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负荷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朱丽 孙国珍 +2 位作者 杨启航 周毅超 笃铭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8-914,共7页
目的调查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负荷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6—7月用便利抽样法,以全国664名心血管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负荷指数量表、护理中断事件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法和多因素... 目的调查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负荷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6—7月用便利抽样法,以全国664名心血管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负荷指数量表、护理中断事件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护士心理负荷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心血管内科护士存在低负荷组(25.90%)和高负荷组(74.10%)2个潜在类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OR=1.641,95%CI:1.036~2.598)、护理中断事件得分(OR=1.060,95%CI:1.044~1.076)、护士来源区域(OR=0.688,95%CI:0.542~0.874)是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负荷的影响因素。结论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负荷存在明显的分类特征,较高学历、中断事件发生频繁、来源于东部地区护士心理负荷较高。护理管理者需关注人力资源分配、优化流程以减少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负荷 潜在类别 心血管内科 护理中断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新冠综合征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临床表现、机制与诊治原则 被引量:6
2
作者 钟旻珊 孙伟 孔祥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325-3330,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播在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急性期感染结束后,有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受到了后遗症的影响,目前暂将这一组涉及症状广泛、异质性强的临床症候群称为长新冠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期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因其严重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播在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急性期感染结束后,有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受到了后遗症的影响,目前暂将这一组涉及症状广泛、异质性强的临床症候群称为长新冠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期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因其严重性已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但急性期感染结束后的心血管受累情况亟需被重视。本文就长新冠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的常见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诊治原则进行综述,意在提高人们对于长新冠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认识,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应对和降低疾病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长新冠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所医院心血管科沙袋制作与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3
作者 王潆潆 孙国珍 +1 位作者 程敏琼 林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1期89-91,共3页
目的:了解心血管科沙袋制作与使用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沙袋制作与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对上海与江苏地区78所医院进行调查。结果 :各医院制作沙袋的原材料、外包装、重量不同,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大多数医院没有定期检查沙袋,无沙... 目的:了解心血管科沙袋制作与使用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沙袋制作与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对上海与江苏地区78所医院进行调查。结果 :各医院制作沙袋的原材料、外包装、重量不同,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大多数医院没有定期检查沙袋,无沙袋清洗消毒措施及使用护理流程,二级医院比三级医院情况更加不容乐观(P<0.05)。结论:亟须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沙袋制作与使用规范,以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 沙袋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鼾症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苏梅 张希龙 +1 位作者 殷凯生 贾恩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5期1326-1328,共3页
目的探讨成年习惯性鼾症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以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OSAHS的疗效。方法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将262例成年习惯性鼾症者分为OSAHS组和非OSAHS组。比较两组患者昼... 目的探讨成年习惯性鼾症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以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OSAHS的疗效。方法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将262例成年习惯性鼾症者分为OSAHS组和非OSAHS组。比较两组患者昼夜血压节律、高血压、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和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状况,并对OSAHS组患者nCPAP治疗前和治疗14d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成年鼾症者中OSAHS发生率高达54.5%。OSAHS组患者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发作时对硝酸盐类药物疗效不佳、非快动眼睡眠期HRV降低、心律失常及SaO2降低的发生率与非OSAH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经nCPAP治疗后睡眠期平均S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昼夜节律恢复正常。结论OSAHS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应用nCPAP不仅对OSAHS有效,也能显著改善并存的心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鼾症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患者运动恐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洁 孙国珍 +1 位作者 高敏 鲍志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2-715,共4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仍持续上升,防治心血管病迫在眉睫。身体活动减少已被充分证实是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的危险因素[1-2]。运动康复是心血管病患者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已成为IA类推荐,但世...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仍持续上升,防治心血管病迫在眉睫。身体活动减少已被充分证实是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的危险因素[1-2]。