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一灵 夏文颖 +5 位作者 蒋叶 顾兵 刘根焰 文怡 梅亚宁 黄珮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75-979,共5页
目的:分析2011年老年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规律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API或Vitek2compact鉴定系统鉴定细菌及真菌;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临... 目的:分析2011年老年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规律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API或Vitek2compact鉴定系统鉴定细菌及真菌;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临床分离共99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57株(66.2%),革兰阳性菌124株(12.5%),真菌119株(12.0%),其中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共254株,占25.6%,其次是不动杆菌属(19.0%)和克雷伯菌属(12.7%)。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的耐药率>60.0%;不动杆菌属对大部分抗菌药的耐药率>70.0%,其中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8.7%和91.1%;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耐药率>75.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0.0%和1.5%;克雷伯菌属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在80.0%左右,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高达35.2%和42.3%;葡萄球菌属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但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的耐药率较高,如对青霉素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均>65.0%。结论:2011年老年科感染病原菌分布已发生变迁,各种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尤其不动杆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老年科 耐药性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16例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钱莉 金菲 +3 位作者 王珏 夏文颖 倪芳 张晓慧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4-1201,共8页
目的:研究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以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3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原学数据,并收集病原菌检出率排前3... 目的:研究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以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3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原学数据,并收集病原菌检出率排前3位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导管培养的总体阳性率为14.7%(1240/8407)。去除同一患者分离的相同菌株后,916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096株,其中48.7%为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占39.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肠球菌为主。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菌比大肠埃希菌有较高的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85.0%。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35.6%和92.2%,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65岁、有透析病史、合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气管插管是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病率较高,临床需引起关注。持续监测和分析所在地区的病原学特征可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江苏盛泽医院检出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肖 蔡辉 +2 位作者 顾兵 严佳斌 颜承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2012年江苏盛泽医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治疗感染患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09例住院患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细菌鉴定采用API系统,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WHON... 目的:探讨2012年江苏盛泽医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治疗感染患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09例住院患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细菌鉴定采用API系统,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2年共检出革兰阴性杆菌609株,排名在前5位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24.0%)。大肠埃希菌(21.7%)。铜绿假单胞菌(19.2%)。鲍曼不动杆菌(10.0%)和阴沟肠杆菌(6.4%);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产谱。茁-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51.4%。58.3%;产ESBLs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95.8%~100.0%),其次敏感性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66.7%~98.6%)。米诺环素(83.3%~88.0%)。头孢哌酮/舒巴坦(83.3%~95.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3.3%~92.8%);非发酵菌属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69.2%。52.5%,且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率〈 50%。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肠杆菌科细菌。结论:本院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病原菌耐药性的变迁;同时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新耐药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氏阴性杆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8在卵巢癌浸润性Treg上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陶子琦 茅晔鹏 +6 位作者 刘书娜 娄鉴芳 付鑫 张磊 严丽娜 王婷 王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5-312,共8页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受体8(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8,CCR8)在卵巢癌肿瘤浸润性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中的表达,探讨CCR8对Treg分化的作用。