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的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曾丽华 陈娴 +3 位作者 朱珠 孙翠华 吴金凤 乔成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8,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及潜在类别,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年资护士的人本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中、苏南、苏北地区护理工作年限≥10年的高年资护士350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了解江苏省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及潜在类别,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年资护士的人本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中、苏南、苏北地区护理工作年限≥10年的高年资护士350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共情疲劳量表及中文版护士工作环境感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年资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为(24.58±6.50)分,继发性创伤应激得分为(26.80±6.07)分,同情满足得分为(36.57±7.38)分。中度及以上共情疲劳者为2386人(68.0%)。潜在剖面分析显示,共情疲劳分为共情疲劳优势组(32.00%)、中度共情疲劳组(63.12%)和共情疲劳应激组(4.87%)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务、月收入、班次、对工作环境感知是共情疲劳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存在3个潜在类别,呈现群体异质性。护理管理者需采用多元化、人本化管理策略,激发高年资护士工作热情,降低共情疲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高年资 共情疲劳 职业倦怠 继发性创伤应激 工作环境感知 潜在类别分析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级甲等医院病区治疗室冰箱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莉 杨杏梅 +1 位作者 张翔 范坤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病区治疗室冰箱的微生物污染及管理情况,为加强病区治疗室医用冰箱清洁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医院不同病区治疗室使用中的冰箱共计40台行微生物采样、培养及菌种鉴定,并从相应病区中随机选取40名治疗...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病区治疗室冰箱的微生物污染及管理情况,为加强病区治疗室医用冰箱清洁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医院不同病区治疗室使用中的冰箱共计40台行微生物采样、培养及菌种鉴定,并从相应病区中随机选取40名治疗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冰箱的日常管理情况。结果共采集223份标本,阳性标本142份,阳性率为63.68%,共检出细菌24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1.30%(102株),革兰阴性菌占10.93%(27株),真菌占47.77%(118株)。检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株,分别来自Ⅲ类环境的同一个冰箱的底壁和排水槽,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0.90%(2/223)。各病区对冰箱常规清洁消毒频次和清洁消毒方法各不相同。结论医疗机构病区治疗室冰箱清洁消毒管理工作存在欠缺,病区应加强冰箱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同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也应加强相应的监督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箱 治疗室 微生物污染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内涵与应用边界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仇嫒雯 贲慧 +3 位作者 胡袁远 熊珂 姚晶晶 陈东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59,共4页
构建7个维度的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内涵分类体系,形成两大类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应用边界,为精细化采集、应用、挖掘数据信息,实现数据增值提供思路。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经济管理 大数据 应用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三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45
4
作者 胡大洋 冷明祥 +4 位作者 夏迎秋 万彬 陶宏滨 唐晓东 段茗玉 《中国医院管理》 2011年第2期48-51,共4页
对江苏省3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作出分析,分别介绍了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淮安市实行的"病种分值结算办法"、镇江市实行的"总额预算、弹性结算、部分疾病按病种付费";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 对江苏省3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作出分析,分别介绍了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淮安市实行的"病种分值结算办法"、镇江市实行的"总额预算、弹性结算、部分疾病按病种付费";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南京市实行的部分病种定额指标结算,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指标结算、连云港实行的问题控制结算办法;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上,积极探索单病种定额付费等,并对支付方式改革取得的效果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支付方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玉 汪丹梅 +1 位作者 韦波 阎星云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8-71,共4页
