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kt1上调FBXO6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1
作者 高彩月 曹丹丹 +4 位作者 倪思琦 张婧 王迎伟 邱文 赵晨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7-785,共9页
目的:检测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F盒蛋白(F-box protein,FBXO)6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究FBXO6表达的上游调控机制。方法:使用CGGA数据库分析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FBXO6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行RT-PCR和West... 目的:检测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F盒蛋白(F-box protein,FBXO)6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究FBXO6表达的上游调控机制。方法:使用CGGA数据库分析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FBXO6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查胶质瘤细胞系(U251、U373和U87)中FBXO6的表达水平,筛选出FBXO6蛋白表达量最高的U87细胞。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和沉默FBXO6对U8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使用U0126(ERK1/2抑制剂)、SP600125(JNK抑制剂)和Perifosine(Akt1抑制剂)处理U87细胞,Western blot检查ERK1/2、JNK、Akt1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之后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BXO6的表达变化,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U87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使U87细胞过表达FBXO6并给予Perifosine处理,进行RT-PCR、Western blot、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FBXO6表达、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胶质瘤患者癌组织中FBXO6高表达,且表达量与恶性程度相关,并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3种胶质瘤细胞系U251、U373和U87均表达FBXO6,以U87细胞表达最为显著。过表达FBXO6基因后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明显增强,而沉默FBXO6基因后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明显减弱。Akt1抑制剂可显著下调U87细胞的FBXO6表达,而ERK1/2和JNK抑制剂对FBXO6的表达无明显影响。Akt1抑制剂可显著减弱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而过表达FBXO6可拮抗上述效应。结论:胶质瘤细胞中Akt1活化上调FBXO6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FBXO6 AKT1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潇 钱婧 +1 位作者 钱佳萍 翁亚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76-1482,共7页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 Direct、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5~2010年,最后检索日期为:2010年10月10日。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使用RevMan...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 Direct、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5~2010年,最后检索日期为:2010年10月10日。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使用RevMan5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初检出683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12篇文献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死亡率:激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激素组死亡率减少达36%(RR=0.64,95%CI:0.42~0.98,P=0.04)。②有效率:激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激素组有效率增加达63%(RR=1.63,95%CI:1.35~1.98,P<0.000 01)。结论:本系统评价显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与不使用相比,具有降低死亡率,改善肝功能的趋势。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文献质量有限,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重型肝炎 有效性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1基因在sublytic C5b-9促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3
作者 朱宇峰 蔡梦媛 +7 位作者 刘昌伟 王庆林 张恩瑞 钱宝梅 张志伟 赵聃 邱文 王迎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99-1505,共7页
目的:检查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在Thy-1肾炎(Thy-1 nephritis,Thy-1N)大鼠肾组织中和亚溶解型C5b-9(sublytic C5b-9)刺激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s)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SP1表达上调对sub... 目的:检查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在Thy-1肾炎(Thy-1 nephritis,Thy-1N)大鼠肾组织中和亚溶解型C5b-9(sublytic C5b-9)刺激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s)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SP1表达上调对sublytic C5b-9促大鼠GMCs增殖的作用。方法:复制大鼠Thy-1N模型,同时用sublytic C5b-9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GMCs,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查Thy-1N大鼠肾组织(体内)和sublytic C5b-9刺激的大鼠GMCs(体外)中SP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表达时相。与此同时,构建SP1基因的表达质粒(p EGFP-N1/SP1-His)和发夹状小干扰RNA质粒(SP1shRNA,shSP1)。将上述质粒分别转染大鼠GMCs(同时设对照质粒转染组),再给予或不给予sublytic C5b-9刺激。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查SP1表达量,并行CCK-8实验检查GMCs的增殖情况。结果:在Thy-1N大鼠肾组织和sublytic C5b-9刺激的大鼠GMCs中,S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且其体内外表达时相较为一致。体外过表达SP1可显著促进GMCs增殖,而沉默SP1可明显抑制sublytic C5b-9诱导的GMCs增殖反应。结论:Sublytic C5b-9刺激大鼠GMCs后能通过上调SP1表达促进GM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y-1肾炎(Thy-1N) 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 增殖 亚溶解型C5b-9(sublytic C5b-9) 特异性蛋白1(S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MD13通过激活ERK1/2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4