方法:构建C57BL/6小鼠卵巢癌细胞ID8荷瘤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肿瘤组织...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受体8(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8,CCR8)在卵巢癌肿瘤浸润性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中的表达,探讨CCR8对Treg分化的作用。方法:构建C57BL/6小鼠卵巢癌细胞ID8荷瘤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肿瘤组织、脾脏和外周血中Treg上CCR8的表达比例,CCR8^(+)Treg上免疫检查点相关蛋白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细胞素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可诱导的T细胞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T cell costimulators,ICOS)、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CR8变构抑制剂AZ084加入前后对C57BL/6小鼠脾脏中初始CD4^(+)T细胞向Treg分化的影响。结果:卵巢癌荷瘤小鼠肿瘤中Treg上的CCR8表达相比脾脏、外周血的Treg显著增高;相比CCR8^(-)Treg,CCR8^(+)Treg上免疫检查点相关蛋白表达更高;AZ084有效抑制小鼠脾脏中初始CD4^(+)T细胞向Treg的分化。结论:CCR8^(+)Treg在肿瘤浸润性Treg中占主要比例,CCR8作为卵巢癌浸润性Treg的主要标志物,变构CCR8蛋白可以抑制Treg的分化。靶向消除CCR8^(+)Treg可为改善卵巢癌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趋化因子受体8 调节性T细胞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对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缪淑贤 卢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2-170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参与研究的11 206例临床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UA水平和HTG之间的关系。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平滑曲...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参与研究的11 206例临床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UA水平和HTG之间的关系。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平滑曲线拟合和阈值效应分析研究UA水平和HTG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共纳入11 206例研究对象,根据甘油三酯水平分为HTG组(n=3 410)和非HTG组(n=7 796)。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lnUA升高与HTG的风险正相关。将lnUA根据四分位数分为4层,最低四分位数(Q1)OR=1.000,第二四分位数(Q2)OR=1.557(95%CI:1.349~1.796),P <0.001,第三四分位数(Q3)OR=1.977(95%CI:1.712~2.283),P <0.001,最高四分位数(Q4)OR=3.101(95%CI:2.672~3.598),P <0.001,各层之间保持一致,lnUA和HTG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平滑曲线拟合展示UA水平与HTG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lnUA与HTG呈U型关联的拐点为5.517,拐点右侧的效应高于左侧[4.692(95%CI:3.747~5.875)vs. 2.766(95%CI:1.869~4.094)]。结论:血清UA水平与HTG呈正相关。考虑到UA可能是HTG的一个危险因素,被诊断为HTG的个体应优先考虑UA水平的日常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甘油三酯 高甘油三酯血症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学阳性成人细菌性脑膜炎121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一灵 王珏 +2 位作者 张晓慧 陆燕飞 金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原学阳性成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脊液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临床表...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原学阳性成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脊液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病原菌分布等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出与死亡率相关(P<0.05)的所有变量,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21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中,103例(85.1%)为医院获得性脑膜炎,18例(14.9%)为社区获得性脑膜炎。患者中位年龄为51(41,64)岁,70.2%患者为男性。发热为最常见的症状(79.3%),其次为意识障碍(71.9%)、颈强直(47.1%)。在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中,产单核李斯特菌是最常见的细菌(5株,27.8%),其次是肺炎链球菌(3株,16.7%),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中,最常见的是鲍曼不动杆菌(33株,30.6%),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19株,18.4%)和铜绿假单胞菌(8株,7.8%)。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0.0%、30.0%和30.0%,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4.7%。在121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中,死亡43例,全因死亡率为35.5%。多因素分析显示,确定了意识障碍(OR 5.332,95%CI:1.034~27.504,P=0.046)、CRE感染(OR 18.749,95%CI:1.366~257.329,P=0.028)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OR 26.368,95%CI:5.095~136.476,P<0.001)是细菌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病原菌耐药性严重;意识障碍、CRE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影响细菌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存在这些因素的患者,对于CRE感染患者尽早进行有效抗菌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 病原菌 临床特征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与调节性T细胞营养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吴茗 王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肿瘤微环境中发生的代谢重编程会影响T细胞的代谢特征,诱导免疫抑制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调控各种免疫细胞的不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回顾了mTOR信号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进程的分子机制... 肿瘤微环境中发生的代谢重编程会影响T细胞的代谢特征,诱导免疫抑制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调控各种免疫细胞的不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回顾了mTOR信号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进程的分子机制,以及不同营养环境下mTOR信号的活化状态。此外,还总结了目前研究中mTOR信号在调节性T细胞(Treg)代谢和功能过程中的作用,评估了mTOR作为临床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力和目前应用的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Treg)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代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毒素检测对布鲁氏菌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效能分析
