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ime-of-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TOF-MRA)技术对脑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LSA)的显示价值,并比较不同加速因子对成像的影响...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ime-of-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TOF-MRA)技术对脑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LSA)的显示价值,并比较不同加速因子对成像的影响。方法:选取23位健康志愿者,每位受试者采集4种不同加速因子系数(2、3、5、7)的CS TOF-MRA图像,分别记为CS2、CS3、CS5、CS7。定性评估4组图像的LSA显示质量,定量分析各组图像的LSA总数、最长LSA长度及血管边缘锐利度。采用Friedman检验及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基于CS2、CS3、CS5、CS7的图像采集时间分别为6 min 3 s、4 min 8 s、2 min 35 s、2 min 3 s。LSA显示质量评分,CS2、CS3明显优于CS5、CS7(P<0.05)。LSA显示数目,CS2均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而CS3和CS5之间、CS5和CS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A显示长度,CS2[(3.47±0.29)cm]>CS3[(3.22±0.29)cm]>CS5[(3.00±0.33)cm]>CS7[(2.69±0.32)c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边缘锐利度,CS2优于其他加速因子,CS3优于CS5、CS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S5、CS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两倍加速因子的高分辨率CS TOF-MRA在临床合理的扫描时间内,可以提供较好的LSA图像,该技术为临床采用3.0 T磁共振检查及研究LSA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新方法。展开更多
目的:检测肌腱糖蛋-X(Tenascin-X,TNX)与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 out mice,ApoE^(-/-)mice)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高脂饲养ApoE-/-小鼠建立动...目的:检测肌腱糖蛋-X(Tenascin-X,TNX)与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 out mice,ApoE^(-/-)mice)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高脂饲养Apo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为实验组,普通饲料喂养的C57BL/6小鼠为对照组。分别于喂养第8、12、20、28、36周时测量血脂水平,采集主动脉血管标本,油红O染色和HE染色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计量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实验组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在各期中均高于对照组(P <0.05)。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斑块面积及斑块面积/管腔面积比值不断增加(斑块面积:F=31.473,P <0.001;斑块面积/管腔面积:F=178.422,P <0.001)。斑块内TNX与CD34的表达量随着饲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多,两者均在36周时表达最多,并且TNX与CD34阳性微血管均在纤维帽及脂质核心周围高表达且呈正相关(r=0.87,P <0.001)。而对照组中未见明显斑块形成。结论:Tenascin-X和CD34的表达量随着斑块进展而增多,且两者在斑块中的表达区域相似。TNX可能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ime-of-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TOF-MRA)技术对脑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LSA)的显示价值,并比较不同加速因子对成像的影响。方法:选取23位健康志愿者,每位受试者采集4种不同加速因子系数(2、3、5、7)的CS TOF-MRA图像,分别记为CS2、CS3、CS5、CS7。定性评估4组图像的LSA显示质量,定量分析各组图像的LSA总数、最长LSA长度及血管边缘锐利度。采用Friedman检验及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基于CS2、CS3、CS5、CS7的图像采集时间分别为6 min 3 s、4 min 8 s、2 min 35 s、2 min 3 s。LSA显示质量评分,CS2、CS3明显优于CS5、CS7(P<0.05)。LSA显示数目,CS2均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而CS3和CS5之间、CS5和CS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A显示长度,CS2[(3.47±0.29)cm]>CS3[(3.22±0.29)cm]>CS5[(3.00±0.33)cm]>CS7[(2.69±0.32)c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边缘锐利度,CS2优于其他加速因子,CS3优于CS5、CS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S5、CS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两倍加速因子的高分辨率CS TOF-MRA在临床合理的扫描时间内,可以提供较好的LSA图像,该技术为临床采用3.0 T磁共振检查及研究LSA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