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娩镇痛初产妇第二产程运用腹压的时机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姚维银 范荣 黄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初产妇第二产程运用腹压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72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宫口全开后即使用腹压,观察组胎先露下降至3cm时使用腹压。比较两组第二产程时间、使用腹压时间、会阴裂...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初产妇第二产程运用腹压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72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宫口全开后即使用腹压,观察组胎先露下降至3cm时使用腹压。比较两组第二产程时间、使用腹压时间、会阴裂伤程度、侧切率、产后疲倦度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腹压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第二产程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裂伤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侧切率、产后疲倦评分、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分娩镇痛初产妇当胎先露下降至3cm时使用腹压,可有效缩短腹压使用时间,同时改善产妇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分娩镇痛 第二产程 腹压 会阴裂伤 产后疲倦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式无气腹与气腹腹腔镜手术对妇科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传宝 周钦海 +3 位作者 刘华 韩素萍 于力 钱燕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比较妇科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和气腹腹腔镜手术对病人应激反应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06年2月择期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术38例,按患者意愿分成2组,每组19例。Ⅰ组于全麻下行CO2气腹腹腔镜手术... 目的比较妇科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和气腹腹腔镜手术对病人应激反应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06年2月择期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术38例,按患者意愿分成2组,每组19例。Ⅰ组于全麻下行CO2气腹腹腔镜手术;Ⅱ组于全麻下行悬吊式腹腔镜手术。监测2组患者麻醉前(T1)、气腹或悬吊建立后30min(T2)、气腹或悬吊撤除后10 min(T3)和术后次日晨8时(T4)4个时点的血糖、胰岛素、皮质醇、TNF-α和IL-6水平。结果麻醉前2组血糖、胰岛素、皮质醇、TNF-α和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气腹或悬吊后上述各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胰岛素水平逐渐升高,至T4时最高。Ⅰ组的血糖、皮质醇、TNF-α和IL-6水平至T3时最高,Ⅱ组至T4时最高。组间比较,在T2时点,Ⅰ组的皮质醇和TNF-α水平高于Ⅱ组(P<0.05),在T3时点,Ⅰ组的血糖、皮质醇、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Ⅱ组(P<0.01)。结论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技术免除了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降低了术中应激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腹腔镜手术 CO2气腹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胎膜早破患者胎盘胎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晓庆 姜子燕 孙丽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700-705,共6页
目的有研究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martix metalloproteinase,MMP)及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 目的有研究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martix metalloproteinase,MMP)及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MMP、TIMP和TGF-β1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了。文中的研究目的为探讨PROM患者胎盘胎膜组织中MMP-9、TIMP-1和TGF-β1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印迹杂交法分别检测足月未临产择期剖宫、足月自然临产阴道分娩和足月PROM各28例孕妇分娩后的胎盘胎膜组织中MMP-9,TIMP-1和TGF-β1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①未临产组胎膜组织中MMP-9表达强度最低(P<0.05),临产组次之(P<0.05),PROM组最高(P<0.05),胎盘中MMP-9表达趋势亦同;②TIMP-1和TGF-β1表达趋势与MMP-9相反,未临产组胎膜组织中TIMP-1和TGF-β1表达强度最高(P<0.05),临产组次之(P<0.05),PROM组最低(P<0.05),胎盘中TIMP-1和TGF-β1亦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①未临产组胎膜组织中MMP-9表达量最低(P<0.05),临产组次之(P<0.05),PROM组最高(P<0.05),胎盘中MMP-9表达趋势亦同;②未临产组胎膜组织中TIMP-1和TGF-β1表达量最高(P<0.05),临产组次之(P<0.05),PROM组最低(P<0.05),胎盘中TIMP-1和TGF-β1亦然。胎盘和胎膜上TGF-β1表达水平与TIMP-1表达呈正相关,与MMP-9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胎盘胎膜上TGF-β1表达降低,可通过调节MMP-9和TIMP-1的表达引起MMP-9/TIMP-1之间的比例失衡,使胶原降解加速,胎膜强度与韧性下降,从而导致PROM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母细胞的形态对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娟 冯婷 +4 位作者 丁卫 钱云 刘嘉茵 蔡令波 冒韵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89-291,295,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卵母细胞形态对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后的受精以及对随后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试图寻找在受精前能预示卵母细胞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的形态标记。 方法 :ICSI前依据第一极体和卵周隙的形态以及细胞质有无内容物 ,对... 目的 :探讨人卵母细胞形态对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后的受精以及对随后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试图寻找在受精前能预示卵母细胞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的形态标记。 方法 :ICSI前依据第一极体和卵周隙的形态以及细胞质有无内容物 ,对卵母细胞进行分组 ,比较各组间的受精率和卵裂率以及移植当天的优质胚胎率。 结果 :不同极体和卵周隙形态的卵母细胞ICSI后受精率有显著差异 ;无细胞质内容物的卵母细胞其受精后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有内容物的卵母细胞。 结论 :卵母细胞的形态反映了其成熟度 ,并可以预示ICSI后的受精能力 ;有无细胞质内容物可能是卵母细胞细胞质成熟度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形态 细胞质内容物 受精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酶P450及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邢燕 王淑玉 孙丽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机制、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52例、复杂性增生38例、不典型增...