8
作者 缪淑贤 许雨乔 宋为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4-1540,共7页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探究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检测对布病的诊断价值以及LPS检测联合血培养在布病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布病患者61例,分为现症布病组(n=39)和布病治疗有效组(n=2...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探究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检测对布病的诊断价值以及LPS检测联合血培养在布病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布病患者61例,分为现症布病组(n=39)和布病治疗有效组(n=22),现症布病组包括32例首诊组和7例治疗无效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对LPS进行定量检测,分析血培养、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T)和LPS检测结果,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评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阳性预测值以及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结果:39例现症患者中,LPS阳性检出率为100%,高于血培养(82.05%)和RBT(97.44%);治疗有效患者22例,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性;LPS和RBT假阳性率分别为45.45%和90.91%。治疗有效组LPS水平显著低于首诊组和治疗无效组,并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培养联合RBT、血培养联合LPS、RBT联合LPS和三项联合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4、0.957、0.779和0.959,三项联合诊断的AUC值较血培养联合LPS增加不显著,故选择血培养联合LPS作为布病疗效评价的指标。结论:LPS检测对于现症布病的诊断以及布病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较高价值,可用于重点人群布病的诊断,提高布病诊断率的同时预测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脂多糖 血培养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中血浆不同甲状旁腺激素片段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慧敏 许雪强 +14 位作者 王宁宁 查小明 潘世扬 张丽娜 曾鸣 杨光 俞香宝 孙彬 毛慧娟 张波 欧阳春 任海滨 袁杨刚 张燕 邢昌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50-1455,共6页
目的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是目前临床普遍开展的第2代PTH水平的检测方法 ,同时识别全长(1-84)PTH及(7-84)PTH片段,而第3代PTH(w PTH)检测法可特异性识别(1-84)PTH片段,因而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旨在以慢性肾脏病伴严重... 目的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是目前临床普遍开展的第2代PTH水平的检测方法 ,同时识别全长(1-84)PTH及(7-84)PTH片段,而第3代PTH(w PTH)检测法可特异性识别(1-84)PTH片段,因而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旨在以慢性肾脏病伴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TX)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术中不同PTH片段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记录58例在本院行PTX的患者术中血浆不同PTH片段的值。分别通过2代和3代PTH检测法测量患者血浆iPTH和(1-84)PTH的水平,(7-84)PTH水平为血iPTH和(1-84)PTH水平的差值。结果:不同PTH片段在术前基线,腺体切除后10、20 min时均两两显著正相关(P〈0.001)。甲状旁腺切除后10 min,血iPTH、(1-84)PTH、(7-84)PTH水平分别降至术前的(19.3±9.5)%、(12.7±8.1)%、(26.7±12.1)%,术后20 min进一步降至(14.1±5.9)%、(7.9±4.4)%、(20.9±8.5)%。结论:2代和3代PTH检测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TX可显著降低严重SHPT患者血浆不同PTH片段的水平,以血(1-84)PTH下降最为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切除术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全长(1~84)甲状旁腺激素 (7~84)甲状旁腺激素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627例患者中段尿培养检出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姗姗 顾兵 +2 位作者 钱岷江 陈远 顾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3-395,共3页
目的:监测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中段尿培养检出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VITEK系统或API系统鉴定细菌和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应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目的:监测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中段尿培养检出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VITEK系统或API系统鉴定细菌和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应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27株病原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45.0%),其次为肠球菌(15.8%),然后为真菌(14.7%)。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低于5.0%,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3.3%和35.3%;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林较为敏感,耐药率均低于6.0%。结论: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呈多元性,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9年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远帆 刘成成 +1 位作者 范坤 周苏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592,共7页
