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可切除破裂出血肝癌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茆丽娜 董艳彬 +4 位作者 张忠满 王喆 周春 刘圣 李相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2-576,共5页
目的 探讨急诊可切除破裂出血肝癌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诊可切除破裂出血肝癌患者149例.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TAE/TACE),一期肝切除及分步肝切除术.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可切除破裂出血肝癌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诊可切除破裂出血肝癌患者149例.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TAE/TACE),一期肝切除及分步肝切除术.分析患者首次手术前基线特征、肿瘤负荷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筛选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49例患者中,46例行介入治疗,82例行一期肝切除,21例行分步肝切除.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休克史(P=0.004),肿瘤最大直径(P<0.01),Child-Pugh分级(P=0.007)及治疗方式的选择(P<0.01)是可切除破裂出血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可切除破裂出血肝癌患者,术前有休克史、肿瘤直径较大、肝功能较差往往长期预后欠佳;外科切除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介入治疗,且与接受一期肝切除相比,初诊介入栓塞联合分步肝切除患者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破裂 介入治疗 外科切除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士团队式情境模拟培训的实践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玫 杨艺 +5 位作者 季学丽 李惠芬 郝卫文 吴敏 李琳 林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9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团队式情境模拟培训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科54名护士按能级及专科技能分为A、B、C 3个层级,不同层级各1人形成抢救小组,抢救小组根据编写的常见急危重病模拟抢救案例进行团队式情境模拟培训。结果培训后急诊... 目的探讨团队式情境模拟培训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科54名护士按能级及专科技能分为A、B、C 3个层级,不同层级各1人形成抢救小组,抢救小组根据编写的常见急危重病模拟抢救案例进行团队式情境模拟培训。结果培训后急诊护士的专科技能、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及危重患者抢救质量检查评分均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士对培训效果肯定,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提高。结论团队式情境模拟培训有利于提高急诊护士的团队配合能力和综合急救能力,使抢救高效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团队 情境模拟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S评分联合BAR预测急诊创伤绿色通道患者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方熙 刘丹 +3 位作者 李华 李琳 康健 周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62-1567,共6页
目的:对比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与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albumin ratio,BAR)对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联合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构建预... 目的:对比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与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albumin ratio,BAR)对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联合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构建预测患者28 d死亡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绿色通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8 d生存组与死亡组年龄、性别、既往史、RTS评分、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ALB、BUN和BAR的临界值,通过DeLong非参数方法对比ALB、BUN与BAR预测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ROC)。将RTS评分分别联合上述3个指标构建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效果,并对比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最终纳入419例患者,年龄(54.3±16.4)岁,男309例(73.7%),入院前时间4.0(2.0,6.0)h,28 d死亡率7.6%(32/419)。ROC曲线示ALB≤29.5 g/L、BUN>6.97 mmol/L、BAR>7.39 mg/g分别是预测急诊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临界值,且BAR的预测效果优于ALB与BUN。RTS评分分别联合ALB、BUN与BAR构建预测模型RTS-ALB、RTS-BUN与RTS-BAR,预测效果均优于RTS评分,其中RTS-BAR的AUROC最大,但RTS-BAR与RTS-ALB、RTS-ALB与RTS-BUN的AUR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AR预测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能力优于ALB与BUN,BAR>7.39 mg/g提示预后不佳。RTS评分联合BAR能预测创伤绿色通道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素氮/白蛋白 修正创伤评分 创伤绿色通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识别严重创伤患者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阳春 刘扣英 +3 位作者 张丽 李玫 李琳 季学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5期728-73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识别严重创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搜集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识别严重创伤患者的相关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 目的:系统评价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识别严重创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搜集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识别严重创伤患者的相关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16827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阶梯启动标准预测严重创伤患者的Sen_(合并)、Spe_(合并)、+LR_(合并)、-LR_(合并)、DOR分别为0.69[95%CI(0.54,0.80)]、0.87[95%CI(0.74,0.94)]、5.3[95%CI(2.6,10.8)]、0.36[95%CI(0.24,0.53)]、15[95%CI(6,35)];三阶梯启动标准预测严重创伤患者的相应值分别为0.85[95%CI(0.81,0.89)]、0.61[95%CI(0.44,0.75)]、2.2[95%CI(1.4,3.3)]、0.24[95%CI(0.15,0.38)]、9[95%CI(4,21)]。