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外膜脂肪体积及房室沟脂肪厚度与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郑旭辉 祝绪 +9 位作者 渠强 廖深根 原华鑫 梁庚敏 施金晶 陈子奇 周艳丽 姚文明 徐怡 李新立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3-468,共6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外膜脂肪形态学指标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16例DCM患者,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EFV)与房室沟脂肪厚度(AVGT)。根据随访期间[22.18(9.38,28.13)个月...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外膜脂肪形态学指标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16例DCM患者,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EFV)与房室沟脂肪厚度(AVGT)。根据随访期间[22.18(9.38,28.13)个月]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无事件组(n=142)和事件组(n=74)。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参数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识别独立危险因素。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解析剂量效应关系。结果:事件组的AVGT及EFV均显著大于无事件组(P均<0.05)。ROC分析显示AVGT预测MACE的最佳截断值为7.74 mm[曲线下面积(AUC)=0.57],EFV最佳截断值为78.6 ml(AUC=0.6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VGT≥7.74 mm及EFV≥78.6 ml的患者无MACE生存率均显著降低(P均<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AVGT(HR=2.18,95%CI:1.34~3.54)与EFV(HR=1.81,95%CI:1.11~2.96)均为MACE独立危险因素(log-rank P均<0.05)。RCS模型分析揭示EFV及AVGT均与MACE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总体P均<0.05)。结论:EFV和AVGT作为量化及反映脂肪分布的无创影像学生物标志物,与DCM患者较高的MACE风险独立相关,可作为评估DCM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与随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外膜脂肪 房室沟脂肪厚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