目的:分析某院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血培养数据并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将血培养阳性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 目的:分析某院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血培养数据并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将血培养阳性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比较两组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构成以及耐药性。结果:96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共分离到病原菌10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0%,革兰阳性菌占22.0%,真菌占10.0%,厌氧菌占5.0%。革兰阴性菌检出居前3位的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5.0%)、大肠埃希菌(13.0%)、鲍曼不动杆菌(11.0%)。革兰阳性菌检出居前3位的依次是肠球菌(8.0%)、金黄色葡萄球菌(7.0%)和α-溶血性链球菌(7.0%)。肺炎克雷伯菌中碳青霉烯耐药肠杆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占76%,其中检测到1株对头孢他定/阿维巴坦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未检测到对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B耐药的菌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baumannii,CRAB)占81.8%,其中检测到1株对替加环素耐药,未检测到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占57.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此外,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两组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构成相似。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病原菌耐药率更高。结论:该院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室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2的表达及其诱导的IL-10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红梅 徐娟 +7 位作者 娄鉴芳 史新惠 黄蕾 孙瑞红 张淑平 柯星 潘世扬 王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0-494,共5页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的表达及其诱导IL-10的表达水平,初步探索TLR2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例卵巢癌患者、2...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的表达及其诱导IL-10的表达水平,初步探索TLR2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例卵巢癌患者、2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及20例同期健康体检女性EDTA抗凝外周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组PBMC中TLR2的表达水平,并比较3组表达差异情况。TLR1、TLR2和TLR6相应配体刺激PBMC,细胞中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各组IL-10分泌水平。结果:各组PBMC中TLR2均有表达;卵巢癌组PBMC中TLR2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良性疾病组TLR2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PBMC经TLR2的配体HKLM刺激24 h后,卵巢癌组IL-10 mRNA表达明显增强,分别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2.25、2.33倍,妇科良性疾病组IL-10 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TLR6配体FSL-1刺激后,卵巢癌组IL-10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1.95、2.1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FACS结果显示各组PBMC经TLR1的配体Pam3CSK4刺激24 h后,卵巢癌组、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IL-10分泌水平中位值(M)分别为46.70、61.53、31.11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TLR2配体HKLM刺激24 h后,卵巢癌组IL-10分泌水平(M=150.46 pg/ml)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M=38.86 pg/ml)及健康对照组(M=44.9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性改变;TLR6配体FSL-1刺激24 h后,卵巢癌组、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IL-10分泌水平中位值分别为20.20、31.12、35.48 pg/ml,3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卵巢癌患者PBMC中TLR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经其介导的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卵巢癌的免疫抑制相关,在卵巢癌的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TOLL样受体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培养双侧双瓶临床应用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玉蓉 李洋 +4 位作者 王珏 范坤 夏文颖 刘根焰 赵旺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89-1391,共3页
目的:比较血培养双侧双瓶与单瓶阳性率和污染率的差异,探讨血培养双侧双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对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其中1~6月963份为单瓶培养;7~12月2 405份为双侧... 目的:比较血培养双侧双瓶与单瓶阳性率和污染率的差异,探讨血培养双侧双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对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其中1~6月963份为单瓶培养;7~12月2 405份为双侧双瓶培养;阳性标本做病原菌鉴定,对双侧双瓶和单瓶的阳性率和污染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405份双侧双瓶标本,有282份培养出细菌,其中37份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属细菌根据CLSI M47-A血培养指南判定为疑似污染菌,阳性率为10.2%(245/2 405),污染率为1.54%(37/2 405),阳性污染率13.12%(37/282);963份单瓶标本,有72份细菌培养阳性,其中15份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属疑为污染,阳性率为5.92%(57/963),污染率1.66%(15/963),阳性污染率20.8%(15/72)。在双侧双瓶标本分离的282株细菌中,有56株仅在厌氧瓶中生长,占总菌株19.9%(56/282),其中,分离出10株厌氧菌,46株兼性厌氧菌。结论:双侧双瓶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瓶,双侧双瓶有助于临床对血培养结果的合理分析,推广血培养双侧双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双侧双瓶 阳性率 污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聚类分析与病例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敏 曹加 +1 位作者 梅亚宁 欧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0-825,共6页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的同源性与流行病例,为控制医院感染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临床分离的31株MDRAB,采用K-B纸片法检测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的同源性与流行病例,为控制医院感染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临床分离的31株MDRAB,采用K-B纸片法检测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回顾性分析MDRAB样本病例。