两阶梯与三阶梯启动标准预测严重创伤患者的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8和0.823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评估启动者和参考标准会对启动标准准确性的实施和评价产生影响。结论:两阶梯和三阶梯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识别严重创伤患者中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为使严重创伤患者及时得到最佳救治,同时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建议分层启动创伤团队。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团队 严重创伤 预检分诊 诊断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T和脑利钠肽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价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于丽娜 李琳 张劲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cardial troponin T,c-Tn-T)和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评价急性肺栓塞(acute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05年1月...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cardial troponin T,c-Tn-T)和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评价急性肺栓塞(acute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05年1月~2009年7月确诊的APE患者251例,收集其c-Tn-T、BNP、血气分析(PaO2和PaCO2)检测结果、心脏多普勒指标和临床转归情况;根据血气结果将APE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比较组间差异及其相关性;根据临床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间c-Tn-T、BNP、PaO2和PaCO2差异,评价c-TnT、BNP对AP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APE严重程度增加,c-Tn-T、BNP指标显著升高和右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扩大与c-Tn-T和BNP呈正相关(r=0.614,P=0.001;r=0.598,P=0.005),收缩期室间隔反向运动与BNP呈正相关(r=0.791,P=0.000),肺动脉高压与c-Tn-T呈正相关(r=0.711,P=0.000)。预后不良组c-Tn-T、BNP、PaO2和PaCO2和右心功能不全明显差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n-T和BN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较大,其最佳工作点分别为0.94 ng/ml和458.12pg/ml。结论:c-Tn-T和BNP能很好评估APE患者疾病严重性,同时也能很好的预测APE患者临床转归,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肌钙蛋白T 脑利钠肽 预后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与脑梗死发病时间及溶栓前后NIHSS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刚 张劲松 +2 位作者 蒋雷 刘强晖 孙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D-二聚体浓度与脑梗死发病至就诊时间、脑梗死症状严重程度、症状改善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了117例患者,依据入院时D-二聚体浓度,将患者分为D-二聚体<0.55 mg/L组(正常组)与D-二聚体≥0.55 m...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D-二聚体浓度与脑梗死发病至就诊时间、脑梗死症状严重程度、症状改善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了117例患者,依据入院时D-二聚体浓度,将患者分为D-二聚体<0.55 mg/L组(正常组)与D-二聚体≥0.55 mg/L组(异常组),比较两组在发病至就诊时间、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溶栓后NIHSS评分改善程度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发病至就诊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4±57.5)min vs.(116.6±59.4)min,P>0.05],正常组溶栓前NIHSS评分明显低于异常组[(9.6±6.8)分vs.(17.4±9.2)分,P<0.05],两组在溶栓后NIHSS评分改善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5.4)分vs.(5.0±7.6)分,P>0.05]。结论:不同D-二聚体浓度与发病至就诊时间无明显关系,D-二聚体异常组入院时NIHS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两组在溶栓后NIHSS评分的改善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脑梗死 溶栓治疗 发病至就诊时间 NIH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的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阳春 季学丽 +5 位作者 张丽 黄萍 李小勤 姜丽丽 吴永祥 周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1-35,共5页
目的构建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以指导临床规范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以美国《国家创伤分类协议》为基本框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关于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识别严重创伤患者相关文献,初步拟定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 目的构建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以指导临床规范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以美国《国家创伤分类协议》为基本框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关于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识别严重创伤患者相关文献,初步拟定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启动标准及各条目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92.0%、10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1、0.9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3~0.245、0.153~0.311(均P<0.05)。