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及内镜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的评估在回肠末端病变的病因诊断价值初探
1
作者 赵小静 张丽 +4 位作者 王璐 王舒 林俊杰 张红杰 马晶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4-550,共7页
目的:总结分析回肠末端病变患者临床、内镜特征及临床转归,探究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改变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21... 目的:总结分析回肠末端病变患者临床、内镜特征及临床转归,探究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改变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21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回肠末端病变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病历资料、内镜及病理报告等,统计并分析所纳入患者的临床、内镜特征及病因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筛选出CD及非特异性回肠末端溃疡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初诊时的临床、内镜特征及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共纳入回肠末端病变患者956例,其中93例诊断明确,包括CD、肠结核、良性肿瘤、腺癌等,425例失访,另有438例患者病因诊断不明,诊断不明患者中有293例复查肠镜,其中182例显示病变消失。最终筛选出CD患者22例,非特异性回肠末端溃疡患者73例。与后者相比,CD患者初诊时腹痛发生率更高,且更易表现为回盲瓣受累的内镜特征。血小板、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等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对于辅助诊断CD有一定价值,5项指标联合诊断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83。结论:回肠末端病变大多数为非特异性良性病变,且预后较好。对于肠镜下首次发现回肠末端病变尤其是溃疡的患者,需关注其临床症状、内镜下特征,同时结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改变,有助于回肠末端病变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末端病变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细胞外囊泡中CKAP4与糖尿病肾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刘畅 钱力 +9 位作者 陆放 王子韬 李青 段俗言 吴琳 张波 毛慧娟 梁宏伟 袁杨刚 邢昌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3-1072,1100,共11页
目的:探究尿液细胞外囊泡中关键蛋白细胞骨架相关蛋白4(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 4,CKAP4)作为生物标志物预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进展的能力。方法: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3例肾活检证实DKD的2型... 目的:探究尿液细胞外囊泡中关键蛋白细胞骨架相关蛋白4(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 4,CKAP4)作为生物标志物预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进展的能力。方法: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3例肾活检证实DKD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肾脏恶性肿瘤患者1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CKAP4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KAP4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以评估CKAP4表达是否能有效区分肾脏预后不良的患者。采用ROC曲线分析确定预测肾脏事件的CKAP4评分的最佳临界值(最高约登指数)。此外,进行时间依赖性AUC分析,以表征肾活检后6个月以上CKAP4的预测准确性。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随访CKAP4和DKD进展之间的风险比。将单变量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临床病理因素作为协变量纳入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评价CKAP4高表达组和CKAP4低表达组肾活检后6个月以上生存的差异。结果:与肿瘤患者癌旁正常肾脏组织相比,CKAP4在DKD患者肾脏组织中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KAP4在不同分期的DKD患者肾组织中表达有差异,其中Ⅱ期与Ⅲ期、Ⅱ期与Ⅳ期、Ⅲ期与Ⅳ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KD患者CKAP4表达与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血红蛋白呈负相关。DKD患者中位随访期为2.22年,63例(44.06%)患者出现DKD进展。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KAP4表达水平随DKD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升高(r=0.80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KAP4高表达与DKD进展的风险增加相关(HR=4.120,95%CI:1.730~9.811,P=0.001)。此外,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中,CKAP4高表达组患者的肾脏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KAP4低表达组(P<0.001)。绘制了包括CKAP4分类在内的列线图来预测DKD进展风险(C⁃index:0.689)。结论:来源于尿液细胞外囊泡的CKAP4是DKD患者肾活检后6个月以上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液细胞外囊泡 CKAP4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高龄患者溶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甜文 马志 +1 位作者 曹辉 邱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59,共7页
目的:探讨≥80岁的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BAD老年患者,按照年龄分为60~79岁组和≥80岁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80岁的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BAD老年患者,按照年龄分为60~79岁组和≥80岁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早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90 d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6例患者,60~79岁组114例,≥80岁组42例。基线信息中,≥80岁组患者的B型钠尿肽、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明显高于60~79岁组(P均<0.05)。治疗有效性分析中,≥80岁组患者溶栓后24 h和7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高于60~7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80岁组更容易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38.1%vs.12.3%,P=0.025)。