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细菌及真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7
1
作者 顾兵 梅亚宁 +4 位作者 潘世扬 文怡 刘根焰 陈友华 童明庆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88-694,共7页
目的了解2008年我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细菌及真菌鉴定采用API系统;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根据CLSI2008版判断结果;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采用Rosco纸片法,判断标准由Rosco公司提... 目的了解2008年我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细菌及真菌鉴定采用API系统;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根据CLSI2008版判断结果;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采用Rosco纸片法,判断标准由Rosco公司提供;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我院共分离出病原菌497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06株,占22.2%,革兰阴性菌2475株,占49.8%,真菌1386株,占27.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菌株分别占59.2%和52.7%。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和鸟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低于粪肠球菌,3种肠球菌均已出现少数对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的ESBLs分离率为59.4%和45.3%,产ESBLs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肠杆菌科细菌。结论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白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升至第1位,需加强耐药性监测,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监测 细菌耐药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鲁科峰 许雨乔 +5 位作者 王珏 夏文颖 孙鹏飞 文怡 陈友华 梅亚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细菌鉴定采用API系统或VITEK-2 Compact自动鉴定仪;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稀释法;数据统计分析用WHONET 5.6软件... 目的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细菌鉴定采用API系统或VITEK-2 Compact自动鉴定仪;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稀释法;数据统计分析用WHONET 5.6软件。结果 2014年共分离出各类细菌共7 9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 088株,占64.2%,排名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195株,占肠杆菌科的6.9%;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613株,占鲍曼不动杆菌的66.5%;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97株,占铜绿假单胞菌的28.7%。结论 2014年该院革兰阴性菌耐药主要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细菌耐药监测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菌 耐药监测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由骨科医生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手术部位感染聚集事件调查与处置
3
作者 郭艳 陈文森 +3 位作者 付路 刘根焰 洪欣 张翔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一起手术部位感染(SSI)聚集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6—7月某医院骨科发生的SSI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感染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医务人员、环境及手术器械进行微生物采样,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患... 目的探讨一起手术部位感染(SSI)聚集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6—7月某医院骨科发生的SSI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感染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医务人员、环境及手术器械进行微生物采样,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患者与环境分离菌株的同源性。结果从4名医务人员鼻腔分泌物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1名医生D1额及手也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分析发现,2例患者切口分泌物与医生D1鼻腔、额与手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同源性。针对性采用综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暂停医生D1手术与换药等无菌操作;对包括医生D1在内的所有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医务人员进行去定植,要求医生D1定期修剪鼻毛;加强无菌操作与手卫生的宣教与监管;将SSI患者集中隔离等。及时施行以上综合干预措施后,这起SSI聚集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外科医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可能会导致患者SSI,可考虑对参与特定手术的外科医生定期进行主动筛查与去定植,必要时要求鼻毛茂盛的鼻腔定植者定期修剪鼻毛,以减少S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医院感染聚集事件 流行病学调查 脉冲场凝胶电泳 同源性分析 去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81例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凌芸 谢而付 +1 位作者 杨瑞霞 曾慧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3-535,共3页
目的:调查南京地区81例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的种类及其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81例,采用德国Mediwiss公司的变应原定量检测系统,以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结果:81例儿童变态... 目的:调查南京地区81例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的种类及其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81例,采用德国Mediwiss公司的变应原定量检测系统,以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结果:81例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有61例(61/81,75.3%)患者检测出阳性结果。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是户尘螨,有44例(44/81,54.3%),其次是猫狗皮屑、羊肉、柏和霉菌等。有11例(11/81,13.4%)患儿检出3种以上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4~6岁组和7~14岁组均显著高于0~3岁组(P<0.05),而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4~6岁组和7~14岁组则显著低于0~3岁组(P<0.05),且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变应原阳性率夏秋季显著高于冬春季(P<0.05)。