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放疗预后列线图模型的构建—泛京津冀多中心回顾分析(3JECROG R-03A)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宇 王鑫 +26 位作者 王澜 章文成 赵一电 葛小林 沈文斌 王平 庞青松 王晓敏 孙新臣 张开贤 胡苗苗 李苓 郝崇礼 乔学英 李高峰 徐勇刚 刘妙玲 郄帅 王雅棣 韩春 祝淑钗 路娜 许元基 李伟光 张怡萍 陈俊强 肖泽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95-600,共6页
目的:构建列线图(nomogram)模型以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6年12月国内10家放疗中心(泛京津冀食管癌协作组-3JECROG)收治的2680例根治性放疗食管鳞癌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 目的:构建列线图(nomogram)模型以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6年12月国内10家放疗中心(泛京津冀食管癌协作组-3JECROG)收治的2680例根治性放疗食管鳞癌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根据训练组的预后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并进行训练组内部和验证组外部验证。分别以nomogram模型与AJCC/UICC分期评估两组患者预后及临床获益。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37.7%、31.0%。多因素分析肿瘤部位、TNM分期、原发肿瘤体积和是否同步化疗是影响食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nomogram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AUC值均高于AJCC/UICC分期(均P<0.001)。基于nomogram模型分为低、中、高风险亚组与AJCC/UICC分期比较,nomogram模型的生存曲线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1、3、5年的总生存临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下面积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构建的nomogram模型较AJCC/UICC分期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有助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及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根治性放疗 预后模型 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减轻放射性唾液腺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许礼平 杨曦 +3 位作者 赵奎领 秦嗪 张弛 孙新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94-797,共4页
目的放射性唾液腺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辛伐他汀对小鼠放射性唾液腺损伤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拟照射+注射溶剂)、单药组(模拟照射+注... 目的放射性唾液腺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辛伐他汀对小鼠放射性唾液腺损伤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拟照射+注射溶剂)、单药组(模拟照射+注射辛伐他汀原液)、单放组(头颈部照射+注射溶剂)和联合组(头颈部照射+注射辛伐他汀原液),每组16只。给予6 MeV射线、15 Gy单次大剂量照射小鼠头颈部以构建放射性唾液腺损伤模型。照射前1周开始,单药组及联合组给予辛伐他汀溶液,按10 mg/kg体重腹腔注射给药,3次/周;对照组及单放组给予等体积溶剂腹腔注射。分别于照射后8h和4周采集小鼠唾液进行唾液定量;收集小鼠下颌腺进行MDA测定,组织学观察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表达量。结果联合组小鼠下颌腺组织损伤程度较单放组小鼠明显减轻。单放组小鼠照射后唾液分泌量与正常组相比8 h减少约12.7%(P<0.05),4周时减少约56.5%(P<0.01);而联合组小鼠放射后唾液量较正常组8h无明显减少(P=0.095),4周时减少约32.4%(P<0.01),显著低于单放组。放射后8h和4周,单放组下颌腺匀浆上清液中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联合组下颌腺匀浆上清液中MDA含量在放射8 h后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在4周时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组织学结果显示联合组下颌腺较单放组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明显减轻。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单放组在放射后8 h及4周时TGF-β1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联合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减轻小鼠放射性唾液腺损伤,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放射防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放射防护 唾液腺 转化生长因子Β1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图像的原发肿瘤体积测量与鼻咽癌2008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高 许晓泉 +4 位作者 胡昊 洪汛宁 孙新臣 吴飞云 施海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MR图像的原发肿瘤体积测量与我国鼻咽癌2008分期中T、N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13例鼻咽癌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依据我国鼻咽癌2008分期标准判断鼻咽癌患者的T、N和临... 目的:探讨基于MR图像的原发肿瘤体积测量与我国鼻咽癌2008分期中T、N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13例鼻咽癌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依据我国鼻咽癌2008分期标准判断鼻咽癌患者的T、N和临床分期。基于横断位T2加权压脂像,逐层手动勾画肿瘤边界,采用面积求和法计算肿瘤体积。结果:原发肿瘤体积随T分期进展逐渐增大(P<0.01)。相邻T分期间两两比较,T1/T2、T3/T4期间原发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83.19%。N0~N3期原发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Ⅰ~Ⅳ期原发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邻临床分期间两两比较,Ⅰ与Ⅱ、Ⅱ与Ⅲ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与Ⅳ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原发肿瘤体积与我国2008分期中T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考虑将鼻咽癌原发肿瘤体积纳入后续分期,以帮助判断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原发肿瘤体积 磁共振成像 2008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MRI三维径线和体积测量及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马高 许晓泉 +4 位作者 胡昊 洪汛宁 吴飞云 施海彬 孙新臣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MRI三维径线和体积(PTV)测量及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8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基于横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脂肪抑制T_2WI,分别测量鼻咽癌病灶的左右径(MLD)、上下径(CCD)和前后径... 