作者 季明德 廖俊进 +5 位作者 高彩月 倪思琦 高培宇 王迎伟 邱文 赵晨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49-1656,共8页
目的:检测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无菌α基序结构域蛋白13(sterile alpha motif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3,SAMD13)的表达情况,并探究SAMD13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和调控机制。方法:使用GEPIA数据库分析胶质瘤患者癌组织中SA... 目的:检测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无菌α基序结构域蛋白13(sterile alpha motif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3,SAMD13)的表达情况,并探究SAMD13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和调控机制。方法:使用GEPIA数据库分析胶质瘤患者癌组织中SAMD13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细胞系(U373、U87和U251)中SAMD13的表达情况。构建SAMD13过表达质粒(pIRES2-SAMD13)和SAMD13 shRNA质粒(shSAMD13),转染细胞后行Western blot、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和沉默SAMD13基因对于U37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同时检查Akt1、ERK1/2和STAT3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此外,在转染pIRES2-SAMD13的同时,加入ERK1/2抑制剂(U0126),通过CCK-8和Transwell实验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胶质瘤患者癌组织中SAMD13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并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U373、U87和U251 3种胶质瘤细胞系均表达SAMD13,以U373细胞表达最为显著。在U373细胞中转染pIRES2-SAMD13和shSAMD13,可分别过表达和沉默SAMD13基因,并分别促进和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此外,过表达和沉默SAMD13可分别显著增强和减弱U373细胞中ERK1/2的磷酸化,而对Akt1和STAT3的磷酸化无明显影响。U0126可显著抑制由SAMD13过表达所诱发的U373细胞增殖和侵袭,但对SAMD13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均高表达SAMD13,上调的SAMD13可通过激活ERK1/2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SAMD13 ERK1/2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4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江浩 刘晶 +3 位作者 王鹤 万里 杨育才 王朝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1-715,733,共6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94(miR-194)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及其亲本细胞株A549中miR-194的表达差异,并在A549/DDP细胞中转染... 目的:探讨microRNA-194(miR-194)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及其亲本细胞株A549中miR-194的表达差异,并在A549/DDP细胞中转染miR-194-inhibitor后检测miR-194的表达变化;应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A549/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细胞增殖能力及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A549/DDP细胞中Bax和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miR-194在耐药细胞A549/DDP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亲本细胞株A549(P<0.05),A549/DDP在转染miR-194-inhibitor 24 h后miR-194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抑制miR-194表达后,相对于对照组,DDP对转染miR-194-inhibitor的A549/DDP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减低(P<0.05),转染miR-194-inhibitor的A549/DDP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经DDP处理后凋亡细胞增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194-inhibitor的A549/DDP细胞Bax表达水平升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iR-194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上调Bcl-2蛋白及下调Bax蛋白表达而增加A549/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抑制miR-194的表达可逆转A549/DDP细胞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iR-194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玲 王朝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068-1071,共4页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细胞表型向间质细胞表型转变的过程,在肿瘤发生及其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研究表明,EMT在多种肿瘤的化疗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化疗药物也能增强肿瘤的恶性程度包括诱导EMT表型的产生。本文结合国内外...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细胞表型向间质细胞表型转变的过程,在肿瘤发生及其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研究表明,EMT在多种肿瘤的化疗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化疗药物也能增强肿瘤的恶性程度包括诱导EMT表型的产生。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EMT与肿瘤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与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朱雯 王朝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76-480,共5页
在基因组中大量转录的长链非编码RNA,因其在致癌与肿瘤抑制途径中显露出的潜在作用而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虽然这些新基因在各种人类肿瘤中普遍异常表达,但其中大部分的生物学功能仍未可知。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 在基因组中大量转录的长链非编码RNA,因其在致癌与肿瘤抑制途径中显露出的潜在作用而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虽然这些新基因在各种人类肿瘤中普遍异常表达,但其中大部分的生物学功能仍未可知。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LncRNAs在各种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与肿瘤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梁超 王朝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11-414,共4页
