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酒精刺激对大鼠下丘脑及伏核内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红芬 戈应滨 +3 位作者 朱学江 张小虎 王自正 袁孝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94,324,共3页
目的 :观察在长期低浓度酒精处理后及撤除酒精给药的过程中 ,大鼠下丘脑及伏核中 β 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探讨酒精对 β 内啡肽系统的影响及其在酒精依赖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以 6 % (v/v)的酒精作为大鼠饮水的唯一来源 ,分别取大鼠在... 目的 :观察在长期低浓度酒精处理后及撤除酒精给药的过程中 ,大鼠下丘脑及伏核中 β 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探讨酒精对 β 内啡肽系统的影响及其在酒精依赖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以 6 % (v/v)的酒精作为大鼠饮水的唯一来源 ,分别取大鼠在饮酒和撤除酒精不同时程的下丘脑及伏核标本 ,用放免法测定每克组织中 β 内啡肽的含量。同时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在饮酒过程中不同时段血中的酒精浓度。结果 :下丘脑及伏核的 β 内啡肽含量在长期 (4周 )饮用酒精后无明显变化 ,在撤除酒精后的 2~ 4天明显升高 ,1周后恢复正常。动物血中酒精浓度在摄入酒精的不同时段无明显差异。结论 :酒精影响下丘脑及伏核中 β 内啡肽的含量是低浓度反复多次刺激的结果 ,撤药后伏核内 β 内啡肽的高含量是动物产生依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伏核 下丘脑 慢性酒精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合并中药对脂肪肝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昭萍 戚晓红 +1 位作者 王瑞云 吴翠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研究壳聚糖合并中药对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小剂量四氯化碳合并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 ,给予壳聚糖辅以中药治疗 ,以肝脏的脂质含量及组织形态学变化为衡量标准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四氯化碳合并高脂饮食可引起... 目的 研究壳聚糖合并中药对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小剂量四氯化碳合并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 ,给予壳聚糖辅以中药治疗 ,以肝脏的脂质含量及组织形态学变化为衡量标准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四氯化碳合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的脂肪变性 ,表现为肝组织TG、TC、FFA含量显著增加 ,病理检查显示 :肝细胞肿胀 ,内部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 ;壳聚糖加中药治疗组大鼠肝脏TG、TC、FFA含量显著降低 ,肝细胞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壳聚糖合并中药可通过减少肝脏脂肪吸收 ,对脂肪肝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壳聚糖 实验研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应激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脂褐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田苏平 张小虎 +2 位作者 陈海鹰 杨翔臻 陈启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用D-半乳糖化造成衰老小鼠模型,以游泳作为应激刺激,观察小鼠脑内脂褐素含量的变化以及跳台试验和一次性被动回避试验中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①D-半乳糖组脑内脂褐素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②D-... 用D-半乳糖化造成衰老小鼠模型,以游泳作为应激刺激,观察小鼠脑内脂褐素含量的变化以及跳台试验和一次性被动回避试验中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①D-半乳糖组脑内脂褐素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②D-半乳糖+游泳应激组的脂褐素含量与D-半乳糖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③D-半乳糖+游泳应激组其一次性被动回避试验的潜伏期以及跳台试验30分后正确率均高于单纯D-半乳糖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学习记忆 脂褐素 游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及D-半乳糖对大鼠学习记忆和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秦海强 李亚 +2 位作者 田苏平 孙秀兰 陈启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 观察 β-淀粉样蛋白 (β- amyloid,Aβ)、D-半乳糖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对大鼠学习记忆和大脑皮层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D-半乳糖腹腔注射〔5 0 mg/ (kg·d)〕,连续 6周。在腹腔注射的第 4周末 ,双侧海马内各注射 Aβ1... 目的 观察 β-淀粉样蛋白 (β- amyloid,Aβ)、D-半乳糖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对大鼠学习记忆和大脑皮层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D-半乳糖腹腔注射〔5 0 mg/ (kg·d)〕,连续 6周。在腹腔注射的第 4周末 ,双侧海马内各注射 Aβ1μl(含量为 4μg)。手术后 2周 ,对各组大鼠进行开场行为、Y-型迷宫、被动回避测试及大脑皮层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D-半乳糖组、Aβ组、D-半乳糖加 Aβ组大鼠的自主行为、学习记忆能力和大脑皮层胆碱酯酶的活性明显下降 ,尤其 D-半乳糖加 Aβ组明显。