运动康复是心血管病患者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已成为IA类推荐,但世界范围内运动康复参与率仅20%-50%,发展中国家比例更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患者 运动康复 心脏康复 健康与疾病 危险因素 参与率 患病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和hs-CRP水平对高尿酸血症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云飞 唐未名 雍永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28-13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对高尿酸血症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9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无高尿酸血症患者或健康人87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对高尿酸血症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9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无高尿酸血症患者或健康人87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尿酸、hs-CR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检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尿酸、hs-CRP、SBP、DBP、TG、TC及IM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s-CRP、SBP、DBP、TC、TG异常率及颈动脉斑块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与hs-CRP、SBP、DBP、TG、TC及IMT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高血压、高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性较高,可在临床早期对这些疾病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血脂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人群康复运动急性不良事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汤一帆 胡晓琳 +6 位作者 杜文洁 张雨露 张一鸣 蒋莉 顾则娟 王荣 高春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0期1563-1568,共6页
综述了心血管疾病人群康复运动急性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现有的运动风险评估工具,以期为提高心血管疾病人群康复运动安全性与疗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脏康复 运动 急性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反演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阳 潘怡 +2 位作者 崔畅 陈明龙 孙蓓蓓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401,共8页
考虑现有血流动力学参数反演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计算量大、迭代易发散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反演方法.首先建立一维-零维耦合的多尺度血流动力学模型;随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全连接神经网络提出一种... 考虑现有血流动力学参数反演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计算量大、迭代易发散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反演方法.首先建立一维-零维耦合的多尺度血流动力学模型;随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全连接神经网络提出一种用于参数反演的混合多源输入深度网络模型;针对测量波形中的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同时利用多个深度网络的集成网络模型以提高反演精度.在参数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提方法进行参数反演实验,研究在不同噪声水平下的反演精度,并与卡尔曼滤波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血压与血流波形的预测误差显著低于已有方法.所提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实现心血管模型参数反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血流动力学 参数反演 深度学习 集成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小血管定量参数评估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承啸 张月 +2 位作者 张宁 祝因苏 鲁珊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2-83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胸部CT测量的肺小血管参数在评估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分型及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rel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D-PH)严重程度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7... 目的:探讨基于胸部CT测量的肺小血管参数在评估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分型及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rel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D-PH)严重程度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70例PH患者,包括60例CTD-PH患者、52例特发性PH(idiopathic pumonary hypertension,IPAH)患者和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PH(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b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COPD-PH)患者,同时纳入120例健康受试者(health control,HC)作为对照。基于胸部CT测量横截面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5 mm^(2)的肺小血管CSA之和及CSA 5~10 mm^(2)的肺小血管CSA之和与肺总CSA的比率(%CSA_(<5)和%CSA_(5-10)),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4组之间%CSA_(<5)和%CSA_(5-10)的差异,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SA区分重度CTD-PH(CTD-S-PH组)和中重度CTD-PH(CTD-LM-PH组)的能力,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与HC组比较,IPAH组和COPD-PH组的%CSA_(<5)均小于HC组(P均<0.001),COPD-PH组的%CSA_(5-10)低于HC组(P=0.038),而CTD-PH和IPAH组的%CSA_(5-10)均显著高于HC组(P均<0.05)。不同类型PH组间比较,CTD-PH的%CSA<5和%CSA_(5-10)均高于COPD-PH组(P均<0.001),IPAH组的%CSA_(5-10)显著高于CTD-PH组(P=0.022),而IPAH和COPD-PH组的%CSA_(<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3)。CTD-S-PH组患者的%CSA_(<5)显著低于CTD-LM-PH组(P=0.00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SA_(<5)预测CTD-S-PH的最佳截断值为0.804,AUC为0.710(95%CI:0.573~0.847),灵敏度为0.714,特异度为0.320。结论:基于胸部CT定量的肺小血管参数%CSA可以区分不同类型PH。在CTD-PH人群中,%CSA_(<5)可作为评估PH严重程度分级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小血管 胸部CT 分型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超声心动图多模态参数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早期左心室功能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艳娟 王璎瑛 +3 位作者 赵迪 吴红平 孙伟 雍永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4,259,共6页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多模态参数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HCM患者共54例,其中包括非梗阻性HCM患...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多模态参数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HCM患者共54例,其中包括非梗阻性HCM患者34例和梗阻性HCM患者20例,同时选择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多模态参数,比较3组间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H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降低,其中梗阻性HCM患者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做功指数(global work index,GWI)、整体有效功(global constructive work,GCW)、整体做功效率(global work efficiency,GWE)降低更为明显,整体无效功(global waste work,GWW)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的多模态参数可以早期全面地评价HCM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受损情况,为临床诊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应变环 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室做功 左心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水平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洁 孙国珍 +3 位作者 王琴 鲍志鹏 高敏 王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94-1499,1505,共7页
