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酪摄入与健康寿命终止风险的关联及其代谢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潇 王一帆 +7 位作者 孙龙虎 赵啸宇 梁爽 卜清音 王倩 秦娜 江玥 戴俊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1-1000,共10页
目的:探讨奶酪摄入量与健康寿命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代谢机制。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UKB)中8项健康寿命终止(healthspan terminated,HST)子事件来定义健康寿命终止,共纳入93 214例HST... 目的:探讨奶酪摄入量与健康寿命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代谢机制。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UKB)中8项健康寿命终止(healthspan terminated,HST)子事件来定义健康寿命终止,共纳入93 214例HST个体,并按性别、年龄以1∶3匹配279 642例对照者。采用条件逻辑回归评估奶酪摄入量与HST之间的关联,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评估因果关联,并通过两步MR和观察性中介分析探讨代谢物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奶酪摄入量与健康寿命呈正相关(Ptrend<0.05)。与从不摄入奶酪的个体相比,高频次奶酪摄入(≥5次/周)的个体HST风险较低(OR=0.93,95%CI:0.89~0.98)。这一发现通过MR分析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此外,中介分析显示,奶酪摄入对健康寿命的保护作用可能部分通过调节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葡萄糖水平实现,其中HDL-C和葡萄糖分别介导了6.33%和14.82%的效应。结论:奶酪摄入可能通过降低血浆葡萄糖水平和提高血浆HDL-C水平来改善健康寿命。作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将奶酪纳入日常饮食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寿命 奶酪 代谢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瘤病毒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宗浩 吴穹 陈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3-924,共12页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作为全球女性最普遍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有所提升,但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BC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多种分子分型的恶性肿瘤,其复杂的生物学特性为治疗带来了极...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作为全球女性最普遍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有所提升,但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BC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多种分子分型的恶性肿瘤,其复杂的生物学特性为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传统的化疗和免疫疗法存在精确度不足、不良反应严重以及容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作为一种创新性癌症治疗手段,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精确识别并攻击癌细胞,同时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以对抗癌症。目前,已有多种OV被应用于癌症治疗,如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水疱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腺病毒(adenovirus,AdV)和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VV)等。此外,新型OV的构建和与传统疗法的联合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综述了近5年来常见OV在BC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肯定了OV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乳腺癌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对骨骼肌的影响及机制
3
作者 姚欣怡 李翀 方玲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56,共6页
人体的昼夜节律系统根据地球昼夜光线的变化调整一系列生理活动,骨骼肌作为外周时钟的组成之一,其正常生理活动受到昼夜节律的调节。研究显示昼夜节律参与骨骼肌的分化和再生,调控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影响骨骼肌蛋白合成,以及调节骨骼... 人体的昼夜节律系统根据地球昼夜光线的变化调整一系列生理活动,骨骼肌作为外周时钟的组成之一,其正常生理活动受到昼夜节律的调节。研究显示昼夜节律参与骨骼肌的分化和再生,调控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影响骨骼肌蛋白合成,以及调节骨骼肌的能量代谢。昼夜节律的失调或破坏可导致肌少症的发生。本文探讨了昼夜节律对骨骼肌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昼夜节律紊乱对以肌少症为代表的骨骼肌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将昼夜节律作为骨骼肌相关疾病的靶点,旨在为其发病机制和干预措施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骨骼肌 肌少症 分子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合并中量右向左分流卵圆孔未闭行介入封堵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悦 娄宇轩 +4 位作者 王艺斐 黄婉琳 张浩 史倞 盛燕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介入封堵治疗偏头痛合并中、大量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的手术难度与近期疗效,评价偏头痛伴中量RLS⁃PFO患者行介入封堵的可行性。方法:入选偏头痛合并中量或大量RL... 目的:通过对比介入封堵治疗偏头痛合并中、大量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的手术难度与近期疗效,评价偏头痛伴中量RLS⁃PFO患者行介入封堵的可行性。