结论  D-半乳糖、Aβ对大鼠的行为及中枢胆碱能系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酯酶 淀粉样蛋白 半乳糖 学习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游泳应激对衰老小鼠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何海蓉 李平 +1 位作者 孙秀兰 陈启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观察适宜游泳应激对衰老小鼠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 (腹腔内注射 D-半乳糖0 .12 mg/ g)致衰老组基础上 ,分别都予以游泳应激 (于水温 18℃ ,水深 15 cm的水中游泳 15 min)。 8周后 ,对各组小鼠进行... 目的 :观察适宜游泳应激对衰老小鼠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 (腹腔内注射 D-半乳糖0 .12 mg/ g)致衰老组基础上 ,分别都予以游泳应激 (于水温 18℃ ,水深 15 cm的水中游泳 15 min)。 8周后 ,对各组小鼠进行 Y-迷宫、被动回避、平衡耐力等行为学测试 ,测定胸腺指数 ,并取脾脏用 3H- Td R掺入法观察脾淋巴细胞对不同有丝分裂刺激原 Con A和 L PS的增殖反应。结果 :衰老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平衡耐力、免疫功能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明显降低 ,但经过 8周游泳应激后 ,正常组、衰老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平衡耐力都明显提高 ,胸腺指数增加 ,脾淋巴细胞对不同有丝分裂刺激原 Con A和 L PS的增殖反应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适宜游泳应激可改善衰老小鼠行为表现和免疫功能以延缓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衰老 行为 免疫功能 游泳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对大鼠胃粘膜血流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许宏俐 顾洛 +2 位作者 程光 田苏平 李栋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研究某些神经肽对胃粘膜血流量(gastricmucosalbloodflow,GMBF)的调节作用,并比较其活性大小。方法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大鼠GMBF,分别观察近胃动脉灌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目的研究某些神经肽对胃粘膜血流量(gastricmucosalbloodflow,GMBF)的调节作用,并比较其活性大小。方法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大鼠GMBF,分别观察近胃动脉灌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促胃液素-17(gastrin-17,G17)、甲硫脑啡肽(met-enkephalin,Met-enk)、铃蟾肽(bombesin,Bom)、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对GMBF的影响。结果①CGRP、G17、Bom和Met-enk均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GMBF(P<0.01),其中CGRP作用最强;②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生物合成阻断剂L-NAME可完全阻断CGRP、Bom引起的GMBF增加效应,而对G17、Met-enk所引起的效应仅部分阻断;③NPY、SS对GMBF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神经肽对GMBF有显著的调节作用;CGRP、G17、Bom和Met-enk的GMBF增加效应与N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血流量 神经肽 一氧化氮 氢气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品试验64例重复性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昊 蔡毓英 +2 位作者 陈德才 洪大庆 高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6-197,共2页
为探讨ECG法阿托品试验重复性欠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6个月内,64例受检者在超微心电图(SMECG)连续观察及ECG间断记录下,进行阿托品试验2~5次。结果SMECG与ECG监测各次均为阴性24例。余40例SMECG监测均为阳性;ECG记录阳性23例,阴... 为探讨ECG法阿托品试验重复性欠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6个月内,64例受检者在超微心电图(SMECG)连续观察及ECG间断记录下,进行阿托品试验2~5次。结果SMECG与ECG监测各次均为阴性24例。余40例SMECG监测均为阳性;ECG记录阳性23例,阴性8例,各次结果不完全一致9例。本观察发现,此差异的形成与ECG间断记录而漏记交界性自主心律及不能识别一些房性心律有关。结论:SMECG监测可改善阿托品试验的重复性,减少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试验 重复性 心电图 超微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亚 王建军 陈启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 :研究β -淀粉样蛋白 (β-AP)对衰老大鼠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用D -半乳糖 (D-gal)建立衰老动物模型 ,并且海马内微注射 β-AP ;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 ;以DPH为荧光探针 ,测定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粘滞系数 ,同时测定... 目的 :研究β -淀粉样蛋白 (β-AP)对衰老大鼠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用D -半乳糖 (D-gal)建立衰老动物模型 ,并且海马内微注射 β-AP ;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 ;以DPH为荧光探针 ,测定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粘滞系数 ,同时测定海马Na+ -K+ 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D +A组大鼠Na+ -K+ ATP酶活性明显低于D组和A组 (P <0 .0 5 ) ,与N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显著低于N组 (P <0 .0 1) ,与D组和A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β -AP与D -gal联合可导致脑海马自由基损伤效应加重 ,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显著降低 ,Na+ -K+ ATP酶活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膜流动性 Na^+-K交换+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大鼠锌、铜含量与SOD及学习记忆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启盛 张小虎 +1 位作者 田苏平 周广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29-531,共3页
