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差分混沌键控和混沌相位调制相结合的通信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松盛 殷奎喜 刘学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3,72,共5页
在差分混沌键控和混沌相位调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混沌通信系统,并给出了调制解调框图.除了具有混沌调制系统原有的宽带特性之外,最主要的特点是使单位码元符号包含的信息比特提高为1+log2M,从而能提供更快的传输速率.并在高斯信道... 在差分混沌键控和混沌相位调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混沌通信系统,并给出了调制解调框图.除了具有混沌调制系统原有的宽带特性之外,最主要的特点是使单位码元符号包含的信息比特提高为1+log2M,从而能提供更快的传输速率.并在高斯信道中进行了计算机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其误码率性能还优于差分混沌键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通信 差分混沌键控 混沌相位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患者及医护人员空间区域定位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敦煌俊秋 汤福南 +4 位作者 张可 袁鉴辞 刘宾 朱松盛 吴小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医院患者及医护人员空间定位新系统,实现对目标的空间定位。方法:以RFID电子标签为核心,使用RF8506作为读卡单元同CC2530无线单片机构成ZigBee终端设备,安置在病房出入口并记录患者是否出入房间,通过协调器组建网络,实现定位及显... 目的:医院患者及医护人员空间定位新系统,实现对目标的空间定位。方法:以RFID电子标签为核心,使用RF8506作为读卡单元同CC2530无线单片机构成ZigBee终端设备,安置在病房出入口并记录患者是否出入房间,通过协调器组建网络,实现定位及显示。结论:该系统也可看做一种空间的模糊定位,此定位监控方式区别于摄像监控,又区别于GPS定位等精确定位方式,保护了医院患者及医护人员的隐私,实现了在空间楼层中的区域定位,简化医院病房管理,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定位 RFID ZIGBEE网络 病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阻传感器的磁靶向药物实时示踪系统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延花 王旋 +2 位作者 敦煌俊秋 汤福南 吴小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6-1212,共7页
目的:设计基于磁阻传感器的检测系统,实现实时磁靶向药物运动轨迹的跟踪。方法:用Fe-Fe3O4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模拟磁靶向药物,磁阻传感器检测到其磁场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得到其空间位置信息。结果:用LabVIEW软件实现实时检测,实时显示磁... 目的:设计基于磁阻传感器的检测系统,实现实时磁靶向药物运动轨迹的跟踪。方法:用Fe-Fe3O4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模拟磁靶向药物,磁阻传感器检测到其磁场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得到其空间位置信息。结果:用LabVIEW软件实现实时检测,实时显示磁性颗粒运动位置。结论: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及精准度,可为临床研究磁靶向药物的在体检测提供一种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颗粒 磁定位 磁阻传感器 实时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传感器扫描的多点磁目标检测系统设计
4
作者 李修寒 竺明月 +1 位作者 张可 吴小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56-1462,共7页
目的:设计基于磁传感器扫描的多点磁目标检测系统,为实现人体内多个胶囊内镜的定位和纳米磁性药物的检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三轴隧道效应磁阻传感器在磁源附近做圆周运动,获取多组磁信号后通过三维坐标变换,利用定位算法逆向求解出永... 目的:设计基于磁传感器扫描的多点磁目标检测系统,为实现人体内多个胶囊内镜的定位和纳米磁性药物的检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三轴隧道效应磁阻传感器在磁源附近做圆周运动,获取多组磁信号后通过三维坐标变换,利用定位算法逆向求解出永磁体的位置。结果:通过编写LabVIEW上位机程序,实现对两个磁目标的轨迹示踪和运动曲线的存储与回放。结论:检测系统具有实时性好、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对人体内多个胶囊内镜的定位和纳米磁性药物的检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传感器 磁定位 多点 示踪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共振的气敏传感器阵列信号的识别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吴莉莉 惠国华 +2 位作者 郭淼 林爱英 陈裕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4-668,共5页
