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首剂肝素ACT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冯婕 鲍志鹏 +6 位作者 周丽华 赵雅凡 宋雯 周燕 陈思彤 渠强 何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15-1722,共8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给予首剂肝素30 min后测得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30 min-ACT)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导管室行导管射频消融... 目的:建立并验证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给予首剂肝素30 min后测得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30 min-ACT)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导管室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 090例,以3∶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两组各项指标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比较其基线特征。通过LASSO回归及单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30 min-ACT的因素,据此建立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30 min-ACT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果。结果:多因素结果分析提示卒中史、华法林、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基础ACT、基础ACT^(2)、首剂肝素剂量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首剂肝素ACT的独立预测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训练集65.9%,测试集74.6%)和较高的灵敏度(训练集77.4%,测试集83.0%)。结论:根据卒中史、华法林、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基础ACT、基础ACT^(2)、首剂肝素剂量构建的30 min-ACT列线图模型可以预测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首剂肝素的抗凝效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肝素抗凝 首剂肝素ACT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相三婷 王文平 +4 位作者 雍永宏 孙伟 张盼盼 童梦佳 陈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86,共7页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ody m...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确诊的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14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对照分为6个亚组。利用2D⁃STI联合RT⁃3DE技术获得左房纵向应变及机械功能指数,比较各组间左房功能差异。结果:与相同BMI分类的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左房储备期应变(left artial reservoir strain,LASr)、左房导管期应变(left artial conduit strain,LAScd)均下降(P<0.05);随BMI增加,高血压组LASr、LAScd、左房总排空分数(total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t)、左房被动排空分数(passive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p)、左房主动排空分数(active left a 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a)均降低(P<0.05),而左房收缩期应变(left artial contractile strain,LASct)无明显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与高血压组LASr、LAScd、LAEFt、LAEFp、LAEFa均呈独立负相关(P<0.05),而收缩压与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可引起左房功能受损,随着BMI的增加特别是合并肥胖后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重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高血压 肥胖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甙Rg1对SD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如升 张馥敏 +4 位作者 杨志键 朱铁兵 张郁青 张定国 马文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24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Rg1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I/R模型。分组:①正常对照组;②I/R组:缺氧2h,复氧1h;③Rg1治疗组:在缺氧前24h予三七皂甙Rg-1;④ST+Rg1治疗组:在缺氧前24h予Rg-1及缺氧...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Rg1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I/R模型。分组:①正常对照组;②I/R组:缺氧2h,复氧1h;③Rg1治疗组:在缺氧前24h予三七皂甙Rg-1;④ST+Rg1治疗组:在缺氧前24h予Rg-1及缺氧前1h予蛋白激酶C特异性阻断剂Staurosporine(ST)。计算心肌细胞锥虫蓝摄取率、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法)。结果:锥虫蓝摄取率、细胞内游离钙、细胞凋亡率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为(2.3±0.3)%、(117.1±14.3)%、(2.6±0.4)%;I/R组为(21.5±2.0)%、(355.3±31.9)%、(20.1±2.3)%;Rg1治疗组为(9.8±0.9)%,(179.5±11.3),(10.4±0.94)%;ST+Rg1治疗组为(16.2±1.7)%、(294.7±18.5)%、(15.9±2.8)%。3项检测数据I/R组明显高于各组(P<0.05);Rg1治疗组明显低于I/R组(P<0.05)和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T+Rg1治疗组明显高于Rg1组(P<0.05)。结论:细胞死亡、细胞凋亡、钙超载参与了心肌I/R损伤;三七总甙Rg1可减少SD乳鼠心肌细胞I/R的损伤;三七总甙Rg1的抗I/R损伤的作用可能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三七皂甙 游离钙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限钠饮食执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13
4