方法:入选偏头痛合并中量或大量RLS⁃PFO并行介入封堵的患者9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封堵成功率、封堵难度、术后RLS量及术后头痛缓解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头痛影响测试⁃6(headache impact test⁃6,HIT⁃6)、偏头痛残疾评估量表(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MID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封堵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2.00%vs.98.57%,P=0.137),但中量RLS⁃PFO组术中第2根导丝使用率、心腔内超声利用率及X线曝光时间明显高于大量RLS⁃PFO组(P<0.01);中量RLS⁃PFO组术后3 d有效封堵率高于大量RLS⁃PFO组(86.96%vs.56.52%,P=0.008),两组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RLS量及有效封堵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HIT⁃6和MIDA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01),但中量RLS⁃PFO组术后6个月HIT⁃6评分较大量RLS⁃PFO组下降(P=0.012),而MID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偏头痛合并中量RLS⁃PFO患者行介入封堵的手术难度较大量RLS⁃PFO高,但介入封堵后头痛缓解疗效两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偏头痛 介入封堵术 右向左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生物标志物评价肠内营养补充益生菌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获益与限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乐乐 陈彦君 +1 位作者 陆件 陈亚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58-3467,共10页
目的通过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D-Lac)、瓜氨酸的动态变化来协助评价肠内营养补充益生菌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获益与限制。方法自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共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重症医... 目的通过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D-Lac)、瓜氨酸的动态变化来协助评价肠内营养补充益生菌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获益与限制。方法自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共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胰腺炎病例153例,根据开始肠内营养(EN)后是否接受益生菌治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每天4粒;观察期为EN后10 d,检测时间点:EN开始前(D0),EN开始第3天(D_(3)),EN开始第10天(D_(10))。3种肠道生物标志物(I-FABP、D-Lac、瓜氨酸)先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D_(10)为终点的疗效分析,并通过亚组分析探讨抗生素使用对益生菌的限制作用。比较两组胰腺炎常规评价指标(包括淀粉酶、炎症指标及相关评分等)、EN后肠道耐受性、90 d死亡率、出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干预下:(1)I-FABP主效应不显著(P=0.076),但与治疗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10.691,P=0.001,偏η^(2)=0.066);(2)D-Lac主效应不显著(P=0.761),与治疗时间交互效应同样不显著(F=0.004,P=0.995,偏η^(2)<0.001);(3)瓜氨酸主效应不显著(P=0.161),但与治疗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32.437,P<0.001,偏η^(2)=0.177)。终点疗效分析显示:(1)I-FABP研究组较对照组前下降水平更高[Difference in LS Mean(95%CI)=-0.43(-0.47~-0.40)μg/L,P<0.001];(2)D-Lac研究组较对照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ifference in LS Mean(95%CI)=0.01(0.00~0.02)mmol/L,P=0.229],但亚组分析发现未使用抗生素者D-Lac下降水平表现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43),抗生素使用与2组D-Lac下降水平有交互作用(P for interaction=0.012);(3)较对照组瓜氨酸在研究组上升水平更高(P<0.001)。两组胰腺炎常规评价指标、EN后肠道耐受性、90 d死亡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 d,研究组较对照早期出院率更高(Breslow P=0.012)。结论基于症状缓解、90 d死亡率、炎症指标及淀粉酶的变化等常规评价标准,不能证明益生菌治疗有利于重症胰腺炎。从I-FABP、瓜氨酸的动态变化中可证明益生菌`利于重症胰腺炎患者肠上皮细胞逆转坏死,并促进其吸收/合成功能的恢复。D-Lac有潜力成为补充益生菌是否在肠道中发挥作用的指标,以此可证明广谱抗生素的使用限制了益生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D-乳酸 瓜氨酸 重症胰腺炎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筛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意义研究
6
作者 李渊 马弘阳 +3 位作者 李标 岳岸娜 邵娅庆 孙康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15-4521,共7页
