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术后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晓君 许勤 +1 位作者 陈丽 华一兵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8-352,共5页
目的:比较胃癌病人术后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与非序贯性EEN支持的疗效和治疗成本。方法:将入选的42例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病人采用序贯性EEN支持,对照组采用非序贯性EEN支持。比较两组病人EN... 目的:比较胃癌病人术后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与非序贯性EEN支持的疗效和治疗成本。方法:将入选的42例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病人采用序贯性EEN支持,对照组采用非序贯性EEN支持。比较两组病人EN支持期间的耐受情况、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同时记录各组病人术后住院费用,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作出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研究组病人EN支持期间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0 510.78和13 192.86,成本效果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病人术后序贯性EEN支持有助于提高病人EEN的耐受性,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具有更好的成本效果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足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周飞燕 许勤 +1 位作者 陈丽 施慧敏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4,共3页
营养不良是世界范围内住院病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癌症病人的发生率最高,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病人,可达85%。我国胃癌患病率占各类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术后营养支持对病人预后有着重要作用。EN作为营养支持病人的首选方式,由于诸多因素的影... 营养不良是世界范围内住院病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癌症病人的发生率最高,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病人,可达85%。我国胃癌患病率占各类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术后营养支持对病人预后有着重要作用。EN作为营养支持病人的首选方式,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病人常常处于EN喂养不足状态,尤其是E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肠内营养 喂养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华 杨小冬 +1 位作者 王锋 夏建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恶性肿瘤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0~Ⅲ期直肠恶性肿瘤218例,其中保留左结肠动脉7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148例未保留左结肠动脉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直肠恶性肿瘤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0~Ⅲ期直肠恶性肿瘤218例,其中保留左结肠动脉7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148例未保留左结肠动脉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病例年龄、性别、体重、影响吻合口血供的基础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下动脉行径周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阳性数目、肿瘤距肛门的距离、T分期、病理分期、术后住院时间、预防性造口以及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年龄、性别、体重、影响吻合口血供的基础疾病、术中出血量、肠系膜下动脉行径周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阳性数目、肿瘤距肛门的距离、T分期、病理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106.83±24.84)min]和术后住院时间[(11.87±4.64)d]均短于对照组[(150.32±59.03)min,(13.46±7.12)d,P <0.05];观察组预防性造口[2例(2.86%)]以及吻合口瘘[2例(2.86%)]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9例(26.35%),15例(10.14%),P <0.05]。结论:直肠恶性肿瘤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不影响肠系膜下动脉行径周围淋巴结清扫,且能有效保证吻合口血供,从而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减少了保护性回肠造口,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恶性肿瘤 肠系膜下动脉 左结肠动脉 吻合口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CTM在肝癌肝移植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学浩 徐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为优化完善肝移植受体的筛选标准,完善供体分配体系,降低肝癌肝移植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提高肝癌肝移植患者的生存期,有必要深入地研究评估肝癌肝移植患者的肿瘤生物学特性,筛选准确预测肝癌肝移植的预后指标,研究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 为优化完善肝移植受体的筛选标准,完善供体分配体系,降低肝癌肝移植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提高肝癌肝移植患者的生存期,有必要深入地研究评估肝癌肝移植患者的肿瘤生物学特性,筛选准确预测肝癌肝移植的预后指标,研究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进而对高危复发风险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并对复发转移个体化进行综合治疗。CTC/CTM与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有证据提示其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高于肿瘤大小、数目,血管侵犯等因素。因此对拟行肝移植的受体术前动态评估CTC/CTM可以作为筛选肝癌移植受体及预测受体复发转移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微栓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伴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密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光 张波 +4 位作者 孙彬 刘佳 查小明 王宁宁 邢昌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4-529,共6页
