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特异性CTL为基础的EBV相关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1
作者 彭光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LCL CTL DC 免疫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6、7型体外感染淋巴细胞对CD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堃 彭光勇 +2 位作者 任强 季晓辉 周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55-255,258,共2页
关键词 β-疱疹病毒 HHV-6 HHV-7 淋巴细胞 CD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潜伏期膜蛋白2A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光勇 姚堃 +2 位作者 许琳 徐江英 谢芳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5-158,161,共5页
目的 :构建EB病毒潜伏期膜蛋白 2A重组腺病毒 ,研究EB病毒相关肿瘤治疗性疫苗。方法 :利用RT PCR扩增出EB病毒B95 8株潜伏期膜蛋白 2A(LMP2A)全部编码蛋白的基因 ,并克隆至pGEM T载体中。并将LMP2AcDNA插入E1、E3区替代的腺病毒载体pAX... 目的 :构建EB病毒潜伏期膜蛋白 2A重组腺病毒 ,研究EB病毒相关肿瘤治疗性疫苗。方法 :利用RT PCR扩增出EB病毒B95 8株潜伏期膜蛋白 2A(LMP2A)全部编码蛋白的基因 ,并克隆至pGEM T载体中。并将LMP2AcDNA插入E1、E3区替代的腺病毒载体pAX1CW ,选择正确的克隆pAX1CW LMP2A与Ad5DNA 末端肽复合体共转染 2 93细胞 ,通过同源重组获得复制缺陷型的重组腺病毒。提取重组腺病毒转染的 2 93细胞DNA ,通过酶切初步鉴定。选择阳性克隆感染CV1细胞 ,通过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集显微镜分析LMP2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挑选同源重组 17个克隆中有 9个为阳性克隆 ,扩增到的病毒滴度为 2 3× 10 8pfu/ml。用MOI =10 0的重组腺病毒感染CV1细胞 ,48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LMP2A蛋白表达于CV1细胞膜上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LMP2A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为 94 4 %。结论 :重组腺病毒能有效地介导LMP2A基因的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及其工程疫苗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LMPSA基因 腺病毒载体 基因转移 基因表达 潜伏期 RT-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痘苗病毒载体介导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潜伏期膜蛋白2A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许继军 姚堃 +2 位作者 彭光勇 谢芳艺 丁传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痘苗病毒载体介导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潜伏期膜蛋白2A(LMP2A)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对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以及EBV相关肿瘤免疫治疗性疫苗的可行性。方法:用EBV-LMP2A基因重组痘苗病毒(Vac-LMP2A)转染成熟的DC,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痘苗病毒载体介导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潜伏期膜蛋白2A(LMP2A)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对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以及EBV相关肿瘤免疫治疗性疫苗的可行性。方法:用EBV-LMP2A基因重组痘苗病毒(Vac-LMP2A)转染成熟的DC,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转染前后DC表面分子CD1a、CD83、CD40、CD80、HLA-DR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转染前后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等功能的改变。结果:转染后LMP2A蛋白在DC细胞内高表达。Vac-LMP2A转染成熟DC前后对其表面共刺激分子及特征性表面标志无影响,转染后的DC仍具有较强的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痘苗病毒载体是介导外源基因LMP2A转染DC的有效载体,Vac-LMP2A转染成熟DC对DC表型和功能无明显影响,是EBV相关肿瘤如鼻咽癌免疫治疗的理想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苗病毒载体 树突状细胞 EB病毒 潜伏期膜蛋白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Cre重组酶的真核细胞系的建立及在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苏鑫铭 徐亚林 +3 位作者 于春梅 曹瑞兵 周斌 陈溥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根据Cr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PCR扩增出Cre基因编码区,克隆于pIREShyg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IREShyg-Cre,转染HEK-293A细胞后经400μg.mL-1 Hygromycin B的筛选,将其中1个阳性克隆命名为293A-Cre。利用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 根据Cr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PCR扩增出Cre基因编码区,克隆于pIREShyg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IREShyg-Cre,转染HEK-293A细胞后经400μg.mL-1 Hygromycin B的筛选,将其中1个阳性克隆命名为293A-Cre。利用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S03109株(带有gfp报告基因表达盒及loxP位点)感染293A-Cre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PCR及Western blot检测gfp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S03109感染293A-Cre二代后loxP位点间的gfp表达盒被删除,获得重组病毒S0419。