目的:探讨鼻咽癌MRI三维径线和体积(PTV)测量及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8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基于横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脂肪抑制T_2WI,分别测量鼻咽癌病灶的左右径(MLD)、上下径(CCD)和前后径(APD),并采用面积求和法计算PTV。结果:进展期肿瘤(T3+T4期)组的PTV、APD、MLD和CCD均明显高于非进展期肿瘤(T1+T2期)组(P<0.05)。PTV、APD、MLD和CCD在N0期和非N0期(N1+N2+N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D和CCD鉴别进展性和非进展期肿瘤的诊断效能与PTV相似(P>0.05),而MLD明显低于PTV(P<0.05)。结论:鼻咽癌MRI三维径线和体积测量值与其T分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磁共振成像 三维测量 肿瘤体积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乙烯亚胺介导肿瘤细胞基因转染 被引量:1
5
作者 鲁悦 杨航 +3 位作者 袁林 徐国平 姚志峰 刘永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84-1689,共6页
目的:利用阳离子多聚物多聚乙烯亚胺(PEI)纳米凝胶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转入同步化的肿瘤细胞中并检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率,探讨PEI作为载体介导肿瘤细胞基因转染中细胞周期对转染效率的影... 目的:利用阳离子多聚物多聚乙烯亚胺(PEI)纳米凝胶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转入同步化的肿瘤细胞中并检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率,探讨PEI作为载体介导肿瘤细胞基因转染中细胞周期对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6 MV X线照射及药物阻滞使Hela及A549细胞同步化,在5个PEI/DNA梯度比(2/2、4/2、6/2、8/2、10/2μg/μg)下利用PEI介导EGFP报告基因转染进入上述同步化细胞,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下测定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率,通过梯度试验分析细胞周期时相与表达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不同增殖状态及PEI/DNA比值梯度下,一定剂量-时间的X射线和顺铂可以使Hela细胞同步化于S期,一定剂量-时间的艾素可以使A549细胞同步化于G2/M期,而血清饥饿法培养则可以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在不同细胞周期时相下EGFP的转染效率不同,两种同步化细胞均表现出S期及G2/M期细胞的转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G0/G1期细胞(P<0.0001)。结论:PEI导入基因的表达效率受细胞周期制约,PEI介导的基因转染受到宿主细胞摄取、转运入核及转录能力的影响,而该进程都是细胞周期依赖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乙烯亚胺 转染 细胞周期 HELA细胞 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J-1通过促进EMT进程增强辐照诱导下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顾俊杰 朱彩强 +2 位作者 朱作佺 孙新臣 张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85-1090,1104,共7页
目的:探究敲低DJ-1/PARK7表达及联合辐照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稳定转染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和kyse450,敲低DJ-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转染效率。Transwell... 目的:探究敲低DJ-1/PARK7表达及联合辐照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稳定转染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和kyse450,敲低DJ-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转染效率。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梯度辐照(0、4、6、8 Gy)下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将转染空病毒的对照组(shRNA-Control)与DJ-1敲低组(shRNA-DJ-1)细胞进行6 Gy X线辐照,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各组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途径相关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的表达变化。结果:敲低DJ-1后,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和kyse450内DJ-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6 Gy剂量辐照诱导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和kyse450的迁移能力最强。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显示,在6 Gy辐照条件下敲低DJ-1后kyse150和kyse45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Western blot显示,敲低DJ-1联合辐照后E-cadherin表达上升,N-cadherin表达下降,MMP2表达下降。结论:敲低DJ-1表达可以降低辐照诱导的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和kyse450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E-cadherin、下调N-cadherin和MMP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EMT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J-1 食管鳞癌 辐照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和医用防护涂剂预防乳腺癌放射治疗患者皮肤损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霁 华羽晨 +2 位作者 裴忠玲 唐媛媛 邢华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和医用防护涂剂预防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放疗的10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并比较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和医用防护涂剂预防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放疗的10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放疗期间接受相同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对放射野皮肤使用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对照组患者对放射野皮肤使用医用防护涂剂,直至放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累计放射剂量时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分级程度。结果累计放射剂量累计为40Gy时,观察组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分级程度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重度放射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8.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的应用,有利于减轻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 放射性皮肤损伤 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3影响辐照诱导的Luminal A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8