目的研究尿毒症伴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变特征,分析该组患者骨密度改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接受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的51例尿毒症伴重度继发性甲状旁... 目的研究尿毒症伴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变特征,分析该组患者骨密度改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接受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的51例尿毒症伴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股骨近端和腰椎骨密度,及全切除手术所得甲状旁腺质量等数据。比较相同性别患者腰椎L1-L4之间、股骨近端不同部位之间骨密度的差异;对不同部位骨密度减少程度与上述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瘙痒、骨痛、身高缩短、面部变形和躯体变形等;血清iPTH高达2227.9±907.3 pg/ml;骨质疏松27例(52.9%),骨量减少23例(45.1%);男女性患者均显示L1至L4椎骨骨密度T值逐渐降低,男性骨密度T值L4显著低于L1(P=0.037),女性骨密度T值L4亦显著低于L1(P=0.039),男女性均显示股骨转子、股骨颈至Ward’s三角区的T值逐渐降低,男性Ward’s三角区T值显著低于股骨转子(P=0.025),女性Ward’s三角区和股骨颈T值显著低于股骨转子(P=0.009和P=0.023)。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与骨密度值呈显著正相关,身高缩短、脊柱变形、胸廓变形、面部变形、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iPTH、甲状旁腺质量与骨密度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广泛存在于尿毒症伴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身体承重部位骨密度降低更严重;消瘦、低白蛋白血症、面部及躯干变形、iPTH严重升高、甲状旁腺增生程度重等因素提示骨质疏松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尿毒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与钠碘转运体mRNA的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晔 刘柳 沈美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9-701,共3页
目的钠碘转运体(Na+/I-symporter,NIS)是介导甲状腺细胞摄取碘的重要载体,其表达、定位与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关系密切。文中主要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PTC)及癌旁组织中TSH受体(... 目的钠碘转运体(Na+/I-symporter,NIS)是介导甲状腺细胞摄取碘的重要载体,其表达、定位与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关系密切。文中主要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PTC)及癌旁组织中TSH受体(TSH receptor,TSHR)与NIS基因的表达。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36例PTC及癌旁组织,20例正常组织中TSHR mRNA及NI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PTC及癌旁组织中TSHR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NIS mRNA表达水平在PTC组织中显著下降,P<0.05。结论 PTC组织中TSHR与NIS mRNA基因表达水平呈现同步下降趋势,可能与TSH-TSHR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钠碘转运体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突变体D314A对人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茂才 黄一鸣 +3 位作者 朱正才 王建平 沈历宗 吴文溪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5-599,共5页
目的:构建大肠埃希菌胞嘧啶脱氨酶(E.colicytosine deaminase,EC-CD)基因突变体D314A(即EC-CD基因开放阅读框第31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并研究其抗肿瘤作用。方法:构建含EC-CD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Dwt,应用点突变技... 目的:构建大肠埃希菌胞嘧啶脱氨酶(E.colicytosine deaminase,EC-CD)基因突变体D314A(即EC-CD基因开放阅读框第31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并研究其抗肿瘤作用。方法:构建含EC-CD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Dwt,应用点突变技术将pcDNA3.1-CD中EC-CD基因开放阅读框第314位氨基酸的碱基由A突变为C,即构成pcDNA3.1-CDD314A。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EC-CD基因或D314A基因转入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以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的阳性克隆LoVo-CDwt及LoVo-CDD314A。应用MTT法检测EC-CD基因及D314A基因对LoVo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结果:成功构建EC-CD基因突变体D314A并经测序确认。LoVo细胞转染EC-CD基因及D314A基因后均能表达相应的mRNA,Lovo-CDD314A细胞对5-FC的IC50为(85.13±0.60)mmol/L,显著低于LoVo-CDwt细胞的(689.76±0.45)μmol/L,(P=0.000);在旁观者试验中,当LoVo-CDwt细胞和LoVo-CDD314A细胞比例均为30%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8.5±0.49)%与(17.3±0.40)%(P=0.000)。结论:EC-CD基因突变体D314A的抗LoVo细胞作用显著强于野生型EC-CD基因,有望成为新的肿瘤基因治疗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点突变 自杀基因治疗 结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RNA为特异标记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全 武正炎 郑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18-220,223,共4页