结论:通过南京地区81例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清变应原检测,了解变应原的种类及其分布特点,对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疾病 变应原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江苏盛泽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肖 蔡辉 +4 位作者 夏文颖 顾兵 周四海 严佳斌 张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58-1163,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盛泽医院2011年各科室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规律。方法:收集培养标本共2 224例,利用API系统进行细菌及真菌鉴定采用,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检出阳性标本648例,阳... 目的:了解江苏盛泽医院2011年各科室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规律。方法:收集培养标本共2 224例,利用API系统进行细菌及真菌鉴定采用,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检出阳性标本648例,阳性率为29.1%;阳性标本主要分布在神经内科(26.7%),呼吸内科(23.8%),重症监护病房(17.6%)等;检出革兰氏阳性菌128株,占19.8%;革兰氏阴性菌431株,占66.5%;真菌89株,占13.7%;其中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占阳性标本的16.4%,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6.0%)和肺炎克雷伯菌(13.6%);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7.0%、62.5%;产ESBLs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94.0%~100.0%);非发酵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肠杆菌科细菌;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且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株;肠球菌和链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均在65%以上,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结论: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病原菌耐药性的变迁指导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新耐药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54例临床和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宜才 张艳红 +1 位作者 朱莉莉 许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78-479,共2页
对我院4年经病原学证实的54例不动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ANRI)进行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ANRI占医院感染构成比1.09%,占下呼吸道感染分离菌株的16.7%。其原发基础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占40.7... 对我院4年经病原学证实的54例不动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ANRI)进行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ANRI占医院感染构成比1.09%,占下呼吸道感染分离菌株的16.7%。其原发基础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占40.74%。调查发现,该菌对麻醉、呼吸道治疗器材污染严重,麻醉机罗纹管带菌率为11.11%、吸氧面罩4%、吸痰管4.44%、吸痰管冲洗液13.95%,不动杆菌对青霉素、洁霉素耐药率高达100%,其次头孢唑啉87.76%,氨苄青霉素83.33%。提出做好保洁工作、做好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前和术后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降低ANRI的发病率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 下呼吸道感染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334例病原学及流行病学分析
7
作者 顾宜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对我院4年来经细菌学证实334例医院下呼吸道感染(low respiratory hospital infec-tion,LRHI)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LRHI 占医院感染总数的40.55%。(2)高龄患者、各种损伤性侵入性操作及基础疾病是促发 LRHI 的重要因素。(3)在分离到的... 对我院4年来经细菌学证实334例医院下呼吸道感染(low respiratory hospital infec-tion,LRHI)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LRHI 占医院感染总数的40.55%。(2)高龄患者、各种损伤性侵入性操作及基础疾病是促发 LRHI 的重要因素。(3)在分离到的399株病原菌中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林可霉素耐药率高达57%~100%。(4)作者认为,做好病房的保洁工作,加强各种损伤性操作术的消毒隔离和术后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 LRHI 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V-DNA与HBsAg、HBeAg的关系 被引量:23
8
作者 谢而付 黄珮珺 +4 位作者 陈丹 顾兵 戎国栋 凌芸 潘世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627-3629,共3页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V-DNA与HBsAg、HBeAg,并寻找三者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55例HBs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标本,分别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检测HBV-DNA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HBsAg、...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V-DNA与HBsAg、HBeAg,并寻找三者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55例HBs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标本,分别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检测HBV-DNA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HBsAg、HBeAg。结果:555例患者中,有338例检测出HBV-DNA阳性,阳性率为60.9%(338/555);对HBV-DNA浓度取对数后分为三组:>6组、3~6组和<3组。三组之间的HBsAg的浓度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6组中位浓度低于3~6组(P<0.001),而3~6组和<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505);三组之间HBeAg差异有显著性(P<0.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6组高于3~6组(P<0.001),而3~6组高于<3组(P<0.001)。在HBV-DNA阳性组,对HBV-DNA浓度的对数与HBeAg进行相关分析,两者相关系数为0.463,而与HBsAg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80。