6只不同的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用来识别甲醛、苯、甲苯、二甲苯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传感器的响应输出在外加噪声的情况下通过单个阈值检测器,出现了阈上随机共振,使得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气体信号得到了增强。对不同种类的气体,最大互相... 6只不同的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用来识别甲醛、苯、甲苯、二甲苯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传感器的响应输出在外加噪声的情况下通过单个阈值检测器,出现了阈上随机共振,使得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气体信号得到了增强。对不同种类的气体,最大互相关系数不同,而且对每类气体这个最大互相关系数是恒定的,因此能准确地用来代表不同种类的气体。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随机共振的最大互相关系数法可以作为传感器阵列信号识别的一种新的算法,且准确度高。该方法在利用随机共振提高系统性能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共振 气敏传感器阵列 碳纳米管 互相关系数 BP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MA乘积季节模型在我国甲肝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超 丁勇 +1 位作者 陆群 吴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应用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乘积季节模型对我国病毒性甲型肝炎进行预测分析,为甲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1994~2012年我国甲型肝炎月发病数的历史疫情数据建立ARIMA乘积季节模型,应用Eviews 6.0软件进行模... 目的:应用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乘积季节模型对我国病毒性甲型肝炎进行预测分析,为甲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1994~2012年我国甲型肝炎月发病数的历史疫情数据建立ARIMA乘积季节模型,应用Eviews 6.0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对2013年上半年甲型肝炎的月发病数进行预测,并用实际数据评估模型预测效果。结果:ARIMA(1,1,0)(2,1,2)12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既往甲肝的实际发病序列,也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ARIMA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我国甲型肝炎的发病趋势,预测效果良好,可为甲肝疫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乘积季节模型 时间序列 甲肝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简单重复序列预测 被引量:5
7
作者 吴静 丁勇 刘成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ARIMA模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repeats,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值进行预测的可行性,为防控流感流行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views 6.0软件对1970~2... 目的:探讨应用ARIMA模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repeats,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值进行预测的可行性,为防控流感流行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views 6.0软件对1970~2007年38条同源性相对较高的甲流H1N1流感病毒HA核苷酸序列中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进行拟合,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用模型对2008~2010年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进行预测,并用实际数据评估模型预测效果,进而预测2011年数据。结果:ARIMA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既往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的实际序列,对2008~2010年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的预测也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ARIMA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中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的变动趋势,可用于SSRs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值的短期预测和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ARIMA模型 简单重复序列 甲型H1N1流感病毒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误差直线回归模型两种参数估计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成友 丁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5-907,共3页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观察值与拟合值的绝对误差平方和最小,其评价依据是针对等精度数据而言的,即观测数据具有大体相同的绝对误差,这些误差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然而大量的科学研究的观测数据的误差往往是相对误差,即被观测量愈大,允...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观察值与拟合值的绝对误差平方和最小,其评价依据是针对等精度数据而言的,即观测数据具有大体相同的绝对误差,这些误差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然而大量的科学研究的观测数据的误差往往是相对误差,即被观测量愈大,允许的实际观测误差也愈大。例如,医学应用中,浓度测定的标准曲线,样品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度是以相对误差为依据的,这样的数据用通常的最小二乘法将导致参数估计的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误差 直线回归模型 度数 估计方法 最小二乘法 绝对误差 正态分布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方法的QRS波精确定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玲燕 杨涛 +1 位作者 杨卫 吴小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1-786,共6页
