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脂蛋白B基因与胆石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龚伟达 谈永飞 +6 位作者 杨松 周苏君 莫锦良 喻荣彬 沈冲 丁伟良 姚才良 《肝胆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309-311,共3页
关键词 胆石病 载脂蛋白B基因 多态性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马现仓 高成阁 +4 位作者 谭庆荣 许秀峰 储兆虎 张明廉 于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3-536,543,共5页
目的评价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剂量固定的多中心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减分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生命体征和... 目的评价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剂量固定的多中心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减分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生命体征和体格检查等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共收集意向性治疗(ITT)抑郁症患者228例,符合方案患者(PP)208例。根据PP样本,治疗6周后,安非他酮组和氟西汀组HAMD17总分减分值分别为(14.27±6.21)分及(14.86±6.09)分,与基线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非他酮组在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及CGI、HAMA评分上与氟西汀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TT结果与PP相似。两组不良反应的症状和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均与盐酸氟西汀相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 抑郁症 疗效 安全性 氟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肝患者的肝功能酶学指标与HCV准种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邵建伟 丁伟良 +3 位作者 许可 邓小昭 喻荣斌 张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0-460,共1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准种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5′utr分型和C区基因分型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丁伟良 许可 +5 位作者 邓小昭 喻荣彬 杨志贤 邵建伟 谈永飞 张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比较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ms,HCV)不同基因分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采用5′非编码区(NCR)型特异性引物分型法和核心区型特异性引物分型法分别对95例和其中的31例HCV RNA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分型方法的灵... 目的比较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ms,HCV)不同基因分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采用5′非编码区(NCR)型特异性引物分型法和核心区型特异性引物分型法分别对95例和其中的31例HCV RNA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分型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异同。结果两种分型方法的一致性达到93.5%,对于混合感染的发现能力C区分型较强,稳定性无差异。结论C区分型方法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5’非编码区 核心区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小丽 朱蓓 +1 位作者 喻荣彬 赵卫红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8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多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多中心MHD患者病史、输血史、肾移植史等临床资料,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 目的探讨多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多中心MHD患者病史、输血史、肾移植史等临床资料,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抗HCV抗体及HCV-RNA。结果 796例透析患者抗HCV抗体阳性176例(22.1%),其中HCV-RNA阳性142例(80.7%)。单因素分析表明,MHD患者的HCV感染与透析时间、输血率、透析器复用率及肾移植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析时间(OR=1.38,95%CI=1.24~1.53,P<0.05)和透析器复用史(OR=10.91,95%CI=5.52~21.55,P<0.05)是HC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HCV感染组和HCV未感染组的ALT水平分别为(25±30)U/L和(12±13)U/L,AST水平分别为(24±20)U/L和(16±1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CV感染组和HCV未感染组的ALT异常增高率分别为17.0%(30/176)和2.4%(15/620),AST异常增高率分别为10.5%(18/171)和4.8%(29/6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抗HCV抗体阳性的透析患者可进一步检测HCV-RNA以判断其活动性;监测血清转氨酶水平虽不宜作为判断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敏感指标,但可作为了解肝损害的指标;针对MHD患者应当采取综合措施,控制HCV的传播,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血液透析 转氨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