背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病,是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这部分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加,早发现和尽早接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存活率。目的在... 背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病,是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这部分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加,早发现和尽早接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存活率。目的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筛查FH,探讨社区人群筛查FH的临床价值、意义。方法2023年7—12月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及下属医联体5个社区卫生中心LDL-C≥4.90 mmol/L并完成基因测序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64例,根据LDL-C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Q1组(4.90 mmol/L≤LDL-C<5.10 mmol/L,n=43)、Q2组(5.10 mmol/L≤LDL-C<5.32 mmol/L,n=40)、Q3组(5.32 mmol/L≤LDL-C<5.67 mmol/L,n=41)、Q4组(5.67 mmol/L≤LDL-C<11.06 mmol/L,n=40)。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64例,血脂异常知晓率为39.02%(64/164),21.95%(36/164)的患者既往服用降脂药,Q1~Q4组患者总胆固醇(TC)、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体格检查,均未发现腱黄素瘤、脂性角膜弓,Q4组有1例患者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Q1~Q4组患者荷兰临床脂质网络标准评分、疑似FH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基因测序主要结果为确诊FH,FH基因变异检出率14.6%(24/164),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变异占11.0%(18/164),载脂蛋白B(ApoB)变异占3.1%(5/164),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变异占0.6%(1/164)。Q1~Q4组FH基因变异检出率、致病、可能致病、杂合基因型、LDLR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受试者基因测序次要结果定义为疑似FH及其他原发性脂代谢异常,疑似FH及其他脂代谢相关基因变异率为70.12%(115/164),Q1~Q4组基因测序次要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人群高胆固醇血症LDL-C≥4.9 mmol/L的患者中,FH基因变异率较高,同时其他原发性(遗传性)脂代谢基因变异率较高,在社区人群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筛查FH有重要临床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筛查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腹下神经丛阻滞缓解子宫动脉栓塞后疼痛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亚鹏 沈利明 +1 位作者 黄剑 陆玉长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2-535,共4页
目的观察上腹下神经丛阻滞(SHNB)缓解子宫动脉栓塞(UAE)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UAE的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镇痛方式分为SHNB组(n=11)及非SHNB组(n=14,外周静脉镇痛);记录SHNB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比较组间UAE后数字疼痛评分(N... 目的观察上腹下神经丛阻滞(SHNB)缓解子宫动脉栓塞(UAE)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UAE的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镇痛方式分为SHNB组(n=11)及非SHNB组(n=14,外周静脉镇痛);记录SHNB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比较组间UAE后数字疼痛评分(NRS)最高分、UAE后应用阿片类药物总剂量及完成UAE至首次额外应用阿片类药物间隔时间。结果组间患者年龄、体质量及子宫肌瘤最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HNB技术成功率100%(11/11);未见下肢放射性麻木、药物注射入血、腹腔出血及腹膜炎等并发症。SHNB组UAE后NRS最高分及应用阿片类药物总剂量均显著低于、而完成UAE至首次额外应用阿片类药物间隔时间显著长于非SHNM组(P均<0.001)。结论SHNB可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患者UAE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动脉栓塞术 神经传导阻滞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2加权MRI瘤周和瘤内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上皮性卵巢癌FIGO分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心怡 魏明翔 陈双庆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T2加权MRI瘤周和瘤内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的准确性与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 目的探讨基于T2加权MRI瘤周和瘤内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的准确性与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中心一)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二)共189例EO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87例为FIGOⅠ/Ⅱ期,102例为FIGOⅢ/Ⅳ期。中心一的患者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中心二的数据作为外部验证集。基于肿瘤边界勾画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并分别向外扩展2 mm、4 mm、6 mm、8 mm和10 mm以获得多重瘤周信息。从瘤内及各瘤周ROI分别提取1223个影像组学特征。使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最小冗余最大相关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比较各瘤周外扩范围的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的效能,以选择最优的外扩范围构建瘤周模型;并进一步构建瘤内模型及临床模型。通过列线图将三者结合构建联合模型。将各模型应用于外部验证集,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评估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对比模型之间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在2 mm的外扩范围下表现最优,其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达0.840。在外部验证集中,联合模型诊断性能最佳,其具有最佳的准确度(74.2%)、特异度(80.8%)及AUC(0.837)。基于DeLong检验,联合模型显著优于瘤周模型(P=0.047)。结论基于T2加权MRI的瘤周、瘤内影像组学方法,有潜力有效预测上皮性卵巢癌的FIGO分期,其中联合瘤周瘤内影像组学及临床信息的模型表现最佳。该模型有望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状况并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 影像组学 瘤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类器官在再生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洪源 刘妍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4-769,共16页
