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评估肌肉厚度和羽状角对老年女性人群肌少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朱思平 林蔚 +1 位作者 刘晋 盛云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采用超声评估不同部位肌肉厚度及羽状角,研究其与肌肉量、肌力和下肢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超声评估肌少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社区老年女性体检人员168例,测得人体学参数、肌肉量、握力和躯体功能,并用超声仪测得前臂、腹直肌和小腿... 目的:采用超声评估不同部位肌肉厚度及羽状角,研究其与肌肉量、肌力和下肢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超声评估肌少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社区老年女性体检人员168例,测得人体学参数、肌肉量、握力和躯体功能,并用超声仪测得前臂、腹直肌和小腿的肌肉厚度及腓肠肌内、外侧头的羽状角。结果:超声测量肌肉厚度(除腓骨后肌肉厚度)、四肢肌肉量及肌肉总量、握力、步速、机体简易功能评估值随年龄减少;腓骨后肌肉厚度与四肢骨骼肌肉量有明显相关性;尺骨前肌肉厚度与握力有明显相关性;腓肠肌内侧头羽状角与步速和躯体功能有相关性;与非肌少者相比,肌少者的尺骨前肌肉厚度和腓肠肌内侧头的羽状角均明显减小。结论:老年女性的桡骨前肌肉厚度和腓肠肌内侧头的羽状角分别与握力和躯体功能相关,并能作为老年女性肌少症的预测指标,老年女性腓骨后肌肉厚度对四肢肌肉量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肌少症 肌肉量 肌肉功能 肌肉厚度 羽状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腹腔不同部位脂肪厚度与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思平 林蔚 +1 位作者 刘晋 盛云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超声测量腹腔不同部位脂肪的厚度与心血管风险因子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本科住院体检的130例男性患者,测定人体指标和生化指标数据,超声测量其中腹腔脂肪、上腹腔脂肪、肠系膜脂肪的厚度。结果:各部位脂肪与体重指数(BMI... 目的:分析比较超声测量腹腔不同部位脂肪的厚度与心血管风险因子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本科住院体检的130例男性患者,测定人体指标和生化指标数据,超声测量其中腹腔脂肪、上腹腔脂肪、肠系膜脂肪的厚度。结果:各部位脂肪与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和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上腹腔脂肪厚度和肠系膜脂肪厚度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I)呈正相关,肠系膜脂肪厚度与尿酸(UA)呈正相关;校正了年龄、BMI和WC的偏相关分析显示,上腹腔脂肪与HOMA-IR及TG水平呈正相关,肠系膜脂肪与FINS及HOMA-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中腹腔脂肪厚度与各临床参数未见明显相关性;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上腹腔脂肪厚度及肠系膜脂肪厚度较中腹腔脂肪厚度对心血管风险因子的预测价值更高,且肠系膜脂肪厚度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上腹腔脂肪及肠系膜脂肪与各心血管风险因子的相关性优于中腹腔脂肪,且上腹腔脂肪和肠系膜脂肪分别与不同心血管风险因子有相关性。超声可分辨及测量腹腔不同部位脂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腹腔脂肪 肠系膜脂肪 腹部肥胖 心血管危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