 目的:以黑色素瘤抗原 -A1(MAGE -A1)和MAGE- A3基因mRNA为特异性标记物,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集 40例乳腺癌患者及 20例非肿瘤患者的外周血,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MAG...  目的:以黑色素瘤抗原 -A1(MAGE -A1)和MAGE- A3基因mRNA为特异性标记物,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集 40例乳腺癌患者及 20例非肿瘤患者的外周血,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MAGE A1和MAGE A3基因mRNA。同时用RT- 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上述MAGE基因的表达。 结果: 12. 5% (5 /40)和 17. 5% (7 /40)乳腺癌患者的PBMC中可分别检测到MAGE- A1和MAGE- A3基因的mRNA,而相应乳腺癌组织中MAGE- A1和MAGE A3的表达率分别为 15. 0%(6 /40)和 22. 5 % (9 / 40),在 25. 0% (10 /40)的乳腺癌患者PBMC中至少可检测到一种MAGE基因mRNA,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中不表达MAGE基因的患者以及 20例非肿瘤疾病患者的PBMC中均未测出MAGE基因mRNA。乳腺癌患者PBMC中两种MAGE基因mRNA的检出率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 结论:MAGE- A1和MAGE- A3基因mRNA可作为特异性肿瘤标记物用于检测乳腺癌患者PBMC中的乳腺癌细胞,巢式RT PCR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其检测结果可能有助于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黑色素瘤抗原 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信使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p35 siRNA干涉对大鼠髓源性DC免疫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徐皓 陈涛 +2 位作者 王海权 季旻珺 吴文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3-885,889,共4页
目的:研究IL-12p35 siRNA干涉对大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型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4和脂多糖(LPS)体外培养体系,从大鼠骨髓中获得DC,化学合成小型干扰RNA(siRNA),体外转染DC。DC细胞表面分... 目的:研究IL-12p35 siRNA干涉对大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型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4和脂多糖(LPS)体外培养体系,从大鼠骨髓中获得DC,化学合成小型干扰RNA(siRNA),体外转染DC。DC细胞表面分子CD80和MHCⅡ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IL-12p35转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IL-12、IL-10分泌采用ELISA法,细胞递呈抗原能力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结果:IL-12p35 siRNA转染后的DC表面分子CD80和MHCⅡ表达无明显改变,分泌IL-12减少、分泌IL-10增多,刺激同种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下降。结论:IL-12p35 siRNA的转染不能干扰DC的成熟,但可以抑制其免疫应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RNA干涉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发病情况11年变化趋势
10
作者 汪涛 高飞 +2 位作者 陈嘉 王钢 沈历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发病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 685例胃癌病例,其中AEG1 824例,非食管胃结合部腺癌(no... 目的:研究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发病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 685例胃癌病例,其中AEG1 824例,非食管胃结合部腺癌(non-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denocarcinoma,NEGA)2 861例。研究AEG在胃癌中所占比例变化趋势、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early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AEG)检出率变化趋势、AEG性别年龄分布及比较AEG和NEGA患者发病年龄和性别比的差异。结果:该中心11年来AEG在胃癌中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2007~2011年EAEG的检出率为12.23%(135/1 104),2001~2006年为8.47%(61/72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3);AEG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以及男女性别比均显著高于NEGA患者[(62.7±9.5)岁vs(59.1±12.7)岁,P〈0.001;1 434∶390 vs 1 990∶871,P〈0.001)]。结论:AEG在胃癌中所占比例无明显增高;近5年EAEG检出率显著增高;AEG好发于男性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胃癌 发病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桂治府 邓龙颖 +2 位作者 王建平 沈历宗 吴文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对人结肠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AQP4-siRNA分别上调或下调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AQP4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QP4表达变化;以细胞划痕试验及CCK-8增殖试...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对人结肠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AQP4-siRNA分别上调或下调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AQP4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QP4表达变化;以细胞划痕试验及CCK-8增殖试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及增殖能力。结果:VEGF可上调LoVo细胞中AQP4的表达,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VEGF促进LoVo细胞迁移。AQP4-siRNA干扰下调AQP4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与VEGF处理组比较,AQP4-siRNA与VEGF联合处理后LoVo细胞迁移能力下降。单独应用VEGF或AQP4-siRNA对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AQP4对人结肠腺癌细胞迁移能力具有促进作用,提示AQP4可能是结肠癌侵润、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水通道蛋白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胰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树建 徐泽宽 +2 位作者 王富强 朱毅 苗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4-538,共5页