基于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分析我国大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现状。结果显示,大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模式呈多元化趋势,成熟度呈两极化特征,医院应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强化廉政风险控制机制,... 基于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分析我国大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现状。结果显示,大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模式呈多元化趋势,成熟度呈两极化特征,医院应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强化廉政风险控制机制,建立成熟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内部控制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金流视角下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被引量:17
6
作者 昂慧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29-30,共2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医院面临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影响医院现金流的运转,对医院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害,因此,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工作越来越重要,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是保证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医院面临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影响医院现金流的运转,对医院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害,因此,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工作越来越重要,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是保证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分析了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并从现金流视角提出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流 医院 财务风险 防范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背景下介入导管室护士医疗成本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蒋为秀 鲍志鹏 +2 位作者 何英 刘芳 孙国珍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调查已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方式的三级综合医院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医疗成本意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中文版安全态度量表,对选取的中国... 目的调查已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方式的三级综合医院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医疗成本意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中文版安全态度量表,对选取的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成员单位39家三级综合医院(分布于13个省市)的251名介入导管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介入导管室护士医疗成本意识总分为(49.11±6.80)分。介入导管室护士医疗成本意识与患者安全态度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团队协作、工作满意、压力感知、医疗耗材管理模式及成本效益培训是成本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介入导管室护士总体医疗成本意识较好,但实际参与度不足。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可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升DRG背景下导管室成本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导管室 护士 医疗成本意识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影响因素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及管理策略
8
作者 鲍志鹏 李芸霞 +4 位作者 王洁 汤志杰 游展鸿 何英 孙国珍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79-1485,共7页
我国心房颤动疾病负担日益沉重,导管消融已成为一线治疗手段。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复杂多样,与患者生活质量、疾病预后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紧密相关,亟需引起关注。本文对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 我国心房颤动疾病负担日益沉重,导管消融已成为一线治疗手段。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复杂多样,与患者生活质量、疾病预后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紧密相关,亟需引起关注。本文对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介绍了围术期症状群类型及发生现状,总结了心房颤动围术期症状群影响因素,整理了心房颤动围术期症状群评估工具,最后阐述了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症状群管理策略,以期为创新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症状群综合管理新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围术期 症状群 症状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健康行为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杨慧 张飞彦 胡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358-2364,共7页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健康行为的潜在剖面,并分析不同健康行为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健康行为的潜在剖面,并分析不同健康行为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对病人进行调查,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探讨病人的健康行为特征,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的HPLP-Ⅱ得分为(138.46±21.52)分,健康行为可分为健康行为一般型(30.5%)和健康行为良好型(69.5%)。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健康素养、恐惧疾病进展均是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恐惧疾病进展信息增益(0.35)最高。结论: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的健康行为存在2个潜在类别,具有较为明显的分类特征,建议医护人员基于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的健康行为特征,制订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健康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术后化疗 健康行为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评估危重患者肾功能的精确度与准确度