背景 虽然运动康复已被证明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依从性并不乐观。运动是否产生持续的益处与依从性密切相关,但目前的研究未能描述运动依从性与射频消融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复发之间的关系。目的 探究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水平... 背景 虽然运动康复已被证明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依从性并不乐观。运动是否产生持续的益处与依从性密切相关,但目前的研究未能描述运动依从性与射频消融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复发之间的关系。目的 探究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对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常规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平衡性和柔韧性、心肺运动试验,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订个性化运动处方。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评估运动康复依从性,采用心脏康复量表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康复需求和意愿,采用患者积极量表测量患者在疾病诊治过程中表现出的参与自身健康管理与保健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信心水平;记录运动第1周、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和第12个月随访强度-时间依从性、频率依从性等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探究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151例患者年龄29~84岁,平均(61.7±11.0)岁,23例患者房颤复发。不同随访阶段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强度-时间依从性、频率依从性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时间、BMI、吸烟、房颤类型、积极度、过程焦虑、结果焦虑后GEE结果显示,强度-时间依从性≥100%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逐期改变,建议临床医务人员重视运动强度的指导和监督,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过程焦虑和结果焦虑,以期更加有效地通过运动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居家运动康复 运动依从性 复发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会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解释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卢静 孙国珍 +5 位作者 王洁 高敏 于甜栖 孙姝怡 王琴 温高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7,共8页
背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衰弱的综合管理对衰弱评估提出了多维需求,然而作为心衰患者不良健康结局的增量预测因子,衰弱的社会维度尚未得到充分关注。目的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社会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 背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衰弱的综合管理对衰弱评估提出了多维需求,然而作为心衰患者不良健康结局的增量预测因子,衰弱的社会维度尚未得到充分关注。目的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社会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衰弱量表(HALFT量表,评估社会衰弱)、中文简化版孤独感量表(评估孤独感)、简化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评估社会支持)、个人掌控感量表(PMS,评估个人掌控感)、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估抑郁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支持向量机-特征递归消除进行特征筛选,构建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引入SHAP值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筛选患者228例,其中8例拒绝填写,共计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81%。慢性心衰患者中社会衰弱前期及社会衰弱人数占比分别为46.0%(98/213)、17.8%(38/213)。不同社会衰弱情况的慢性心衰患者文化程度、居住地、工作状态、疾病经济负担、个人月收入、病程、运动习惯、就医满意度、交通出行、孤独感量表得分、简化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得分、PMS得分、PHQ-9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持向量机-特征递归消除模型性能最佳时,采用最优特征子集(以3∶7拆分样本作为测试集和训练集)构建分类模型后进行SHAP值可解释性分析,模型预测准确率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73和0.63,此时特征重要性排序及影响方向从高到低为无运动习惯(+)、个人掌控感(-)、疾病经济负担重(+)、双向社会支持(-)、抑郁(+)、孤独感(+)、无业(+)。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中社会衰弱占60%以上,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予以重视,关注患者缺失的社会资源属性及其上游因素,通过强化外部支持系统、培养患者内在信念、克服负性情绪体验,统筹制订管理方案,整合医疗资源实施干预延缓或逆转患者社会衰弱进程,改善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社会衰弱 影响因素分析 支持向量机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忠满 朱轶 +2 位作者 陈旭锋 王连生 武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88,共7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早期发生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早期发生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3年9月—2024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NSTEMI患者临床资料,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入院SII与入院1周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峰值之间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基于Logistic回归的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分析探讨SII与NSTEMI患者早期AHF发生风险间的具体关系。结果:共纳入202例NSTEMI患者,其中104例(51.5%)患者在入院1周内发生AHF。AHF组患者SII水平明显高于无AHF组患者[1 390.55(939.45,2 459.93)vs.667.15(431.58,1 140.25),P <0.001]。ROC曲线下面积达0.745(95%CI:0.677~0.812,P <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院SII与入院1周内NT-proBNP峰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317(P <0.001)。RCS曲线显示,NSTEMI患者早期发生AHF的风险与SII呈线性正相关。结论:SII对NSTEMI患者早期发生AHF具有预测价值,NSTEMI患者早期发生AHF的风险随SII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力衰竭 限制性立方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瘢痕与药物治疗反应对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影响
14
