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鬼臼毒素类物质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艳青 张守刚 +2 位作者 程洁 肖杭 高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研究脱氧鬼臼毒素、β-阿朴苦鬼臼、鬼臼毒素和4′-去甲鬼臼毒素共四种鬼臼毒素类似物对3龄初淡色库蚊幼虫和5龄初菜青虫的毒杀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和小叶碟添加法分别测定四种类似物对淡色库蚊和菜青虫的... 目的:研究脱氧鬼臼毒素、β-阿朴苦鬼臼、鬼臼毒素和4′-去甲鬼臼毒素共四种鬼臼毒素类似物对3龄初淡色库蚊幼虫和5龄初菜青虫的毒杀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和小叶碟添加法分别测定四种类似物对淡色库蚊和菜青虫的毒杀和拒食活性。结果:①脱氧鬼臼毒素和β-阿朴苦鬼臼对淡色库蚊的毒杀作用较明显,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是0.001 48和0.001 68 g/L。②四种化合物对淡色库蚊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的化蛹率相对较低。③脱氧鬼臼毒素、β-阿朴苦鬼臼和鬼臼毒素对菜青虫有毒杀作用,96 h的LC50分别是0.045 4、0.078 2和0.159 7 g/L。4′-去甲鬼臼毒素对菜青虫的毒杀活性很弱。④四种化合物对菜青虫都有拒食活性,但前三种拒食活性较强,其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是0.016 1、0.018 7、0.039 4和0.273 9 g/L。⑤四种化合物对菜青虫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生长发育现象,但作用的程度和方式不同,脱氧鬼臼毒素组的试虫全部死于5龄期,β-阿朴苦鬼臼毒素和鬼臼毒素的高浓度组不能化蛹,死于幼虫期,而4′-去甲鬼臼毒素组的试虫则表现出畸蛹等现象。结论:四种鬼臼毒素类似物对淡色库蚊和菜青虫毒杀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之间的差异可能与结构上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类似物 淡色库蚊 菜青虫 植物源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鬼臼毒素类似物对甜菜夜蛾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宇 狄旭东 +2 位作者 高蓉 田暄 肖杭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7,共3页
室内测定了脱氧鬼臼毒素、β -阿朴苦鬼臼、鬼臼毒素 3种鬼臼毒素类似物对甜菜夜蛾 (Spodopteraex iguaH櫣bner) 3龄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和毒杀活性。结果表明 ,(1)在 0 .0 1mg/ml、0 .0 0 1mg/ml浓度下 ,脱氧鬼臼毒素、β-阿朴苦鬼... 室内测定了脱氧鬼臼毒素、β -阿朴苦鬼臼、鬼臼毒素 3种鬼臼毒素类似物对甜菜夜蛾 (Spodopteraex iguaH櫣bner) 3龄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和毒杀活性。结果表明 ,(1)在 0 .0 1mg/ml、0 .0 0 1mg/ml浓度下 ,脱氧鬼臼毒素、β-阿朴苦鬼臼、鬼臼毒素对甜菜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均有抑制作用 ,3种鬼臼毒素两种浓度第 7d生长发育抑制率分别为 35 .33%和 2 9.33% ,32 .7%和 9.8% ,2 6 .4 3%和 4 .6 % ,且生长发育抑制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 3种鬼臼毒素两种浓度对甜菜夜蛾幼虫均有毒杀作用 ,并随时间延长 ,死亡率增高 ,第 17d死亡率分别为 98.33%和6 3.33% ,76 .6 7%和 5 6 .6 7,16 .6 7%和 2 6 .6 7% ,与对照相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甜菜夜蛾 植物源杀虫剂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硫磷和氰戊菊酯联合杀虫作用及其神经毒理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余向阳 刘贤进 +1 位作者 肖杭 王心如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测定了辛硫磷和氰戊菊酯联合应用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及对蜚蠊中枢神经动作电位发放的影响。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强的增效杀虫作用 ,共毒系数为 2 3 7;辛硫磷和氰戊菊酯联合应用加药后 10 min,蜚蠊中枢神经动作电位呈间歇性发放 ... 测定了辛硫磷和氰戊菊酯联合应用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及对蜚蠊中枢神经动作电位发放的影响。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强的增效杀虫作用 ,共毒系数为 2 3 7;辛硫磷和氰戊菊酯联合应用加药后 10 min,蜚蠊中枢神经动作电位呈间歇性发放 ,而且振幅和频率明显加强 ,平均发放振幅为 1.3 mv,最高发放振幅达 1.7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硫磷 氰戊菊酯 联合作用 神经毒理 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的毒力及几种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守刚 侯华民 +5 位作者 高蓉 刘艳青 何斌 狄旭东 程洁 肖杭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8-252,共5页
采用药膜法测试了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初孵若虫的触杀活性,并测定了其对成虫中枢神经系统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离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初孵若虫具有较强的毒杀活... 采用药膜法测试了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初孵若虫的触杀活性,并测定了其对成虫中枢神经系统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离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初孵若虫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在接触时间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26.26、4.68、1.51和0.62μg/cm2;其对AChE没有明显影响;对Na+-K+-ATPase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存在浓度-效应关系,IC50为44.9μmol/L;对Ca2+-Mg2+-ATPase表现出低剂量激活,高剂量抑制的现象。