两组患者的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和NIHSS评分、m Rs≤2分和mRs≥4分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安全性分析中,两组患者的颅内出血转化和消化道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80岁组患者出现黏膜出血和卒中相关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60~79岁组(P均<0.05)。结论:≥80岁的BAD患者仍能从静脉溶栓中获益,但需要关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静脉溶栓 高龄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伟凯 唐金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神经系统疾病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大挑战,近年来,巨噬细胞极化在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巨噬细胞具有不同的极化状态,包括M1型和M2型,它们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神经炎症中,M1型巨噬细胞可能加剧损伤,而M2型巨噬细... 神经系统疾病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大挑战,近年来,巨噬细胞极化在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巨噬细胞具有不同的极化状态,包括M1型和M2型,它们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神经炎症中,M1型巨噬细胞可能加剧损伤,而M2型巨噬细胞则有助于组织修复和神经再生。研究发现,巨噬细胞极化失衡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创伤性脑损伤等密切相关。针对这一现象,药物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新型药物旨在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修复。一些药物通过抑制特定信号通路来实现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另一些则通过靶向细胞因子或受体发挥作用。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存在诸多挑战,如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用机制的复杂性等。文章总结了不同微环境信号刺激下巨噬细胞的不同极化表型及其主要功能,并重点介绍了巨噬细胞极化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以及以巨噬细胞极化为靶点的临床疾病治疗策略,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极化 阿尔茨海默病 多发性硬化 创伤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比值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的乘积在鉴别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中的价值
5
作者 付紫琪 郦丽 +4 位作者 吴琳 耿苏珩 张波 邢昌赢 黄智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7-1315,共9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iculocyte%,Ret%)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鉴别诊断中...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iculocyte%,Ret%)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016年7月—2020年1月收治的437例肾病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将患者分为AKI组(n=140)和CKD组(n=297),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校正组间混杂因素后,比较两组的尿/血清NGAL(urinary NGAL/serum NGAL,u/sNGAL)、Ret%水平差异。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对肾功能分层后,评估u/sNGAL、Ret%及其乘积(u/s NGAL×Ret%)在AKI与CKD鉴别中的效能。结果:AKI组u/s NGAL×Ret%显著高于CKD组[1.74(0.81,4.17)vs.0.28(0.15,0.55),P<0.001]。经1∶1倾向匹配(每组46例)后,AKI组Ret%、u/s NGAL以及u/s NGAL×Ret%均显著高于CKD组[1.75(1.26,2.53)vs.1.37(1.16,1.83),P=0.027;0.64(0.33,1.52)vs.0.31(0.13,0.76),P=0.006;1.27(0.59,3.31)vs.0.46(0.25,1.5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表明,在全部患者中,Ret%、u/sNGAL以及u/s NGAL×Ret%均能有效鉴别AKI与CKD,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1、0.848和0.870。肾功能分层亚组分析显示,在所有的亚组中,u/sNGAL×Ret%在AKI组均明显升高(P<0.01)。eGFR≥60 mL(/min·1.73 m^(2))亚组中,u/sNGAL×Ret%和Ret%均可有效鉴别AKI和CKD。eGFR<60 mL(/min·1.73 m^(2))亚组中,u/sNGAL×Ret%鉴别AKI和CKD能力显著优于Ret%(P<0.05)。结论:u/sN-GAL×Ret%显示出了良好的AKI与CKD鉴别诊断价值,尤其是在肾功能受损患者中表现更为突出,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靶向药物Mitochonic acid 5调控线粒体稳态减轻肾脏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钱力 陈晨 +4 位作者 李青 吴琳 邢昌赢 毛慧娟 袁杨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1-318,共8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药物Mitochonic acid 5(MA-5)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8周龄的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MA-5组、单侧(左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组和UU...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药物Mitochonic acid 5(MA-5)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8周龄的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MA-5组、单侧(左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组和UUO+MA-5组。4组小鼠均需手术暴露输尿管与肾脏,其中UUO组和UUO+MA-5组予以结扎处理后缝合,另外两组暴露后直接缝合。术后第2天开始,MA-5组和UUO+MA-5组均予MA-5连续灌胃给药至第7天,对照组及UUO组予相应剂量的食用玉米油灌胃。UUO术后第7天留取小鼠肾脏标本及血标本。随后采用Masson及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肾脏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及衰老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培养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使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刺激肾小管,Western blot检测MA-5干预和不干预情况下细胞纤维化相关指标α-SMA、Fibronectin、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UUO术后7 d,小鼠肾组织切片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UUO组小鼠出现严重的肾脏纤维化,UUO+MA-5组肾脏纤维化程度较UUO组明显减轻。