恶性肿瘤已是人类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健康问题。肿瘤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多基因损伤和突变积累以及相互作用形成基因调控异常的结果。近几年不少专家发现MicroRNA(一种具有基因转录后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小... 恶性肿瘤已是人类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健康问题。肿瘤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多基因损伤和突变积累以及相互作用形成基因调控异常的结果。近几年不少专家发现MicroRNA(一种具有基因转录后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小分子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记,被运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对MicroRNA在各种肿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与胃癌诊断 预后及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天蔚 王朝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一组长度超过200bp的非编码RNA。其缺少完整蛋白编码功能,具有调控基因表达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lnc RNA与胃癌的诊断、预后及耐药性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ln-c RNA在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一组长度超过200bp的非编码RNA。其缺少完整蛋白编码功能,具有调控基因表达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lnc RNA与胃癌的诊断、预后及耐药性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ln-c RNA在胃癌的诊断,预后及耐药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胃癌 诊断 预后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成分在帕金森病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越 刘阳 鲁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1-1348,共8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征为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同时伴随路易小体形成和胶质细胞增生。目前报道的脂质代谢与PD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脂质成分在PD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征为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同时伴随路易小体形成和胶质细胞增生。目前报道的脂质代谢与PD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脂质成分在PD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因临床患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性别或病因),故难以获得脂质与PD发生发展之间的明确联系。本文旨在综述脂质在PD中的研究进展,深化对PD病理和发病机制的认识,以期为治疗PD提供新的潜在靶点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成分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黑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BTB3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调控
11
作者 王伟民 赵晨卉 +6 位作者 倪思琦 何庆玲 阮玉婷 吴宁霞 张婧 王迎伟 邱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检查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组织和细胞系中ZBTB3的表达,并探讨ZBTB3对GBM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GEPIA2数据库分析GBM患者肿瘤组织中ZBTB3的表达情况。RT-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BM细胞... 目的:检查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组织和细胞系中ZBTB3的表达,并探讨ZBTB3对GBM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GEPIA2数据库分析GBM患者肿瘤组织中ZBTB3的表达情况。RT-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BM细胞系(U251、U373、U87)中ZBTB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筛选出ZBTB3表达最高的U87细胞。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沉默ZBTB3基因对U87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影响。用p38MAPK、AMPK、Akt1抑制剂处理U87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p38MAPK、AMPK、Akt1的磷酸化水平,RT-PCR、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ZBTB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结果:GBM患者肿瘤组织中ZBTB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U251、U373和U87细胞中均可见ZBTB3的表达,其中U87细胞表达最高。沉默ZBTB3基因能明显抑制U87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抑制AMPK既能显著降低U87细胞ZBTB3的表达水平,又可明显减弱U87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结论:GBM组织和细胞系中ZBTB3的表达显著上调,GBM细胞中AMPK活化并上调ZBTB3基因的表达,促进GBM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ZBTB3 AMPK 增殖 克隆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通过调控连接蛋白的表达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12
作者 朱文静 颜家耀 +2 位作者 周倩雯 龚子旋 袁小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5-752,773,共9页
目的: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模型探讨活性维生素D[1,25(OH)_2D_3]缓解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DSS诱导小鼠急性结肠炎,分析炎症表型,检测杯状细胞变化情况及肠道通透性的改变,通过实... 目的: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模型探讨活性维生素D[1,25(OH)_2D_3]缓解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DSS诱导小鼠急性结肠炎,分析炎症表型,检测杯状细胞变化情况及肠道通透性的改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免疫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及免疫荧光分析各组小鼠结肠组织连接蛋白的表达差异。利用Ca CO-2单层细胞模型,检测1,25(OH)_2D_3对连接蛋白的保护作用。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讨1,25(OH)_2D_3调控Claudin 4表达的机制。结果:1,25(OH)_2D_3可明显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症,其可能通过增加连接蛋白表达,维持杯状细胞结构,提高肠道上皮屏障作用,减轻肠道通透性,进而减少炎症反应发挥保护作用。结论:1,25(OH)_2D_3可在小鼠急性结肠炎中发挥抗炎作用,维持肠道通透性稳定,增强细胞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且通过维生素D受体转录调控Claudin 4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1 25(OH)2D3 连接蛋白 闭合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