结果提示美洲大蠊的AChE不是脱氧鬼臼毒素靶标,而ATPase可能是脱氧鬼臼毒素的重要靶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脱氧鬼臼毒素 触杀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 腺苷三磷酸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黛复方对K562细胞bcr/abl及JWA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戴海萍 沈群 +3 位作者 周建伟 汤唯艳 朱光荣 夏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09-811,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青黛复方对K562细胞株增殖、凋亡及bcr/abl、JWA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浓度药物(2.5、5、7.5、10和20mg/ml)处理K562细胞24小时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青黛复方对K562细胞株增殖、凋亡及bcr/abl、JWA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浓度药物(2.5、5、7.5、10和20mg/ml)处理K562细胞24小时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bcr/abl及JWA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随药物作用浓度升高,K562细胞逐渐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bcr/abl及JWA基因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下降。结论:青黛复方能部分抑制K562bcr/abl及JWA基因的表达,其对CML的疗效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黛复方 K562细胞 BCR/ABL JW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韭蛆的毒力筛选 被引量:5
6
作者 余向阳 高蓉 +1 位作者 廖海丰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28-232,共5页
 采用药膜法测定17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韭菜根蛆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其中11种化合物对韭蛆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活性,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黄花碱(90 74%)、野靛碱(83 61%)、脱氢苦豆碱(79 63%)、乙酰埃克辛碱(50 00%)、草乌素(4...  采用药膜法测定17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韭菜根蛆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其中11种化合物对韭蛆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活性,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黄花碱(90 74%)、野靛碱(83 61%)、脱氢苦豆碱(79 63%)、乙酰埃克辛碱(50 00%)、草乌素(48 14%)、苦参碱(41 71%)、槐定碱(40 74%)、氧化苦参碱(38 07%)、脱氧乙酰乌头碱(36 78%)、查斯漫宁(35 49%)和苦豆碱(27 14%)。其中分离自批针叶黄花的黄华碱以及分离自苦豆草的野靛碱和脱氢苦豆碱对韭蛆的杀虫活性明显高于其他8种化合物,24h测定结果,对韭蛆的致死中浓度为:黄华碱243 99mg/L、野靛碱316 20mg/L、脱氢苦豆碱404 38mg/L。本文还以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酶法筛选为例,对新型杀虫机理天然产物筛选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次生代谢物质 韭蛆 毒力筛选 室内杀虫活性 根蛆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JWA基因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沈群 盛瑞兰 +3 位作者 陆化 曹海霞 夏薇 周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6-407,414,共3页
目的 :探讨 JWA基因表达与不同病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 L )的相关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2 4例不同病期的 ANL L 患者骨髓和 (或 )外周血中 JWA基因的表达。结果 :JWA基因表达在初发 ANL L为1... 目的 :探讨 JWA基因表达与不同病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 L )的相关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2 4例不同病期的 ANL L 患者骨髓和 (或 )外周血中 JWA基因的表达。结果 :JWA基因表达在初发 ANL L为13 /13 ( 10 0 %阳性 ) ,完全缓解时为 1/4,复发患者为 3 /4,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转化而来为 1/3。结论 :JWA可能参与原发 ANL L 的某个发病过程 ,其与白血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WA基因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8
作者 苏建华 陈玉芳 +3 位作者 丁新生 唐金荣 肖杭 林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1-955,I0003,共6页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每组27只。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h制作...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每组27只。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h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6、12和24h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TUNEL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各时间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24h时血必净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6-24h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或P〈0.01);6-24h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大鼠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24h时血必净组大鼠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尼莫地平组降低(P〈0.01)。结论:血必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有抗凋亡作用,其抗凋亡效应与抑制Cyt C蛋白表达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C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苏建华 林伟 +4 位作者 陈玉芳 丁新生 唐金荣 肖杭 包德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84只成年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0.8mL/(kg·d)]、丁咯地尔组[丁咯地尔,40mg/(kg·d)],腹腔注射给药14d后...