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娜 刘波 +5 位作者 王加平 胡明 孙召东 黄廷廷 吴惠毅 孙润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1-516,共6页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procalcitonin-to-albumin ratio,P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为优化老年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重症监护病房诊断为脓毒症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procalcitonin-to-albumin ratio,P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为优化老年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重症监护病房诊断为脓毒症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收集其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包括降钙素原(PCT)、白蛋白(Alb)及C反应蛋白(CRP)。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多个变量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患者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死亡组与生存组在机械通气、APACHE Ⅱ评分及住院时间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75.9%),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45.5%)。死亡组的Alb水平显著低于生存组(P=0.026),而PCT、CRP和PAR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AR是28 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3.72,95% CI:1.98~4.42,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PAR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87.82%。结论 PAR在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预测中表现优于单独的PCT或Alb指标,PAR每增加0.1,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72%。通过早期监测PAR,可帮助临床快速识别高危患者并优化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白蛋白 降钙素原/白蛋白比值 脓毒症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