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右室不同部位起搏时左室收缩时序及同步性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银花
许迪
+2 位作者
姚静
庄燕
雍永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8-112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心室心肌收缩时序及同步性影响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取右室间隔起搏组(9例)、右室心尖起搏组(15例)、正常对照组(13例)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左心室长轴观,胸骨旁左...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心室心肌收缩时序及同步性影响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取右室间隔起搏组(9例)、右室心尖起搏组(15例)、正常对照组(13例)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左心室长轴观,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的图像,测量左室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L),胸骨旁短轴观测量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sR)和径向应变率达峰时间(TsrR),并计算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L-SD,TsR-SD,TsrR-SD)及任意两节段间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L-d,TsR-d,TsrR-d)作为左室收缩不同步性指标。通过分析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评估各组内左室机械收缩时序。结果:右室心尖起搏组纵向与径向收缩不同步性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右室间隔起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室间隔起搏组与正常对照组纵向与径向收缩不同步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右室间隔起搏组左室收缩时序与正常对照组类似,右心室心尖起搏组的左心室壁收缩时序较正常对照组发生改变,左室整体收缩达峰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及右室间隔起搏组延迟,多数节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心尖起搏较右室间隔部位起搏左室心肌在纵向、径向上均存在显著的收缩不同步,提示与异常的电机械激动顺序相关。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用于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及收缩时序影响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起搏
人工
心肌收缩
同步性
斑点追踪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房室传导延迟AAI与DDD模式心肌节段运动
2
作者
陈晓栋
许迪
+5 位作者
周蕾
雍永宏
陈莉
王璎瑛
张荣
廖铭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589,F0003,共5页
目的: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伴房室传导延迟的患者分别设置为AAI和DDD模式,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对两种模式时各节段心肌的运动分析,探讨起搏模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SS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24例,分别设置为AAI...
目的: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伴房室传导延迟的患者分别设置为AAI和DDD模式,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对两种模式时各节段心肌的运动分析,探讨起搏模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SS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24例,分别设置为AAI模式和AV间期优化的DDD起搏模式,运用QTVI比较这两种起搏模式下心肌节段收缩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速度(Ve),舒张晚期速度(Va)和位移(D)。结果:在左室多数基底段及右室游离壁基底段Vs和Ve在AAI模式时大于DDD模式时(P<0.05);前间隔基底段Vs及下壁基底段的Ve在两种模式下尽管无统计学差异,但AAI模式较DDD模式有增大的趋势;基底段的Va在两种模式下差异无显著性(P>0.05)。左室心肌中段和右室游离壁心肌中段的Vs、Ve、Va及左室和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的D在AAI模式和DDD模式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SSS伴房室传导延迟(PR>200ms且<260ms)患者AAI起搏模式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优于AV间期优化的DDD起搏模式;②QTVI可早期显示AAI和DDD起搏状态心肌运动状态的变化,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起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组织多普勒
优化的AV间期
双腔起搏器
房室传导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心肌运动协调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璎瑛
许迪
+3 位作者
雍永宏
周蕾
陈莉
姚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306,F0002,共5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各室壁心肌节段运动在时间上的协调性。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及VVI技术对35例健康志愿者左室各节段收缩期达峰值速度、75%速度、50%速度的时间定量分析。结果:...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各室壁心肌节段运动在时间上的协调性。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及VVI技术对35例健康志愿者左室各节段收缩期达峰值速度、75%速度、50%速度的时间定量分析。结果:前间隔、后间隔和前壁的心尖段达50%速度时间均比同一室壁基底段和中间段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下壁径向收缩达75%速度、50%速度时间迟于前间隔、前壁、侧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能够无创、定量、准确和快速评价心肌运动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心肌
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右室不同部位起搏时左室收缩时序及同步性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银花
许迪
姚静
庄燕
雍永宏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超声心动图室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8-112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2060)
文摘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心室心肌收缩时序及同步性影响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取右室间隔起搏组(9例)、右室心尖起搏组(15例)、正常对照组(13例)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左心室长轴观,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的图像,测量左室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L),胸骨旁短轴观测量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sR)和径向应变率达峰时间(TsrR),并计算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L-SD,TsR-SD,TsrR-SD)及任意两节段间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L-d,TsR-d,TsrR-d)作为左室收缩不同步性指标。通过分析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评估各组内左室机械收缩时序。结果:右室心尖起搏组纵向与径向收缩不同步性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右室间隔起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室间隔起搏组与正常对照组纵向与径向收缩不同步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右室间隔起搏组左室收缩时序与正常对照组类似,右心室心尖起搏组的左心室壁收缩时序较正常对照组发生改变,左室整体收缩达峰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及右室间隔起搏组延迟,多数节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心尖起搏较右室间隔部位起搏左室心肌在纵向、径向上均存在显著的收缩不同步,提示与异常的电机械激动顺序相关。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用于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及收缩时序影响的评价。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起搏
人工
心肌收缩
同步性
斑点追踪显像
Keywords
echocardiography
cardiac pacing, artificial
myocardial contraction
synchrony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房室传导延迟AAI与DDD模式心肌节段运动
2
作者
陈晓栋
许迪
周蕾
雍永宏
陈莉
王璎瑛
张荣
廖铭扬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超声心动图室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589,F0003,共5页
文摘
目的: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伴房室传导延迟的患者分别设置为AAI和DDD模式,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对两种模式时各节段心肌的运动分析,探讨起搏模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SS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24例,分别设置为AAI模式和AV间期优化的DDD起搏模式,运用QTVI比较这两种起搏模式下心肌节段收缩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速度(Ve),舒张晚期速度(Va)和位移(D)。结果:在左室多数基底段及右室游离壁基底段Vs和Ve在AAI模式时大于DDD模式时(P<0.05);前间隔基底段Vs及下壁基底段的Ve在两种模式下尽管无统计学差异,但AAI模式较DDD模式有增大的趋势;基底段的Va在两种模式下差异无显著性(P>0.05)。左室心肌中段和右室游离壁心肌中段的Vs、Ve、Va及左室和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的D在AAI模式和DDD模式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SSS伴房室传导延迟(PR>200ms且<260ms)患者AAI起搏模式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优于AV间期优化的DDD起搏模式;②QTVI可早期显示AAI和DDD起搏状态心肌运动状态的变化,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起搏模式。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组织多普勒
优化的AV间期
双腔起搏器
房室传导延迟
Keywords
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 (QTVI)
tissue doppler imaging (TDI)
optimal atrioventricular interval
dualchamber pacemaker
atrioventricular delay
分类号
R541.7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0.4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心肌运动协调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璎瑛
许迪
雍永宏
周蕾
陈莉
姚静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超声心动图室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306,F0002,共5页
文摘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各室壁心肌节段运动在时间上的协调性。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及VVI技术对35例健康志愿者左室各节段收缩期达峰值速度、75%速度、50%速度的时间定量分析。结果:前间隔、后间隔和前壁的心尖段达50%速度时间均比同一室壁基底段和中间段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下壁径向收缩达75%速度、50%速度时间迟于前间隔、前壁、侧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能够无创、定量、准确和快速评价心肌运动的协调性。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心肌
协调性
Keywords
velocity vector imaging
myocardium
synchrony
分类号
R540.4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右室不同部位起搏时左室收缩时序及同步性的超声研究
陈银花
许迪
姚静
庄燕
雍永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房室传导延迟AAI与DDD模式心肌节段运动
陈晓栋
许迪
周蕾
雍永宏
陈莉
王璎瑛
张荣
廖铭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心肌运动协调性
王璎瑛
许迪
雍永宏
周蕾
陈莉
姚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