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D-CUBE T_(1)和S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血栓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4
1
作者
许开喜
徐行茹
+8 位作者
顾宝东
陈新建
左涛生
王金
孟云
唐楠楠
胡方云
马先军
卞光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3D-CUBE T_(1)与S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责任动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IS(0~7天)患者71例,行DWI、MRA、SWI和矢状位3D-CUBE T_(1)全脑扫描,并对SWI原始图像进行最小强度投影(MinIP)的轴位重建。3D-CUBE T_(1)原始图像...
目的探讨3D-CUBE T_(1)与S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责任动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IS(0~7天)患者71例,行DWI、MRA、SWI和矢状位3D-CUBE T_(1)全脑扫描,并对SWI原始图像进行最小强度投影(MinIP)的轴位重建。3D-CUBE T_(1)原始图像采用MIP重组出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斜位和曲面重建。采用χ^(2)检验比较AIS的SWI的动脉磁敏感征(SVS)和3D CUBE T_(1)的高信号血管征(CUBE vascular hyperintensity,CVH)责任动脉血栓阳性率,分析上述2种成像方法对责任动脉血栓的检出率。结果71例AIS患者的超急性期8例、急性期42例和亚急性早期21例。在71例AIS患者中有74根责任血管,SWI显示45根SVS征,其中MCA 35根、ICA 0根、ACA 2根、PCA 4根、VA 3根、BA 1根。3D CUBE T_(1)显示有67根CVS征,其中MCA 34根、ICA 12根、ACA 2根、PCA 9根、VA 7根和BA 3根。SVS与CVH责任动脉血栓阳性的血管分别为45根和67根,分别占总数的60.8%和90.5%。CVH显示的责任动脉血栓阳性率高于SV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7.766,P<0.001)。CVH与SVS对MCA血栓的检测具有高度一致性(χ^(2)=0.214,P>0.05),ICA、ACA、PCA、VA和BA的CVH显示的责任动脉血栓阳性率高于SV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044,P<0.001)。结论高分辨3D CUBE T_(1)序列能够直接显示责任动脉血栓部位和信号差异,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SWI,为临床无创、早期准确诊断动脉血栓提供了新的影像检查技术及优化检查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黑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动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R多模态对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侧支循环的临床研究价值
被引量:
3
2
作者
孟云
许开喜
+4 位作者
丰广魁
顾宝东
徐行茹
马先军
王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82-386,共5页
目的探讨MR多模态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序列(FLAIR)和三维的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three dimensional pseudo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对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chronic middle cerebral a...
目的探讨MR多模态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序列(FLAIR)和三维的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three dimensional pseudo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对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chronic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CMCAO)诊断价值研究。方法47例CMCAO患者行常规MRI、MRA及3D-PCASL检查,利用MRA、FLAIR与3D-PCASL联合应用对CMCAO的MRA侧支循环分级与远端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HVS)和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预后研究。结果在47例CMCAO患者中0级5例,1级22例,2级16例,3级4例,侧支循环良好组20例,占42.6%,不良组27例,占57.4%;良好组远端HVS的侧支循环阳性3例、占6.4%,阴性17例、占36.2%,不良组阳性22例、占46.8%,阴性5例、占10.6%;良好组高等灌注19例,占40.4%,低灌注1例,占2%,不良组中高等灌注2例,占4.3%,低灌注25例,占53.2%。47例CMCAO复查患者有24例,进展期14例中不良组13例,占54.1%(13/24),良好组1例、占4.2%。未见进展期10例中不良组2例,占8.4%,良好组8例、占33.3%。经卡方检验,MRA侧支循环各分级间的远端HVS阳性率和CBF均有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9,P<0.01和χ^(2)=37.56,P<0.01)。结论MRA、远端HVS和3D-PCASL能够反映CMCAO侧支血管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MRA侧支循环分级越高,远端HVS阳性率越低,脑灌注情况越好,患者预后好,反之,患者慢性缺血将进一步加重,需要临床积极干预,防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同时三者联合应用可以较准确判断CMCA0早期诊断及慢性缺血变化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判定CMCAO患者是否存在侧支循环代偿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侧支循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泳学
肖桂花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0期84-86,共3页
目的 :研究用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
目的 :研究用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采用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联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的3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用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显著减轻患者肩部疼痛的症状,改善其患肢的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
康复疗法
中风
肩关节半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D-CUBE T_(1)和S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血栓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4
1
作者
许开喜
徐行茹
顾宝东
陈新建
左涛生
王金
孟云
唐楠楠
胡方云
马先军