作者 严伟 孙国珍 +3 位作者 陈媛媛 商淑华 王倩怡 顾则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9-32,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限钠饮食执行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限钠饮食问卷对182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3例(95.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低盐饮食医嘱,仅23例(12.64%)得到医护人员具体盐摄入量(5~6g...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限钠饮食执行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限钠饮食问卷对182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3例(95.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低盐饮食医嘱,仅23例(12.64%)得到医护人员具体盐摄入量(5~6g/d)的指导;17例(9.83%)总是严格遵循规定的低盐饮食,89例(51.45%)多数时候严格遵循;86例(49.71%)认为遵循规定的低盐饮食非常容易及容易;48例(27.75%)认为遵循低盐饮食对管理心脏状况很有帮助。限钠饮食问卷态度维度得分为(3.90±0.52)分,主观规范得分为(4.43±0.55)分,知觉行为控制得分为(3.01±1.13)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限钠饮食态度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的知觉行为控制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限钠饮食执行不佳,尤其是在知觉行为控制方面。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执行限钠饮食阻碍因素的评估和干预,以提高患者限钠饮食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限钠饮食 态度 规范行为 知觉行为 饮食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心钠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丁建东 陆凤翔 +5 位作者 许迪 孔祥清 杨荣 陈莉 雍永宏 刘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心钠素 (A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其中伴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组 ) 43例 (其中轻度肺动脉高压 2 5例 ,中度肺动脉高压 9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 9例...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心钠素 (A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其中伴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组 ) 43例 (其中轻度肺动脉高压 2 5例 ,中度肺动脉高压 9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 9例 ) ;肺动脉压正常 (非肺动脉高压组 ) 18例 ,及 16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 1、ANP浓度。结果 :①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ET 1、ANP浓度较非肺动脉高压组及正常对照组增高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血浆ET 1、ANP浓度随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 (γ =0 88、0 78,P <0 0 1) ;② 39例房间隔缺损患者 ,血浆ET 1、ANP浓度与房间隔缺损大小呈正相关 (γ =0 47、0 40 ,P <0 0 5 ) ;③血浆ANP与ET 1浓度呈正相关 (γ =0 82 ,P <0 0 1)。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血流量增加及伴肺动脉高压时 ,显示血浆ET 1、ANP浓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症 临床意义 心钠素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血浆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KD-EPI)对住院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沈洁 张琪 +7 位作者 孔祥萦 张海锋 周艳丽 樊宽鲁 梅宏斌 徐东杰 周芳 李新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利用2009年新发布的慢眭。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hronickidneydiseaseepidemiologycoon,CKD-EPI)对住院心力衰竭(心衰冶.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8—01至2011-12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左心室射血分数≤45... 目的:利用2009年新发布的慢眭。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hronickidneydiseaseepidemiologycoon,CKD-EPI)对住院心力衰竭(心衰冶.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8—01至2011-12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左心室射血分数≤45%的心衰患者共395例,根据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按照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对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将患者共分为四组:A组:GFR≥90mY(min·1.73m2),101例,B组:GFR60—89ml/(min·1.73rn2),177例,C组:GFR30—59ml/(min·1.73ln2),95例,D组:GFR〈30ml/(min.1.73m2),22例。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血生化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①29.60/o的住院心衰患者合并有肾功能不全。年龄、收缩压、血肌酐、胱抑素、尿素氮、尿酸随着肾功能的减退逐渐增高,合并冠已病、高血压史比例随着肾功能的减退亦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钠、甘油三酯随着肾功能的减退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YHA分级在四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10岁)、收缩压(10mmng,1mmHg-133kPa)、胱抑素(mlmelL)、尿素氮(1mmol/L)等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论:租心衰住院患者当中,高龄、收缩压升高、高胱抑素及高尿素氮是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D-EPI方程 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支架术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肌钙蛋白I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军 杨志健 +4 位作者 朱铁兵 马根山 王连生 曹克将 马文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1-622,共2页