目的:比较胰腺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蛋白的差异以寻找候选血清肿瘤标志物,为胰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免疫亲合柱去除丰度最高的14种血清蛋白,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并比较差异。选取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明显差异表达蛋白点,行... 目的:比较胰腺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蛋白的差异以寻找候选血清肿瘤标志物,为胰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免疫亲合柱去除丰度最高的14种血清蛋白,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并比较差异。选取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明显差异表达蛋白点,行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建立了稳定性、重复性良好的凝胶蛋白图谱。对筛选出的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明显差异表达的78个蛋白点,共有54个蛋白点被成功鉴定,其中胰腺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者29个,低表达者25个。结论:胰腺癌患者、健康志愿者血清蛋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可筛选并鉴定出这些差异蛋白,后者有望为早期诊断胰腺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蛋白质组学 二维凝胶电泳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表达的IFN-γ与重组IFN-γ对小鼠结肠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严鹏霄 吴文溪 +3 位作者 范萍 丁强 沈历宗 丁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评价IFN-γ转基因方法与肿瘤内注射重组IFN-γ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建立小鼠皮下种植模型;小鼠成瘤后分成5组(每组9只),分别进行不同的干预。A组,瘤内注射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 目的:评价IFN-γ转基因方法与肿瘤内注射重组IFN-γ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建立小鼠皮下种植模型;小鼠成瘤后分成5组(每组9只),分别进行不同的干预。A组,瘤内注射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和含huIFN-γ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uIFN-γ的混合液,1周后重复1次;B组,瘤内注射重组huIFN-γ,每日1次,连续4周;C组,瘤内注射重组huIFN-γ,每周3次,连续4周;D组,瘤内注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4周;E组,瘤内注射空载质粒pcDNA3与Lipofectamine的混合液,1周后重复1次。比较种植瘤的体积,并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及FCM分析。结果:与D、E组比较,A、B、C组抑瘤效应明显;A、B、C组皮下肿块镜下观察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3+、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D、E组。结论:IFN-γ转基因治疗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抑制效应,转基因治疗组与重组IFN-γ每日给药组抑瘤效果相当,而优于重组IFN-γ间断给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基因治疗 结肠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序贯手术与急诊手术对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晨光 赵黎黎 +4 位作者 范文涛 魏宁心 叶建新 范志宁 何可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3-369,375,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金属支架置入序贯限期手术(bridge to surgery,BTS)与急诊手术(emergency surgery,ES)对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5月—2017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或南京医科...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金属支架置入序贯限期手术(bridge to surgery,BTS)与急诊手术(emergency surgery,ES)对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5月—2017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资料,包括其定期随访结果。本研究中的临床成功定义为外科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持续超过30 d,且无并发症或死亡。对一般资料、干预过程和随访结果等进行比较,分析疗效差异,并论证影响长期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BTS组短期疗效较好,包括:术中减压干预较少(85.1%vs. 69.6%,P=0.045),减压效果更好(64.2%vs. 27.5%,P<0.001),一期吻合率较高(65.7%vs. 17.4%,P<0.001),造瘘率较低(临时造瘘率:34.3%vs. 82.6%;永久造瘘率:13.4%vs. 58.7%;P均<0.001),ICU入住率较低(10.4%vs. 27.5%,P=0.011),术中并发症较少(3.0%vs. 13.0%,P=0.031),以及术后30 d死亡率较低(0 vs. 8.7%,P=0.028)。两组在临床成功率(73.1%vs. 63.8%,P=0.240)、总死亡率(53.7%vs.64.4%,P=0.247)和中位生存时间(52.0个月vs. 35.0个月,P=0.12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TNM分期Ⅳ期、永久性造瘘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BTS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对长期生存时间无负面影响。BTS可通过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30 d死亡率及永久性造瘘以改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半结肠癌肠梗阻 自膨式金属支架 序贯治疗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通过巨噬细胞RIG-I乳酸化修饰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晓文 岳磊 +2 位作者 赵文虎 古鉴 钱晓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64-1672,共9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RLM)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结肠肿瘤及肝脏肿瘤行16S rDNA测序分析。建立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分别用抗生素、大肠杆菌、乳酸脱氢酶... 目的:探讨微生物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RLM)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结肠肿瘤及肝脏肿瘤行16S rDNA测序分析。建立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分别用抗生素、大肠杆菌、乳酸脱氢酶抑制剂、氯膦酸盐脂质体处理,24 d后获取肝脏肿瘤组织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乳酸浓度及微生物丰度检测。将大肠杆菌与MC38细胞按100∶1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Seahorse检测细胞外酸化率,比色法检测乳酸浓度。