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
作者 仇桑桑 许琴芬 +4 位作者 邵君飞 黄琴红 吴波 胡春晓 陈静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4-681,共8页
目的 探讨肺移植受者(LTRs)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肺移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训练集(n=506)和验证集(n=218)。通过LASSO回归筛选独立... 目的 探讨肺移植受者(LTRs)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肺移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训练集(n=506)和验证集(n=218)。通过LASSO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和决策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度。结果 共506例LTRs, 201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9.7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最终筛选出年龄大、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双肺移植、手术时长>3 h、连续发热日数长、血常规异常次数多和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日数长为肺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95%CI:0.70~0.78),验证集为0.71(95%CI:0.64~0.78)。Hosmer-Lemeshow测试结果显示,预测的医院感染概率和实际医院感染概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决策曲线结果表明,模型在7%~71%的阈值概率值下具临床收益。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可有效评估LTRs术后感染风险,模型稳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术后感染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受者 手术后感染 医院感染 nomogram预测模型 LASSO回归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预测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史灵芝 黄桁 +9 位作者 刘明昭 杨航 吴波 赵晋 严浩吉 左玉洁 张馨月 刘霖曦 田东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3,共8页
目的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66例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所有气道狭窄患者和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移植术后需要临床干预的66例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所有气道狭窄患者和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66例气道狭窄患者,中位无气道狭窄时间为72(52,102)d,27%(18/66)发生中心气道狭窄,73%(48/66)发生远端气道狭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风险比(HR)1.037,95%可信区间(CI)1.005~1.070,P=0.024]和手术类型(HR 0.400,95%CI 0.177~0.903,P=0.027)均与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患者的生存结局存在相关性,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受者死亡风险越高;接受双肺移植的气道狭窄患者的总生存率优于单肺移植。在亚组分析中,3级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HR 4.577,95%CI 1.439~14.555,P=0.010)和免疫抑制药(HR 0.079,95%CI0.022~0.287,P<0.001)与肺移植术后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生存结局均存在相关性;无3级PGD的肺移植术后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的总生存率优于有3级PGD的患者,使用他克莫司的肺移植术后早期气道狭窄患者的总生存率优于使用环孢素的患者。结论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单肺移植手术方式、3级PGD和使用环孢素可能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患者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气道狭窄 气道并发症 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 急性排斥反应 体外膜肺氧合 氧合指数 机械通气 单肺移植 双肺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最新研究进展
3
作者 左玉洁 刘孟根 +10 位作者 万佳鑫 陈雨譞 胡文龙 张俊杰 毛宇杨 陈静 钟艾伶 史灵芝 吴波 巨春蓉 田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4-478,共5页
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方案的优化,肺移植数量大幅提升,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支气管缺血和免疫抑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围手... 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方案的优化,肺移植数量大幅提升,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支气管缺血和免疫抑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围手术期管理、器官保存及手术技术等的改善,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改善气道狭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一般情况、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旨在为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以改善肺移植受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气道狭窄 吻合口并发症 缺血 坏死 免疫抑制 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手术切口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坚 邵景博 +3 位作者 陈员 卫栋 叶书高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42,共6页
肺移植手术技术对于受者的临床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决定了术中的视野暴露,是手术顺利进行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后续的手术进程。肺移植切口通常默认一期关闭,但对于肺移植术毕存在如供肺过大、原发性移植物失功等高危因... 肺移植手术技术对于受者的临床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决定了术中的视野暴露,是手术顺利进行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后续的手术进程。肺移植切口通常默认一期关闭,但对于肺移植术毕存在如供肺过大、原发性移植物失功等高危因素患者,不能一期关闭切口,此时延迟关胸是一种应对策略。肺移植手术切口的选择及是否延迟关闭,对于肺移植围手术期预后、受者远期生存质量、手术并发症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肺移植Clamshell切口、前外侧切口、后外侧切口、胸骨正中切口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聚焦切口对肺移植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肺移植手术切口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手术入路 Clamshell切口 前外侧切口 后外侧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 延迟关胸 手术部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O在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受者肺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5
作者 梁佳龙 周锦涛 +2 位作者 陈静瑜 陈员 叶书高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5-941,共7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中不同体外膜肺氧合(ECMO)转流方式对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接受肺移植的CPFE患者,并将其分为静脉-静脉ECMO(VV-ECMO)组(30例)和静脉-动脉ECMO(VA-ECMO)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中不同体外膜肺氧合(ECMO)转流方式对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接受肺移植的CPFE患者,并将其分为静脉-静脉ECMO(VV-ECMO)组(30例)和静脉-动脉ECMO(VA-ECMO)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相关指标。结果与VV-ECMO组比较,VA-ECMO组患者年龄较小,术前肺动脉压力较高,后外侧切口类型较少,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较高(均为P<0.05)。两组术后肺动脉压力均下降,且VA-ECMO组下降幅度较大(P<0.05)。两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ECMO和VV-ECMO应用于CPFE患者肺移植术中均安全有效,转流方式对患者的短中期预后无显著影响,其中VA-ECMO更适用于术前肺动脉压较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气肿 体外膜肺氧合 静脉 动脉 肺动脉高压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实体器官移植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满霖 李小杉 +5 位作者 王文静 钱婷 熊敏 杨航 陈静瑜 吴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6,共8页
器官移植已成为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使得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以病原学培养、免疫学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被广泛用于... 器官移植已成为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使得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以病原学培养、免疫学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被广泛用于感染检测,但存在耗时长、需预先假定病原体等问题。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由于具有病原体检出率高、对病原谱检测全面的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领域的感染防控。本文就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实体器官移植感染防控上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移植相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免疫抑制 肺部感染 供者来源性感染 感染防控 病原学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