目的:评价直接支架术(DS)对冠心病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选择接受直接支架术(D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52),同时选择一组进行常规支架术(CS)的患者(n=62)为对照,分别于当天... 目的:评价直接支架术(DS)对冠心病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选择接受直接支架术(D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52),同时选择一组进行常规支架术(CS)的患者(n=62)为对照,分别于当天术前及术后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血进行血液CRP及cTnI水平的测定。结果:DS组患者术后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cTnI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性。CS组患者,术后血液CRP及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结论:直接支架术后血液CRP水平升高,但cTnI水平不升高,CRP水平升高可能是治疗局部炎症反应所致,而不是心肌损伤的继发表现;与常规支架术相比,直接支架术减轻了对心肌的损伤,因而,可能是一种优化的介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直接支架术 常规支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殿富 黄峻 张丽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二者不相符合的可能原因,以便尽可能减少核素显像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医院1996-2001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52例患者,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二者不相符合的可能原因,以便尽可能减少核素显像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医院1996-2001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5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或双嘧达莫(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负荷显像异常者于24 h后再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核素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两者不相符的患者共5例,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例,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例。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上,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有高度的一致性,当二者不一致时,综合考虑显像和造影结果可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显像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灌注 冠心病 诊断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谢勇 张馥敏 +5 位作者 马文珠 杨笛 贾永平 耿茜 杨志健 张寄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苏皖地区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 ACE)和血管紧张素原 ( AGT)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对 10 6例冠心病患者、5 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以及 3 0名健康献血员 ACE插入 /缺失 ( I/ D)... 目的 :探讨中国苏皖地区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 ACE)和血管紧张素原 ( AGT)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对 10 6例冠心病患者、5 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以及 3 0名健康献血员 ACE插入 /缺失 ( I/ D)多态性及AGTM2 3 5 T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ACE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病例组和对照组 AGT基因型总体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 ,而病例组 T等位基因频率 ( 0 .778)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698,P<0 .0 5 )。联合分析 ACE DD型及 AGTTT型罹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 ,其比数比 ( OR)为 3 .61,高于单基因 ACE DD型 ( 1.2 3 )及 AGT TT型 ( 1.77)。结论 :AGTM2 3 5 T基因多态性中 T等位基因是中国苏皖地区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具有 ACE DD型及 AGT TT型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显著高于单基因 ACE DD型及单基因 AGT TT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玉芳 许风英 +2 位作者 翟大玲 徐金凤 王玉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19-1220,共2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人群发病率为0.5%-1.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8%。该病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人群发病率为0.5%-1.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8%。该病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致残、致死。因此,对房颤的认识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已公认。肺静脉是心房颤动发作的主要触发部位,而左房后壁是房颤的主要维持区域。因而,环肺静脉口外线性消融治疗房颤也成为最主要的消融策略之一。现将2005—2007年本院379例房颤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护理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三维标测系统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孙磊 杨志健 贾恩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2-706,731,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5例高度怀疑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冠心病病情程度、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3方面研究血清CysC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应用免疫比浊法检...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5例高度怀疑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冠心病病情程度、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3方面研究血清CysC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浓度,对CysC水平与冠心病病情、冠脉病变程度和冠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分析。结果:①随着血清CysC水平的升高,冠心病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总积分增加;在急性心梗时由于急性时相反应血清CysC水平出现下降;②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ysC与冠脉有无病变显著相关(OR值5.346,95%CI为2.225~12.846,P<0.01);③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等因素之后,CysC与冠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β=0.149,P<0.01)仍然独立相关。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随着血清CysC水平升高,冠心病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冠脉病变程度也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性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分析、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