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UUO+MA-5组中,α-SMA和Col1表达较UUO组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UUO组线粒体生物合成、融合、运动均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表达降低。MA-5可以提高UUO模型中肾脏Mitofilin的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增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线粒体Rho GTP酶1(the mitochondrial Rho GTPase 1,Miro1)、SOD2的表达(P<0.05)。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实验结果显示,MA-5降低TGF-β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相关指标的表达(P<0.05)。结论:UUO术后小鼠出现肾脏纤维化改变,MA-5可以通过维持线粒体稳态,减轻TGF-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纤维化 线粒体 MA-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慢性病变评分在糖尿病肾脏病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7
作者 师颖 袁杨刚 +3 位作者 张承宁 毛慧娟 段俗言 张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6-836,862,共12页
目的:探讨肾脏慢性病变评分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与传统的DKD国际肾脏病理学会研究委员会(Research Committee of the Renal Pathology Society,RPS)病理分级进行比较。方法:对2014... 目的:探讨肾脏慢性病变评分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与传统的DKD国际肾脏病理学会研究委员会(Research Committee of the Renal Pathology Society,RPS)病理分级进行比较。方法:对2014年1月—2020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DKD的12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肾脏慢性病变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微组(n=34)、轻度组(n=50)和中-重度组(n=45),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指标,并与DKD RPS病理分级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肾脏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无肾脏终点事件和复合心血管事件的累积生存率,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肾脏慢性病变评分及其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24 h尿蛋白联合在肾脏预后评估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肾脏慢性病变评分较高的患者肾功能更差、贫血更明显,DKD RPS病理分级更高。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肾脏慢性病变评分较高的患者无肾脏终点事件的累积生存率显著降低,预后更差(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肾脏慢性病变评分是肾脏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肾脏慢性病变评分的诊断价值略低于DKD RPS病理分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651 vs.0.875],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eGFR和24 h尿蛋白后,肾脏慢性病变评分的AUC值提高至0.810。结论:DKD患者的高肾脏慢性病变评分与更显著的肾功能损害相关,是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临床指标(如e GFR和24 h尿蛋白)能显著提高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RPS病理分级 肾脏慢性病变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ESD及外科治疗术后生存预后比较
8
作者 郁馨 杨若云 +2 位作者 陈涵 周晓颖 张国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3-983,共11页
目的:评估早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J)患者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根治性手术的长期生存结局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2... 目的:评估早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J)患者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根治性手术的长期生存结局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2月于单中心三级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562例早期SiewertⅡ型AEGJ患者,其中接受ESD治疗393例,根治性手术治疗169例。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基线特征后,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早期SiewertⅡ型AEGJ患者ESD和外科手术的生存差异。结果:562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7.7个月(范围6.2~147.0个月)。经过PSM后生成了2个平衡组,每组包含163例患者。ESD组和手术组的5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5%vs. 90.7%,P=0.734)。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P=0.95)、疾病特异性生存期(P=0.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分析显示,两组在淋巴结转移(6.7%vs. 7.4%,P=0.829)、局部复发(4.9%vs. 9.2%,P=0.130)、术后狭窄(3.7%vs. 1.2%,P=0.152)及出血(1.2%vs. 0.6%,P=0.562)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手术组的反酸症状发生率更高(11.0%vs. 3.1%,P=0.005)。结论:ESD与手术治疗早期SiewertⅡ型AEGJ的长期生存结局相似,提示ESD可作为该人群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生存预后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护理工作项目量化考核分值的建立 被引量:8
9
作者 田金萍 顾则娟 +3 位作者 王荣 孙国珍 丁霞芬 李玫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7期37-40,共4页