将S0419感染已转染pBlulox的293A-Cre细胞,在RK13细胞上筛选得到表达LacZ的重组病毒S06293。S06293在293A-Cre细胞上传代2次,X-Gal原位染色表明LacZ的表达消失。测序结果证实,在Cre重组酶作用下,2个同向loxP序列之间的外源基因序列被正确除去。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稳定表达Cre重组酶的293A-Cre细胞系可以用于在包含有loxP位点的PRV基因组中外源基因的快速删除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PCR CRE重组酶 真核细胞系 LOX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潜伏期膜蛋白2A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光勇 姚堃 +2 位作者 许琳 徐江英 谢芳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9,共4页
目的 :克隆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 (EBV)潜伏期膜蛋白 2A(LMP2A)基因 ,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工程疫苗。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出EBVB95 8株LMP2A全部编码蛋白的基因 ,并克隆至载体pGEM T中 ,通过α 插入失活、PCR及EcoRⅠ... 目的 :克隆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 (EBV)潜伏期膜蛋白 2A(LMP2A)基因 ,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工程疫苗。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出EBVB95 8株LMP2A全部编码蛋白的基因 ,并克隆至载体pGEM T中 ,通过α 插入失活、PCR及EcoRⅠ、Sma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等鉴定重组质粒 ;采用Sanger双脱氧终止法测定c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结果 :克隆出LMP2A第 1个外显子到第 8个外显子的全部编码蛋白的cDNA ,测序结果与EB病毒B95 8原型株LMP2AcDNA作同源比较 ,完全一致。结论 :本实验克隆了LMP2A基因的全部编码蛋白的cDNA全长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潜伏期膜蛋白基因 逆转当-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 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硫氧还蛋白还原酶cDNA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江英 许琳 +3 位作者 戴荣 华超 卢是月 彭光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克隆人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TR蛋白。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胚脑组织中扩增出TR cDNA片段,克隆至pGEM-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获得重组质粒pGEM-TR;经序列分析证实后,提取... 目的:克隆人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TR蛋白。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胚脑组织中扩增出TR cDNA片段,克隆至pGEM-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获得重组质粒pGEM-TR;经序列分析证实后,提取pGEM-TR重组体,由双酶切得到目的片段,并插入pET9c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重组质粒pET-rhTR。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pET-rhTR在BL21中表达,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结果:克隆的TR cDNA与人胎盘组织TR cDNA同源性为99%;pET-rhTR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量的36%,其分子质量为55 ku。TR cDNA序列被GenBank收录,登录号为AF208018。结论:成功克隆了人脑组织来源的TR基因,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大肠杆菌 克隆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人疱疹病毒8型K12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建中 卢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人疱疹病毒8型K12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将人疱疹病毒8型(HHV-8)K12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CR3.1的EcoRI和XhoI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CR-K12;PCR扩增GFP基因,将GFP基因插入到重组质粒pCR-K12中... 目的: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人疱疹病毒8型K12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将人疱疹病毒8型(HHV-8)K12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CR3.1的EcoRI和XhoI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CR-K12;PCR扩增GFP基因,将GFP基因插入到重组质粒pCR-K12中K12上游的KpnI和EcoRI位点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CR-GFP-K12。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CR-GFP-K12的酶切鉴定符合预期结果,此重组质粒中的K12与GFP融合表达并受上游启动子pCMV控制。结论:重组表达质粒pCR-GFP-K12已构建成功,为研究K12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人疱疹病毒8型 K12基因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