研究不同月龄大鼠血清和海马锌、铜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关系。观察不同月龄(3,6,12,24)大鼠开场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检测血清和海马内锌、铜含量以及海马内SOD活性的变化。结果:6月龄后,... 研究不同月龄大鼠血清和海马锌、铜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关系。观察不同月龄(3,6,12,24)大鼠开场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检测血清和海马内锌、铜含量以及海马内SOD活性的变化。结果:6月龄后,随着月龄的增长,大鼠血清和海马内铜含量上升,血清中锌含量呈下降趋势;同时发现,在海马中SOD活性随月龄增加明显降低;自发活动减少,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本研究表明大鼠体内锌、铜代谢的改变是大鼠成年后随月龄增加SOD活性下降和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记忆 SOD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艳 陈吉庆 +2 位作者 袁孝如 邵小松 陈荣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6-227,共2页
目的 :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与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关系 ,为早期发现胆红素神经毒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给 72只生后 7天的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胆红素 ,制成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 ,观察其神经行为 ,检测 F- VEP。F- VEP检测... 目的 :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与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关系 ,为早期发现胆红素神经毒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给 72只生后 7天的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胆红素 ,制成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 ,观察其神经行为 ,检测 F- VEP。F- VEP检测后断头取脑 ,作冰冻切片 ,抽提脑组织胆红素。结果 :随着腹腔注射胆红素量的增加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脑组织内胆红素含量逐渐增加 ,F- VEP主波潜伏期逐渐延长 ,除 T1 组外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各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 4h、8h之间无差异 ,但脑组织内胆红素含量、F- VEP主波潜伏期除 T1 组外余各实验组 4h、8h之间相比有显著差异 ;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脑组织内胆红素含量无相关关系 ,脑组织内胆红素含量与 F- VEP潜伏期呈正相关 ;F- VEP反应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的胆红素神经毒性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 :F- VEP可早期并较灵敏地反映胆红素的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新生儿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参与Akt信号途径激活诱导的心肌肥大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跃华 哈团柱 +2 位作者 陈琪 李菁 李传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4-488,共5页
目的 :探讨NF -κB信号在Akt信号途径激活诱导的心肌肥大发生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以缩窄SD大鼠升主动脉诱导的心肌肥大和心脏特异性表达的caAkt转基因小鼠为模型 ,采用EMSA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结合活性 ,应用Westernblot方法分析... 目的 :探讨NF -κB信号在Akt信号途径激活诱导的心肌肥大发生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以缩窄SD大鼠升主动脉诱导的心肌肥大和心脏特异性表达的caAkt转基因小鼠为模型 ,采用EMSA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结合活性 ,应用Westernblot方法分析心肌组织中phospho -Akt和phospho-IκBα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缩窄大鼠升主动脉 3周后 ,心脏重量 /体重比值高于假手术组 34 5 % (P <0 0 1) ,而且肥大心肌组织中p -Ak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1)。②caAkt转基因小鼠心脏明显肥大 ,其心肌组织中NF -κB活性比野生型小鼠高 5 6 7 86 %(P <0 0 1) ,同时心肌组织中IκBα的磷酸化水平也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 (P <0 0 1)。结论 :NF -κB介入到Akt信号途径激活所致的心肌肥大发生发展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B NF—PeB 心肌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高糖刺激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鎏 洪瑾 +3 位作者 帅捷 马健 袁志兰 戈应滨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7期492-495,共4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高糖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RPE细胞,分为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组和高糖+褪黑素组,...