12
作者 夏小杰 曹克将 +2 位作者 陈绍良 单其俊 叶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性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脏压塞诊断和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结果18例与心脏介入性诊...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性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脏压塞诊断和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结果18例与心脏介入性诊治操作有关的心脏压塞患者,17例为急性心脏压塞,1例在术后72小时延迟出现。18例中9例与射频消融术有关;5例与PTCA有关;3例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有关;1例与临时起搏器安装术有关。共有3例死亡。结论心脏介入性治疗可引起即刻和迟缓性两类心脏压塞,多与操作不当有关。及时诊断与处理非常重要,心包穿刺引流是首选方法,必要时应及时切开心包减压或开胸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压塞 心包穿刺 心脏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时血浆心钠素、cAMP、cGMP与左心功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孔祥清 黄峻 +1 位作者 马文珠 陆凤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为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AMP、cGMP、心钠素(ANF)的变化,同时与超声左心功能指标相比较以探讨它们的互相关系。收集了6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15例正常健康对照病例,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cAMP、cGMP、... 为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AMP、cGMP、心钠素(ANF)的变化,同时与超声左心功能指标相比较以探讨它们的互相关系。收集了6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15例正常健康对照病例,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cAMP、cGMP、ANF。20例完成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ΔD)、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EDV)的测定。结果:血浆cAMP、cGMP、ANF的升高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NYHAⅢ~Ⅳ级心功能患者的血浆生化指标明显高于NYHAⅠ~Ⅱ级患者,而后者则明显高于无心功能不全的健康人。血浆cAMP、ANF与EF、ΔD呈弱负相关而与LEDV成强正相关;血浆cGMP与EF成强负相关,与ΔD呈很弱负相关,与LEDV成较弱正相关,血浆ANF与血浆cAMP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与cGMP有较弱的相关。结论:血浆cAMP、cGMP、ANF为判断心功能好坏的一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钠素 心室功能 CGMP C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及侧枝循环形成有促进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明伟 唐建金 +2 位作者 王连生 陈波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对猪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苏中幼猪21只,随机分为高剂量、低剂量组和对照组,3组均经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两组治疗组(高剂量组:250ml5%GS+400mg丹参多酚...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对猪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苏中幼猪21只,随机分为高剂量、低剂量组和对照组,3组均经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两组治疗组(高剂量组:250ml5%GS+400mg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组:250ml5%GS+200mg丹参多酚酸盐)结扎后当天开始经静脉途径静滴,对照组经静脉途径应用250ml5%GS静滴,均为1次/天,疗程7天。结扎后4周行冠状动脉造影、门控心肌显像评价侧支循环和心功能,然后处死动物,取心脏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①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治疗组梗死区侧枝循环明显优于对照组,尤以高剂量组更为显著;②门控心肌显像:两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都高于对照组;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治疗组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两治疗组的功能血管密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静脉应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促进梗死心脏心功能改善和促进血管再生,能促进侧支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丹参多酚酸盐 侧支血管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 被引量:6
15
作者 雍永宏 陆凤翔 +4 位作者 顾翔 许迪 陈莉 杨志健 马根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为评估彩色室壁运动 (CK)分析技术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CK- DES)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CK- DSE检测 5 0例可疑 CHD患者 ,分别于静息 ,多巴酚丁胺低剂量 ,峰剂量及停药... 目的 :为评估彩色室壁运动 (CK)分析技术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CK- DES)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CK- DSE检测 5 0例可疑 CHD患者 ,分别于静息 ,多巴酚丁胺低剂量 ,峰剂量及停药后5 min时获取 CK图像 ,每个时间段 4个标准切面 16个节段的 CK图像进行分析 ,室壁运动异常以静息和负荷试验期间出现的室壁运动减弱为标志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相对照。结果 :显示 CK- DES诊断 CHD的敏感性为 92 .6 % ,特异性为 78.3% ,准确性为 86 .0 % ,试验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右心室起搏室壁收缩功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安霞 许迪 +2 位作者 雍永宏 陈晓栋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82-1085,F0003,共5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组织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等参数,评价其在右室心尖起搏(VVI)与房室顺序起搏(DDD)的改变规律对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安装永久起搏器行VVI起搏的患者30例归入VVI组,房室顺序起搏...