作者 计雨佳 张恩瑞 +4 位作者 钱雯 张新尉 朱晓梅 徐怡 邹建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1-677,共7页
目的:探究非缺血性心肌病(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患者心肌瘢痕与药物治疗反应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磁共振检查且接受药物治疗的77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 目的:探究非缺血性心肌病(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患者心肌瘢痕与药物治疗反应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磁共振检查且接受药物治疗的77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35%的NICM患者延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与1年随访期内LVEF变化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4(16~49)个月。患者药物治疗后1年内LVEF变化与LGE无关(P=0.379),与LGE负荷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95(95%CI:-0.487~-0.076,P=0.009)。随访期间,5例患者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VTA)事件,在生存分析中,VTA事件与LGE负荷有关(P=0.005),与LGE是否存在和药物治疗是否有反应无关(P=0.309,P=0.890)。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LGE负荷是VTA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75,95%CI:1.002~1.054,P=0.043)。NICM患者远期复合终点与LGE负荷和LVEF变化有关(P=0.040,P=0.025)。结论:LGE负荷是NICM患者发生VTA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VTA事件的发生与药物治疗有无反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心肌病 左室射血分数 心肌瘢痕 延迟钆增强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少君 吴恒芳 +2 位作者 陈相健 杨笛 朱铁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9-893,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术后2周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黄芪甲苷治疗组[5.0 mg/(kg·d)],以假手术组为正常对照,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术后2周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黄芪甲苷治疗组[5.0 mg/(kg·d)],以假手术组为正常对照,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的表达。结果:术后2周大鼠收缩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大鼠。手术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内嵴断裂、消失,基质电子密度降低,肿胀、空泡化明显;黄芪甲苷治疗后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手术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SOD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大鼠明显降低,黄芪甲苷治疗后恢复至正常大鼠水平。结论:黄芪甲苷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有保护作用,上调主动脉内皮细胞SOD2表达是其可能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主动脉内皮细胞 线粒体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生物标志物对卒中后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夏姚冬琴 焦锦程 +3 位作者 曹月洲 刘圣 郦明芳 陈明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4-853,共10页
目的:探讨心脏生物标志物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长期死亡风险预... 目的:探讨心脏生物标志物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长期死亡风险预测中的价值,并构建和验证相关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22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取栓治疗AIS患者,随访2年。通过Cox回归和LASSO回归筛选全因死亡相关因素,构建3种预测模型,分别为基础模型、模型1(基础模型+NT-proBNP)和模型2(基础模型+hs-cTnT),并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最终纳入230例患者,按3∶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46)和测试集(n=84)。随访期间共发生83例全因死亡事件,死亡率为37.2%。多因素Cox回归显示,NTproBNP每升高1 000 pg/mL,2年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7%(HR=1.27,95%CI:1.15~1.40,P <0.001);而ln(hs-cTnT)升高与死亡风险无显著关联(HR=1.11,95%CI:0.89~1.38,P=0.372)。通过Cox回归和LASSO回归最终筛选出以下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的变量:既往房颤、术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基线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以及随机血糖,并基于此构建基础模型。基础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16和0.778。模型1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66和0.799,提高了对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模型2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11和0.788,对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提升不明显。结论:NT-proBNP是AIS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可提高基于传统临床指标模型的死亡风险预测能力,辅助AIS患者的个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高敏肌钙蛋白T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新型碲锌镉心脏专用SPECT相位分析评价肥胖患者的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
17
作者 卜菊 王骋 +1 位作者 李春香 赵中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87-1493,共7页
目的:探讨肥胖对心肌灌注显像正常患者群体的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碲锌镉心脏专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cadmium zinc telluride single photon emis... 目的:探讨肥胖对心肌灌注显像正常患者群体的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碲锌镉心脏专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cadmium zinc telluride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ZT 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选取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正常的患者133例,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3组:正常组(18.5 kg/m^(2)≤BMI<24.0 kg/m^(2))40例,超重组(24.0 kg/m^(2)≤BMI<28.0 kg/m^(2))45例,肥胖组(BMI≥28.0 kg/m^(2))48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之间相位直方图带宽(phase histogram bandwidth,PBW)、相位标准差(phase standard deviation,PSD)、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差异,并探讨BMI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PBW值[(22.00±4.24)vs.(17.10±3.20),P<0.001;(26.13±5.74)vs.(17.10±3.20),P<0.001]和PSD值[(5.04±1.05)vs.(3.74±0.68),P<0.001;(6.34±1.43)vs.(3.74±0.68),P<0.00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肥胖组PBW值[(26.13±5.74)vs.(22.00±4.24),P<0.001]和PSD值[(6.34±1.43)vs.(5.04±1.05),P<0.001]均显著高于超重组。超重和肥胖患者的PBW值(r=0.446,P<0.001)和PSD值(r=0.477,P<0.001)与BM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左心室机械收缩不同步(left ventricular mechanical dyssynchrony,LVMD),新型碲锌镉心脏专用SPECT相位分析可早期有效评估肥胖患者的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对于肥胖患者早期发现LVMD并进行干预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机械不同步 相位分析 肥胖 心肌灌注显像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身体活动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游展鸿 孙国珍 +4 位作者 卢静 汤志杰 王洁 王琴 王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86-1493,共8页