脑类器官是一种基于人多能干细胞的三维体外模型,能够模拟人脑的细胞异质性、结构和功能。再生医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致力于应用工程学和生物学手段修复因年龄、疾病或外伤而受损的组织或器官。脑类器官技术作为再生医学领域的一... 脑类器官是一种基于人多能干细胞的三维体外模型,能够模拟人脑的细胞异质性、结构和功能。再生医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致力于应用工程学和生物学手段修复因年龄、疾病或外伤而受损的组织或器官。脑类器官技术作为再生医学领域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利用组织工程和诱导因子分化技术,研究人员成功构建出不同脑区的脑类器官模型,可用于模拟脑损伤或修复病变组织。本文将系统介绍包括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中脑、丘脑及下丘脑、小脑和视网膜在内的脑区特异类器官构建技术的最新进展,总结其在再生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并概括当前脑类器官应用面临的挑战,如异质性大、缺乏脉管系统和成熟度较低等。这将加深对人类大脑的理解,并增强脑类器官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类器官 药物筛选 疾病模型 个体化医疗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型颈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模拟分析
10
作者 曹俊杰 姚志超 +5 位作者 霍桂军 刘占鳌 汤尧 黄剑 周大勇 沈利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对串联型颈动脉狭窄(tandem carotid artery stenosis,TCAS)进行模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选取1例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和颈总动脉... 目的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对串联型颈动脉狭窄(tandem carotid artery stenosis,TCAS)进行模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选取1例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和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串联型狭窄患者,使用CFD技术对建立的4个颈动脉分叉三维模型(1个真实患者模型,3个假定手术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探索TCAS的发生发展机制并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结果在串联型狭窄中,狭窄优先在CCA形成,随后导致ICA狭窄;TCAS较单个颈动脉狭窄的局部血流动力学情况更复杂,风险更高;串联型狭窄中,单个狭窄部位的治疗会影响第二个狭窄部位的血流,并可能导致再狭窄或斑块破裂。结论在规划TCAS手术方案时,对选定TCAS患者进行CFD模拟可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术后血流改变情况,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串联病变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神经炎症与脑铁代谢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鞠佳俊 王心心 杭黎华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5-1214,共10页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非外伤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包括大量出血和神经元死亡,可损害神经免疫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铁离子稳态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然而脑出血发生后的铁...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非外伤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包括大量出血和神经元死亡,可损害神经免疫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铁离子稳态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然而脑出血发生后的铁代谢紊乱会导致脑内铁积聚。过量的铁通过激活炎症信号通路、调节炎症细胞功能等途径参与神经炎症反应,而神经炎症细胞也调节铁离子的运输和储存,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加重神经损伤。本文综述了脑出血后神经炎症与脑铁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铁代谢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心理状况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梅 蒋杨倩 +12 位作者 吕红 徐菠 刘晓宇 周昆 韩秀梅 蒋涛 石中华 杜江波 林苑 马红霞 夏彦恺 胡志斌 吴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2,121,共8页