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组织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等参数,评价其在右室心尖起搏(VVI)与房室顺序起搏(DDD)的改变规律对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安装永久起搏器行VVI起搏的患者30例归入VVI组,房室顺序起搏的患者32例归入DDD组,年龄匹配的正常人32例归入对照组,分析3组之间TDI指标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正常组、DDD组及VVI组各节段的PSV、PSS及PSSR测值均依次降低,但PSSR在3组之间无显著性下降,而PSV与PSS显著下降的节段数多为右心室壁节段。起搏组左心室节段PSVT、PSST及PSSRT显著延长,右心室壁则显著缩短。结论:TDI可以作为起搏后早期评价患者节段心肌收缩运动的无创指标。起搏后患者心肌运动速度与应变下降早于应变率下降。早期的右心室心尖起搏,左室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并无显著性差异;而VVI起搏患者的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及房室顺序起搏显著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起搏 室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sarcin-1在心肌肥厚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替米沙坦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新政 杨晓慧 +5 位作者 叶家欣 宗文纳 王俊宏 雍永宏 曹克将 黄峻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探讨双肾一夹大鼠肥厚心肌组织中Calsarcin-1的变化及替米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两肾一夹(2K1C)组(n=15)和替米沙坦组(n=15)。2K1C组及替米沙坦组用两肾一夹(two kidney one clip,2K1C)... 目的探讨双肾一夹大鼠肥厚心肌组织中Calsarcin-1的变化及替米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两肾一夹(2K1C)组(n=15)和替米沙坦组(n=15)。2K1C组及替米沙坦组用两肾一夹(two kidney one clip,2K1C)法制备高血压性心肌肥厚模型,替米沙坦组以替米沙坦(10 mg.kg.d-1)灌胃干预,2K1C组采用等量蒸馏水灌胃。在术后第4、8周末,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结构及功能,腹主动脉插管测血压,处死大鼠后取心脏,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时期心肌组织Cal-sarc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2K1C组大鼠血压于术后4周明显升高,心肌肥厚明显(P<0.01);替米沙坦组血压较2K1C组明显降低,心肌肥厚亦明显减轻(P<0.01);②与假手术组相比,2K1C术后第4及第8周心肌Calsarcin-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替米沙坦灌胃4周后,心肌中Calsarcin-1表达水平较未灌胃组升高(P<0.05),灌胃8周后,心肌中Calsarcin-1表达水平较4周前稍有上升,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alsarcin-1表达下调参与了高血压性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替米沙坦有效降压、并上调Calsarcin-1表达水平,这可能是其逆转心肌肥厚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sarcin-1 心肌肥厚 替米沙坦 两肾一夹 高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与应变率的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蕾 许迪 +3 位作者 陆凤翔 陈莉 周蕾 雍永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7-389,J002,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左室心肌组织应变及应变率的规律。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对38例正常人左心室间隔、前壁、侧壁与后壁进行不同节段间的应变、应变率的比较。结果:基底段到心尖段应变与应变率呈下降趋势,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各室壁... 目的:研究正常人左室心肌组织应变及应变率的规律。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对38例正常人左心室间隔、前壁、侧壁与后壁进行不同节段间的应变、应变率的比较。结果:基底段到心尖段应变与应变率呈下降趋势,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各室壁同一水平节段的应变与应变率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应变与应变率在同一室壁不同节段与不同室壁同名节段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多普勒组织成像 应变 应变率 节段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心内传导系统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蒋秀红 傅诚章 陈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心内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病人 2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n=10 ) ,A组 :丙泊酚 1.5 mg.kg- 1 诱导 ,3.0 mg.kg- 1 .h- 1持续泵注 ;B组 :丙泊酚 2 .0 mg.kg- 1诱导 ,4.0 mg.kg- 1 .h- 1持续泵注。分别在麻醉前、后测定...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心内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病人 2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n=10 ) ,A组 :丙泊酚 1.5 mg.kg- 1 诱导 ,3.0 mg.kg- 1 .h- 1持续泵注 ;B组 :丙泊酚 2 .0 mg.kg- 1诱导 ,4.0 mg.kg- 1 .h- 1持续泵注。分别在麻醉前、后测定心率 (HR)、窦房传导时间 (SACT)、最大窦房结恢复时间 (SNRTMAX)、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 (CSNRT)、窦房结恢复时间指数 (SNRTI)、文氏 A- V传导频率 (WB)、P- R间期、QRS波。结果 :两组丙泊酚均使 SACT明显延长 (P<0 .0 1) ,丙泊酚 2 .0 mg.kg- 1 诱导组 ,WB明显提前 (P<0 .0 5 ) ,其他参数无明显改变。结论 :丙泊酚对窦房传导有抑制作用 ,并随剂量增加而加强 ,使 WB明显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心内传导系统 临床研究 静脉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3
20
作者 李小荣 郑旭辉 李新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198,共4页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是最新研发出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多项临床研究显示ARNI可以改善症状、改善预后,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最新欧美心力衰竭指南也均推荐其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的治疗。本文就ARNI在心力...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是最新研发出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多项临床研究显示ARNI可以改善症状、改善预后,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最新欧美心力衰竭指南也均推荐其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的治疗。本文就ARNI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历程及展望做一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