结果:药敏结果显示,31株MDRAB对9种抗菌药物100%耐药率,包括4类抗菌药物。PFGE结果表明,31株菌分为5个克隆,20株属于B克隆,占64.52%,为主要流行菌株型,分布于8个病区,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胸心外科、老年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症病区。患者平均年龄64岁,侵入性操作占97%。结论:MDRAB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比较严重。可能与院内存在克隆传播及患者年龄大、侵入性诊疗操作、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聚类分析 耐药性 病例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2例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小莉 王珏 +3 位作者 陈友华 顾兵 梅亚宁 文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血培养阳性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用BACTEC 9240全自动血培养仪,细菌及真菌鉴定使用API系统及VITEK2自动鉴定仪,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根据CLSI 2010版判断结果,WHONET5.... 目的: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血培养阳性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用BACTEC 9240全自动血培养仪,细菌及真菌鉴定使用API系统及VITEK2自动鉴定仪,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根据CLSI 2010版判断结果,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 051例血培养标本共检出60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7.5%,革兰阳性菌占45.0%,真菌占7.0%,厌氧菌占0.5%。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占62.0%,肠球菌属占18.1%,链球菌属占14.0%。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检出替考拉宁中介菌株9株。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敏感率100.0%,但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屎肠球菌2株。检出率较高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86.8%和85.8%,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在50.0%以上。结论: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多,并且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加强耐药监测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 敏感性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NA定量检测在慢性白血病患者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红梅 蒋叶 +7 位作者 李大千 夏文颖 陈丹 荆俊鹏 王悦 杨大恒 徐建 潘世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循环DNA的异常增高早于骨髓检查,血浆循环DNA可代替骨髓细胞用于白血病的辅助诊断。文中旨在定量检测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NA水平,探讨血浆DNA水平在慢性白血病化疗疗效评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 目的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循环DNA的异常增高早于骨髓检查,血浆循环DNA可代替骨髓细胞用于白血病的辅助诊断。文中旨在定量检测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NA水平,探讨血浆DNA水平在慢性白血病化疗疗效评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4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京市江宁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患者52例(包括慢性期33例、加速期7例、急变期1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85例[包括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者28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者27例、未缓解(non-remission,NR)者30例]和多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患者4例。同期选择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用磁珠法对患者血浆DNA和重组质粒DNA同步提取,再对人β-actin基因和内参照质粒DNA进行双重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 ①化疗前血浆DNA水平CML患者[149.46(30.63~496.91)ng/m L]、CLL患者[101.54(69.10~258.14)ng/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05(12.67~25.92)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CML患者化疗后血浆DNA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水平,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③CML慢性期患者血浆DNA水平[302.89(93.33~541.52)ng/m L]显著高于急变期患者[43.19(23.54~70.03)ng/m L]及加速期患者[28.11(16.21~92.07)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R组血浆DNA含量[24.29(14.64~30.74)ng/m L]显著低于PR组[106.88(96.23~143.25)ng/m L]和NR组[460.73(284.57~653.38)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组、NR组血浆DN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血浆DNA定量检测在对慢性白血病患者的化疗疗效评估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血浆DNA 荧光定量PCR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在IgA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博 谢而付 周春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25-1229,共5页
