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ms,HCV)不同基因分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采用5′非编码区(NCR)型特异性引物分型法和核心区型特异性引物分型法分别对95例和其中的31例HCV RNA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分型方法的灵...目的比较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ms,HCV)不同基因分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采用5′非编码区(NCR)型特异性引物分型法和核心区型特异性引物分型法分别对95例和其中的31例HCV RNA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分型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异同。结果两种分型方法的一致性达到93.5%,对于混合感染的发现能力C区分型较强,稳定性无差异。结论C区分型方法更加精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多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多中心MHD患者病史、输血史、肾移植史等临床资料,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目的探讨多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多中心MHD患者病史、输血史、肾移植史等临床资料,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抗HCV抗体及HCV-RNA。结果 796例透析患者抗HCV抗体阳性176例(22.1%),其中HCV-RNA阳性142例(80.7%)。单因素分析表明,MHD患者的HCV感染与透析时间、输血率、透析器复用率及肾移植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析时间(OR=1.38,95%CI=1.24~1.53,P<0.05)和透析器复用史(OR=10.91,95%CI=5.52~21.55,P<0.05)是HC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HCV感染组和HCV未感染组的ALT水平分别为(25±30)U/L和(12±13)U/L,AST水平分别为(24±20)U/L和(16±1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CV感染组和HCV未感染组的ALT异常增高率分别为17.0%(30/176)和2.4%(15/620),AST异常增高率分别为10.5%(18/171)和4.8%(29/6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抗HCV抗体阳性的透析患者可进一步检测HCV-RNA以判断其活动性;监测血清转氨酶水平虽不宜作为判断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敏感指标,但可作为了解肝损害的指标;针对MHD患者应当采取综合措施,控制HCV的传播,降低感染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ms,HCV)不同基因分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采用5′非编码区(NCR)型特异性引物分型法和核心区型特异性引物分型法分别对95例和其中的31例HCV RNA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分型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异同。结果两种分型方法的一致性达到93.5%,对于混合感染的发现能力C区分型较强,稳定性无差异。结论C区分型方法更加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