背景身体活动是心房颤动(AF)患者自我管理的聚焦点,不同类型及强度身体活动对患者健康状况产生不同影响,然而当前AF患者身体活动类型分布特征并未明晰。目的探究AF患者身体活动能量消耗潜在剖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7—12... 背景身体活动是心房颤动(AF)患者自我管理的聚焦点,不同类型及强度身体活动对患者健康状况产生不同影响,然而当前AF患者身体活动类型分布特征并未明晰。目的探究AF患者身体活动能量消耗潜在剖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新入院300例择期行导管消融术的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长版(IPAQ-L)评估患者身体活动水平,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 P-Q-SF)评估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采用感知控制量表(CAS-R)评估患者感知控制力,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FAI)评估患者家庭关怀度。对AF患者各类型身体活动能量消耗进行潜在剖面分析,从单类别模型开始逐步增加类别数量,确定拟合数据最好的模型为最终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各因素对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结果依据IPAQ-L评分,身体活动低、中、高水平的AF患者分别为80例(26.7%)、63例(21.0%)和157例(52.3%),依据患者身体活动水平潜在剖面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能量消耗-久坐为主型(n=198)和高能量消耗-职业性身体活动为主型(n=102)2个剖面。单因素分析结果示,低能量消耗-久坐为主型与高能量消耗-职业性身体活动为主型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及Fo P-Q-SF、CAS-R、FA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40~59岁(OR=0.280,95%CI=0.087~0.899,P=0.017)、本科/大专及以上(OR=0.331,95%CI=0.124~0.883,P=0.027)、脑力劳动(OR=0.315,95%CI=0.121~0.817,P=0.032)、退休(OR=0.151,95%CI=0.050~0.452,P<0.001)、Fo P-Q-SF评分(OR=1.086,95%CI=1.036~1.139,P<0.001)、CAS-R评分(OR=0.899,95%CI=0.820~0.985,P=0.022)、FAI评分(OR=0.828,95%CI=0.707~0.969,P=0.018)是身体活动能量消耗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F患者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状况存在不同潜在剖面,且各剖面能量消耗分布特征存在异质性,40~59岁、本科/大专及以上、脑力劳动、退休、感知控制力强、家庭关怀度高患者更易归类至低能量消耗-久坐为主型,可针对不同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剖面特征并结合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方案,以促进恰当且科学的身体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身体活动 恐惧疾病进展 感知控制 家庭关怀度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毛细血管楔压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葛培兵 陶宁超 +9 位作者 朱睿 邱垣皓 王权鹏 王垚 张海峰 张浩 周艳丽 侯小锋 李新立 邹建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1-415,455,共6页
目的 :探讨右心导管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慢性心衰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拟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术前1周内进行右心导... 目的 :探讨右心导管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慢性心衰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拟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术前1周内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根据CRT术后患者心功能变化分成CRT有反应组与无反应组。术后6个月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超过5%,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降低1级或1级以上者定义为CRT有反应;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PCWP对CRT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水平PCWP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35例CRT患者中有反应24例,无反应11例;有反应组PCWP(11.9±7.0)mm Hg,无反应组PCWP(21.7±9.1)mm Hg,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以PCWP 12.0 mm Hg为最佳分界点时,Youden指数最大,预测CRT反应性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58.3%。相对于PCWP>12.0 mm Hg组,PCWP≤12.0 mm Hg组CRT术后心功能、左室内径和PCWP更佳。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PCWP≤12.0 mm Hg组患者比PCWP>12.0 mm Hg组患者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生存时间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79)。结论:术前右心导管检测PCWP对CRT反应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术前PCWP低的患者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生存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右心导管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甲襞微循环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患者肺动脉高压风险评估研究
20
作者 周张迪 张译心 +3 位作者 戴嘉懿 李东玉 孙晓萱 王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76-1285,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甲襞微循环检测(nailfold video capillaroscopy,NVC)在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甲襞微循环检测(nailfold video capillaroscopy,NVC)在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并行NVC的CTD患者147例。根据是否合并PAH,将患者分为CTD-PAH和CTD-nonPAH两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TD患者发生PAH的危险因素。基于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进行模型性能评估。结果:CTD患者中CTD-PAH组52例(35.4%)。CTD-PAH组患者的毛细血管袢长度较CTD-nonPAH组长[262.0(207.0,308.0)vs.202.0(160.0,272.0),P<0.05],袢周积分高于CTD-nonPAH组[2.40(0.80,3.92)vs.1.90(0.40,2.8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管袢长度长和袢周积分高均增加PAH发生的风险[OR=1.300(95%CI:1.100~1.500),OR=1.268(95%CI:1.025~1.568)]。Nomogram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达0.705(95%CI:0.618~0.792,P<0.05)。结论:甲襞毛细血管特征(包括毛细血管袢长度和袢周积分)可能是结缔组织病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独立预测因子,为CTD-PAH患者的早期筛查和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结缔组织病 甲襞微循环检测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