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7
1
作者 任彩丽 付娟娟 +15 位作者 王红星 夏楠 蔡德亮 伊文超 金娟 刘守国 陈伟 潘化平 苏敏 项洁 王德强 万春晓 冯玲 沈光宇 吴传军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5-282,共8页
目的:明确早期康复临床路径联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早期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6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n=143)和常规康复组(... 目的:明确早期康复临床路径联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早期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6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n=143)和常规康复组(n=143)。临床路径组入组后进入脑卒中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及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常规康复组采取一般康复治疗,不进入临床路径,对康复治疗内容及时间不做要求。分别于入组前和临床路径介入后第三周末(即出院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结果:临床路径组康复治疗前后的MBI差值、MBI改善程度((MBI后-MBI前)(/100-MBI前)×100%)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差值及FMA改善程度([FMA后-FMA前)/(100-FMA前)×1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临床路径结合规范化的康复方案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脑卒中 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老年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志成 张丽霞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3-498,共6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我国的老龄化现象极其严峻。老年人大多面临慢性疾病、衰老及心理等问题,使社会对老年康复医疗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作为被纳入我国“十三五”规划的一个新兴产业技术,近年来...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我国的老龄化现象极其严峻。老年人大多面临慢性疾病、衰老及心理等问题,使社会对老年康复医疗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作为被纳入我国“十三五”规划的一个新兴产业技术,近年来已成为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VR作为一门新兴的人机交互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培训、疾病诊断、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治疗等实践领域,尤其是在老年康复医学领域中已显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虚拟现实技术 老龄化现象 疾病诊断 人机交互技术 慢性疾病 社会老龄化 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在康复医学评估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志成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4-238,共5页
三维运动分析(three—dimensional motionan alysis.3DMA)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定量分析人体的三维运动及其变化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3DMA系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成为尉际上最先... 三维运动分析(three—dimensional motionan alysis.3DMA)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定量分析人体的三维运动及其变化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3DMA系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成为尉际上最先进的生物力学研究和评估体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运动 医学评估 运动分析 系统 应用 检测 康复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中国癌症患者运动康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4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整合医学研究会 +2 位作者 胡筱蓉 刘怡茜 顾艳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随着恶性肿瘤早筛查、早诊断和治疗手段的长足进步,我国癌症患者的数量正迅速增长,康复医疗的需求也随之剧增。无论是癌症治疗期间还是长期生存期,大量临床证据支持运动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症状和功能障碍,如淋巴水肿外周神经疾病、疲乏... 随着恶性肿瘤早筛查、早诊断和治疗手段的长足进步,我国癌症患者的数量正迅速增长,康复医疗的需求也随之剧增。无论是癌症治疗期间还是长期生存期,大量临床证据支持运动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症状和功能障碍,如淋巴水肿外周神经疾病、疲乏、抑郁、焦虑等^([1-3])。此外,运动还可能协同癌症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以减缓/抑制肿瘤进展^([4])。因此,将运动康复纳入癌症整体诊治方案中,将有利于减缓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和功能障碍,协调促进癌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淋巴水肿 临床证据 癌症治疗 功能障碍 生存质量 康复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超声刺激在神经康复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
5
作者 何惠芳 龚翔 +2 位作者 王喜荟 朱思思 沈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0-1427,共8页
目的 分析经颅超声刺激(TUS)在神经康复中应用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TUS在神经康复领域应用的相关文献。采用VOSviewer 1.6.20和C... 目的 分析经颅超声刺激(TUS)在神经康复中应用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TUS在神经康复领域应用的相关文献。采用VOSviewer 1.6.20和CiteSpace 6.2.R1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247篇文献,其中中文124篇,英文123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和韩国为英文文献的高产国家。中文高频关键词包括经颅超声、神经调控、帕金森病、脑卒中、临床疗效;形成的关键词聚类包括经颅超声、神经调控、上肢功能和帕金森病;出现的突现词包括康复、神经功能、超声治疗、闭环控制、低强度。英文高频关键词包括聚焦超声、深部脑刺激、经颅磁刺激、血脑屏障、丘脑切开术;形成的关键词聚类涉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超声波成像、经颅磁刺激、丘脑切开术、超声;出现的突现词有特发性震颤、神经刺激、直流电刺激和经颅超声刺激。结论 TUS在神经康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主要关注其在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未来研究需深入探讨TUS的机制,优化治疗方案,并促进个性化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超声刺激 神经康复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临床康复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战斌 陈思婧 +2 位作者 杨青 帅梅 张冀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1-765,共5页
1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简介外骨骼的定义来源于甲壳类动物,其骨骼生长在肌肉、组织外部,用于保护和支撑动物,属于“外骨骼”动物;与之对应,人类的骨骼生长于肌肉、组织之内,属于“内骨骼”生物。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基于仿生学和人体工... 1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简介外骨骼的定义来源于甲壳类动物,其骨骼生长在肌肉、组织外部,用于保护和支撑动物,属于“外骨骼”动物;与之对应,人类的骨骼生长于肌肉、组织之内,属于“内骨骼”生物。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基于仿生学和人体工程学研究设计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的机械构型与人类的下肢骨骼类似并几乎平行,通过绑带套在患者身体外面,构成一种“穿戴在人体外面”的机器人,成为人类穿戴者除自身之外,由外部动力源驱动的另一副“骨骼”[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骨骼机器人 人体工程学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骨骼生长 甲壳类动物 仿生学 临床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序列学习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