卞光荣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6-10,共5页
基金
江苏省连云港市科技局计划项目(编号:SH1617)。
文摘
目的探讨3D-CUBE T_(1)与S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责任动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IS(0~7天)患者71例,行DWI、MRA、SWI和矢状位3D-CUBE T_(1)全脑扫描,并对SWI原始图像进行最小强度投影(MinIP)的轴位重建。3D-CUBE T_(1)原始图像采用MIP重组出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斜位和曲面重建。采用χ^(2)检验比较AIS的SWI的动脉磁敏感征(SVS)和3D CUBE T_(1)的高信号血管征(CUBE vascular hyperintensity,CVH)责任动脉血栓阳性率,分析上述2种成像方法对责任动脉血栓的检出率。结果71例AIS患者的超急性期8例、急性期42例和亚急性早期21例。在71例AIS患者中有74根责任血管,SWI显示45根SVS征,其中MCA 35根、ICA 0根、ACA 2根、PCA 4根、VA 3根、BA 1根。3D CUBE T_(1)显示有67根CVS征,其中MCA 34根、ICA 12根、ACA 2根、PCA 9根、VA 7根和BA 3根。SVS与CVH责任动脉血栓阳性的血管分别为45根和67根,分别占总数的60.8%和90.5%。CVH显示的责任动脉血栓阳性率高于SV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7.766,P<0.001)。CVH与SVS对MCA血栓的检测具有高度一致性(χ^(2)=0.214,P>0.05),ICA、ACA、PCA、VA和BA的CVH显示的责任动脉血栓阳性率高于SV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044,P<0.001)。结论高分辨3D CUBE T_(1)序列能够直接显示责任动脉血栓部位和信号差异,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SWI,为临床无创、早期准确诊断动脉血栓提供了新的影像检查技术及优化检查流程。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黑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动脉血栓
Keywords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lack blood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
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多模态对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侧支循环的临床研究价值
被引量:
3
2
作者
孟云
许开喜
丰广魁
顾宝东
徐行茹
马先军
王利
机构
南京
中医
药
大学
连云港
附属
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
影像科
南京
中医
药
大学
连云港
附属
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
脑病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82-386,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MR多模态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序列(FLAIR)和三维的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three dimensional pseudo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对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chronic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CMCAO)诊断价值研究。方法47例CMCAO患者行常规MRI、MRA及3D-PCASL检查,利用MRA、FLAIR与3D-PCASL联合应用对CMCAO的MRA侧支循环分级与远端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HVS)和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预后研究。结果在47例CMCAO患者中0级5例,1级22例,2级16例,3级4例,侧支循环良好组20例,占42.6%,不良组27例,占57.4%;良好组远端HVS的侧支循环阳性3例、占6.4%,阴性17例、占36.2%,不良组阳性22例、占46.8%,阴性5例、占10.6%;良好组高等灌注19例,占40.4%,低灌注1例,占2%,不良组中高等灌注2例,占4.3%,低灌注25例,占53.2%。47例CMCAO复查患者有24例,进展期14例中不良组13例,占54.1%(13/24),良好组1例、占4.2%。未见进展期10例中不良组2例,占8.4%,良好组8例、占33.3%。经卡方检验,MRA侧支循环各分级间的远端HVS阳性率和CBF均有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9,P<0.01和χ^(2)=37.56,P<0.01)。结论MRA、远端HVS和3D-PCASL能够反映CMCAO侧支血管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MRA侧支循环分级越高,远端HVS阳性率越低,脑灌注情况越好,患者预后好,反之,患者慢性缺血将进一步加重,需要临床积极干预,防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同时三者联合应用可以较准确判断CMCA0早期诊断及慢性缺血变化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判定CMCAO患者是否存在侧支循环代偿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
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侧支循环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Chronic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Collateral circul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泳学
肖桂花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
连云港市
妇幼保健院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0期84-86,共3页
文摘
目的 :研究用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采用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联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的3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用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显著减轻患者肩部疼痛的症状,改善其患肢的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
康复疗法
中风
肩关节半脱位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D-CUBE T_(1)和S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血栓诊断的临床价值
许开喜
徐行茹
顾宝东
陈新建
左涛生
王金
孟云
唐楠楠
胡方云
马先军
卞光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R多模态对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侧支循环的临床研究价值
孟云
许开喜
丰广魁
顾宝东
徐行茹
马先军
王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效果评价
李泳学
肖桂花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