目的:测量内科各护理工作项目的工时,设计以工时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的量化考核分值。方法:测量我院48名在内科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完成92项直接和间接护理工作项目的工时,得出平均工时1;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和计算我院15名在内科工作6个月的... 目的:测量内科各护理工作项目的工时,设计以工时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的量化考核分值。方法:测量我院48名在内科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完成92项直接和间接护理工作项目的工时,得出平均工时1;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和计算我院15名在内科工作6个月的护士进行92项相同护理工作项目的平均工时2;再计算所有63名观察对象的平均工时,并将之设为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平均工时2/平均工时1)×0.1=每个项目的基础分值。以基础分值为对照,通过访谈法,结合项目的风险系数及操作者的心理压力等因素设计项目的标准量化考核分值。将每个项目的标准时间和分值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两轮调查、统计。结果:第二轮调查显示:项目为同意的满分比达86%,48名调查对象对调查表分值的意见高度集中。通过测量、对比、访谈、调查的方法得出我院内科92项护理工作项目的标准量化考核分值。结论:在平均工时的基础上结合综合因素得出的各项目分值可信度高,可为护理绩效量化考核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护理工作项目 护理工时 分值 量化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行走过程中下肢表面肌电图实时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晓磊 计敏 +3 位作者 史东艳 孙慧敏 王丽娜 张克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55,共7页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在直线行走过程中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12例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13例帕金森病不伴冻结步态患者和1...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在直线行走过程中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12例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13例帕金森病不伴冻结步态患者和11例健康对照受试者接受临床特征、步态时空参数和直线行走sEMG评估。分析步态周期各时段中重症侧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侧头的sEMG信号特征改变,指标选用标准化均方根振幅(root mean square,RMS)值和共激活比值。同时,探索sEMG改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受试者和非冻结步态患者相比,冻结步态患者的步速减慢、步幅缩短、摆动相减少、步态变异性增加(P<0.05)。在步态周期的单支撑相阶段,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标准化RMS较健康对照降低(P<0.05);在摆动前期,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标准化RMS较非冻结步态患者显著下降(P<0.01),但非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标准化RMS较健康对照增加(P<0.01)。对于腓肠肌标准化RMS,冻结步态患者在摆动前期较非冻结步态患者和健康对照均显著降低(P<0.05)。此外,冻结步态患者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共激活比值在摆动相较非冻结步态患者降低(P<0.05)。冻结步态患者摆动前期腓肠肌标准化RMS与冻结步态严重程度(r=-0.758,P=0.007)、摆动相共激活比值和步幅变异性(r=0.716,P=0.013)显著相关。结论:直线行走步态周期中摆动前期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sEMG活动下降、摆动相胫骨前肌-腓肠肌共激活比值降低是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冻结步态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病人肌肉减少症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11
作者 董洋 巩尧瑶 程文芳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0-245,共6页
肌少症在肝硬化病人中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其发病机制与营养摄入不足、激素水平异常、高氨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异常、菌群失调及缺乏运动等有关。本文将从肝硬化肌少症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筛查及诊断、治疗进... 肌少症在肝硬化病人中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其发病机制与营养摄入不足、激素水平异常、高氨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异常、菌群失调及缺乏运动等有关。本文将从肝硬化肌少症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筛查及诊断、治疗进行综述,帮助医生及病人更好地进行肌少症的预防、监测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肌少症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脑光谱成像技术在脑卒中领域中的应用
12
作者 聂萍 王兆露 唐金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5-611,共7页
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特点包括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了极为严峻的威胁。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作为一种无创、... 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特点包括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了极为严峻的威胁。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作为一种无创、便携且抗电磁干扰的脑光学成像方法,近年来在神经科学和临床康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中,fNIRS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康复评估、治疗优化及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文章综述fNIRS在该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向及研究进展、存在的争议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为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脑卒中 康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调蛋白通过上调LPA-LPAR3调控肠成纤维细胞活化促进克罗恩病肠纤维化
13
作者 林俊杰 王舒 +1 位作者 赵小静 张红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8-508,共11页