目的:应用中值滤波改进QRS复合波检测方法,引入多个判据,精确定位QRS波型及边界。方法:在差分法基础上,首先消除心电信号中工频干扰、基线漂移等噪声,然后提取信号的幅度、斜率信息,依据自适应阈值跟踪波型起伏信息,获得QRS波精确信息... 目的:应用中值滤波改进QRS复合波检测方法,引入多个判据,精确定位QRS波型及边界。方法:在差分法基础上,首先消除心电信号中工频干扰、基线漂移等噪声,然后提取信号的幅度、斜率信息,依据自适应阈值跟踪波型起伏信息,获得QRS波精确信息。结果:应用LabVIEW软件实现检测系统,经MIT-BIH心电数据测试,正确率达99.69%。结论:实验表明可以有效提高检测能力,为临床心电图辅助诊断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S综合波 差分法 中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微气泡的优化及其体内外超声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磊 杨芳 +4 位作者 何闻 徐璐 许宁 刘宾 顾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91-1696,共6页
目的 :对以左旋聚乳酸(poly L-lactic acid,PLLA)及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为膜材的微气泡,在稳定性和粒径两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使其在保持超声成像增强能力的同时,更适于体内应用。方法:首先对PVA进行了羧基化修饰,使制备的微... 目的 :对以左旋聚乳酸(poly L-lactic acid,PLLA)及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为膜材的微气泡,在稳定性和粒径两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使其在保持超声成像增强能力的同时,更适于体内应用。方法:首先对PVA进行了羧基化修饰,使制备的微气泡表面含有羧基,Zeta电位达到-38.87±2.19 m V,从而由于静电斥力提高了微气泡的稳定性。其次,通过调节制备过程中的PVA浓度、水相油相比、乳化速度3种因素,实现了对微气泡粒径的控制。结果:对优化后平均粒径为1.38μm、粒径分布均匀、性质稳定的微气泡进行了体内外超声成像实验,证实其在体外能够显著增强超声成像效果,在体内既可以通过瘤内注射迅速提高肿瘤部位超声显影质量,又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经血液循环到达肿瘤部位,在一段时间的累积之后,增强超声成像效果。结论:本研究为微气泡的体内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 聚合物 优化 超声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MA季节模型在我国丙肝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于林凤 吴静 +1 位作者 周锁兰 丁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应用ARIMA季节模型对我国丙肝发病进行预测。方法:利用2004年至2011年我国丙肝的月发病数建立ARIMA季节模型,对2012年丙肝的月发病数进行预测,并用实际数据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同法对同期甲肝发病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对丙肝和甲... 目的:应用ARIMA季节模型对我国丙肝发病进行预测。方法:利用2004年至2011年我国丙肝的月发病数建立ARIMA季节模型,对2012年丙肝的月发病数进行预测,并用实际数据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同法对同期甲肝发病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对丙肝和甲肝2004年至2011年的月发病数按年归一化处理后计算方差。比较甲肝和丙肝的预测效果。结果:成功建立ARIMA(1,1,1)(2,1,0)12季节模型,模型的表达式为:(1+0.222L)(1+0.820L12+0.694L24)(1-L)(1-L12)lnYt=(1+0.648L)εt,参数AR(1)=-0.222(t=-2.392,P=0.020),SAR(12)=-0.820(t=-8.009,P<0.001),SAR(24)=-0.694(t=-6.124,P<0.001),MA(1)=-0.648(t=-5.889,P<0.001),残差序列是白噪声序列(P>0.05);模型拟合效果的R2为0.824,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78。归一化后丙肝和甲肝发病数的平均方差分别为0.030和0.047,提示丙肝原始数据周期性动态变化较甲肝更趋一致。甲肝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38,大于丙肝。结论:ARIMA(1,1,1)(2,l,0)12季节模型可用于预测我国丙肝的发病规律。样本数据的周期性动态变化趋势越一致,ARIMA季节模型的预测结果也越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季节模型 丙肝 发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环孢素血药浓度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成刚 吴小玲 +6 位作者 夏杰 张炯 肖富男 崔燕南 周荃 刘永康 李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9-943,共5页
通过研究肾移植病人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不同影响因子,分别采用广义神经网络、Elman网络、BP神经网络等模型,对环孢素A血药浓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三种网络模型都达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其中BP网络的预测结果最好,平均相对误差为19.94%,El... 通过研究肾移植病人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不同影响因子,分别采用广义神经网络、Elman网络、BP神经网络等模型,对环孢素A血药浓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三种网络模型都达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其中BP网络的预测结果最好,平均相对误差为19.94%,Elman网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1.39%,广义神经网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5.93%。说明将神经网络应用于预测CsA血药浓度是可行的,其结果可以作为临床CsA的个体化给药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肾移植 环孢菌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阵列数据扰动对错误发现率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婉婷 刘成友 +1 位作者 吴静 丁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91-995,1002,共6页