作者 何国凤 狄晓珂 +2 位作者 严菁菁 孙新臣 张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探讨敲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HER3)表达及联合辐照对Luminal A型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短发夹RNA(sh RNA)稳定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和ZR75-1,敲低HER3... 目的:探讨敲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HER3)表达及联合辐照对Luminal A型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短发夹RNA(sh RNA)稳定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和ZR75-1,敲低HER3表达。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转染效率。将转染空病毒的对照组(sh RNA-Control)与HER3敲低组(sh RNA-HER3)细胞进行6-Gy X线辐照,细胞划痕实验及侵袭实验(Transwell assay)分析各组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变化。结果:敲低HER3后,乳腺癌细胞MCF-7和ZR75-1内HER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单纯辐照的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Claudin-1蛋白表达增加;而敲低HER3及联合辐照后,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Claudin-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敲低HER3表达可以降低辐照诱导的luminal A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3基因 乳腺癌 辐照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 affibody分子探针在放射免疫显像中的应用
9
作者 柏志成 杨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0-654,共5页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肿瘤重要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检测HER2表达对HER2阳性肿瘤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放射免疫显像(RII)为在体HER2表达检测提供了一种更加准确、精细的方法,而灵敏、特异的分子探针则是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的先...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肿瘤重要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检测HER2表达对HER2阳性肿瘤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放射免疫显像(RII)为在体HER2表达检测提供了一种更加准确、精细的方法,而灵敏、特异的分子探针则是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的先决条件。近来,靶向HER2的亲合体(Affibody)分子探针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亲和体又称"人工抗体",是一类基于非免疫蛋白亲和配体的新型支架蛋白,与抗体相比具有亲和性好、组织渗透力强等特点,其中第二代亲合体是在第一代基础上进行定点变异筛选而来,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本文对第二代HER2亲合体分子探针在放射免疫显像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分子探针 放射免疫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抑制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抑制治疗后胶质瘤液性成分信号的可行性研究
10
作者 侯静文 张墀 +3 位作者 苏春秋 赵献策 曹远东 鲁珊珊 《磁共振成像》 2025年第9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水抑制酰胺质子转移加权(fluid-suppressed amide proton transfer-weighted,FS-APTw)成像抑制治疗后胶质瘤液性成分信号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后接受标准放化疗的胶质瘤患者59例,均接受酰胺... 目的探讨水抑制酰胺质子转移加权(fluid-suppressed amide proton transfer-weighted,FS-APTw)成像抑制治疗后胶质瘤液性成分信号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后接受标准放化疗的胶质瘤患者59例,均接受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weighted,APTw)和FS-APTw检查。将APTw及FS-APTw图与解剖图配准融合,获得液性区、水肿区、可测量强化区的APTw与FS-APTw信号强度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者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根据液性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信号特点进行亚组分析(组1,FLAIR及DWI均为低信号;组2,FLAIR等/高信号,DWI低信号;组3,FLAIR等/高信号,DWI均匀高信号或高低混杂),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三组液性区的水抑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校正Bonferroni法。结果采用水抑制后,治疗后胶质瘤液性区、水肿区的FS-APTw值较APTw值均明显下降(1.37%vs.1.67%;1.03%vs.1.14%;P均<0.05);但可测量强化区FS-APTw值较APTw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6%vs.2.22%,P=0.404)。亚组分析显示:三组液性区的基线APTw值均存在差异,组2及组3的APTw值明显高于组1(3.80%,1.85%vs.1.00%,P均<0.05)。压水后,三组液性区的FS-APTw值较APTw值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其中组2的APTw下降最明显(-1.23%)。结论FS-APTw能够在不影响实质区信号的前提下有效抑制治疗后胶质瘤液体成分的APTw值,尤其对富含蛋白的液性区(FLAIR等/高信号、DWI低信号)水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水抑制 液性成分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