7
作者 孙婉婷 艾丽皮乃·亚森 +7 位作者 龚翔 肖悦 甘兆丹 刘铭洁 曾兰婷 马姝玥 鲁俊 许光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2-821,共10页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作用于辅助运动区(SMA)或初级运动皮质(M1)在运动序列学习方面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招募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作用于辅助运动区(SMA)或初级运动皮质(M1)在运动序列学习方面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招募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SMA组和M1组,每组20例。3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在此基础上SMA组接受患侧SMA的HF-rTMS,M1组接受患侧M1的HF-rTMS,共2周。干预前后,比较各组运动诱发电位(MEP)、序列反应时(RT)任务、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SMA组和M1组各脱落1例。干预后,SMA组和M1组患侧MEP引出率提高(P<0.05);SMA组和M1组患侧MEP引出率均优于对照组(χ^(2)> 4.792, P<0.05)。RT_(顺序序列)、FMA-UE、MBI评分组内效应显著(|F|>81.546, P<0.05), RT_(随机序列)、RT_(顺序序列)、△RT、MBI评分组间效应显著(F > 3.228, P<0.05),RT_(随机序列)、RT_(顺序序列)、△RT、MBI评分交互效应显著(|F|> 3.520, P<0.05)。干预后,各组RT_(顺序序列)、△RT、FMA-UE、MBI评分均改善(P<0.05),SMA组较对照组RT_(随机序列)显著降低(P<0.017),SMA组和M1组RT_(顺序序列)、△RT、FMA-UE、MBI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SMA组与M1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患侧SMA或M1 HF-rTMS均可激活运动序列学习,改善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序列学习 重复经颅磁刺激 辅助运动区 初级运动皮质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饮水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毛二莉 周莉 +3 位作者 丁慧 郭晶晶 吴希希 吴雏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41-1644,共4页
目的:研究自由饮水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并保留管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4周间歇性管饲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增加自由饮水训练。观察治疗前后吞咽造影功... 目的:研究自由饮水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并保留管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4周间歇性管饲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增加自由饮水训练。观察治疗前后吞咽造影功能检查(VFSS)评分、吞咽障碍改善的治愈率、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WAL-QOL)、停止间歇性管饲时间和例数及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F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吞咽障碍改善的治愈率(52%)优于对照组(12%)(P<0.01);停止间歇性管饲时间(天)少于对照组[(18.48±5.28)天,(23.76±5.22)天,P<0.01],停止间歇性管饲率高于对照组(80%,48%,P<0.05),SWAL-QOL高于对照组(P<0.05),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率(误吸20%、吸入性肺炎0%)明显低于对照组(误吸40%、吸入性肺炎20%),P<0.05。结论:自由饮水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吞咽障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饮水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康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后偏侧空间忽略症患者不同感觉通道和空间参考框架的表现及其康复治疗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晓伟 余滨宾 +6 位作者 单春雷 李贞兰 吴婷 伊文超 陈文莉 卞荣 沈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17-320,326,共5页
目的观察1例右侧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所致偏侧空间忽略症患者的不同感觉通道、空间参考框架的表现,以及行为学和经颅磁刺激(TMS)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采用行为学忽略测试中的线条划销、字母划销、星星划销、二分线段测试评定患者的视觉通道,... 目的观察1例右侧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所致偏侧空间忽略症患者的不同感觉通道、空间参考框架的表现,以及行为学和经颅磁刺激(TMS)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采用行为学忽略测试中的线条划销、字母划销、星星划销、二分线段测试评定患者的视觉通道,临摹左右并列的2个图形测试患者的空间参考框架特点。同时进行听觉通道(左、右耳听手指撮捻声)、触觉通道(左、右手指被碰触)的偏侧空间忽略症检查。采用常规行为学和低频TMS刺激左半球顶下小叶进行2周(10次,1次/d,20 min/次)的偏侧空间忽略症治疗。结果①该患者治疗前的线条划销、字母划销、星星划销测试均显示,左侧空间内完成划销的数量低于右侧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分线段测试也表现为标记的中点明显偏右。②图形临摹显示患者不仅忽略了左侧空间的刺激(物体),也忽略了右侧空间内刺激(物体)的左半内容。③听觉通道、触觉通道忽略症检查也显示,对于左侧空间的听觉、触觉刺激的探查能力低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经2周治疗后,患者划销测试和图形临摹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P<0.05,P<0.01)。结论右侧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可导致不同感觉通道和空间参考框架的偏侧空间忽略症。两周行为学和低频TMS治疗对改善偏侧空间忽略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感觉通道 偏侧空间忽略症 行为学忽略测试 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基层康复医疗资源现状与区域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宇 刘欣荣 +6 位作者 许光旭 顾昱晖 姚捷 张敏 王丽娟 李林 刘元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明确江苏省基层康复医疗资源现状及区域间发展差异,为医疗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全国康复医疗资源调查系统”网络平台填报问卷,并通过系统打印纸质版数据盖章后报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与江苏省卫生健康... 目的:明确江苏省基层康复医疗资源现状及区域间发展差异,为医疗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全国康复医疗资源调查系统”网络平台填报问卷,并通过系统打印纸质版数据盖章后报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江苏省内666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395所(占59.31%)设置有康复医学科或以康复医学诊疗为主的全科诊室。其中223所提供康复住院服务,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病床床位数共3967张;206所(占52.15%)参与紧密型医联体;395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康复医师234人,康复治疗师725人,护理人员2047人。江苏省内区域间对比分析发现,苏北、苏中、苏南、南京4地区康复医学科服务开展率、单独康复治疗场地机构设置率及紧密型医联体参与率无显著差异,苏北地区康复住院服务的提供率明显高于苏南地区。结论:江苏省基层居家康复服务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开展率低,资源下沉及双向转诊工作机制不健全,康复相关人才,尤其是康复专科医师缺乏,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建议继续加强居家康复服务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完善三级康复网络,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康复相关人才培养以及加速落后地区康复医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疗资源 康复床位数 康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虚拟现实康复机器人对脑梗死后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眭有昕 郭川 +8 位作者 朱仕哲 沈滢 章天娇 王庆雷 徐胜 张宇时 言丽香 施晔 王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01-808,共8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虚拟现实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对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的脑梗死住院患者44例,按区块随机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根据纳...