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84只成年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0.8mL/(kg·d)]、丁咯地尔组[丁咯地尔,40mg/(kg·d)],腹腔注射给药14d后制作坐骨神经嵌压伤动物模型,模型制备后6h、12h、24h、48h、72h、96h和7d提取L1~5背根神经节,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少见背根神经细胞凋亡;模型组和丁咯地尔组在模型制备后各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90和23.084,P<0.001),模型组12h神经细胞凋亡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多,72h达高峰,7d减弱;丁咯地尔组12h神经细胞凋亡增多,但较模型组减少,24h~7d均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减少。正常组VEGF阳性神经细胞见少量表达;模型组和丁咯地尔组在模型制备后各时间点VEGF阳性神经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670和70.430,P<0.001),模型组在48h有较高表达,持续至72h,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咯地尔组在模型制备后24h表达升高,48~72h表达到高峰,持续至96h。以上各时间点丁咯地尔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VEGF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存在广泛的细胞凋亡现象,丁咯地尔可能通过上调VEGF来抑制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咯地尔 坐骨神经嵌压伤 背根神经元 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鬼臼毒素对3龄菜青虫头部AChE、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守刚 刘艳青 +6 位作者 高蓉 何斌 赵鸿雁 狄旭东 程洁 田瑄 肖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目的:研究脱氧鬼臼毒素(DOP)对3龄菜青虫的毒杀作用及中枢神经系统AChE、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杀虫机制。方法: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DOP对3龄菜青虫的毒杀活性,建立染毒模型,用试剂盒测定AChE和ATPase活性。结果:①DOP对3龄菜青虫... 目的:研究脱氧鬼臼毒素(DOP)对3龄菜青虫的毒杀作用及中枢神经系统AChE、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杀虫机制。方法: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DOP对3龄菜青虫的毒杀活性,建立染毒模型,用试剂盒测定AChE和ATPase活性。结果:①DOP对3龄菜青虫的毒杀活性表现出浓度、时间依赖性,48h LC50=151.87mg/L>72h LC50=39.99mg/L>96h LC50=10.60mg/L。②DOP对AChE活性没有明显影响。③高浓度(125mg/L)组对ATPase活性持续抑制,中浓度(5、25mg/L)组在24h时激活,48h时恢复正常,72h时保持正常(5mg/L)或抑制作用(25mg/L)。结论:DOP对3龄菜青虫具有毒杀作用;3龄菜青虫中枢神经系统AChE不是DOP靶标,ATPase可能是DOP的重要靶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鬼臼毒素 菜青虫 ACHE NA^+ -K^+ -ATPase Ca^2+ -Mg^2+ -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凋亡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建华 陈玉芳 +3 位作者 丁新生 唐金荣 肖杭 林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模型组(27只)、尼莫地平组(27只)、甲钴胺低剂量组(27只)、甲钴胺高剂量组(27只)。采用改良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h制...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模型组(27只)、尼莫地平组(27只)、甲钴胺低剂量组(27只)、甲钴胺高剂量组(27只)。采用改良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h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6、12、24h用TUNEL法检测大脑皮质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质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结果尼莫地平组、甲钴胺低、高剂量组6、12、24h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6、12、24h细胞色素C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P<0.01);尼莫地平组、甲钴胺低、高剂量组6、12、24h细胞色素C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甲钴胺高剂量组6、12h细胞色素C表达较甲钴胺低剂量组明显降低(0.466±0.046 vs 0.617±0.033,P<0.01;0.163±0.081 vs 0.552±0.132,P<0.05)。结论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有关,以高剂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类 细胞凋亡 尼莫地平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甲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建华 章莉萍 +3 位作者 陈玉芳 唐金荣 肖杭 包德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08-310,共3页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盐酸丁咯地尔 保护作用 SD大鼠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元死亡 保护神经元 恢复功能 最大限度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建华 陈玉芳 +2 位作者 唐金荣 丁新生 肖杭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甲钴胺小剂量组、甲钴胺大剂量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与模型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0.9...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甲钴胺小剂量组、甲钴胺大剂量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与模型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20 m L·kg^(-1)·d^(-1);尼莫地平组灌胃尼莫地平1 mg·kg^(-1)·d^(-1);甲钴胺小、大剂量组分别灌胃甲钴胺50,100μg·kg^(-1)·d^(-1),给药1周。