结论: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增加,HBsAg量呈下降趋势,而HBeAg浓度呈上升趋势,且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DN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流行和耐药现状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文晶 黄茂 +1 位作者 赵旺胜 殷凯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主要流行病原体的耐药现状以及一些特殊病原体[如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等]的流行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主要流行病原体的耐药现状以及一些特殊病原体[如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等]的流行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2004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3863份痰液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居首位,占所有阳性标本的50%;其次为真菌占33%。所有致病菌中,白色念珠菌位居第一(14%),铜绿假单胞菌位居其次(11%),不动杆菌属(8%)、肺炎克雷伯菌(8%)、热带念珠菌(7%)亦较为常见,耐药菌株比例较高。产ESBLs菌检出率为12%,对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耐药比例较高。MRS占所有葡萄球菌的65%,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对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呈现高度耐药。结论:目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条件致病菌比例在逐年上升,多药耐药菌比例增加。针对产ESBLs菌株建议选用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MRS推荐用万古霉素,其他药物耐药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 感染 病原菌 耐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艳丽 黄茂 +1 位作者 梅亚宁 殷凯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7年2月不同患者痰培养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80株,剔除重复菌株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在环丙沙星、含有不同浓度羟基氰氯苯胺(CCCP)的环丙沙星、亚胺培南-...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7年2月不同患者痰培养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80株,剔除重复菌株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在环丙沙星、含有不同浓度羟基氰氯苯胺(CCCP)的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MIC。PCR扩增gyrA基因和parC基因并进行酶切分析,选取部分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鉴定。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环丙沙星敏感株与耐药株的adeBmRNA表达的相对定量。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15%,随加入CCCP的浓度增高而增加,并接近亚胺培南的敏感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显示,58株耐药菌中39株gyrA基因不能被Hinf I酶切,23株praC基因不能被Hinf I酶切,敏感株均能被Hinf I酶切,耐药株中的gyrA和parC基因存在突变。环丙沙星耐药菌株的adeB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敏感菌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除了与gyrA、praC基因突变有关外,还与主动外排泵基因adeBmRNA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喹诺酮耐药 GYRA praC adeA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放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5
11
作者 于裕 陈亮 +4 位作者 潘世扬 朱全 张石江 陈亦江 夏文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0-813,共4页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放行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疗效、创伤及急性期反应。方法: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完全胸腔镜手术(VATS)组和传统开放手术(TOS)组,每组20例。比较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疗以及血浆...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放行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疗效、创伤及急性期反应。方法: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完全胸腔镜手术(VATS)组和传统开放手术(TOS)组,每组20例。比较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疗以及血浆游离DNA浓度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无死亡病例,均未出现术后不良并发症,VATS组无中转开胸。两组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站数及个数、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VATS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日、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TOS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血浆DNA浓度和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和5天各时间点VATS组血浆DNA浓度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TOS组(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围手术期疗效没有明显差异,却明显减轻了对机体的创伤、急性期反应和病人的痛苦,具有明确的微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血浆DNA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蚓激酶临床药效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陆琳 徐以南 +2 位作者 刘健 钱敏 王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26-1327,1337,共3页
目的:提高蚓激酶的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健康志愿者进行Ⅰ期临床试验,研究注射用蚓激酶对人体的出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该注射用蚓激酶具有降纤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且可同时作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使部分凝血活... 目的:提高蚓激酶的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健康志愿者进行Ⅰ期临床试验,研究注射用蚓激酶对人体的出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该注射用蚓激酶具有降纤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且可同时作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使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延长。结论:在4 ̄6万U时作用最佳且维持时间较长,适合临床急症使用,且可同时作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使APTT延长,短时间内就能起到溶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生物利用度 出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42
