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和监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永生 顾海涛 +2 位作者 陆凤霞 孟雅玲 孔祥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4-1037,1051,共5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外科微创结扎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监测的价值。方法:8例在本院就诊且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patent ...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外科微创结扎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监测的价值。方法:8例在本院就诊且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patent ductusarteriosus,hsPDA)早产儿作为hsPDA组,均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均在出生后40 d内实施了经胸膜外微创外科结扎动脉导管的手术治疗。无不适临床表现的11例PDA患儿为无症状PDA组,在小儿心胸外科门诊接受体检的13例健康新生儿为正常新生儿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监测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以反映动脉导管分流的大小;各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的检测,以反映肺充血程度和体循环供血情况。结果:hsPDA组患儿全部存活,随访显示导管全部闭合,生长发育明显改善。术后NT-proBNP明显下降,超声心动图指标提示心功能好转。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DA伴发临床症状者及内科保守治疗无好转者,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安全有效。NT-proBNP对早产儿hsPDA围术期监测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早产儿 动脉导管未闭 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