10
作者 曾汉杰 黄敏 +2 位作者 张倩 朱冬梅 周苏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3-1252,共10页
目的比较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组(CKD-EPI)公式、美国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简化(aMDRD)公式、Cockcroft-Gault(G-C)公式、梅奥诊所二次(MCQ)公式及柏林倡议研究(BIS)公式,在评估危重症患者肾脏功能中的表现并探讨临床应用中最适合... 目的比较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组(CKD-EPI)公式、美国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简化(aMDRD)公式、Cockcroft-Gault(G-C)公式、梅奥诊所二次(MCQ)公式及柏林倡议研究(BIS)公式,在评估危重症患者肾脏功能中的表现并探讨临床应用中最适合的方法。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危重症患者,分别采用CKD-EPI公式、aMDRD公式、C-G公式、MCQ公式及BIS1公式与24 h肌酐清除率(CrCl_(24h))进行比较,分析各个公式在入院48 h内评估危重症患者肾功能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结果共534例患者纳入研究。(1)aMDRD公式的偏倚最小(3.91),5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公式的准确度均较低,分别为44.4%、42.9%、63.1%、44.9%和54.9%。(2)CKD-EPI公式、aMDRD公式、C-G公式、MCQ公式、BIS1公式对患者肾功能的分级与CrCl_(24h)的一致性加权κ值分别为0.464、0.555、0.403、0.405、0.159(P<0.001)。CKD-EPI公式倾向于高估肾功能中至重度下降患者的分级,低估肾功能正常患者的分级。aMDRD公式、MCQ公式、BIS1公式均倾向于高估肾功能减退患者的分级,低估肾功能正常患者的分级。C-G公式倾向于低估肾功能正常及肾功能轻至中度下降患者的分级。(3)对于肾功能明显下降的患者[CrCl_(24h)≤60 mL/(min·1.73 m^(2))],C-G公式的eGFR值最低,BIS1公式的eGFR值最高。对于肾功能正常至中度下降的患者[60 mL/(min·1.73 m^(2))24h≤130 mL/(min·1.73 m^(2))],C-G公式的eGFR值依然最低,而MCQ公式的eGFR值最高。对于肾功能亢进的患者[CrCl_(24h)>130 mL/(min·1.73 m^(2))],BIS1公式的eGFR值最低,aMDRD公式的eGFR值最高。(4)患者肾功能明显减退[CrCl_(24h)≤60 mL/(min·1.73 m^(2))]或肾功能亢进[CrCl_(24h)>130 mL/(min·1.73 m^(2))]时,CKD-EPI及MCQ公式准确度下降。aMDRD公式的准确度随患者肌酐清除率升高而增加。C-G公式呈现出与aMDRD公式相反的变化趋势。BIS1公式则在所有分组中准确度均较低。(5)5种eGFR公式诊断肾功能亢进(ARC)的最佳临界值[mL/(min·m^(2))]分别为eGFRCKD-EPI:91.15,eGFRaMDRD:99.84,eGFRC-G:76.27,eGFRMCQ:100.87,eGFRBIS1:82.36。结论5种eGFR公式的精确度及准确度均较低,或不建议用于危重症患者肾功能的评估,收集24 h尿液计算肌酐清除率仍然是评估危重患者肾功能的必要方法。在入ICU早期无CrCl_(24h)时,eGFR公式的截断值可用于早期识别ARC,aMDRD公式可用于粗略估算危重症患者的肌酐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24 h肌酐清除率 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p32缺失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11
作者 郭睿 沈旭星 +4 位作者 夏园 金媛媛 李建勇 陈丽娟 仇海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773,共6页
目的:分析1p32缺失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41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遗传学特征,尤其是1号染色体遗传学异常中的1p32缺失,分析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目的:分析1p32缺失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41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遗传学特征,尤其是1号染色体遗传学异常中的1p32缺失,分析患者的生存及预后。结果:341例初诊MM患者中,1p32缺失阳性患者占7.0%(24/341),伴有1p32缺失的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显著短于不伴有1p32缺失患者(P<0.001),总生存(OS)同样更短(P<0.001)。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1p32缺失是影响MM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伴有1q21扩增和1p32缺失,即“1号染色体双打击”MM患者的PFS及OS相较于仅有1q21扩增或仅有1p32缺失MM患者更差(PFS:P<0.001;OS:P<0.001)。结论:1p32缺失是影响MM患者PFS及OS的独立危险因素,1p32缺失应广泛应用于初诊MM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1p32缺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认同感在工作沉浸与职业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园娣 石敏 +3 位作者 鲍娅 杜丹丹 郭玮 薛亚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0-516,共7页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认同感现状,并分析职业认同感在工作沉浸与职业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160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护士工作沉浸问...