目的 :探究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3,Tim-3)在Ig A肾病(Ig A nephropathy,Ig A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real-time q PCR检测41例Ig AN患者及同期21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 目的 :探究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3,Tim-3)在Ig A肾病(Ig A nephropathy,Ig A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real-time q PCR检测41例Ig AN患者及同期21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Tim-3 m 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Ig AN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中Tim-3阳性细胞比例。记录肾组织活检前24 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尿沉渣、镜下红细胞数及血肌酐等临床相关指标。结果:Tim-3 m RNA在Ig AN患者PBMC中表达明显升高(0.64±0.27 vs.0.18±0.09,P<0.01),且随疾病严重程度逐渐增高,Lee氏Ⅲ、Ⅳ、Ⅴ级患者Tim-3 m RNA水平明显高于Ⅰ和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AN患者组PBMC中Tim-3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94±0.77)%vs.(0.59±0.24)%,P<0.01],且随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上升趋势,Lee氏Ⅳ、Ⅴ级患者Tim-3阳性细胞比例高于Ⅰ、Ⅱ、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3 m RNA和Tim-3阳性细胞比例与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Tim-3在Ig AN患者中表达显著上调,并与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等临床指标相关,提示Tim-3可能参与Ig AN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成为Ig AN的潜在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化CpG结合域重组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18
作者 徐建 潘世扬 +3 位作者 许雨乔 孙瑞红 黄蕾 彭珊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1-1515,共5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甲基化CpG结合域(methyl-CpG-binding domain,MBD)重组蛋白。方法:对人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Mecp2)的MBD区行密码子优化,将人工合成的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S21a,在大肠杆菌E.coli ...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甲基化CpG结合域(methyl-CpG-binding domain,MBD)重组蛋白。方法:对人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Mecp2)的MBD区行密码子优化,将人工合成的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S21a,在大肠杆菌E.coli Rosetta(DE3)中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蛋白表达;镍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重组MBD蛋白与甲基化DNA的结合能力。结果:酶切和核酸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含密码子优化的MB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BD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后获得了相对分子量为38 000的MBD重组蛋白。SPR分析显示MBD重组蛋白能特异结合甲基化DNA。结论:成功构建含密码子优化的MB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MBD重组蛋白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CpG结合域 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外周血清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白三烯C4合成酶及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晓洁 李冰洁 +3 位作者 孙中怡 李淑君 吴升华 陈筱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血清中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5-lipoxygenase activating protein,FLAP)、白三烯C4合成酶(leukotr...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血清中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5-lipoxygenase activating protein,FLAP)、白三烯C4合成酶(leukotriene C4 synthase,LTC4S)及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 1,CysLTR1)水平变化的意义,旨在寻找BPD早期敏感的生物学指标。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入院的胎龄<37周、出生体重<2 500 g的新生儿病例。待其出院后根据患儿完整住院信息将病例整理为无肺部疾病的早产儿65例(对照组),不合并BPD的NRDS早产儿60例(NRDS组),BPD早产儿49例(BP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新生儿生后3、7、14 d血清中FLAP、LTC4S、CysLTR1水平。比较3组各时间点各指标的浓度水平,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及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生后3 d BPD组血清FLAP、CysLTR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NRDS组(P均<0.05)。生后7 d BPD组血清FLAP、LTC4S、CysLTR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BPD组血清FLAP和CysLTR1水平分别高于NRDS组(P <0.05)。生后14 d BPD组仅血清LTC4S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生后3 d血清PLAP、CysLTR1水平,生后7 d血清FLAP、LTC4S和CysLTR1水平,生后14 d血清LTC4S水平可作为BPD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 白三烯C4合成酶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腺嘌呤饮食磷含量制作慢性肾病高磷血症的小鼠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庆婷 崔颖 +6 位作者 李云飞 黄智敏 袁杨刚 钱军 叶扬帆 Yogendranath Purrunsing 王宁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6-961,共6页
目的:通过调整腺嘌呤饮食中的磷水平,建立慢性肾脏病伴高磷血症的小鼠模型。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分为腺嘌呤饮食组(腺嘌呤0.2%,钙1.0%,磷0.6%)及其对照组(钙1.0%,磷0.6%)、腺嘌呤联合高磷饮食组(腺嘌呤0.2%,钙0.6%,磷1.0%)及其对照组... 目的:通过调整腺嘌呤饮食中的磷水平,建立慢性肾脏病伴高磷血症的小鼠模型。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分为腺嘌呤饮食组(腺嘌呤0.2%,钙1.0%,磷0.6%)及其对照组(钙1.0%,磷0.6%)、腺嘌呤联合高磷饮食组(腺嘌呤0.2%,钙0.6%,磷1.0%)及其对照组(钙0.8%,磷0.6%),每组各7只。于造模前、造模4周记录体重,测血尿素氮(BUN)、钙(Ca)、磷(P)水平,4周后取肾脏组织,RT-PCR检测肾纤维化指标包括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以及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等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腺嘌呤饮食组4周时体重降低,血BUN明显升高,为(41.15±4.59)mmol/L;Ca、P轻度升高,分别为(2.62±0.16)mmol/L、(2.22±0.26)mmol/L(P<0.05)。腺嘌呤联合高磷饮食组造模4周时血BUN[(14.68±3.57)mmol/L]轻度升高、P[(2.97±0.29)mmol/L]明显升高(P<0.05),血Ca水平无明显差异。RT-PCR显示腺嘌呤饮食组和腺漂呤联合高磷饮食组小鼠肾脏组织中CollagenⅠ、FN、PAI-1、TNF-α、IL-1β、ICAM-1表达水平均较相应对照组升高。结论:腺嘌呤联合高磷饮食饲喂C57BL/6小鼠4周即可建立高磷血症模型,同时伴有轻度肾功能下降、肾脏纤维化,是制备慢性肾脏病伴高磷血症小鼠模型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血症 腺嘌呤 小鼠模型 纤维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