分别用乳酸、乳酸化修饰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处理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其CD206、iNOS的表达水平,qPCR检测其i NOS、CD86、CD163、ARG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乳酸化修饰水平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CRLM患者中结肠及肝脏肿瘤中存在微生物,优势物种相似。微生物促进小鼠CRLM,并发现肿瘤内巨噬细胞呈M2样极化,而清除巨噬细胞后肝转移瘤减少。微生物不能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但可升高肿瘤糖酵解及乳酸水平,同时抑制乳酸脱氢酶后小鼠肝转移瘤减少。乳酸可诱导巨噬细胞向M2极化及乳酸化修饰,并发现视黄酸诱导基因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I,RIG-I)的去乳酸化可抑制乳酸对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RIG-I下游NF-κB的表达在乳酸处理后减弱;NF-κB激动剂TNF-α可抑制巨噬细胞向M2极化。结论:微生物促进瘤内乳酸形成,通过对巨噬细胞RIG-Ilys852乳酸化修饰诱导其极化为M2,调控结直肠癌肝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乳酸化修饰 巨噬细胞 结肠癌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s通路在Leptin促人乳腺癌细胞系增殖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泽俊 袁小青 +2 位作者 沈捷 马向华 王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探讨MAPKs信号转导通路在瘦素(Leptin)促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瘦素促MCF-7细胞的增殖效应,以及用JNK、ER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PD98059)阻断MAPKs信号通路对瘦素促MCF-7细胞增殖效... 目的:探讨MAPKs信号转导通路在瘦素(Leptin)促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瘦素促MCF-7细胞的增殖效应,以及用JNK、ER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PD98059)阻断MAPKs信号通路对瘦素促MCF-7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Westem blot检测瘦素干预不同时间对p-JNK、JNK、p-ERK、ERK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RT-PCR检测在瘦素作用下以及MAPKs信号通路阻断情况下对MCF-7细胞表达瘦素受体(Ob-R)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50 ng/ml瘦素促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效应最强,该浓度瘦素可使MAPKs信号通路中的靶蛋白发生磷酸化激活;50 ng/ml瘦素作用于MCF-7细胞30 s后p-ERK蛋白表达即显著增加,3 min后p-JNK蛋白表达亦显著增加;分别用SP600125和PD98059阻断JNK、ERK信号通路可显著抑制瘦素促MCF-7细胞的增殖效应.亦可抑制瘦素作用下MCF-7细胞Ob-R mRNA表达水平的增加。结论:瘦素促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效应可能与激活MAPKs信号通路有关,亦调控MCF-7细胞中瘦素受体的表达,在肿瘤细胞周围形成瘦素自分泌环,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MAPKS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蛋白样结构域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苗永昌 朱毅 +2 位作者 张静静 王斌 徐泽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48-1751,共4页
目的:重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以正确表达巢蛋白样结构域(nidogen domains,NIDO)蛋白,并进一步纯化与鉴定。方法:PCR法拼接NIDO基因,经T-A连接亚克隆至pMD19-T载体,测序鉴定。采用质粒抽提、纯化、酶切、连接、感受态细胞制备和转化等技术... 目的:重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以正确表达巢蛋白样结构域(nidogen domains,NIDO)蛋白,并进一步纯化与鉴定。方法:PCR法拼接NIDO基因,经T-A连接亚克隆至pMD19-T载体,测序鉴定。采用质粒抽提、纯化、酶切、连接、感受态细胞制备和转化等技术,构建并鉴定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NIDO。药物诱导方式诱导NIDO-GST融合蛋白的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用SDS-PAGE检测上清与包涵体沉淀中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对包涵体进行变性和透析复性后,进行GST亲和层析纯化。采用SDS-PAGE和质谱分析,鉴定纯化的目的蛋白。结果:测序证实了NIDO基因的正确合成和pMD19-T-NIDO克隆载体的构建。原核表达系统pGEX-4T-1-NIDO构建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中被诱导,获得高表达量的N-末端带有GST标签序列的重组融合表达蛋白(30%)。超声裂菌法分离的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在菌体沉淀中以包涵体形式居多。将包涵体变性、复性后用GST亲和层析纯化,纯化蛋白>80%并经质谱鉴定证实。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NIDO,能正确表达NIDO-GST融合蛋白,GST亲和层析对于NIDO-GST融合蛋白有较好的纯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蛋白 NIDO 序列分析 载体构建 蛋白表达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微小RNA mir219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和表达下调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蓓 钱祝银 高文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微小RNA(microRNA)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microRNA mir219在肝细胞癌中的异常甲基化和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采用pyrosequence、TA克隆测序等方法检测正常肝组织、肝细胞癌细胞株和... 目的:微小RNA(microRNA)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microRNA mir219在肝细胞癌中的异常甲基化和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采用pyrosequence、TA克隆测序等方法检测正常肝组织、肝细胞癌细胞株和肝癌标本中mir219上游预测启动子区域甲基化,Taqman实时定量RT-PCR测定肿瘤组织表达。结果:与正常肝脏组织相比,肝癌细胞株、肝癌标本中mir219上游预测启动子区域中茎环区和上游1kb区域的CpG岛存在高度甲基化。肝癌细胞株、肝癌标本中mir219表达显著下调,与其异常甲基化相关。结论:肝癌中微小RNA mir219茎环序列上游1094bp区域存在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表达下调,提示mir219异常可能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潜在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r219 肝细胞癌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