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机制、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52例、复杂性增生38例、不典型增生36例、内膜样腺癌58例患者的芳香化酶P450表达及ER、PR进行检测,并以42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结果: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无芳香化酶P450的表达,而在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芳香化酶P450的表达均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47.4%、69.4%和72.4%,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典型增生与内膜样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内膜样腺癌的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61.5%、57.5%、61.1%和60.3%,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8%、73.1%、73.7%、72.2%和74.1%,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且与芳香化酶P450的表达无相关性。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癌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分化级别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芳香化酶P450的不同表达与子宫内膜增生、癌变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是子宫内膜发生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促进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癌 芳香化酶P450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倪晴 陈黎 陈文玮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86-489,共4页
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ACHB)是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阳性母亲在妊娠过程中通过胎盘将抗体输送给胎儿,干扰胎儿心脏传导所致的一类疾病,大多以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最初表现。该病在抗SSA/Ro抗体阳性的患者初次妊娠的... 自身抗体相关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ACHB)是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阳性母亲在妊娠过程中通过胎盘将抗体输送给胎儿,干扰胎儿心脏传导所致的一类疾病,大多以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最初表现。该病在抗SSA/Ro抗体阳性的患者初次妊娠的发生率为2%,而再次妊娠的发生率为12%-20%。房室传导是心脏电生理与机械活动的基础,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从心房传导至心室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延迟或不能抵达心室,严重程度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ACHB的发病率低,而一旦发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则预后不佳。综述该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方法、产前干预及预后等,为该病早期诊疗及改善预后等方面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自身免疫疾病 胎儿 抗SSA/Ro抗体 抗SSB/La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RO-BNP水平与子痫前期围生期结局关系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倪晴 张世昌 +2 位作者 陈文玮 张国英 陈黎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B型脑利钠肽前体(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水平预测子痫前期患者母婴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111例子痫前期孕妇PRO-BNP水平,根据检测水平分为PRO-BNP正常组(85例)和PRO-BNP异常组(26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B型脑利钠肽前体(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水平预测子痫前期患者母婴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111例子痫前期孕妇PRO-BNP水平,根据检测水平分为PRO-BNP正常组(85例)和PRO-BNP异常组(26例),随访至分娩,比较2组母婴预后的差异。结果:PROBNP异常组期待治疗者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vs.36.5%,χ~2=7.893,P=0.005)。2组孕妇尿蛋白异常情况、胸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胎儿窘迫、早产儿和新生儿转儿科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一血清PRO-BNP水平与子痫前期患者脏器损伤严重性有一定关系,但与新生儿预后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回顾性研究 预后 B型脑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妊娠孕妇B群链球菌定植状况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林东 包芳 +1 位作者 吴元赭 孙丽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9-396,共8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群链球菌(GBS)定植情况、抗菌药物敏感性及妊娠结局。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定期产检的孕妇,于孕35~37周采用标准方法采集阴道及直肠拭子进行GBS培养...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群链球菌(GBS)定植情况、抗菌药物敏感性及妊娠结局。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定期产检的孕妇,于孕35~37周采用标准方法采集阴道及直肠拭子进行GBS培养,并对阳性标本分离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培养结果分为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阳性组按照产程中是否使用了抗菌药物治疗分为用药组与未用药组,比较不同组别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共13 000名孕妇入组,GBS总体定植率为3.65%(475/13 000)。GBS在阴道中定植率为2.33%(303/13 000),在直肠中定植率为1.75%(227/13 000)。通过对直肠标本的采集检测,GBS阳性检出率增加了56.77%(172/303)。GBS每月的定植率有明显波动,3月份和10月份最高(均P<0.05)。475份GBS阳性标本对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7.26%和93.47%,而对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0.11%、48.00%、52.21%和88.63%。GBS阳性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发生率较GBS阴性组明显增高(均P<0.01)。产程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GBS阳性孕妇产褥期感染、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率明显低于未使用抗菌药物的孕妇(P<0.05或P<0.01)。结论:妊娠晚期孕妇GBS定植率较低,无明显的季节性,通过补充直肠检测能提高GBS检出率。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和青霉素是目前预防和治疗GBS相关疾病的首选药物。GBS感染会明显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产程中抗菌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母婴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末期 无乳链球菌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妊娠结局 围生医学 阴道/微生物学 直肠/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蛋白因子的表达和作用
