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扫描式葡萄糖监测技术研究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秀丽 郑之陈 +6 位作者 张桐毓 周丽 徐宁 赵仁豪 杨腾 王娜 王国凤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9-574,共6页
目的本研究应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技术(FGM)探讨血糖波动指标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且佩戴FGM的伴或不伴有糖尿病足的T2DM患者233例... 目的本研究应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技术(FGM)探讨血糖波动指标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且佩戴FGM的伴或不伴有糖尿病足的T2DM患者233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足,将患者分为非糖尿病足组(n=147)和糖尿病足组(n=8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血糖波动指标,同时进行亚组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估血糖波动指标对糖尿病足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糖尿病足组相比,糖尿病足组患者病程长,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谷丙转氨酶(ALT)、尿酸(SUA)以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和平均血糖(MBG)升高,而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TIR水平与糖尿病足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率有关。二元logistic回归提示HbA_(1c)、MAGE、MODD和MBG是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而TIR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HbA_(1c)、TIR、MAGE、MODD、MBG及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6、0.850、0.868、0.764、0.619及0.967,联合预测效果更佳。结论HbA_(1c)、TIR、MAGE、MODD和MBG是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影响因素,及早干预上述血糖波动指标可有助于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血糖波动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