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认同感现状,并分析职业认同感在工作沉浸与职业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160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护士工作沉浸问卷和职业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幸福感评分为(79.63±9.32)分、工作沉浸评分为(97.58±12.35)分、职业认同感评分为(105.68±14.52)分;职业幸福感与工作沉浸、职业认同感均呈正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职业认同感在工作沉浸与职业幸福感之间具有26.21%的中介效应。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幸福感、工作沉浸与职业认同感评分均处在中等水平;职业认同感是工作沉浸与职业幸福感的重要中介变量,工作沉浸可通过职业认同感影响职业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幸福感 工作沉浸 职业认同感 中介效应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干预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丹 高时娟 +1 位作者 肖雨 彭顺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2-94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及成就模式(PERMA模式)的认知干预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施该管理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结直肠...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及成就模式(PERMA模式)的认知干预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施该管理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的90例患者,将2022年1月—6月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将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PERMA模式的认知干预。采用患者健康状况问卷-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中文版癌症复发恐惧问卷(FCRI-CV)、生活质量量表(QLQ-C30)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采用Morisky依从性问卷(MMAS-8)、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HQ-9、GAD-7、FCRI-CV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MMAS-8及QLQ-C30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RMA模式的认知干预可缓解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患者复发恐惧程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水平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结直肠癌 化疗 复发恐惧 依从性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TPN11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意义
14
作者 刘洁 晁红颖 +3 位作者 卢绪章 秦伟 李瑾 徐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7-1813,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PTPN11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该突变与其他基因突变、部分临床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检测常见血液肿瘤基因的突变情况,回顾性分析PTPN11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PTPN11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该突变与其他基因突变、部分临床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检测常见血液肿瘤基因的突变情况,回顾性分析PTPN11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在131例患者中,PTPN11基因突变发生率为9.16%(12/131),基因突变率大于10%的基因有RUNX1(24.43%)、U2AF1(20.61%)、ASXL1(19.85%)、DNMT3A(15.27%)、TP53(14.50%)及TET2(11.45%);其中,PTPN11最常见的共存突变基因为RUNX1(50%,6/12)。PT-PN11突变组与野生组患者在性别、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及MDS亚型、染色体核型、骨髓原始细胞计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PN11突变组白血病转化率高于野生组[54.55%(6/11)对25.29%(2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PTPN11突变患者中位OS明显低于未突变组。结论:PT-PN11突变在MDS中有一定的发生率,常与RUNX1基因突变共存,伴有该突变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白血病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PTPN11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护仪数据临床采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15
作者 段小娜 王荣 +4 位作者 袁慧 刘长红 彭纪芳 王琳 顾添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19,共4页
目的缩短护士监护仪数据采集时长,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监护仪数据采集准确性,规范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开发监护仪数据临床采集系统并应用于患者监护仪数据的采集。比较系统应用前后监护仪数据采集时长,监护仪显示时间与北京时间的时差,监... 目的缩短护士监护仪数据采集时长,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监护仪数据采集准确性,规范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开发监护仪数据临床采集系统并应用于患者监护仪数据的采集。比较系统应用前后监护仪数据采集时长,监护仪显示时间与北京时间的时差,监护仪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以及护士对该系统的满意度。结果监护仪数据临床采集系统应用后,数据采集时长、监护仪显示时间与北京时间的时差显著短于应用前(均P<0.05);监护仪数据临床采集系统准确性为100%;护士对系统的满意度评分为(4.68±0.54)分。结论监护仪数据临床采集系统的应用可缩短监护仪数据采集时长,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规范监护仪的使用,护士对该系统满意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护仪 监护仪数据临床采集系统 个人数字助手 临床护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护理 护理管理 资产管理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治疗食管良性狭窄