13
作者 赵旺胜 江淑芳 +5 位作者 顾兵 糜祖煌 张巧娣 文怡 刘根焰 吴海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29-932,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点及分析碳青霉烯酶、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7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性;PCR检测碳青霉烯酶(OXA)、金属β-内酰胺酶(IMP和VIM)耐药基因,并对OXA基因...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点及分析碳青霉烯酶、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7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性;PCR检测碳青霉烯酶(OXA)、金属β-内酰胺酶(IMP和VIM)耐药基因,并对OXA基因进行测序。结果:7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均为10.9%;8株耐药菌中3株是IMP型,2株是VIM型,4株是OXA型,其中有1株菌含有OXA及IMP两种基因型。4例OXA型标本经测序,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均为OXA-23亚型。结论:目前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其携带OXA-23、IMP和VIM基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碳青霉烯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文晶 黄茂 +4 位作者 赵旺胜 顾兵 刘根焰 潘世扬 殷凯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89-392,共4页
目的了解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 ESBLs 和 AmpC 基因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36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性试验,表型筛选法检测出同时产 AmpC 酶的菌株,PCR 法检测 ESBLs 和 Am... 目的了解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 ESBLs 和 AmpC 基因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36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性试验,表型筛选法检测出同时产 AmpC 酶的菌株,PCR 法检测 ESBLs 和 AmpC 酶的基因型。结果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对所测试的其他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36株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中,20株扩增出 CTX-M-Ⅲ群基因,15株扩增出 TEM 基因,SHV 和 OXA 基因各1株,ACT-1(MIR-1)和 DHA-1(DHA-2)各4株,12株细菌同时携带2种以上的基因型。结论本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携带 CTX-M 和 TEM 基因型,少数携带 ACT、DHA、SHV 和 OXA 基因型,可介导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本研究未对 TEM 和 SHV 基因型作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书侠 张家明 +2 位作者 吴凯 葛高霞 梅国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主要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文章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伴随感染情况,并对其药敏进行分析,为有效控制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09例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每位采集3份宫颈拭子。其中1份进... 目的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主要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文章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伴随感染情况,并对其药敏进行分析,为有效控制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09例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每位采集3份宫颈拭子。其中1份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另1份做细菌培养及鉴定,第3份用胶体金法检测衣原体;另取白带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后进行真菌、滴虫、淋病奈瑟菌和线索细胞等的镜检,以检测其伴随感染情况。结果 609例培养标本,检出支原体219例,感染率为36%,感染类型以解脲支原体为主,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主要为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四环素;支原体感染者的伴随感染率较高。结论各年龄段女性对支原体普遍易感,尤以孕龄期女性为主,应加强支原体检测与耐药性分析,并尽可能检查其伴随感染情况以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生殖道 耐药性 伴随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苍白杆菌引起泌尿系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书侠 张家明 +2 位作者 施建丰 梅国勇 葛高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93-894,共2页
人苍白杆菌( Ochrobactrium anthropi, O. anthropi)属苍白杆菌属,是非发酵型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为一种条件致病菌。2010年8月,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检验科从1例胃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中段尿中分离培养出入苍白杆... 人苍白杆菌( Ochrobactrium anthropi, O. anthropi)属苍白杆菌属,是非发酵型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为一种条件致病菌。2010年8月,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检验科从1例胃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中段尿中分离培养出入苍白杆菌,对大多数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临床比较少见,由该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也很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苍白杆菌 感染 泌尿系 多重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检测EB病毒VCA-IgA和EA-IgA抗体对EB病毒相关鼻咽癌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云 刘根焰 +5 位作者 姚堃 徐洁洁 卢士强 程冉 梁志超 崔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38-1642,共5页