目的:探讨孕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心理因素对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6年10月—2019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纳入的145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流行病学研究中心量表和... 目的:探讨孕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心理因素对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6年10月—2019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纳入的145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流行病学研究中心量表和压力知觉量表分别评估孕妇孕早、中、晚期的心理状况。根据产科病例获取分娩方式并判断是否具有剖宫产医学指征,在无剖宫产医学指征的孕妇人群中,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孕期心理因素与剖宫产的关联。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45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16例孕妇有剖宫产医学指征。余937例无剖宫产医学指征的孕妇中,139例孕妇选择剖宫产。调整母亲分娩年龄、孕前体重指数、产次、妊娠合并糖尿病和分娩孕周后,发现孕妇孕晚期伴有任一不良心理症状(高压力、抑郁或焦虑)可增加无医学指征剖宫产发生的风险(OR=1.69,95%CI:1.04~2.73,P=0.034),孕晚期抑郁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呈正相关(OR=1.32,95%CI:1.03~1.69,P=0.028),焦虑和压力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晚期抑郁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发生的风险增加有关。建议在未来产检护理中,应重视孕产妇的心理疏导,尤其是孕晚期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抑郁 焦虑 无医学指征剖宫产 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人牙周膜细胞Hippo信号通路的影响
13
作者 李平 尹娟 +1 位作者 徐旻馨 薛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Hippo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PDLCs,对第3代hPDLCs进行30 mW/cm^(2)、45 mW/cm^(2)、60...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Hippo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PDLCs,对第3代hPDLCs进行30 mW/cm^(2)、45 mW/cm^(2)、60 mW/cm^(2)3个辐照强度的LIPUS刺激25 min,连续刺激3 d。Western blot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Hippo信号通路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筛选最佳的刺激条件。对刺激21 d的细胞进行茜素红染色,与对照组相比分析LIPUS对成骨的影响。结果:本研究通过鉴定成功培养出原代hPDLCs,LIPUS刺激hPDLCs后Hippo信号通路YAP、TAZ及RUNX2基因与蛋白表达增强,磷酸化的TAZ(p-TAZ)及YAP(p-YAP)蛋白表达下调,并且45 mW/cm^(2)与60 mW/cm^(2)成骨效果较30 mW/cm^(2)更加明显。hPDLCs经LIPUS(60 mW/cm^(2))刺激21 d后,钙结节明显较对照组增多。结论:适宜强度的低脉冲超声能够促进hPDLCs Hippo信号通路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为优化牙齿正畸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正畸 低脉冲超声 人牙周膜细胞 Hippo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定个体化呼气末正压对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谢阳 杨芬 +3 位作者 赵李红 沈军 刘海瑞 谢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滴定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中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80例,男39例,女41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根据术中是否滴定获取个体化PEEP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滴定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中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80例,男39例,女41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根据术中是否滴定获取个体化PEEP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滴定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滴定组从0 cmH_(2)O开始递增至20 cmH_(2)O,PEEP变化梯度为2 cmH_(2)O获取个体化PEEP;对照组PEEP恒定为5 cmH_(2)O并通气至手术结束。记录滴定过程中每个PEEP水平持续1 min时动态肺顺应性(Cdyn),将Cdyn最大时的PEEP定为个体化PEEP。记录俯卧位时(T_(0))、PEEP通气10 min(T_(1))、30 min(T_(2))、60 min(T_(3))、手术结束(T_(4))、拔管后20 min(T_(5))的MAP、HR、CVP,记录T_(0)—T_(4)时平均气道压(Pmean)和Cdyn。T_(0)—T_(5)时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和氧合指数(OI)。记录机械通气过程中去氧肾上腺素使用和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滴定组所获取的个体化PEEP为(12.38±2.67)cmH_(2)O。T_(0)—T_(5)时两组MAP、HR、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0)—T_(4)时两组P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2)—T_(4)时滴定组Cdy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Qs/Q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_(2)—T_(5)时滴定组O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滴定组去氧肾上腺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例(25%)vs 3例(8%),P<0.05]。滴定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例(5%)vs 8例(20%),P<0.05]。结论与恒定PEEP 5 cmH_(2)O比较,俯卧位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中滴定个体化PEEP,能够更好地改善氧合,降低肺内分流率,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俯卧位 滴定 个体化 呼气末正压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软指标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评估先天性心脏病胎儿预后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佳好 姜纬 +6 位作者 潘琦 张俊 杨忠 向菁菁 唐慧 王挺 邓学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观察产前超声软指标筛查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评估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320胎接受CMA的CHD胎儿,根据超声所见将胎儿分为单一心脏畸形组(A组,n=153)、多发心脏畸形组(B组,n=70)、心脏畸形并超声软指... 