最终形成的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包含一级条目4个、二级条目30个。结论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可为急诊预检分诊识别严重创伤患者,及时正确地启动创伤团队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 严重创伤 急诊 预检分诊 检伤分类 创伤团队 启动标准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诱导型.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何斌 张劲松 +7 位作者 邵斌霞 陈旭峰 陈彦 刘强辉 环飞 程洁 肖航 高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h。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GM-1处理组(1...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h。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GM-1处理组(15、30、60mg/kg3个给药剂量组)。通过红四氮唑(TTC)染色和图像分析计算各组脑梗死体积,采用生物化学法测量各组伤侧脑中NO含量和iNOS活性。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GM-1中、高剂量处理组脑梗死体积缩小,iNOS活性和NO量下降,低剂量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脑缺血后iNOS升高与脑损伤关系密切,而GM-1可以对抗iNOS和NO上升,并减轻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神经节苷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中的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劲松 李琳 +1 位作者 陈旭锋 丁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9-1620,共2页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并评估其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将58例超声心动图资料完整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动...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并评估其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将58例超声心动图资料完整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晕厥、咯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患者S1Q3T3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及发生临床不良事件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肺动脉高压可作为评价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性及预后不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血栓栓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梗死体积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晓慧 陈旭锋 +6 位作者 汪璇 茆丽娜 王瑶 杭宇 姜丽丽 张劲松 蒋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16-1721,1727,共7页
目的:探讨核心梗死体积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血管内治疗和/或静脉溶栓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临床和影... 目的:探讨核心梗死体积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血管内治疗和/或静脉溶栓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入院时和治疗72 h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变值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分别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核心梗死体积对不良预后的预测能力。绘制核心梗死体积和预后不佳的概率以及优势比(odds ratio,OR)之间的关系曲线,分析预后不佳随核心梗死体积变化的趋势。结果:共计纳入131例患者,预后良好组83例,预后不佳组48例。基线资料显示,预后良好组核心梗死体积显著小于预后不佳组(P=0.041),预后良好组血管内治疗高于预后不佳组(P=0.040)。预后不佳的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核心梗死体积(OR=1.012,95%CI:1.004~1.021,P=0.006)、出血并发症(OR=2.296,95%CI:1.028~5.181,P=0.043)、血管内治疗(OR=0.310,95%CI:0.106~0.851,P=0.025)、桥接(OR=0.443,95%CI:0.203~0.930,P=0.035)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心梗死体积(OR=1.013,95%CI:1.005~1.022,P=0.003)是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核心梗死体积(AUC=0.60,95%CI:0.50~0.71)对预后不佳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非线性曲线表明,核心梗死体积≤31 mL,预后受核心梗死体积影响较小;核心梗死体积>31 mL,预后受核心梗死体积影响较大。结论:核心梗死体积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血管闭塞 CT灌注成像 核心梗死体积 早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脑缺血早期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劲松 何斌 +5 位作者 邵斌霞 程洁 环飞 高蓉 鲁翔 肖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42-744,共3页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早期缺血部位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的变化,以及钙拮抗剂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为基础,选取雄性SD大鼠共7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早期缺血部位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的变化,以及钙拮抗剂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为基础,选取雄性SD大鼠共7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25)、模型对照组(n=25)和尼莫地平处理组(n=25)。以NDAPH-d组织化学方法观测各组大鼠脑缺血后30min、2h和6h纹状体中nNOS阳性细胞的变化;利用生物化学法和Hoechst凋亡染色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30min纹状体nNOS活性和6h半暗区细胞凋亡。