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虚拟现实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对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的脑梗死住院患者44例,按区块随机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两组各排除2例,最终每组纳入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tDCS联合虚拟现实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同步干预,对照组则采用tDCS伪刺激联合虚拟现实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同步干预,两组同步干预频次为1次/d,20 min/次,5 d/周,持续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L)、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评定偏瘫侧上肢功能,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偏瘫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FMA-UL评分分别为(32±15)、(33±17)分;治疗3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FMA-UL评分分别为(48±15)、(38±18)分。治疗前后两组FMA-UL评分比较,组别及时间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2.24,P<0.01),时间主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别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FMA-U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FMA-UL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ARAT评分分别为(3.7±2.2)、(3.8±2.6)分;治疗3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ARAT评分分别为(5.4±2.1)、(4.4±2.6)分。治疗前后两组ARAT评分比较,组别及时间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984,P<0.01),时间主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别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ARAT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ARAT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MBI评分分别为(72±14)、(69±23)分;治疗3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MBI评分分别为(84±13)、(79±22)分。治疗前后两组MBI评分比较,组别及时间交互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6,P>0.05),时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别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B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MBI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两组治疗前后FMA-UL、ARAT、MBI评分差值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前后FMA-UL、ARAT评分的差值优于对照组[FMA-UL评分:15.00(9.00,21.00)分比4.50(1.25,8.00)分,Z=-3.996;ARAT评分:12.00(5.00,23.00)分比4.00(0.50,6.00)分,Z=82.50;均P<0.01];MB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联合虚拟现实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可提高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但在改善ADL方面未显现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经颅直流电刺激 虚拟现实 上肢康复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康海燕 许光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4-557,共4页
脑卒中已成为导致人类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1],大约有55%—75%的脑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3]。其中,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密切相关。因此... 脑卒中已成为导致人类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1],大约有55%—75%的脑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3]。其中,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及步行能力受到极大的关注。目前,脑卒中患者的标准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能力 META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 功能残疾 康复治疗 常规康复 虚拟训练 步行速度 物理治疗 平板步行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肺康复训练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0
13
作者 茅矛 闻伟 +3 位作者 耿灿茹 周天乐 陈颖 陆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25-829,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肺康复训练对其术后并发症及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择期肺癌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除常规胸外科围手术期干预外,试...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肺康复训练对其术后并发症及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择期肺癌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除常规胸外科围手术期干预外,试验组患者入院时接受肺康复健康宣教,术前5天、术后3天增加系统性肺康复训练介入。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术后1个月均进行以下评估:肺功能相关参数FEV1、FEV、FEV1/FEV%、PEF,咳嗽效力评级,6min步行试验。记录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的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各数据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除FEV1/FEV%外(P>0.05),两组患者各项参数入院时与术后1个月后对比均存在组内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少、术后住院日短(P<0.05),术后1个月肺功能各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肺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能促进肺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加速康复外科 肺功能 围手术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共融,天人合一——关于康复机器人应用与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3
14
作者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7-899,共3页
斗转星移,悠然间,我们来到了21世纪,来到了机器与人融合的时代。多年来反复思考康复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从而萌生了组织这个专辑的构想。为此邀请了几位在康复机器人研究方面有造诣的专家,从多个视角阐述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 斗转星移,悠然间,我们来到了21世纪,来到了机器与人融合的时代。多年来反复思考康复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从而萌生了组织这个专辑的构想。为此邀请了几位在康复机器人研究方面有造诣的专家,从多个视角阐述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则浅析个人对康复机器人的思考和梦想。1康复机器人的人性1.1健康与康复健康是指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状态,即天人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 人机共融 和谐统一 人与环境 天人合一 未来发展方向 发展的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运动康复实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郑瑜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8-671,共4页