目的:评价EB病毒特异性VCA-IgA和EA-IgA抗体定量检测对EB病毒相关的鼻咽癌的诊断意义。方法:试验组为228例鼻咽癌血清标本,对照组为10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标本中EBV特异性VCA-IgA和EA-IgA抗体水平,以临床... 目的:评价EB病毒特异性VCA-IgA和EA-IgA抗体定量检测对EB病毒相关的鼻咽癌的诊断意义。方法:试验组为228例鼻咽癌血清标本,对照组为10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标本中EBV特异性VCA-IgA和EA-IgA抗体水平,以临床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各血清检测指标的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及其cut-off值的设定。结果:正常健康人血清中EB病毒特异性VCA-IgA和EA-IgA抗体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5U/ml和11.5U/ml,鼻咽癌患者血清中VCA-IgA和EA-IgA抗体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6.5U/ml和63.5U/ml,鼻咽癌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根据VCA-IgA、EA-IgA定量检测结果绘制ROC曲线图,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和0.948,VCA-IgA、EA-IgA定量检测可用于鼻咽癌的准确诊断。根据ROC曲线图分析,cut-off值分别设定为30U/ml和23U/ml。按此值设定时,VCA-IgA检测鼻咽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9%和66.8%,EA-IgA检测鼻咽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9%和91.1%。联合检测VCA-IgA和EA-IgA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1%。结论:以ELISA法定量检测VCA-IgA、EA-IgA的血清抗体水平对鼻咽癌具有诊断意义,尤其将两指标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病毒衣壳抗原 早期抗原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耐药状况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艳丽 黄茂 +1 位作者 王文晶 梅亚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主要流行病原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3软件统计分析2005~2006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痰液培养标本及药敏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占所有非重复...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主要流行病原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3软件统计分析2005~2006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痰液培养标本及药敏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占所有非重复阳性标本的51.1%;其次为真菌占33.7%。所有病原菌中,白色念珠菌位居第一,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亦较为常见,常见细菌的耐药菌株比例较高。2006年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占所有病原菌比例较2005年明显升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ESBLs)菌株检出率为8.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比例在两年间亦有显著性变化,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耐药比例较高。2006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MRS)检出率明显高于2005年,占所有葡萄球菌的59%,对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呈现高度耐药。结论:目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多药耐药比例逐年增加,针对产ESBLs菌株建议选用碳青霉烯类,对MRS推荐用万古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检测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复检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蔡昀 唐未名 +2 位作者 刘健 倪芳 曾慧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29-1331,共3页
目的:探讨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的临床检测对策。方法:以0.7≤样品吸光度测定值(S)/阳性判定值(CO)<3作为复检范围,从20 228例双抗原夹心一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手工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中筛... 目的:探讨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的临床检测对策。方法:以0.7≤样品吸光度测定值(S)/阳性判定值(CO)<3作为复检范围,从20 228例双抗原夹心一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手工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中筛查出86例样本,对这些样本分别进行同一份样本相同方法的复检﹑同一份样本不同方法(双抗原夹心两步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复检﹑将3种复检结果中不一致的样本要求提供另一份样本再次复检。结果:同一份样本相同方法的复检结果:与初检阳性(2≤S/CO﹤3)组符合率达100.0%,与初检阳性(1≤S/CO﹤2)组符合率70.0%,与初检阴性(0.7≤S/CO﹤1)组符合率为80.8%。同一份样本不同方法的复检结果:双抗原夹心两步ELISA复检结果:与初检阳性(2≤S/CO﹤3)组符合率达100.0%,与初检阳性(1≤S/CO﹤2)组符合率74.3%,与初检阴性(0.7≤S/CO﹤1)组符合率为84.6%;TPPA复检结果:与初检阳性(2≤S/CO﹤3)组符合率达100.0%,与初检阳性(1≤S/CO﹤2)组符合率为67.7%,与初检阴性(0.7≤S/CO﹤1)组符合率为92.3%;各复检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ELISA手工检测梅毒抗体弱反应性样本,复检有助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抗体 复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CD44v6含量和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道荣 陈国玉 +4 位作者 刘训良 苗毅 潘世扬 夏建国 武正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sCD44v6含量/CD44v6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sCD44v6含量,并以免疫组化S-P法测定相...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sCD44v6含量/CD44v6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sCD44v6含量,并以免疫组化S-P法测定相应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70例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含量(2.15±0.78)ng/ml,明显高于16例正常对照组(1.18±0.43)ng/ml;14例根治性手术后血清中sCD44v6含量(1.21±0.39)ng/ml,比术前(2.67±0.83)ng/m明显下降(P<0.01);而6例非根治性手术后(3.29±0.41)ng/ml比术前(3.61±0.49)ng/ml下降不明显(P>0.05)。而胃癌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在肠型和弥漫型中差异显著,不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也差异显著。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CD44v6含量及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的变化与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有关,sCD44v6含量升高可作为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尤其是早期转移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 血清 可溶性黏附分子 CD44V6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