9
作者 马翔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3年第1期21-24,共4页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日益发展,卵细胞成熟的分子调控机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成熟刺激因子(MPF)、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家族(MAPK)、蛋白激酶C(PKC)、cAMP/蛋白激酶A(cAMP/PKA)等蛋白因子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日益发展,卵细胞成熟的分子调控机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成熟刺激因子(MPF)、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家族(MAPK)、蛋白激酶C(PKC)、cAMP/蛋白激酶A(cAMP/PKA)等蛋白因子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这些因子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和调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成熟促进因子 MAPK PKC cAMP/蛋白激酶A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治疗
10
作者 孙荣惜 《淮海医药》 2004年第2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心理分析 治疗 不良心理 心理疗法 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因素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初产妇早期子宫复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菁 张建枝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12期1351-1352,共2页
目的探讨初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早期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初产妇因社会因素剖宫产349例,与初产妇自然分娩405例作对比,观察两组产后早期子宫复旧情况。结果除产后当天两组子宫复旧无明显差异外,产后1~5d,自然分娩产妇... 目的探讨初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早期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初产妇因社会因素剖宫产349例,与初产妇自然分娩405例作对比,观察两组产后早期子宫复旧情况。结果除产后当天两组子宫复旧无明显差异外,产后1~5d,自然分娩产妇子宫复旧较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恢复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早期子宫复旧与自然分娩不同,有其自身规律,子宫复旧速度较自然分娩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复旧 剖宫产 自然分娩 初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吸吮减少产后出血的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丽萍 王海琦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7年第4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早吸吮 产后出血 哺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雁 戴辉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7期85-86,共2页
目的 :研究用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0例H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采用LEEP刀手术对其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 目的 :研究用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0例H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采用LEEP刀手术对其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这32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手术的平均时间为(8.12±1.47)min,其术中平均的出血量为(7.93±2.84)ml,其术后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为(25.94±4.15)d,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6%。其中,有14例患者术后存在病变组织残留的情况(在这14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接受了子宫切除术,有2例患者再次接受了LEEP刀手术)。术后对这320例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显示,其中有29例患者的病情复发,其病情的复发率为9.06%。结论 :用LEEP刀手术治疗HSIL的效果显著,具有手术的时间短、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对HSIL患者进行LEEP刀手术后,需注意观察其病变组织残留的情况和病情复发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P刀手术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出血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妊娠合并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芸 《国医论坛》 2007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妊娠合并原发性脑室出血 护理 病理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研究与女性生殖
15
作者 胡菲菲 刘嘉茵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成年卵巢可能通过干细胞而再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可形成卵母细胞,为治疗性克隆提供可能的卵母细胞来源,对提高和保存女性生育力有重要意义。近年妊娠相关的干/祖细胞参与母体组织修复也引起关注。随着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研究技... 成年卵巢可能通过干细胞而再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可形成卵母细胞,为治疗性克隆提供可能的卵母细胞来源,对提高和保存女性生育力有重要意义。近年妊娠相关的干/祖细胞参与母体组织修复也引起关注。随着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研究技术的发展,用不同的方法深入研究,希望能阐明女性生殖的发育生物学机制及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生殖 卵巢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激素治疗与女性恶性肿瘤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文杰 吴洁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医学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恶性肿瘤幸存者将经历自然绝经或由于肿瘤治疗导致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自然绝经或POI带来的雌激素水平缺乏,可... 医学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恶性肿瘤幸存者将经历自然绝经或由于肿瘤治疗导致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自然绝经或POI带来的雌激素水平缺乏,可引起潮热、出汗、失眠、泌尿生殖道萎缩等一系列症状,远期负面影响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风险增加,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因此,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在女性恶性肿瘤幸存者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对MHT与女性恶性肿瘤的关系及恶性肿瘤幸存者应用MHT的利弊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恶性肿瘤 绝经激素治疗 获益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