目的:探讨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相关肠道纤维化发生和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100 ng/mL浓度的AREG处理人肠成纤维细胞48 h后,利用转录组学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探究AREG参与肠纤维化形... 目的:探讨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相关肠道纤维化发生和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100 ng/mL浓度的AREG处理人肠成纤维细胞48 h后,利用转录组学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探究AREG参与肠纤维化形成的可能机制;收集因肠纤维化并发肠梗阻行手术治疗的CD患者的狭窄部位及非狭窄部位的肠道标本以及血浆进行临床验证;通过Ki67免疫荧光和划痕实验评估人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ol1a1、Col6a1、Col6a3等基因表达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等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RNA-seq数据分析显示AREG促进人肠成纤维细胞表达溶血磷脂酸受体3(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 3,LPAR3),临床样本验证发现,LPAR3在纤维化部位组织中表达增加,且与未合并肠道纤维化的CD患者相比,合并肠道纤维化的CD患者的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升高;体外细胞实验发现,AREG促进人肠成纤维细胞分泌LPA,LPA在蛋白水平上调人肠成纤维细胞LPAR3的表达;此外,LPA促进肠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增殖、活化及胶原蛋白的产生,LPAR3抑制剂可减轻LPA对细胞的上述影响。结论:AREG可能通过LPA-LPAR3途径促进CD相关肠道纤维化的发生,AREG-LPA-LPAR3可能是治疗肠道纤维化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调蛋白 克罗恩病 肠道纤维化 溶血磷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酶反应分析ALOX5AP基因、PDE4D基因与江苏南京地区腔隙性脑梗死的易感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虹 金庆文 +4 位作者 丁新生 姚娟 邓晓萱 宋新建 王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南京地区汉族人群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ALOX5AP基因、PDE4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并研究其与脑梗死的发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 目的:分析江苏省南京地区汉族人群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ALOX5AP基因、PDE4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并研究其与脑梗死的发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观察28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258例对照组人群的ALOX5AP基因及PDE4D基因的4个SNP位点,并进一步分析其基因型。结果:PDE4D基因rs966221、rs456009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单倍体型构成在两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ALOX5AP基因的两SNP(rs4073259、rs4769055)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NP单倍体型(GA、GC)在两组间差异更为明显(P<0.01)。结论:本研究未发现PDE4D基因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相关,但ALOX5AP基因可能为中国江苏省南京地区腔隙性脑梗死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ALOX5AP基因(5-脂氧合酶活化蛋白基因) PDE4D基因(磷酸二酯酶4D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军区离休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雪玲 陈念东 +5 位作者 陆小伟 周国庆 任苏虹 段立晖 刘新峰 丁新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20-923,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患病率,比较广义MCI和Petersen标准诊断遗忘型MCI(A—MCI)的异同。方法选择南京军区年龄≥70岁的离休老干部586例,进行认知功能调查,将符合广义MCI的104例患者分为MCI组,将非MCI患者482... 目的调查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患病率,比较广义MCI和Petersen标准诊断遗忘型MCI(A—MCI)的异同。方法选择南京军区年龄≥70岁的离休老干部586例,进行认知功能调查,将符合广义MCI的104例患者分为MCI组,将非MCI患者482例分为正常组。采用广义MCI和A—MCI进行神经心理检查,对2种诊断标准MCI患病率比较。结果MCI组患者年龄较正常组高偏。与A—MCI 59例(10.07%)比较,广义MCI 104例(17.75%),患病率升高;广义MCI中主观记忆障碍77例(74%),较A—MCI 59例(100%)低。结论广义MCI较A—MCI诊断的患病率高,其包涵了更多类型的痴呆前期表现,有利于早期发现MCI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记忆障碍 痴呆 危险因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消化道早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阙煜轩 周晓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21-1527,1536,共8页
消化道早癌(earl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EGC)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筛查率低,导致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能够通过高... 消化道早癌(earl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EGC)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筛查率低,导致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能够通过高精度的图像分析和数据处理,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从而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但同时,AI也面临训练数据不足、算法偏差、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发展改进。文章全面回顾了AI在EGC诊疗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优势、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消化道早癌 内镜检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排便障碍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17
作者 冯奔畅(综述) 姜柳琴(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7-560,共4页