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高糖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RPE细胞,分为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组和高糖+褪黑素组,作用48h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RPE细胞中iNOS的蛋白表达。结果MTT检测结果表明高糖可以抑制RPE细胞增生,加入褪黑素后,抑制作用减弱;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iNOS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加入褪黑素后,iNOS表达被显著抑制。结论高糖可以抑制RPE细胞增生,诱导RPE细胞iNOS的表达上调,而褪黑素可减轻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褪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阿托品试验假阴性率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毓英 王昊 陈德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9-69,共1页
阿托品试验是评价窦房结有无器质性病变的常用方法。ECG法假阴性率高的原因除不能直接反映窦房结的电活动,将房性误诊为窦性及间断描记丢失有诊断价值的信息外,静注阿托品的速度亦有影响。本文对此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临床确诊的... 阿托品试验是评价窦房结有无器质性病变的常用方法。ECG法假阴性率高的原因除不能直接反映窦房结的电活动,将房性误诊为窦性及间断描记丢失有诊断价值的信息外,静注阿托品的速度亦有影响。本文对此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临床确诊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电图 病窦综合征 阿托品试验 超微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治疗中老年人病窦综合征3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德才 鲁翔 +1 位作者 蔡毓英 金慰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538-541,共4页
34例确诊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应用复方中药治疗2~10个疗程。结果:显效和有效率分别为15.3%和38.2%,总有效率达73.5%。本文对复方中药疗效与不同病因及病程长短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提出采用温阳补气活血... 34例确诊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应用复方中药治疗2~10个疗程。结果:显效和有效率分别为15.3%和38.2%,总有效率达73.5%。本文对复方中药疗效与不同病因及病程长短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提出采用温阳补气活血化瘀的治则及抗纤维化方法,对解决中老年人在病窦综合征药物治疗上的难题,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病窦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对缺氧诱导的人ARPE-19细胞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青 袁志兰 +1 位作者 戈应滨 王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6-579,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缺氧对体外培养的人ARPE鄄19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诱导作用,以及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其表达的影响初步研究。方法:使用半定量RT鄄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RPE鄄19细胞中VEGFmRNA和蛋白的表... 目的:研究长期缺氧对体外培养的人ARPE鄄19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诱导作用,以及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其表达的影响初步研究。方法:使用半定量RT鄄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RPE鄄19细胞中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浓度Gen以及PD98059、TyrphostinA25对ARPE鄄19细胞缺氧24h诱导的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①正常对照组有少量VEGF表达,缺氧24h可明显提高ARPE鄄19细胞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为9.566±1.528和2.636±0.499倍;②Gen可明显抑制缺氧诱导ARPE鄄19细胞中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③PD98059、TyrphostinA25也可抑制低氧诱导的VEGF的产生,但抑制作用没有Gen(200μmol/L组)明显。结论:Gen可抑制长期缺氧诱导的ARPE鄄19细胞VEGF表达,并可能是通过抑制p42/p44MAPK途径和HIF鄄1途径共同抑制VEGF的产生,提示Gen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预防和潜在的临床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ARPE-19 金雀异黄素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对实验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索安 李跃华 +1 位作者 朱丽 吴翠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葡聚糖 核因子 肝细胞原代培养 肝细胞损伤 保护作用 抗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粘膜传入信息和一氧化氮在大鼠胃粘膜适应性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长栋 顾洛 +3 位作者 田苏平 陈启盛 戴义隆 李栋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33-333,共1页