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 h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再灌注24 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于6,12,24 h用TUNEL法检测顶叶皮质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70±0.52)分,尼莫地平组、甲钴胺小剂量组、甲钴胺大剂量组分别为(1.30±0.51),(2.20±0.75),(1.30±0.81)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甲钴胺大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钴胺小剂量组比较,甲钴胺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组、甲钴胺小、大剂量组各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甲钴胺大剂量组24 h时较尼莫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4 h较甲钴胺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假手术组Caspase-3 mRNA少量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6~24 h Caspase-3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组、甲钴胺大、小剂量组6~24 h Caspase-3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甲钴胺大、小剂量组各时间点Caspase-3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钴胺小剂量组比较,甲钴胺大剂量组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与抑制Caspase-3 mRNA表达有关,且以大剂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钳蝎毒素多肽纯化组份BmK AS-1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霞 肖杭 +3 位作者 谭智勇 石云 赵志奇 吉永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 研究国产东亚钳蝎 ( Buthusmartensi Karsch,Bm K)毒素多肽的纯化单体组份 Bm K AS- 1对大鼠背根神经节 ( DRG)神经元河豚毒素不敏感 ( TTX- R)钠电流的作用。方法 采用膜片箝全细胞记录方法 ,观察 Bm K AS- 1对单个DRG细胞 TTX... 目的 研究国产东亚钳蝎 ( Buthusmartensi Karsch,Bm K)毒素多肽的纯化单体组份 Bm K AS- 1对大鼠背根神经节 ( DRG)神经元河豚毒素不敏感 ( TTX- R)钠电流的作用。方法 采用膜片箝全细胞记录方法 ,观察 Bm K AS- 1对单个DRG细胞 TTX- R钠电流幅值的影响。结果  Bm K AS- 1剂量依赖地抑制 TTX- R钠电流 ,且高剂量 ( 10 μg/m l) Bm K AS- 1几乎完全抑制 TTX- R钠电流 ,其抑制作用不可逆。结论  Bm K AS- 1显著抑制 TTX- R钠电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 蝎毒液类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 TTX-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丁醇的生物转化产物丁醛的含量
15
作者 金念祖 茅力 陈景衡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3-74,共2页
丁醇在分离提取的大鼠肝微粒体中,与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P450ⅡE1酶及加入的还原性辅酶Ⅱ(NADPH)在特定的温度下作用一定时间后,转化为丁醛。丁醇转化为丁醛的速率可作为评价细胞色素P450ⅡE1酶活性的指标。采用顶... 丁醇在分离提取的大鼠肝微粒体中,与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P450ⅡE1酶及加入的还原性辅酶Ⅱ(NADPH)在特定的温度下作用一定时间后,转化为丁醛。丁醇转化为丁醛的速率可作为评价细胞色素P450ⅡE1酶活性的指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可测定丁醇在微粒体中转化产生丁醛的含量。方法的检测限为0.7μmol/L,变异系数8.1%~9.3%,回收率85.3%。其干扰少、灵敏、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大鼠 肝微粒体 丁醇 丁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丁咯地尔预处理对大鼠坐骨神经损害后背根神经元Bcl-2、Bax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章莉萍 苏建华 +3 位作者 陈玉芳 唐金荣 肖杭 包德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对周围神经损害后神经元保护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处理组(盐酸丁咯地尔组),预处理14天后制作坐骨神经损害动物模型,分别在模型制备后6h、12h、24h、48h、72h、96h、7天各组提取L1~5...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对周围神经损害后神经元保护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处理组(盐酸丁咯地尔组),预处理14天后制作坐骨神经损害动物模型,分别在模型制备后6h、12h、24h、48h、72h、96h、7天各组提取L1~5背根神经节作免疫组化计数Bcl-2、Bax阳性细胞表达数,并加以组间比较。结果:(1)预处理组于模型制备后12hBcl-2即有明显表达,24~48h达高峰,持续7天时与模型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2)预处理组Bax蛋白表达与同期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7天时表达到最低值,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的神经元保护作用与其上调bcl-2蛋白、抑制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丁咯地尔 预处理 神经元 BCL-2 BAX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Ryanodine受体的相关蛋白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晓莉 肖杭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6-248,共3页
Ryanodine受体 (RyR)是存在于内质网 /肌浆网上 (ER/SR)的一种钙释放通道。它能迅速地将Ca2 +从ER/SR中释放出来 ,从而发挥一系列的生理功能。RyR是一种颇复杂的分子 ,其位于胞质的亚基上有大量可供作用物结合的位点 ,控制构成离子通道... Ryanodine受体 (RyR)是存在于内质网 /肌浆网上 (ER/SR)的一种钙释放通道。它能迅速地将Ca2 +从ER/SR中释放出来 ,从而发挥一系列的生理功能。RyR是一种颇复杂的分子 ,其位于胞质的亚基上有大量可供作用物结合的位点 ,控制构成离子通道的亚基的活性。其中 ,一些内源性蛋白对RyR的活性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介绍DHPRs、Triad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YR 钙释放通道 调节 DHPRS Triaidn FK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