目的:探讨微阵列数据的扰动对错误发现率(FDR)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的方法,对1 991个结肠癌微阵列基因数据给予不同相对误差限的随机扰动,每个扰动进行1 000次随机模拟;用FDR的ALSU方法对无扰动数据与有... 目的:探讨微阵列数据的扰动对错误发现率(FDR)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的方法,对1 991个结肠癌微阵列基因数据给予不同相对误差限的随机扰动,每个扰动进行1 000次随机模拟;用FDR的ALSU方法对无扰动数据与有扰动数据分别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比较两者之间的重复率;分析数据扰动对每次基因排序位次变化的影响。结果:差异表达基因的单个平均重复率与总体平均重复率都随数据扰动的增加而下降。差异表达越显著的基因,受扰动误差的影响越小;在扰动误差限≤50%时,数据扰动与差异表达基因总体平均重复率呈线性递减趋势,数据扰动误差限每增加1%,总体平均重复率约下降1.85%。扰动误差限越大,基因排序位次的波动越大。结论:数据扰动是导致差异表达基因可重复性差的原因,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可定量探讨数据扰动对差异基因筛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 差异表达基因 错误发现率 数据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塔函数探究牙弓曲线的主要决定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静 丁勇 +1 位作者 赵春洋 谷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用贝塔函数研究牙弓曲线,探究牙弓曲线的主要决定因素。方法: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贝塔函数的曲度参数β,比较各牙齿的数据测量误差和数据缺失对β正确估算的影响。结果:男性上颌和下颌、女性上颌和下颌的β参数值分别为:0.708 2和0.72... 目的:用贝塔函数研究牙弓曲线,探究牙弓曲线的主要决定因素。方法: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贝塔函数的曲度参数β,比较各牙齿的数据测量误差和数据缺失对β正确估算的影响。结果:男性上颌和下颌、女性上颌和下颌的β参数值分别为:0.708 2和0.723 6、0.701 0和0.714 5;用贝塔函数拟合牙弓曲线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998 2和0.995 5、0.997 2和0.995 0。第一磨牙的数据测量误差和数据缺失对β正确估算影响较大。结论: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是男女上下颌牙弓曲线的主要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塔函数 牙弓曲线 曲度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超声双重响应型相变液滴对水凝胶结构性能的调控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婵 刘昊 +3 位作者 陈洁莹 徐雪琴 胡克 段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48-956,共9页
目的:制备温度/超声双重响应型脂质相变液滴(lipid phase-change droplet,LPCD),并将其与水凝胶进行复合,通过温度或低强度聚焦超声(low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调控LPCD的内核发生液-气相转变,继而调控水凝胶的结构和力学... 目的:制备温度/超声双重响应型脂质相变液滴(lipid phase-change droplet,LPCD),并将其与水凝胶进行复合,通过温度或低强度聚焦超声(low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调控LPCD的内核发生液-气相转变,继而调控水凝胶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方法:首先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出脂质膜壳的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PFH)相变液滴,对其在温度和LIFU调控下的形貌变化、相转变能力进行表征,同时评估液-气相变前后LPCD的超声造影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其与水凝胶进行复合,通过各项表征评估温度/超声引起的液滴相变对水凝胶内部结构、浮力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LPCD在温度或超声调控下有良好的相转变能力和超声造影能力。脂质液滴相变可使水凝胶内部生成直径在微米量级的诸多气孔,浮力得到显著提高,压缩应力和溶胀性能也有所变化。结论:脂质相变液滴-水凝胶复合材料(LPCD@Hy)是一种有潜力的智能响应型诊疗用微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相变液滴 水凝胶 造影剂 超声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颗粒-微气泡复合材料及其体外成像和光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岳远斌 赵婵 +2 位作者 刘昊 纪晓然 段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8-846,共9页