目的观察产前超声软指标筛查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评估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320胎接受CMA的CHD胎儿,根据超声所见将胎儿分为单一心脏畸形组(A组,n=153)、多发心脏畸形组(B组,n=70)、心脏畸形并超声软指标异常组(C组,n=75)、心脏畸形合并心外畸形组(D组,n=14)及心脏畸形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和心外畸形组(E组,n=8),比较组间致病性/可能致病性染色体异常率的差异,以及不同妊娠结局胎儿超声及CMA结果差异;以孕妇年龄、侵入性产前诊断时孕周、产前超声及CMA结果为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VSD为最常见心脏畸形(158/320,49.38%);35胎(35/320,10.94%)CMA结果异常。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染色体异常率在A~E组分别为5.23%(8/153)、10.00%(7/70)、17.33%(13/75)、21.43%(3/14)及50.00%(4/8),C组及E组检出率高于A组(P均<0.05)。随访资料完整的277胎中,206胎结局良好、71胎结局不良;不同妊娠结局胎儿超声及CMA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孕周、产前超声及CMA结果是CHD胎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2、10.97、37.22,P均<0.05)。结论产前超声及CMA结果对于评估CHD胎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超声软指标异常预示基因组异常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 先天性畸形 染色体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在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列线图预后预测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耀莹 张淼 +3 位作者 陈伟 何民 高民 李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89-1695,1706,共8页
目的:将心肺运动试验(CPET)与临床指标结合以个体化预测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VATS)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模型,使预测结果更加直观、可视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行VATS的肺癌患者相关数据,通过单因... 目的:将心肺运动试验(CPET)与临床指标结合以个体化预测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VATS)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模型,使预测结果更加直观、可视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行VATS的肺癌患者相关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分析法找出PPC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后绘制校准曲线,作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患者168例,其中并发症组45例(26.8%),非并发症组123例(73.2%)。单因素分析显示:PPCs的发生与年龄、肿瘤分期、吸烟史、术中出血量、冠心病、VO2peak、VE/VCO_(2) slope、AT、PetCO_(2)显著相关(P<0.05),与其余因素无关(P>0.05),且并发症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超过非并发症组(P<0.05)。多因素分析示:年龄(OR=6.51,95%CI:1.89—22.45,P<0.05)、术中出血量(OR=5.16,95%CI:0.93—1.00,P<0.05)和VE/VCO_(2)slope(OR=0.96,95%CI:1.64—16.25,P<0.05)是PPC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PPCs发生的列线图模型后,再利用ROC曲线进行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区分度,结果示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0.71—0.87),对PPCs预测的灵敏度为76.4%,特异度为77.8%,区分能力较好。Hosmer-Lemeshowχ2=11.595,P=0.170,提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结论:CPET与临床指标相结合,绘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可以更加直观、客观和个体化评估肺癌患者PPCs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肺部并发症 心肺运动试验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后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母崇靖 徐晨昶 +3 位作者 金一琦 缪冬鏐 朱志刚 陈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 比较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ing metal stent,SEMS)置入与急诊手术(emergency surgery,ES)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就诊的左半结肠癌伴... 目的 比较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ing metal stent,SEMS)置入与急诊手术(emergency surgery,ES)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就诊的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随机数表法1∶1分配至SEMS组和ES组,主要结局指标为造口率和腹腔镜手术率。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SEMS组18例,ES组20例。SEMS组有更低的造口率(16.7%vs.65.0%,P=0.004),更多的淋巴结清扫数(18.28 vs.13.25,P=0.01)。SEMS组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比例显着高于ES组(66.7%vs.10.0%,P=0.001)。SEMS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S组(22.2%vs.40.0%,P=0.025)。