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以1%利多卡因消除胃粘膜传入信息,以L-nitro-argininemethyl-ester(L-NAME)阻断内源性一氧化氮(NO)生物合成,研究大鼠胃内灌注低浓度盐酸乙... 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以1%利多卡因消除胃粘膜传入信息,以L-nitro-argininemethyl-ester(L-NAME)阻断内源性一氧化氮(NO)生物合成,研究大鼠胃内灌注低浓度盐酸乙醇后,灌注高浓度盐酸乙醇引起的胃粘膜血流适应性增多反应中,是否有胃粘膜传入信息和NO参与。结果:①若先以低浓度盐酸乙醇随之再以高浓度盐酸乙醇灌注,则胃粘膜呈现适应性保护现象,损伤面积和损伤深度分别比单独高浓度组减少48.68%和37.90%(P<0.01,P<0.05);同时GMBF出现适应性增加反应,比单独高浓度组增加38.53%(P<0.05);②胃内灌注1%利多卡因或静脉注射NO生物合成阻断剂L-NAME后,GMBF的适应性增加反应被阻断,同时胃粘膜适应性保护作用消失。结果表明,低浓度盐酸乙醇作为弱刺激引起的适应性保护作用中GMBF适应性增加可能是通过感觉传入神经和内源性NO中介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血流量 利多卡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早期视觉诱发电位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梅 陈吉庆 +1 位作者 陈荣华 袁孝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 :观察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发生后 0、6、12、2 4、48h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的波形变化特征 ,探讨F VEP对HIBD的早期监测作用。方法 :检测 8只正常 7日龄新生鼠F VEP ,12 0只新生鼠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HIBD组、... 目的 :观察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发生后 0、6、12、2 4、48h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的波形变化特征 ,探讨F VEP对HIBD的早期监测作用。方法 :检测 8只正常 7日龄新生鼠F VEP ,12 0只新生鼠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HIBD组、急性缺氧组各 40只 ,按动物模型建立后 0、6、12、2 4、48h分为 5个时段 ,每组各时段均为 8只 ,采用闪光刺激法检测视觉诱发电位后 ,取脑组织标本作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①正常 7日龄新生鼠F VEP有一波形分化良好的正相波 ,其潜伏期为 (30 .0± 1.17)ms,波幅为 (4 .0 7± 0 .35 ) μV ;假手术组潜伏期为 (30 .6 7± 1.2 3)ms,波幅为 (4 .10± 0 .42 ) μV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HIBD组 0、6、12、2 4、48h潜伏期延长 ,与假手术组各时段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其波幅降低 ,在 0、6h时段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2、2 4、48h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①新生鼠HIBD发生时 ,F VEP迅速出现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的改变 ,假手术的实施对其波形无明显影响。②缺氧后持续异常的F VEP提示HIBD存在 ,有助于HIBD的早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视觉诱发电位 实验研究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肝损伤血清TNF、SOD的动态变化及猪再生肝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菁 李跃华 吴翠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6期551-552,共2页
我们采用肝毒性物质TAA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研究了损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及猪再生肝肝细胞生长因子(PRHGF)对肝脏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TNF介导肝损伤的机制以及... 我们采用肝毒性物质TAA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研究了损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及猪再生肝肝细胞生长因子(PRHGF)对肝脏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TNF介导肝损伤的机制以及PRHGF对肝损伤的保护机理,现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SOD 肝损伤 肝细胞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抑制谷氨酸钠介导的伏核神经元电活动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晓璐 裴曙光 袁孝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50-452,共3页
制备离体大鼠伏核脑片,用细胞外记录法观察乙醇对谷氨酸钠诱发伏核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观察给药后5~15分钟内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改变。结果显示:灌流谷氨酸钠后10分钟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增多(P<0.01),此反应可被乙醇... 制备离体大鼠伏核脑片,用细胞外记录法观察乙醇对谷氨酸钠诱发伏核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观察给药后5~15分钟内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改变。结果显示:灌流谷氨酸钠后10分钟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增多(P<0.01),此反应可被乙醇抑制。说明乙醇对伏核神经元抑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谷氨酸介导的突触传递受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核 乙醇 谷氨酸钠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