辐射后BALB/C小鼠皮肤细胞有促进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紫外线 中波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在皮肤局部外用中的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海琴 朱文元 范卫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烟酰胺是烟酸的吡啶-3-羧酸酰胺,局部外用耐受性好,具有减少色素沉着、增加皮肤屏障功能、防止光损伤和光致癌、保持皮肤能量平衡和新陈代谢及辅助治疗多种皮肤病等功效。
关键词 烟酰胺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离心性瘢痕性秃发研究进展
10
作者 沈莉俐 魏林苇 +6 位作者 李煜乾 朱晶 朱麒麟 李中明 杜旭峰 孙蔚凌 范卫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7-250,共4页
中央离心性瘢痕性秃发是一种淋巴细胞性原发性瘢痕性秃发,多见于非洲裔的中年女性,亚裔少见。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同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概述了中央离心性瘢痕性秃发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展。
关键词 秃发 瘢痕性 中央离心性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光老化中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燃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7-329,共3页
人体的皮肤每天都接受来自日光中紫外线的辐射,其长期辐射可导致皮肤光老化。皮肤光老化涉及众多的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导通路。紫外线辐射既可通过影响MAPK/MMPs信号转导途径来促进胶原蛋白的降解;也可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 人体的皮肤每天都接受来自日光中紫外线的辐射,其长期辐射可导致皮肤光老化。皮肤光老化涉及众多的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导通路。紫外线辐射既可通过影响MAPK/MMPs信号转导途径来促进胶原蛋白的降解;也可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通路而减少前胶原蛋白的合成。该文对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光老化的主要信号分子/信号转导通路及不同信号转导途径间的交互应答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光老化 机制 信号分子 信号转导通路 交互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清洁剂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敏 朱文元 骆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5-476,共2页
皮肤清洁剂具有去污、保湿、滋润及维护皮肤屏障功能等多种作用。对敏感性皮肤及面部有皮肤疾患的人群需慎重选用皮肤清洁剂。该文就皮肤清洁剂的成分、类型、应用及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关键词 皮肤护理 清洁剂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评估皮肤颜色的技术和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洁 朱文元 骆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19-821,共3页
紫外灯、皮肤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和偏振光成像技术等方法和技术能无创性定性、定量分析皮肤颜色,已广泛应用于色素性疾病的诊断、美白药物和化妆品的疗效评价中。该文对上述各种方法的原理、适应证和优缺点作... 紫外灯、皮肤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和偏振光成像技术等方法和技术能无创性定性、定量分析皮肤颜色,已广泛应用于色素性疾病的诊断、美白药物和化妆品的疗效评价中。该文对上述各种方法的原理、适应证和优缺点作一介绍,为临床工作和科研选择适宜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颜色评估 无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的皮肤表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麦花 骆丹 朱文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7-408,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可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皮肤病变,包括类风湿结节,速发类风湿结节病、类风湿结节病、类风湿血管炎、Felty综合征、坏疽性脓皮病、关节炎间质的肉芽肿皮炎、栅栏状中性粒细胞肉芽肿皮炎、类风湿中性粒细胞皮炎。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皮肤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光改善慢性长波紫外线所致鼠皮肤光老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迪 曹妍 骆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20-624,共5页
目的:通过慢性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小鼠皮肤形成光老化损伤,探讨强脉冲光(IPL)改善皮肤光老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所用BALB/c小鼠按不同处理条件分为6组:空白组1、UVA组、8-甲氧补骨脂素(8-MOP)+UVA组、UVA+IPL组、8-MOP+UVA+IP... 目的:通过慢性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小鼠皮肤形成光老化损伤,探讨强脉冲光(IPL)改善皮肤光老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所用BALB/c小鼠按不同处理条件分为6组:空白组1、UVA组、8-甲氧补骨脂素(8-MOP)+UVA组、UVA+IPL组、8-MOP+UVA+IPL组和空白组2。UVA或8-MOP+UVA连续照射12周,继之IPL照光2次,间隔2周。取小鼠皮肤组织行组织病理检查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与空白组比较,UVA组小鼠皮肤真皮层变厚,可见胶原组织变性。8-MOP+UVA组小鼠皮肤表皮层亦见增厚,真皮层厚度的增加和异常胶原纤维的堆积较UVA组更显著,电镜下可见线粒体空泡化变性,胶原纤维溶解。