结论 与ES相比,SEMS置入在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短期结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更低的造口率,更少的术后并发症,更高的微创手术率,更符合现代微创外科及加速康复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 自膨式金属支架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刘婷 贺禹丰 +9 位作者 杨羽倩 祁亚劲 鲁佳欣 詹语 郭敏 王慧玲 赵建新 张灏 王刚 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5-170,共6页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缓解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能力,采用来曲唑灌胃的方式构建PCOS大鼠模型,并以此模型评价了3株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体重、卵巢病理学、性激素水平、糖脂代谢等的...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缓解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能力,采用来曲唑灌胃的方式构建PCOS大鼠模型,并以此模型评价了3株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对PCOS大鼠体重、卵巢病理学、性激素水平、糖脂代谢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曲唑给药后大鼠体重以及卵巢重量均显著增加,卵巢呈多囊样改变,性激素水平以及生化指标异常。3株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干预后均不同程度减轻了来曲唑引起的大鼠卵巢病变,降低PCOS大鼠血清睾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中,植物乳杆菌CCFM1019发酵豆乳可以显著增加血清中雌二醇水平,降低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而植物乳杆菌LP4发酵豆乳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ST含量。这些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的豆乳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大鼠PCOS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发酵豆乳 多囊卵巢综合征 性激素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bran-2胶用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刚 沈利明 +1 位作者 周大勇 周春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91-595,共5页
目的 观察以Glubran-2胶行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产后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UA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13例接受Glubran-2胶UAE治疗的产后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UAP患者,包括产后即刻出血8例、迟发性产后出血5例;共1... 目的 观察以Glubran-2胶行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产后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UA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13例接受Glubran-2胶UAE治疗的产后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UAP患者,包括产后即刻出血8例、迟发性产后出血5例;共17个UAP,其中10例1个、2例2个、1例3个UAP;观察UAE技术成功率、临床治疗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率、产后恢复月经来潮时间及UAE后生育情况。结果 13例UAE中,11例采用Glubran-2胶联合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2例单独以Glubran-2胶进行栓塞,Glubran-2胶用量为0.3~2.2 ml/例;UAE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治疗成功率均为100%。UAE后随访3~75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及复发出血;2例于UAE后2日发热,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3例均于产后2~6个月、中位时间4个月恢复月经来潮,且均无再生育意愿。结论 以Glubran-2胶行UAE治疗产后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UAP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动脉瘤 假性 子宫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血流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俊杰 姚志超 +5 位作者 刘占鳌 汤尧 黄剑 陈旻昕 周大勇 沈利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建立个体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模型,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不同分流方案的差异。方法选取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并测量数据。采用MIMIC软件建立9种分流方案模型,通过Fluent软件计算后导入计算流体力学(CFD)-Post软件行... 目的建立个体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模型,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不同分流方案的差异。方法选取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并测量数据。采用MIMIC软件建立9种分流方案模型,通过Fluent软件计算后导入计算流体力学(CFD)-Post软件行后处理。比较不同分流方案中门静脉压下降比、门静脉入肝血流比、分流道内来自肠系膜上静脉血流比,采用综合评价系数G进行优劣性评价。结果分流道位置相同时,分流道直径越大,门静脉压下降越多、门静脉入肝血流越少,其中分流道直径为6 mm时不能充分降压。分流道直径相同时,分流道内来自肠系膜上静脉血流比为门静脉右支分流>主干分流>左支分流。G值在门静脉左支8 mm直径分流方案中最高。结论TIPS术经门静脉左支构建直径为8 mm分流道方案的预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门静脉高压症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