16
作者 王晨 李维勤 +3 位作者 张佳玲 刘莉 范志宁 吴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9-944,共6页
目的探索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对良性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科行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的良性食管狭窄患者120例(博来霉素组)的临床资料。按1∶1纳入同... 目的探索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对良性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科行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的良性食管狭窄患者120例(博来霉素组)的临床资料。按1∶1纳入同期行单纯内镜下扩张术的食管狭窄患者120例(单纯扩张组)。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短期(3个月)和长期(1年)的复发率、无吞咽困难期、扩张次数、吞咽困难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对不同病因的食管狭窄患者及难治性食管狭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探索博来霉素组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单纯扩张组相比,博来霉素组短期(34.2%vs 55.0%,P=0.001)及长期(71.7%vs 85.8%,P=0.008)复发率均显著改善。在良性食管狭窄的不同病因中,博来霉素对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短期:26.3%vs 46.1%,P=0.011;长期:64.5%vs 81.3%,P=0.020)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狭窄(短期:61.1%vs 94.4%,P=0.016)的患者均有明显的益处。博来霉素组患者的无吞咽困难期较单纯扩张组显著提高[(2.8±2.2)个月vs(1.6±1.5)个月,P=0.044]。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治疗前扩张次数(OR=0.157,P<0.001)、总扩张次数(OR=4.970,P<0.001)、治疗前吞咽困难程度(OR=3.053,P=0.007)是博来霉素组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博来霉素黏膜下注射联合内镜扩张对食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内镜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来霉素 食管 狭窄 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Rho激酶1纳米探针联合MRI可视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杨雅雯 夏敏 +1 位作者 宋梦星 马占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2,共7页
目的评估Rho激酶(Rho-kinase,ROCK)1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表达,合成ROCK1靶向探针,并探索其可视化AS斑块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ROCK1抗体与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偶联制备靶向探针(Fe3O4@PEG-ROCK1)并表征。... 目的评估Rho激酶(Rho-kinase,ROCK)1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表达,合成ROCK1靶向探针,并探索其可视化AS斑块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ROCK1抗体与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偶联制备靶向探针(Fe3O4@PEG-ROCK1)并表征。高脂喂养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Edeficient,ApoE^(-/-))小鼠,在10、16、22、28、34周随机取小鼠(n=5)测量体质量。主动脉免疫染色切片及蛋白印迹实验观察ROCK1的表达及活性。将34周ApoE^(-/-)小鼠分成两组,一组尾静脉注射Fe3O4@PEG(n=10),一组尾静脉注射Fe3O4@PEG-ROCK1(n=10),注射探针前及注射后8、16 h进行MRI。Image J软件计算斑块信号。病理分析腹主动脉标本。结果Fe3O4@PEG和Fe3O4@PEG-ROCK1在水溶液中均匀分散,水合粒径分别为(27.06±1.52)nm及(30.52±2.95)nm,Zeta电位分别为(−35.18±0.31)mV及(−16.60±3.26)mV。Fe3O4@PEG-ROCK1可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清除,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无毒,且保持免疫活性。Fe3O4@PEG-ROCK1饱和磁化强度为0.0868 T及T2弛豫率为162.3 mM^(-1 )s^(-1)说明探针磁敏感性较好。随着AS进展,ApoE^(-/-)鼠体质量明显增加,ROCK1在斑块中的表达逐渐增多(r=0.959,P<0.001)。ApoE^(-/-)鼠腹主动脉ROCK1活性高于健康C57BL/6鼠(0.30±0.02 vs.0.24±0.02,P<0.001)。平扫时Fe3O4@PEG和Fe3O4@PEG-ROCK1组斑块信号分别为8.25±1.39和7.81±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探针后两组斑块信号均减低,与Fe3O4@PEG组相比,Fe3O4@PEG-ROCK1组的斑块信号减低更明显(8 h,5.37±1.79 vs.3.91±2.26,P=0.001;16 h,6.68±2.39 vs.4.61±2.80,P=0.001)。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的铁纳米沉积区域与免疫组化的ROCK1阳性区域对应。结论ROCK1在AS斑块中表达高和活性高。ROCK1靶向探针(Fe3O4@PEG-ROCK1)是有效磁共振对比剂,有助于实现风险斑块的无创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RHO激酶 纳米探针 分子影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CS-SEMAC、HBW和Dixon三种去金属伪影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术后MRI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尹凡 章宇媚 +3 位作者 李丙萱 徐磊 孙仪 邹月芬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126,共7页