IPL处理后,小鼠皮肤表皮层未表现明显增厚,真皮层扭曲变性的胶原纤维结构得到改善,胶原纤维排列重新趋于整齐紧密,电镜下组织受损明显得到改善。结论:8-MOP可以加速促进光老化进程,慢性UVA照射+8-MOP可成功快速诱导小鼠皮肤的光老化损伤。IPL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小鼠皮肤光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紫外线 光老化 强脉冲光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中波紫外浅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敏 骆丹 +1 位作者 林向飞 曹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该诱导的保护作用。方法:以30mJ/cm2UVB及12.5μg/mLEGCG处理FB,同时以SP600125...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该诱导的保护作用。方法:以30mJ/cm2UVB及12.5μg/mLEGCG处理FB,同时以SP600125为对照,照光和(或)加药后于相应时间点提取上清及总RNA,以ELISA法检测MMP-1表达,反转录(RT)-PCR法检测细胞中MMP-1mRNA含量。结果:30mJ/cm2UVB照射FB后24hMMP-1表达为对照组的3.1倍,12h及24h时MMP-1mRNA表达分别增加至对照组的2.60倍及2.66倍(P均<0.05)。UVB照射前、后加EGCG及SP600125组较单纯UVB照射组显著抑制MMP-1的表达,MMP-1mRNA含量分别为单纯照射组的71.9%及40.4%,MMP-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单纯照射组的61.8%及48.9%。结论:UVB照射FB后MMP-1mRNA及MMP-1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EGCG可抑制UVB所致的MMP-1mRNA及MMP-1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紫外线 中波 成纤维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疮样狼疮型皮肤结节病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妍 陈斌 +3 位作者 骆丹 葛以信 朱文元 高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86-587,共2页
报告1例冻疮样狼疮型皮肤结节病。患者女,52岁。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耳垂出现一红色小结节,伴瘙痒,结节渐增大,轻微肿胀,微痒。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数个上皮样细胞组成的结节和团块,其内可见巨细胞,团块周围密集分布以淋巴细胞为... 报告1例冻疮样狼疮型皮肤结节病。患者女,52岁。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耳垂出现一红色小结节,伴瘙痒,结节渐增大,轻微肿胀,微痒。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数个上皮样细胞组成的结节和团块,其内可见巨细胞,团块周围密集分布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亦可见巨细胞,真皮内毛细血管、淋巴管扩张明显。诊断:冻疮样狼疮型皮肤结节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狼疮 冻疮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美萍 朱文元 李诚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4-245,共2页
报告1例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患儿男,出生2h。生后即发现右胸部皮肤缺损、右胸廓内陷、右手6指畸形。分娩时无外伤史。10d内皮肤缺损处被新生组织填充,表面光滑,似羊皮纸样,略凹陷,颜色较正常肤色淡。
关键词 发育不全 皮肤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酰胺及其相关皮肤病 被引量:6
19
作者 侯麦花 茂强 朱文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0-271,共2页
神经酰胺是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主要组成成分。神经酰胺在调节皮肤的生物活性及表皮的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人类皮肤角质层中,根据其鞘氨脂碱基基团和碳氢化合物链长不同,已发现的神经酰胺可分为9种。许多伴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的皮肤... 神经酰胺是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主要组成成分。神经酰胺在调节皮肤的生物活性及表皮的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人类皮肤角质层中,根据其鞘氨脂碱基基团和碳氢化合物链长不同,已发现的神经酰胺可分为9种。许多伴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的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其表皮神经酰胺的含量异常,外用适当比例的神经酰胺制剂可缓解其病变。外用具有生理活性的细胞间脂质可能是治疗皮肤病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酰胺 角质形成细胞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与相关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巍 骆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44-746,共3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s)是研究干扰素诱导基因转录时首次鉴定的一个胞质蛋白家族,具有强烈的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参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其中以S...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s)是研究干扰素诱导基因转录时首次鉴定的一个胞质蛋白家族,具有强烈的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参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其中以STAT3尤为活跃。与STAT3相关的皮肤病,主要是以表皮过度增殖或异常分化为特征,包括银屑病、瘢痕疙瘩、皮肤肿瘤等。阻断STAT3信号转导通路,促进凋亡,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 银屑病 瘢痕疙瘩 皮肤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