结果脑缺血30min,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缺血侧纹状体中nNOS活性和nNOS阳性细胞数均升高(P<0.01),而尼莫地平组无明显变化(P>0.05);随脑缺血时间延长,模型对照组和尼莫地平组nNOS阳性细胞数都下降(P<0.05);脑缺血6h,尼莫地平组半暗区的凋亡细胞少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钙拮抗剂尼莫地平可抑制脑缺血早期的nNOS上升,并减轻随后的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神 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尼莫地平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脉隆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昊 陈俊杰 +3 位作者 蒋雷 孙昊 王军 张劲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研究心脉隆(XML)注射液对人源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XML降低肺动脉高压(PAH)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Na2S2O4建立缺氧模拟肺动脉高压细胞缺氧模型,流式细胞术观察缺氧刺激下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PCR检测... 目的:研究心脉隆(XML)注射液对人源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XML降低肺动脉高压(PAH)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Na2S2O4建立缺氧模拟肺动脉高压细胞缺氧模型,流式细胞术观察缺氧刺激下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采用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膜电位、胞浆钙离子的表达变化。结果:在缺氧情况下,与对照组比较,PASMCs增殖显著,Bcl-2基因表达增高,Bax表达下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XML能显著抑制缺氧过程中Bcl-2基因表达上调及Bax基因表达的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XML能稳定细胞膜电位和降低胞浆钙浓度,抑制缺氧诱导的PASMCs增殖。结论:XML可减轻因缺氧引发的PASMCs凋亡减少而导致的平滑肌增殖重塑,为XML用于临床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隆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畸形大咯血致肺不张一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金如 张芹 张劲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1期1990-1991,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畸形 咯血 肺不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测定在次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琳 陈旭锋 +4 位作者 黄培培 蒋雷 娄爽 康健 张劲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NT-proBNP测定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62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及预后的差异,并进一步以外周血NTproBNP是否增高分组,... 目的:探讨NT-proBNP测定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62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及预后的差异,并进一步以外周血NTproBNP是否增高分组,比较组间上述统计指标的差异。结果 :溶栓组与非溶栓组相比,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DDimer、PaO2变化的差异不明显,胸闷症状改善率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别。NT-proBNP增高的患者溶栓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D-Dimer、PaO2的改善显著优于非溶栓组,胸闷改善率及临床不良事件率均优于非溶栓组;NT-proBNP正常的患者溶栓组与非溶栓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不明显。非溶栓治疗的患者中,NT-proBNP正常的患者心率、收缩压、PaO2的改善优于NT-proBNP增高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NT-proBNP增高的患者;而溶栓治疗的患者,NT-proBNP增高组与NT-proBNP正常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溶栓治疗可以改善NT-proBNP增高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预后,但对NTproBNP正常的患者预后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proBNP 肺血栓栓塞症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缪小莉 马元 +1 位作者 张劲松 叶纪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17-1718,1727,共3页
目的 :分析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方法 :泰州市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例女性TTP患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 :分析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方法 :泰州市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例女性TTP患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TTP患者病因主要为特发性,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黏膜瘀斑,月经增多,神经系统症状,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及血红蛋白降低,间接胆红素、血肌酐部分升高;凝血功能正常;血浆置换和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结论:TTP是一种少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女性多发,正确认识女性TTP的特点,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很大程度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女性 临床症状 ADAMTS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疣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海林 王全权 +2 位作者 黄慧敏 章茂森 董井成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9期18-18,共1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疣的疗效。方法将169例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用聚肌胞注射液肌内注射,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及苡仁、板蓝根、莪术等中药外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2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疣的疗效。方法将169例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用聚肌胞注射液肌内注射,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及苡仁、板蓝根、莪术等中药外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22%,对照组有效率68.