冠心病是日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其发病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针对冠心病康复的运动疗法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在牛珲、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面达到理想状态,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
关键词 运动康复 冠心病 实验 心血管功能 运动疗法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评估与康复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侯莹 刘丽华 江钟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56-1360,共5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万。2015年以前,国际常用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是两种,一是1999年由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及中风研究所发布的美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二是2008年由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万。2015年以前,国际常用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是两种,一是1999年由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及中风研究所发布的美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二是2008年由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发布的英国标准,其较美国的标准更易操作,使用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康复治疗 神经退行性疾病 诊断标准 评估 症状 运动 神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规范化的卒中三级康复治疗体系 被引量:22
17
作者 单春雷 余滨宾 励建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281-283,共3页
卒中在国际上已经是继心血管病、肿瘤之后排名第三的致死原因。中国卒中的发病率排名居世界第一。我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卒中已升为中国国民的第一位死因。美国每年新增卒中患者约60万,直接和间接医疗支出超过650亿美元。我... 卒中在国际上已经是继心血管病、肿瘤之后排名第三的致死原因。中国卒中的发病率排名居世界第一。我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卒中已升为中国国民的第一位死因。美国每年新增卒中患者约60万,直接和间接医疗支出超过650亿美元。我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达200万,存活患者中约四分之三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或残疾,需要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康复 治疗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对肩袖损伤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万里 卞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将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增加到肩袖损伤后康复治疗方案中,观察其对肩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肩袖损伤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理疗、运动治疗及Maitland关节松动术... 目的:探讨将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增加到肩袖损伤后康复治疗方案中,观察其对肩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肩袖损伤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理疗、运动治疗及Maitland关节松动术,总的治疗时间为1h/d。10d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各疗程间无间隔。治疗组增加肩关节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15min,1次/d。肩关节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包括:①胸锁关节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②肩锁关节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③盂肱关节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④肩胸关节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评估:①患肩关节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范围(ROM);②应用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的肩关节评价标准,对照量表对8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逐项进行评估。结果:纳入患者80例,分为两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肩关节ROM及功能评分变化:①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肩关节ROM及功能评分均提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肩关节ROM及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对改善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肩关节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 肩袖损伤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勇强 张霞 +1 位作者 邱怀德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2-1016,共5页
脑卒中、脊髓损伤拥有高致残率、致死率[1—2],是康复医疗环境中主要的病种。其造成的步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3]。因此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积极参与锻炼、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平衡... 脑卒中、脊髓损伤拥有高致残率、致死率[1—2],是康复医疗环境中主要的病种。其造成的步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3]。因此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积极参与锻炼、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从而提高其步行能力,增加其对生活的自信心,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能力 中枢神经损伤 康复医疗 肌肉力量 脊髓损伤 身心康复 下肢康复机器人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康复视野的拓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在中国呼吸康复的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拐点就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战役。康复医学的视野从过去集中于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心脏康复、老年康复、儿童康复等,迅速拓展到呼吸康复。过去呼吸康复的标志性内容聚焦... 在中国呼吸康复的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拐点就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战役。康复医学的视野从过去集中于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心脏康复、老年康复、儿童康复等,迅速拓展到呼吸康复。过去呼吸康复的标志性内容聚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如今以新冠肺炎为代表的感染性和限制性肺疾病的康复正在引起高度重视。本期呼吸康复专题力图拓展呼吸康复的视野,呼吸康复不仅涉及阻塞性肺疾病和限制性肺疾病的康复,还触及肺移植后康复、重症康复,非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脊髓损伤、脑卒中、肿瘤等)的呼吸康复,以及呼吸康复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康复 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康复 儿童康复 康复医学 心脏康复 肺移植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