目的:构建两种结构的金纳米颗粒-微气泡复合材料,既能作为超声成像造影剂,又可以利用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效应进行光热转换。方法:一种是将金纳米颗粒包裹在微气泡气体内核中的包金微气泡(gold encapsulated microbubble,AuMB),另... 目的:构建两种结构的金纳米颗粒-微气泡复合材料,既能作为超声成像造影剂,又可以利用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效应进行光热转换。方法:一种是将金纳米颗粒包裹在微气泡气体内核中的包金微气泡(gold encapsulated microbubble,AuMB),另一种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方式将金纳米颗粒装载到微气泡表面的载金微气泡(polyethyleneimine-gold loaded microbubble,PEI-AuMB),对这两类金纳米颗粒-微气泡复合材料进行理化性质的表征,通过体外超声成像评估其超声造影能力,通过体外光热实验评估其光热转换能力。结果:两种复合结构的微气泡均显示出比空白微气泡(microbubble,MB)更好的超声造影能力,其中PEI-AuMB在超声造影增强的持续时间上有更好的表现;两种复合结构的微气泡也显示出比单纯金纳米颗粒更优异的光热转换能力,AuMB有更好的光热治疗潜力。结论:金纳米颗粒-微气泡复合材料是具有潜力的诊疗一体化载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 金纳米颗粒 造影剂 超声成像 光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Fe/Fe3O4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波涛 段磊 +4 位作者 吴小玲 史慧慧 杨再兴 钟伟 戚晓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51-955,1006,共6页
目的:制备以Fe/Fe3O4核壳结构纳米颗粒(Fe/Fe3O4 core-shell structural magnetic nanoparticles,FCSN)为磁介质的5-氟尿嘧啶(5-FU)磁性脂质体,并检测其表征。方法:使用Fe3O4纳米颗粒通过还原氧化法制备FCSN,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 目的:制备以Fe/Fe3O4核壳结构纳米颗粒(Fe/Fe3O4 core-shell structural magnetic nanoparticles,FCSN)为磁介质的5-氟尿嘧啶(5-FU)磁性脂质体,并检测其表征。方法:使用Fe3O4纳米颗粒通过还原氧化法制备FCSN,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检测其形态、结构和磁性。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5-FU-FCSN磁性脂质体,通过L9(34)正交表试验得出5-FU-FCSN磁性脂质体最佳配方。用激光粒度分析仪(PCS)、TEM检测5-FU-FCSN磁性脂质体表征,并用凝胶层析法测定包封率。结果:FCSN粒径平均为70 nm,呈类圆形。XRD和TEM结果显示FCSN结构:外壳为Fe3O4,内核为Fe,磁饱和强度为107.54 emu/g。5-FU-FCSN磁性脂质体在TEM下观察为类圆形,平均粒径为202.5 nm,包封率为33.5%。放置在4℃冰箱中,1个月后包封率较为稳定,瓶底无磁性脂质体沉淀。结论:成功制备了5-FU-FCSN磁性脂质体,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的磁性脂质体在4℃冰箱中可以长期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Fe/Fe3O4纳米颗粒 磁性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空间模型在我国肝炎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阮俊 王玥 +4 位作者 郁婷燕 戚凯莉 陈冠军 丁勇 吴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目的 :应用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甲肝、乙肝、丙肝的月发病率进行拟合和预测,分析预测准确率与发病周期规律的关系,为肝炎发病率的预测提供新方法。方法:对2005—2013年我国甲肝、乙肝、丙肝的月发病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应用MATLAB软件中... 目的 :应用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甲肝、乙肝、丙肝的月发病率进行拟合和预测,分析预测准确率与发病周期规律的关系,为肝炎发病率的预测提供新方法。方法:对2005—2013年我国甲肝、乙肝、丙肝的月发病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应用MATLAB软件中的SSM工具包对模型进行拟合,并对2014年1—12月的发病率进行预测;通过数据标准化,建立发病率周期规律性评价指标。结果:甲肝、乙肝和丙肝的月发病率预测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17.03%、6.30%和2.03%,标准化数据周期标准差均值分别为0.214 3、0.195 2和0.172 4。结论:状态空间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肝炎发病率的拟合和预测,标准化数据周期评价指标的标准差越小,预测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模型 肝炎 预测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jkstra算法在蛋白质序列比对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祁长红 郁芸 韩新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4期122-126,148,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序列比对方法,该算法主要用于求最短路径,而序列比对可以转化为在有向无环图中寻找最短路径问题。对于少量序列比对,使用该算法可以求出最优解。对于多序列比对,可将在N维空间求解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在二维... 提出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序列比对方法,该算法主要用于求最短路径,而序列比对可以转化为在有向无环图中寻找最短路径问题。对于少量序列比对,使用该算法可以求出最优解。对于多序列比对,可将在N维空间求解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在二维空间求解最短路径。该算法可以简化问题复杂度,能求得相对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比对 DIJKSTRA算法 最短路径 有向无环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