功能性排便障碍(FD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便秘,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还有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根据FDD的发病机制,罗马Ⅳ标准将其分为排便推进不足(IDP)和不协调性排便(DD)两种亚型。目前临床上治疗FDD的方法众多... 功能性排便障碍(FD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便秘,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还有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根据FDD的发病机制,罗马Ⅳ标准将其分为排便推进不足(IDP)和不协调性排便(DD)两种亚型。目前临床上治疗FDD的方法众多,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生物反馈、骶神经刺激、精神心理疗法、中医治疗、外科手术等。有研究表明,不同治疗方法对FDD不同亚型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文章就FDD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探究相应有效规范、合适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排便障碍 便秘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胃蛋白酶测定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冒慧(综述) 姜柳琴(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2-336,共5页
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外引起的咽喉和上呼吸道黏膜的一种炎症性疾病。目前LPRD的诊断方法主要通过症状及调查问卷法,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MII-pH)可提供反流的客观证据是诊断咽喉反流的“金标准”。近年来... 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外引起的咽喉和上呼吸道黏膜的一种炎症性疾病。目前LPRD的诊断方法主要通过症状及调查问卷法,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MII-pH)可提供反流的客观证据是诊断咽喉反流的“金标准”。近年来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在LPRD诊断中的价值备受关注,文章就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在LPRD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反流性疾病 唾液胃蛋白酶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森林联合模型:一种新的复杂医学影像数据的策略
19
作者 周屹 邵方 +2 位作者 尤东方 陆梦依 赵杨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0-515,共6页
目的比较深度森林联合模型、深度森林以及随机森林在医学影像数据分类中的预测性能。方法本研究提出深度森林联合模型,通过Sobol-MDA(Sobol-mean decrease accuracy)结合深度森林级联结构和随机森林的特征提取能力,对模拟实验和真实医... 目的比较深度森林联合模型、深度森林以及随机森林在医学影像数据分类中的预测性能。方法本研究提出深度森林联合模型,通过Sobol-MDA(Sobol-mean decrease accuracy)结合深度森林级联结构和随机森林的特征提取能力,对模拟实验和真实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模拟实验涵盖结局变量不均衡、变量间非线性关系、噪声变量、多重共线性及交互作用等场景。实例分析基于腮腺MRI数据,比较各模型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等指标上的表现。结果在模拟实验以及实例分析中,深度森林联合模型表现优越,特别是在复杂交互作用场景下,其预测性能显著优于深度森林或随机森林模型。结论深度森林联合模型在应对复杂医学影像数据分类任务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处理变量间存在高阶交互作用时,其预测性能优于深度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森林联合模型 Sobol-MDA 高阶交互作用 复杂医学影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NLR and SII in anti⁃MDA5 antibody⁃positive dermatomyositis with 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20
作者 CAI Qingqing YOU Hanxiao +7 位作者 WANG Lei LÜChengyin SHI Yumeng QIU Yulu WU Lingyun WANG Fang ZHANG Miaojia TAN Wenfeng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7,共12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and the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in predicting patients with anti⁃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positive(...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and the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in predicting patients with anti⁃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positive(anti⁃MDA5+)dermatomyositis(DM)develop into the 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PILD).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of 124 anti⁃MDA5+DM patients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between March 2019 and September 2023.We identifie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mortality of RPILD with th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and determined the optimal cut⁃off values for predicting adverse outcomes with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analysis.Results:Among the 124 patients,36 patients(29.03%)developed RPILD,and 39 patients(31.45%)di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levated NLR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RPILD development,while the elevated SII expression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mortality of RPILD.Based on the ROC curve analysis,NLR>6.12 was a predictor for RPILD,and SII>875.79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risk of RPILD.Conclusion:Both NLR and SII are accessible,cost⁃effective,and reliable prognostic indicators for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nti⁃MDA5^(+)DM,providing a valuable guidance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th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positive dermatomyositis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