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疣效果良好,且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穴位注射 中药外洗 黄芪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栓法制备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沈斌 Xu Haoliang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782-784,共3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对传统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进行改良以提高实验成功率。方法选择SD大鼠50只,对传统制备方法进行改良。改良方法包括:1)激光多普勒流量仪监测脑血流;2)将脑血流严格降低到正常15%以下;3)对侧...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对传统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进行改良以提高实验成功率。方法选择SD大鼠50只,对传统制备方法进行改良。改良方法包括:1)激光多普勒流量仪监测脑血流;2)将脑血流严格降低到正常15%以下;3)对侧颈总动脉夹闭;4)选择头端5 mm包被硅橡胶直径0.35 mm的尼龙线作为栓线。结果脑血流监测可准确判断插线是否成功,当栓线插到合适位置时,脑血流迅速下降至30%以下,但很少降到15%以下;对侧颈总动脉夹闭,一般可将脑血流降至正常15%以下。造模成功率88%。结论改良后方法优于传统方法,制备模型过程中,严密监测脑血流、夹闭左颈总动脉以严格控制脑血流量至正常15%以下,是提高造模成功率的关键。应用头端包被硅橡胶的丝线对血管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线栓法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联合头皮针刺治疗梅尼埃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海林 王全权 +2 位作者 黄慧敏 章茂森 董井成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8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头皮针刺治疗梅尼埃病的效果。方法对50例梅尼埃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头皮针刺头部晕听区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结果痊愈31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92.0%。结论穴位注射复方...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头皮针刺治疗梅尼埃病的效果。方法对50例梅尼埃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头皮针刺头部晕听区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结果痊愈31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92.0%。结论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头皮针刺晕听区对梅尼埃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穴位注射 头皮针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中毒对大鼠肺钠水主动转运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苏成磊 张华忠 +2 位作者 陈俊杰 钱文溢 张劲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7-302,共6页
目的:观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中毒对大鼠肺钠水主动转运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充分暴露于亚致命浓度(300 ppm)的H2S气体3 h,分别于暴露后6、12、24 h检测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 fluid clearance,AFC)和... 目的:观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中毒对大鼠肺钠水主动转运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充分暴露于亚致命浓度(300 ppm)的H2S气体3 h,分别于暴露后6、12、24 h检测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 fluid clearance,AFC)和肺干湿比,光镜下观察肺组织HE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改变,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α-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ENaC)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α-ENaC以及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SD大鼠暴露于H2S后,与对照组比较,AFC明显下降,在暴露后6 h最低;肺含水量在暴露后6 h最高,并在12 h恢复至正常水平;光镜下,暴露后24 h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损伤性改变;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在暴露后出现线粒体脊断裂、板层小体崩解;大鼠肺组织中α-ENaC mRNA在暴露后6 h表达增多,在12 h恢复至正常水平;α-ENaC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则在暴露后6 h明显降低;大鼠肺组织ERK1/2磷酸化水平在暴露后6 h显著增高。结论:硫化氢中毒降低了大鼠AFC,其机制可能是下调了α-ENaC的表达,并且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整个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α-上皮钠通道 肺泡液体清除率 ERK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示踪法初步研究注射用NGF脂质体药代动力学
20
作者 吕天润 曹晓建 +4 位作者 刘军 赵夫文 李建华 李永军 付昌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使用^(99)mTc示踪初步研究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脂质体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将NGF用99mTC标记,利用同位素示踪法和三氯乙酸(TCA)沉淀法测得NGF含量与放射性计数的线性关系,标记后的NGF制备成NGF脂质体,静脉注射至家兔体... 目的:使用^(99)mTc示踪初步研究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脂质体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将NGF用99mTC标记,利用同位素示踪法和三氯乙酸(TCA)沉淀法测得NGF含量与放射性计数的线性关系,标记后的NGF制备成NGF脂质体,静脉注射至家兔体内,通过上述检测方法得到不同时段血浆中微量NGF浓度,使用3P87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初步分析组织分布。结果:NGF脂质体静脉注射后的家兔体内代谢符合二隔室分布模型;按剂量40mg/kg静脉注射后,测得t1/2α=0.222h、t1/2β=2.526h、AUC=120.637ng/h·ml-1。结论:NGF脂质体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NGF 药代动力学 三氯乙酸沉淀法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