目的探讨压缩感知结合层面编码金属伪影校正(compressed sensing-slice-encoding metal artifact correction,CS-SEMAC)技术用于脊柱金属植入物术后MRI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比较招募的35例脊柱金属植入物术后患者3.0 T MRI矢状位CS-SE... 目的探讨压缩感知结合层面编码金属伪影校正(compressed sensing-slice-encoding metal artifact correction,CS-SEMAC)技术用于脊柱金属植入物术后MRI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比较招募的35例脊柱金属植入物术后患者3.0 T MRI矢状位CS-SEMAC序列、高带宽(high bandwidth,HBW)序列和水脂分离(Dixon)三种序列在金属植入物伪影面积、椎体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图像质量、图像清晰度、脂肪抑制效果以及植入物周围解剖结构的可见性方面的差异。结果CS-SEMAC在T1、T2矢状位图像上金属伪影面积分别为(15.45±6.84)、(22.23±9.76)cm^(2),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种序列在T2抑脂矢状面图像上的SNR两两比较显示:HBW序列椎体SNR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序列,Dixon序列椎体SNR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序列,CS-SEMAC序列椎体SNR低于HBW序列,高于Dixon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图像清晰度上,T2WI-tirm-CS-SEMAC序列评分低于其他两种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2WI-tirm-CS-SEMAC序列在图像质量和脂肪抑制效果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其他两种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CS-SEMAC序列相较于其他两种序列更能清晰显示植入物周围椎体、椎弓根、椎间孔及神经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S-SEMAC序列相比于HBW、Dixon序列能够有效减少植入物周围的金属伪影,并且能显著提高T2抑脂序列的图像质量和脂肪抑制效果,虽然在T2抑脂上金属植入物邻近椎体SNR相比HBW序列有所下降,图像比HBW和Dixon图像略模糊,但是椎体周围关键解剖结构的可见度明显提升,对脊柱术后解剖结构的显示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结合层面编码金属伪影校正技术 高带宽技术 金属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磷水平监测在体外动静脉膜肺氧合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陈晨 季荔 +3 位作者 杨洋 张刚 李伟 陈旭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6,共5页
目的探究动态血磷水平监测在评估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患者预后转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9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VA-ECMO治疗的11... 目的探究动态血磷水平监测在评估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患者预后转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9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VA-ECMO治疗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监测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资料,以及VA-ECMO上机当天、第1天,第2天及第3天血磷水平,分析影响VA-ECMO患者生存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中的surv_cutpoint函数获得血磷的最佳截断点、优化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磷对患者生存率的预测价值。结果118例患者中,生存组68例(57.63%),死亡组50例(42.37%)。与死亡组相比,生存组ECMO转机时间、ICU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第1天的血磷水平及其与基线值百分比显著低于生存组(分别为0.81 mmol/L比0.93 mmol/L,0.30%比0.15%,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上机当天及上机后第1天低磷血症是VA-ECMO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2,0.004);使用R软件中的surv_cutpoint函数取得血磷的最佳截断点为0.84 mmol/L,据此将患者分为低磷组(≤0.84 mmol/L)及非低磷组(>0.84 mmol/L),非低磷组的28 d生存率显著高于低磷组(P=0.0076)。结论血磷水平尤其是ECMO上机后第1天血磷水平可以作为影响VA-EC-MO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当动态监测血磷水平以早期评估患者预后转归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低磷血症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置系统在手术室病人术中紧急输血中的应用
20
作者 冯新新 李达 +1 位作者 杜祥飞 张海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233-4239,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输血前置系统在保障病人术中紧急输血的及时性和保证手术安全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便携式恒温转运系统、智能血液储存柜,依托智能血液管理系统对输血科到手术室全程血液监测和质量控制,实现医院血液制品... 目的:初步探讨输血前置系统在保障病人术中紧急输血的及时性和保证手术安全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便携式恒温转运系统、智能血液储存柜,依托智能血液管理系统对输血科到手术室全程血液监测和质量控制,实现医院血液制品前置至手术室,并进行全流程监控。选取我院麻醉手术科一分部输血前置前移系统应用前(2023年1月—5月)与应用后(2023年6月—10月)术中紧急输血各3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取血时间、输血操作时间、血液输注时间符合率和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输血前置系统实施后,病人术中紧急输血时的取血时间由传统模式的(25.0±8.7)min缩短至(3.0±0.8)min;输血操作时间由(7.5±3.6)min缩短至(5.4±1.0)min;血液输注时间符合率(血液离开冰箱后30 min内输注)由67.6%上升至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反应发生率由5.9%下降至0。此外,实施前后两组均无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输血前置系统实施后,优化术中紧急用血机制,缩短手术室紧急用血等待时间,促进了病人术中及时用血和安全用血,对提升手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置系统 输血护理 急诊抢救 输血安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